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給李世民畫餅

字數:9139   加入書籤

A+A-


    崇仁坊,茶樓。
    飲茶在大唐雖然已經開始流行,但酒肆是主流。
    茶樓的主要服務對象,還是世家。
    賀蘭楚石跪坐著有些不舒服,自從太子開始使用椅子後,他就很少跪坐了。
    “盧公子說對我有恩,我倒是想聽聽,是怎麽回事。”
    賀蘭楚石沒有去接盧誌傑遞過來的茶杯,眼神緊緊的看著他說道。
    盧誌傑失笑道:“哪有什麽恩情,不過是順手幫個小忙罷了。”
    賀蘭楚石依舊不賣賬,追問道:“什麽小忙。”
    對於賀蘭楚石的直接,盧誌傑並沒有表現出不喜的神情,道:“在下聽說賀蘭將軍被困家中,不得外出。”
    “於是就花了點錢財,找了候夫人的好友,在上次大興善寺,由宿國公夫人所舉辦的茶道會中,幫著美言了幾句。”
    “不然賀蘭將軍此刻應該還在家中吧。”
    聽到這話,賀蘭楚石有些將信將疑。
    自家夫人確實是從茶道會回來後,對自己的態度有了一些轉圜,沒有之前那麽不屑一顧了。
    這也就過了兩天,便就說之前的事過了。
    “要我怎麽信你?”
    賀蘭楚石的語氣平和了許多,沒有之前那麽銳利了。
    盧誌傑笑道:“這等事情,哪有什麽證據可言。”
    “不過賀蘭將軍想要個說法的話,倒也簡單。”
    “此番茶道會,原本候夫人是不被邀請的,在下不才,使了幾分力,這才有侯夫人跟她好友的參與。”
    “這等事情,賀蘭將軍回去跟候夫人聊聊,便能知曉。”
    賀蘭楚石微微沉默。
    這個確實是這樣。
    先前本沒有茶道會這個事情,自家夫人那天很是開心,說很驚喜,很意外的被邀請了。
    宿國公夫人,也就是程咬金娶的清河崔氏嫡女。
    作為五姓七望之首,清河崔氏的名頭一直很大,崔夫人不僅是嫡女,還是宿國公夫人。
    她所舉辦的各個宴會,向來是整個夫人圈子裏最為頂尖的。
    候長燕最尊貴的身份,是作為侯君集的女兒,但這還有些不夠,除非是侯君集的夫人才行。
    還有那個好友,不過是小族之女,根本沒資格參加。
    賀蘭楚石不覺得盧誌傑在騙他。
    五姓七望,同氣連枝,作為範陽盧氏長公子,他開口,崔夫人肯定是要賣這個麵子的。
    想到這裏,賀蘭楚石端起茶杯道:“抱歉,盧公子,先前是我多疑了。”
    盧誌傑也端起茶杯:“是在下過於唐突,讓人在路上攔車,隻是若不如此,也無法擺脫太子眼線。”
    太子眼線?
    聽到這話,賀蘭楚石一頓。
    沉聲道:“這話是什麽意思?”
    盧誌傑有些驚訝,問道;“賀蘭將軍不知道?”
    賀蘭楚石皺眉:“請盧公子明說。”
    盧誌傑放下茶杯,道:“賀蘭將軍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賀蘭楚石不語。
    盧誌傑繼續道:“在下就當賀蘭將軍不知曉吧。”
    “先前東宮狄知遜,查出了線索,盧思禮之死,跟賀蘭將軍並無關係,是有人栽贓嫁禍。”
    “這個事情,賀蘭將軍在大理寺監獄中,應是知曉了吧。”
    賀蘭楚石點點頭,他確實得到了消息。
    “按理說,查出了這個消息,就意味著賀蘭將軍無罪。”
    “然大理寺卻沒有放人的意思。”
    賀蘭楚石眼神一凝。
    當初得到消息的時候,他以為自己會立即出來,可是等了很多天,都沒有反應。
    問道:“盧公子這話是什麽意思。”
    其實他心中已經有些猜測了。
    盧誌傑講述道:“大理寺蘇亶,是太子丈人,自然是聽太子教令行事。”
    “有了證據,是放是關,不過是太子一句護的事情。”
    “據我所知,在賀蘭將軍被放之前,太子曾與侯君集見過一麵,至於聊什麽,便不得而知了。”
    “然便是次日,賀蘭將軍就被放了出來。”
    聽到這話,賀蘭楚石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
    他哪裏不明白盧誌傑話外之意。
    其實本身心裏就有想法的。
    看似候長燕對他平康坊的事情很生氣,實則也就那樣。
    尋花問柳,人之常情。
    去平康坊找樂子,賀蘭楚石又不是瞞著誰,候長燕本就知曉。
    生氣是因為爭搶胡姬,丟了她侯家的臉麵。
    然而關他這麽久,實際上是不符合候長燕的秉性。
    賀蘭楚石已經隱隱感覺到有些不對。
    經過盧誌傑這麽一說,頓時就明白了。
    關他,不是候長燕的想法。
    是丈人侯君集跟太子的想法。
    可為什麽太子跟丈人,要關著他呢。
    那些書信!
    賀蘭楚石想起,當初太子突然殺了心腹衛士紇幹承基。
    是說紇幹承基勾結陰弘智謀反,被太子知曉。
    多年心腹,說殺就殺,必然有實證。
    實證是書信,紇幹承基跟陰弘智往來的書信,鐵證。
    他也有。
    太子跟丈人之間的書信往來。
    太子為避免跟丈人的關係被陛下察覺,尋常並不見麵,隻以書信通話。
    而他就是這中間的橋梁。
    謀反事太大,賀蘭楚石留了個心眼,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將一些書信給保留了下來。
    之前太子說有東宮有魏王細作,賀蘭楚石害怕書信被發現,就把藏在東宮的燒了。
    但在家中,還有幾封。
    是太子知曉了?
    應該是不知曉的,可能太子有所猜測,或是跟丈人說過此事。
    這時,賀蘭楚石平白有些心慌起來。
    若被猜疑,涉及謀反這樣的大事,太子跟丈人,絕不會手軟。
    下意識的,賀蘭楚石感覺有些口渴,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這些神情,都落在盧誌傑的眼裏。
    心下頓時有了計較。
    這邊賀蘭楚石回過神來,看向盧誌傑的眼神有了不同。“在下跟盧公子素不相識,緣何幫我?”
    盧誌傑微笑道:“隻是想與賀蘭將軍交個朋友。”
    賀蘭楚石哪裏還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略微遲疑後,作揖行叉手禮:“盧公子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盧誌傑也作揖行叉手禮:“朋友之間,自是應相互幫助。”
    說罷,又道:“耽誤賀蘭將軍已久,也不好誤了賀蘭將軍去東宮之事。”
    賀蘭楚石點點頭:“先告辭了。”
    茶樓門口。
    盧誌傑看著賀蘭楚石的馬車走遠,便又轉回到茶樓的包間。
    此刻包間裏,卻又出現一人。
    房遺直,房玄齡嫡長子。
    盧誌傑並不驚訝,再次坐了回去。
    “看來大姑父猜測沒錯,賀蘭楚石真跟太子謀反有所關係,就是不知道,在他手裏,可有證據。”
    盧誌傑開口說道。
    房遺直搖頭道:“有沒有證據不重要,重要的是賀蘭楚石這個人。”
    “若他能為我們所用,即便是沒有證據,也能造出證據來。”
    “這次倒是麻煩表弟了。”
    盧誌傑笑道:“表哥說這話,就有些過了,咱們都是自家人,哪有什麽麻煩不麻煩的。”
    房玄齡出身清河房氏,跟清河崔氏在一個地方。
    作為官宦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剛成年便考上進士入朝為官。
    他的父親特意挑選了範陽大家閨秀盧氏與他成親。
    房玄齡的夫人,便是範陽盧氏嫡女,盧誌傑父親的親姐姐,亦是大姐。
    李世民讓房玄齡去擔任魏王文學館大學士,嚴格來說都不算是推到魏王陣營。
    因為魏王黨的核心成員,就是五姓七望。
    而房玄齡的出身清河房氏,跟清河崔氏大多數人相交莫逆。
    又娶了範陽盧氏嫡女為妻。
    跟五姓七望兩大族糾纏不清。
    也是因為這樣的情況,當初房玄齡在秦王府總領軍務,能給李世民拉來大量人脈資源。
    這就是為什麽在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後,原本功勞最大的房玄齡,逐漸被冷落下來。
    當然,話說回來,這也不能怪房玄齡。
    出身不由已,跟範陽盧氏聯姻的時候,那是隋朝時候的事情了。
    正是由於這樣的情況,房玄齡永遠不可能站在太子這邊。
    對於房玄齡隻有兩種選擇,要麽中立,要麽站魏王。
    他如果站太子,李世民就要急眼了。
    ——
    奪嫡之爭就像是個巨大的漩渦,隻要被卷進來了,就不要想著全身而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李世民感覺一切盡在掌握。
    魏王覺得有房玄齡之助,自己要躺贏。
    房玄齡則是一環套一環,目標精準,謀求對太子的一擊必殺。
    李承乾又不一樣。
    跳出時代的格局和目光,營造大勢。
    大勢便是,所有反抗的一切,都會在滾滾洪流中被碾壓到粉身碎骨。
    誰不例外。
    這時,原本在東宮裏等著李淳風過來。
    李淳風沒等到,先來的是陛下召喚。
    太極宮,兩儀殿。
    “賜座。”
    “謝父皇。”
    李世民態度平和:“晉州石炭的事,你是怎麽想的。”
    李承乾回道:“大力開采,取代柴火。”
    李世民微微皺眉:“你成立商號,是為了做買賣嗎,以你太子的身份,讓長安的百姓都買你的石炭,而不是買柴。”
    李承乾沒有直接回答,這是個帶有陷阱的問話。
    “我不缺錢,父皇應該知道的。”
    “錢財多少對我來說沒有意義,千萬錢也好,萬萬錢也罷,對我能有什麽影響呢。”
    “開采石炭,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大唐,為了百姓。”
    “即便是有些買賣的性質,可我又動了誰的利益,五姓七望,各大世家,本就沒有幹柴火買賣的。”
    “我賣石炭,跟他們又有什麽關係。”
    李世民沉聲道:“對,你是沒有觸動誰的利益,可你會加重百姓的負擔。”
    “長安十斤柴不過三文錢,你如今十五斤石炭,就給工人一文,那你準備一斤石炭賣給百姓多少錢。”
    李承乾搖頭道:“父皇,石炭跟柴火,不是這樣算的。”
    “十斤柴普通百姓全家所需,僅僅是兩天便用完了,然十斤石炭,至少能用五天。”
    “既然我準備把石炭賣給百姓,自然就不會定價太高,肯定是在百姓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核算成本後,哪怕是一斤石炭隻賺兩文錢,就已經足夠了。”
    李世民聽到這話,微微頷首。
    太子既然不是想做買賣去賺錢,那就問題不大了。
    他擔心的是太子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甚至是以後當了皇帝,幹出賣官鬻爵這樣的荒唐事來。
    “你為什麽非要賣石炭。”
    李世民是有些不理解的,感覺這費力不討好。
    “是為了煉鋼。”李承乾認真道。
    “煉鋼?”
    李承乾點點頭:“木炭木柴燃燒的火是不夠大的,不能充分燃燒鐵。”
    “而石炭經過加工清洗後,所能帶來的火勢更大,能將鐵中的雜質徹底燃燒幹淨,從而形成精鋼。”
    “這樣再經過鍛造之後,就能造出更多更優質的明光鎧,陌刀。”
    說到這裏,李承乾還有些興奮。
    “我已經有了具體的想法,那就是製定一套精細的尺寸,把明光鎧的每個部件,都進行單獨的打造,然後再進行合並。”
    “頭盔,胸甲,肩甲,臂甲,裙甲,背甲,腿甲,分別由不同的工匠進行製造,使用相同的尺寸。”
    “打造單一的部件,學徒們也能快速上手,對於將士們來說,如果哪個部件壞了,也能輕鬆的進行更換,然後回收重新鍛造。”
    “可以根據身高的不同,設計三個常規的款式,從而進行批量製造。”
    “對,還有煉鋼,我已經有了些不成熟的想法,暫時還在推敲實驗中,不過應該是可行的,這裏頭最需要的,便是石炭,隻有石炭所產生的火勢,才能達到煉鋼的要求。”
    “石炭廠所開采出來的石炭,賣給百姓賺錢,隻是為了更好的煉鋼,這樣煉鋼材料所需的花費,就能極大程度的減少,甚至是付給煉鋼工匠的俸祿,也能從石炭廠這裏出來。”
    “這樣用石炭廠賺取到的錢財,再用來打造盔甲,刀劍,形成一整套完美的閉環,而我大唐將士,鎧甲堅固,刀劍鋒利,戰場之上,自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高爐煉鋼,模塊化是生產流程,還有賣石炭賺錢貼補大唐軍費。
    李世民很快就陷入到太子給他描繪的藍圖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