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若太子號召全城百姓謀反,將如何
字數:11133 加入書籤
次日清晨。
李承乾從睡夢中醒來,感受到身上的情況,不由有些失效。
相比太子妃的嬌羞,狄奧多西要更加的大膽跟奔放。
就像是一匹肆虐的野馬,即便是第一次初嚐禁果,也是要如飛蛾撲火那樣,完全燃燒。
按照皇宮的規矩,正常情況下,妃子是不能留宿的。
太極宮是這樣,東宮也是這樣。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禮儀,是為了皇帝跟太子的身體健康考慮。
然而昨晚內侍提醒的時候,狄奧多西怎麽也不肯走,可能是體質的不同,一波結束,哪怕是渾身癱軟,也要繼續纏綿。
最後是李承乾開口,便由她任性這次。
於是,早上的狄奧多西,就像是八爪魚一樣,緊緊的貼在李承乾的身上。
微微一動,狄奧多西就醒來了。
“殿下。”
這眼神,都要拉絲了。
身體上的接觸,很快就有了異樣,一番風雨。
“沐浴。”
“是,殿下。”
狄奧多西道:“我要一起。”
“可。”
沐浴過後。
太子妃蘇玉兒也來一起早膳。
自然也聽說了昨晚的消息。
好個西方妮子,真不害臊。
李承乾邊吃早膳邊問情況:“邸報的事,現在是什麽狀況了。”
內侍文忠回道:“昨晚宵禁後,邸報已經送到到每個坊間,清晨已經開始售賣,暫時還沒有消息傳來。”
宵禁後送東西,這就是太子特權,金吾衛對此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看到東宮的人,也不可能說上前阻攔。
以前送冰塊是這樣,現在送報紙自然也是這樣。
“多加關注。”
“是,殿下。”
這時狄奧多西道:“殿下,大唐要打高麗的事情,現在各國使臣都對此非常關注。”
“很多人都在看著,看看大唐會怎麽教訓這不聽話的屬國。”
作為東亞地區的宗主國,大唐的一舉一動,都會對整個東亞地區的政治局勢產生極大的影響。
尤其是對高麗發兵這樣的大事。
大唐很強,但到底有多強,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沒有個具體概念的。
狄奧多西之所以說起這事,也是因為大唐對高麗的發兵,會很大程度到影響到歐亞的政治格局。
因為先前大唐太子在朝堂上給羅馬使團說話的關係。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大食國內,並且得到重視。
阿拉伯帝國的統治者,不得不考慮大唐的態度,這會對他們現在的局勢產生極大的影響。
畢竟大唐的強大眾所周知,如果大唐真的要介入到中東地區來,那麽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將會受到遏製,不得不調整現在的戰略布局。
再之後,羅馬公主入住大唐太子宮殿的消息,更是讓阿拉伯帝國更為緊張起來。
而現在,大唐要對麾下的屬國進行討伐。
大家便可以從這其中,看到大唐軍隊的情況。
到底是強大,還是虛弱。
李承乾淡淡的說道:“高麗很強,然大唐的威嚴,不容許被任何的侵犯。”
“為高麗國而戰的高麗士兵,會被判處戰爭罪名,在大唐服勞役二十年。”
“這次東征之後,天下再也高麗之國。”
霸氣的宣言,讓狄奧多西的眼裏滿是崇拜。
“殿下一定會勝利的。”
太子妃蘇玉兒則有些擔憂:“山高路遠,殿下還需小心身體才是。”
她不是擔憂戰爭的勝利,對於太子妃蘇玉兒來說,這麽遠的路程,太子肯定會很勞累。
而且她知道的,太子因為小時候身體不好的緣故,幾乎常年住在皇宮中。
後來身體轉好了,也沒怎麽出去過。
可以說太子自從出生起,就從來沒有出過遠門,這次一下子就是長途跋涉五千裏路。
這一路上,太子肯定會很不習慣。
吃不好,睡不好。
這讓她如何不擔心。
“玉兒放心,我的身體,難道你還不知道嗎。”
李承乾調侃道。
蘇玉兒麵色一紅,瞪了一眼狄奧多西。
狄奧多西:???——
對於長安的百姓來說,僅僅隻是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好像換個一個長安那樣。
全城徭役修改暗渠後,整個長安都換了模樣。
伴隨而來的,還有一堆新的規矩,一堆太子教令。
太子教令:不得隨地大小便,不得隨地吐痰,不得隨地亂扔垃圾。
違者罰款百文,舉報者賞五十文。
這就很很多無所事事的長安百姓,直接化身監督小能手。
東西市,朱雀大街。
隻要見到,立馬就拉住罰款。
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還不好意思。
但是當第一個獲利者出現,傳開消息,靠著在大街上抓人,僅僅是一天時間,靠著抓了十個人,就賺了五百文的事情傳開後。
這下子長安各坊,頓時就轟動了。
一傳十,十傳百。
於是整個長安就變得熱鬧起來,許多人一大早就在街上溜達,眼睛發亮的四處盯著,就看有誰會違背太子教令。
這就出現了特別有趣的現象,有個人吐口痰,周邊四五個人都過來拉著他。
最後武侯鋪的人也沒辦法,獎賞的五十文,讓幾個人平分。
為了不讓自己口袋裏的錢變成別人的錢。
於是垃圾入垃圾桶,大小便去公廁,很快就養成了習慣。
畢竟街道上每數百米就有垃圾桶,一裏之地內就有男女分開的公廁。
舉報這門生意,逐漸就暗淡了下來。
但還是有人做的。
畢竟長安總會有大量的外國商人,外地人過來。
不過長安各個城門,都已經張貼了告示。
新入城的人都會被告知在長安城內要遵守的規矩。
清晨,常安防。
這裏地處長安城西南角,算是大唐貧民窟。
房價也是最低的一塊區域。
“陳叔,那是幹嘛的?”
單瑤看著坊間告示欄旁邊,一堆人在小木屋前排隊,有些好奇的問道。
自從上次在芙蓉園刺殺太子計劃失敗後。
單瑤整個人都心灰意冷了。
畢竟高麗武士那樣的情況都沒能刺殺得了太子,皇帝的護衛肯定更加森嚴。
她還能有給父親報仇的希望嗎。
聽說太子的箭術,就是跟皇帝學的,那麽皇帝肯定也很強吧。
這讓單瑤一度沒了目標,最近過得渾渾噩噩。
“聽說是賣邸報,也不知道這邸報是什麽東西。”
陳明的目光有些好奇。
人都是喜歡看熱鬧和八卦的,對於大部分長安百姓來說,也沒有什麽娛樂活動,所以能有什麽新奇的事情,自然都會過來瞧瞧。
“又是太子搞出來的?”
單瑤的語氣有些複雜。
她跟皇帝有殺父之仇,所以對於太子自然也沒什麽好印象。
尤其在徭役的時候,巴不得湊熱鬧,讓所有人都反對太子。
可卻很快被鎮壓下來,這讓單瑤覺得,太子已經失去了民心。
在她的心裏,太子殘暴不仁。
連滲井都要掩埋,豈非是連百姓的生活都不顧了。
還有一堆亂七八糟束縛百姓的罰款,讓百姓們怨聲載道。
看來這大唐要完。
有讖言說大唐三世而亡,肯定就應在這個太子身上。隻是反轉來得太快,單瑤很快就被打臉了。
徭役過後,原本都在偷偷罵太子的人,突然就對太子感恩戴德起來。
一連串的太子教令。
讓賺了錢的人都在說太子的好話。
單瑤聽著那些言論,都快要氣死了。
這時,一名路人經過,聽到單瑤跟陳明的對話,停下腳步道:“小娘子還不知道吧,這邸報啊,就是太子做的。”
“就跟文書一樣,上麵會寫上大唐最近的情況,甚至是朝廷的一些事情,都會寫在上麵。”
“嘖嘖,這也就是太子了,往前誰敢寫這些出來。”
“還全部用俗字寫的,我這不讀書的,都能認得幾個字。”
“這麽大一張紙,才賣十文錢。”
路人說完,就急匆匆去排隊了。
單瑤跟陳明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來。
十文錢不多,也要去湊個熱鬧。
小木屋的排隊看似很長,但動作很快。
畢竟一手交錢,一手就拿邸報。
“後麵的人,別插隊,按規矩來,插隊可是違反太子教令,要罰款的。”
“買了邸報不識字的,就去旁邊的茶樓。”
“裏麵有說書人,會給你們將邸報的內容,對照著看就是了。”
小木屋裏就一人,邊收錢拿報,邊大聲吆喝。
終於輪到單瑤,交了十文錢買到報紙後,就好奇的看了起來。
通體是用俗字寫的,單瑤本身也是讀過書的,識字不難。
俗字看起來也沒那麽費力。
“去旁邊的茶樓看看吧。”
陳明建議道。
單瑤點點頭。
旁邊不遠的茶樓。
平日裏冷冷清清,今日卻人滿為患。
不過還有幾個空桌。
堂倌過來介紹道:“這位郎君,小娘子,還請海涵。”
“這人多了,桌子不夠用,如果不買茶,就不能坐桌子。”
茶樓掌櫃也沒辦法,人太多了。
大部分也不願意買茶喝,可這樣買茶的人沒桌位也不行。
於是隻能出此下策。
大部分人還是表示理解的。
單瑤出了幾文錢,買了壺茶坐下。
上邊有說書人,正在逐字逐句的講解邸報,還會附帶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要我說啊,這高麗真不是好東西,當年漢武帝就曾經把他打服過。”
“漢武帝是誰?那是幾百年前的皇帝,把匈奴人的國家給打沒了。”
“高麗一直就是咱們中原的屬國,是臣子。”
“不好好上貢也就算了,還經常派兵去騷擾咱們的邊關。”
“生活在營州的百姓哦,那真叫一個慘啊,好不容易種點糧食,有了收成,那高麗人就過來搶,賣兒賣女的才能活命。”
“你們說,這高麗,該不該打?”
說書人一問,聽書的百姓們,頓時群情激奮:“該打!”
“芙蓉園大家都聽說過吧,前段時間,太子就在元宵節寫了一首詞。”
“青玉案元夕,嘖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小老兒我也沒讀過什麽書,但就這詞聽著,就是好啊。”
“我給大夥念念,大夥可以對著邸報右下角看,就是那首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大部分來茶樓聽邸報的,基本上是不識字的,但聽著這麽念,似乎又回到了元宵佳節那天的熱鬧場景裏。
青玉案元夕並不複雜,通俗易懂,哪怕是沒什麽文化的人,聽起來也會感覺到那股子意境美。
“彩!看賞。”
有那激動的,當即大喝道。
賞錢不多,幾文錢,一人開頭,就有人緊隨。
說書人眉開眼笑,連連作揖。
單瑤也跟著賞了幾錢。
告一段落後,說書人繼續道:“可就是這樣的太子,遭人妒忌啊。”
“高麗人知道咱們太子是個才華的人,聖人之後,太子即位,咱們大唐肯定是更加繁榮強盛啊。”
“不滿諸位,小老兒曾經也在心裏埋怨過太子,可當今想起來,就想給自己兩巴掌,太子的心裏,是為了咱們百姓好啊。”
“看看如今的長安城,諸位也是有感受的,幹幹淨淨,沒了那發臭的溝渠,多麽舒服,從前到了夏季,簡直就跟生活在茅廁一樣,臭不可聞。”
“太子出錢,給咱們修公廁,給咱們裝垃圾桶,自從那滲井被埋了後,井水都甜了幾分。”
百姓們頓時議論紛紛,對於說書人的話很是讚同。
大家曾經,都誤會了太子。
現在享受好處,自然就銘記太子了。
說書人繼續,語氣有些憤慨:“可就是這樣的好太子,處處為咱們百姓著想的好太子,在寫這首青玉案元夕詞的那天,就在芙蓉園裏,被刺殺了。”
“高麗人狼子野心啊,暗中派了幾百個高麗武士,偷偷從那芙蓉園的曲江池裏,修了密道,幾百手弩啊,差點就把咱們的太子給殺害了。”
“幸虧太子不僅文采出眾,那武功也是一等一的。”
“隻見太子手持大弓,嘿,便就是那麽一射,立即就能斃命一個高麗武士。”
“再彎弓,再射,又是一個高麗武士。”
說書人手舞足蹈,模擬著射箭的姿勢,讓眾人腦海中,不由浮現出太子射箭的英姿,頓時喝彩。
“就是這般,一箭一個,那高麗小兒,便遭受不住,紛紛逃命去了。”
“話說泥人也有三分火氣,經過這麽一刺殺,太子還能不生氣?”
“於是就下了教令,把大唐境界的所有高麗人,都趕回去。”
原來是這樣,眾人恍然大悟。
前些時間,金吾衛趕走高麗人,很多百姓不知道緣由,覺得這樣做太過分了。
現在這麽一聽,原來是這麽個事,頓時就理解太子了。
有人喊道:“要我看啊,太子還是太仁慈了,隻是把他們趕走。”
“這些高麗人裏,肯定有很多細作,就應該全都抓起來,在大牢裏好好審問一番。”
這話頓時贏得大多數人的讚同。
說書人順著說道:“所以啊,在邸報上就寫了,朝廷就決定打高麗。”
“禍害咱們大唐的百姓,還刺殺咱們大唐的太子。”
“大家說,這高麗,該不該打!”
眾人激奮:“該打!狠狠的打!”
說完太子,說書人又開始講述絲綢之路,農事生產。
太子造曲轅犁,造福天下百姓。
聽著眾人是一臉沉迷。
在先前,大唐的百姓其實很多事都是不知道。
朝廷也不會宣傳政事之類。
太子被刺殺的事情,也隻有官員勳貴們知道個消息,多數也就知道個大概,哪裏有這麽詳細。
曲轅犁在大唐已經發到大部分百姓手裏,然而就是這樣的事情,八成長安百姓都不清楚,甚至都不知道這曲轅犁是什麽樣的。
有了邸報宣傳,大家一下子就了解了。
茶樓現在所發生的事情,不過是長安城東一個縮影。
在今天的長安,每個坊,每個茶樓,都在發生著差不多的事情。
大量的說書人有了門道,茶樓的掌櫃有了生意。
百姓們多了個知曉消息的去處。
民心,正在逐漸的凝聚。
這就是邸報的威力,能夠真正的把百姓們的思想統一起來,從上層延伸到下層去。
民心是什麽,就是大勢。
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若太子劉據有邸報凝聚民心,養出大勢,號召全城的百姓謀反,說不定還真能成事。
單瑤聽著卻不舒服,起身直接走了出去。
對於大唐的皇帝太子,她在心裏認為,是昏君。
可一樁樁,一件件,又讓她沒有反駁的地方。
聽著說書人,還有茶樓百姓對太子的吹捧,讓她感覺到很是憋屈,可又說不出什麽理由來。
隻能是負氣離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