第三十六章 今非昔比

字數:5348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對於荀彧將到來。
    劉備還未知曉。
    此刻他正在拜訪,同為中山靖王之後的平原劉氏宗族。
    這一支遷徙到青州後,在桓帝朝堂時還出過,兩千石太守劉瓆。
    可惜卷入宦官鬥爭慘死獄中。
    還是太原王允把劉瓆的屍體,送回家鄉平原安葬,在其墓旁陪伴三年才離去。
    東漢以來,漢儒鼓吹三年喪製,朝廷雖屢有廢除,但士人們獨行己見,能服三年者便可得名。
    引起人紛紛效仿。
    守製對象,從父母到祖父母。
    再卷至叔伯、兄弟、姐妹、從兄弟、伯母等,甚至以上級官吏去世,而去服喪者比比皆是。
    在眼疾手快的人,嚐到甜頭之下。
    後邊許多官吏,得到有熟人去世的消息,就趕緊撂下郡縣事務辭官而去。
    朝廷屢禁不絕。
    到桓帝時期,實在受不了。
    劉誌隻得讓步重議,對公卿及二千石,將要去服喪的人,首要條件就是做好交接工作。
    交接完後,他也懶得再管對方幹嘛。
    這時期的諸多士人,喜愛展露內心情感,大家都這樣做,你不做就會聲名掃地。
    被議論沒有忠孝之心。
    雖棄官而去,但名氣更大了,有了知名度,等過幾年有官吏空缺,有人想起便會把你舉薦上去。
    運氣好還能往上升一層。
    人人都在卷,最後變成。
    他能為父母行喪,我則為兄弟姐妹。
    他能為伯父伯母,那我就為上級長官。
    連昔日舉薦的故主逝去,為其服喪的故吏,都能成群結隊,同服者多達七八十人。
    劉備之所以想起,是因先前不時有吏屬,跑來棄官服喪,為服喪的人也千奇百怪。
    甚至還有為鄰居服喪的。
    好在不像士人那般,動不動就來個三年。
    站立在劉氏修築的塢壁前,劉備負手凝望。
    新建的塢堡體積不大,整體呈正形,四牆環繞牆上設有角樓。
    前後雙開門,塢內可容納數百人。
    從新莽年間起,豪族為了躲避戰亂自保,紛紛在各自的土地上修建起了塢堡,以部曲駐守防備。
    劉秀統一天下後,下令摧毀塢堡,因黃巾之亂,塢堡再度被翻出來。
    中平年間,便有塢堡在平原拔地而起。
    能讓劉備容忍至今,隻因其在鄉裏間,且平地而建,地形方便攻取。
    如果靠山修建,體積過大,那劉備早就不會放任不管。
    即便合作的豪族,也會尋罪名踏平。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劉氏宗族之長劉元,見劉備望向自家塢堡,謂然不語。
    又看了身旁披掛整齊的六十餘騎士,以及遠處的哨騎。
    即便在休整,也依然整裝待發。
    頓感背後一涼。
    急忙恭敬說道:“使君放心,先前這塢壁修建隻為了防範黃巾,現今青州安穩,此壁也該拆除了。”
    “劉氏既為漢室宗親,必當先做表率,從吾家開始拆除塢壁。”
    劉備逐笑道:“此事不急,可以暫緩些時日。”
    言下之意,拆還是要拆的。
    不過今日,可不是為此事而來。
    拉住劉元的手臂,往前踱步。
    邊走邊說道:“劉公,備今日前來有事相求,還望應允。”
    劉元一聽,趕緊連連施行,嘴喊道:“使君,真是折煞老夫了。”
    “我不過尋常富家老翁罷了,怎敢稱呼為公?您才是劉公,玄德公當麵!”
    劉備佯作不悅,沉聲道:“當年有豪族欺我初來乍到,多虧劉公出麵才止住紛爭,得以立足平原。”
    劉備不提這事還好,一提劉元感到腸子都快悔青了。
    遙想當初幫忙,可不是白幫的,分了近乎大半的新鹽利潤。
    直到劉備出任平原相,才將利潤占成分為三七,自已拿小頭的。
    如今劉備舊事重提,莫非要翻陳年壞賬,開始清算?
    論了解劉備的發家史。
    就他們這些豪族最清楚不過。
    劉備來到青州,僅僅五六年間,便從縣令升遷到一州刺史。
    若還不趕緊排隊站好。
    任由劉使君擷取,恐怕喝湯水也別想趕上熱乎的。
    更別提得罪了。
    不見連管氏都將庶女送出了嗎?
    言氏、榮氏、乙氏,偷偷去拜訪劉使君,別以為平原劉氏沒收到風聲。
    這幾個老朽回去就開始挑選宗族貌美的少女,顯然是包藏禍心。
    是打算與使君聯姻。
    劉元不禁仰天長歎,為何玄德公姓劉,同氏宗姓不能聯姻,早從春秋時便已開始。
    後轉念一想,我劉氏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乃是玄德公真正族親啊!
    劉元幾度想舍下臉皮開口賠罪。
    早先未識赫赫之威,欲想平起平坐,多有冒犯。
    現今幡然醒悟,隻想麵而事之,與各豪族爭先爾。
    更何況劉元身為劉氏族人,對於讖語更為敏感。
    劉氏宗親能冒頭的確不少,卻總感覺差了些韻味。
    按照讖言來看,能統天下者,想來是需要非凡的武略。
    至少也不輸於光武皇帝。
    可豎起手掌數遍盛名天下的宗室,劉虞、劉焉、劉岱、以及劉表。
    論治理一方,能談得上功績卓越。
    但說雄才武略,那就被光武帝甩出十萬八千裏。
    先前總覺得,金刀之讖虛無縹緲,未必現實。
    誰料劉玄德僅僅數年時間,便異軍突起,一飛衝天。
    樂安之戰,大破黃巾四十萬。
    使天下為之側目。
    劉備遂揚名天下。
    再加上他善理內政,賞信分明,百姓歸附,將士用命。
    昔日光武皇帝,擊敗並收服銅馬賊,被人戲稱為銅馬帝。
    今日劉備收降黃巾,或許能叫……
    劉元苦思冥想,數遍劉氏宗族。
    找不出另一個,比劉玄德更符合讖語的。
    不禁駭然猜想:“天下能卯金刀者,難道乃涿郡劉備耶!?”
    接著更使他瞠目結舌。
    名士孔融親表劉備為青州刺史。
    連天下名臣楷模的盧植也從幽州趕來,為劉備站台。
    還不全力下注,更待何時?
    大家可不傻,眼看朝廷政令難出關中。
    各州大權掌控在刺史手裏。
    劉備本就勢大,現今更名正言順。
    連高唐華氏都拿出糧草,支援濟南和樂安,欲意向劉備靠攏。
    要知華氏的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寧等大儒師出同門。
    華氏之前仰仗身份,幾乎無人出仕,可當下不同了。
    時代終究變了。
    以前暗地裏直呼其名劉備,到後邊劉縣官,再到劉使君和劉青州。
    眼下再不去巴結玄德公。
    等晚些人滿為患,別說出太守,怕縣令也分完了。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