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大唐太子意欲何為

字數:10615   加入書籤

A+A-


    張儉與建安城之戰,是這次唐軍跟高麗的第一次交鋒。
    以遠低於高麗軍隊的數目,斬殺五千餘高麗士兵,損失不過兩千。
    尤其是其中還有五千胡兵。
    這等戰績,足以稱大捷了。
    消息很快進行了通傳。
    各路唐軍聽聞,軍心大振。
    平壤城,高麗王都。
    淵蓋蘇文知道這個消息後,氣得大發雷霆。
    “蠢貨,放棄守城之優勢,去跟唐軍正麵對決,為何如此愚蠢之人,可擔任建安城大將軍。”
    王廷中,淵蓋蘇文語氣質問。
    百官不敢開口,上首的傀儡高麗王更是有些害怕的發抖。
    其實淵蓋蘇文還是很有氣質的。
    曆史對淵蓋蘇文的記載是貌魁秀,美須髯,冠服皆飾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視。
    見沒人回答自己的話,淵蓋蘇文下令。
    “傳令各城守將,嚴禁出城與唐軍對決。”
    對於這次大唐東征,淵蓋蘇文很重視,但並不害怕。
    因為從已知的情報中,淵蓋蘇文已經知曉,大唐的兵力隻有十五萬。
    當年隋朝百萬大軍,都沒有能攻下高麗,如今唐軍想要憑借十五萬兵力大勝,淵蓋蘇文怎麽想都覺得不太可能。
    高麗可是有三十萬的兵力,是唐軍的兩倍之多。
    而且還是守城的一方。
    自古以來,守城向來占據天然優勢,往往需要數倍乃至於十倍兵力圍城,才能攻克一下一座城池。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高麗這邊。
    這要是還輸了,豈非是說自己這個大莫離支的無能嗎。
    現在的高麗,在吸取了隋朝逃亡的百姓和將士後,有著比先前更精良的裝備,更堅固的城池,更多的兵卒。
    這怎麽可能會輸呢。
    當然,如果都是建安城那樣的傻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隨著淵蓋蘇文的下令,所有的高麗前線城池,都專注於防守,堅決不跟唐軍野戰。
    八月二十五日。
    李承乾大軍抵達遼東城下。
    他也聽到了關於張儉大敗高麗軍的消息。
    這消息大振人心。
    不過這也意味著,高麗方麵會更加保收。
    大軍抵達遼東城時,除了有些些許高麗探子,遼東城這邊大門緊閉,完全沒有要出兵跟唐軍大戰一番的意思。
    日落夕陽。
    李承乾騎著馬,帶著蘇定方,李道宗等人,在前邊觀看遼東城的情況。
    遼東城的城牆很高,約莫有三丈,也就是九米的高度。
    城門有三個,東西門相對,且為雙層門樓。
    雙層門樓的設計不僅使城門更加堅固,而且方便守城士兵在門樓上方進行防守和攻擊。
    城垣上有角樓、雉堞、女兒牆等建築。
    角樓可以讓守城士兵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攻擊敵人,沒有視覺死角。
    雉堞則為守城士兵提供了掩護和射擊的位置。
    女兒牆可以防止敵人攀爬城牆。
    這些附屬防禦建築相互配合,形成了嚴密的城防體係。
    此外,城外西北還有兩層高樓建築,可能用於瞭望和防守,能夠提前發現敵人的進攻並進行預警。
    從地勢上來說,周邊地勢有一定的起伏和屏障。
    雖然整體都屬於平原的位置,但遼東城的地勢要更高。
    這使得其有居高臨下的優勢。
    攻城方在進攻時需要仰攻,增加了進攻的難度和體力消耗。
    作為高句麗統治的東部首府,遼東城內有充足的兵力進行防守。
    李承乾手裏隻有兩萬五的兵力,加上輔兵也就五萬多。
    但遼東城的守軍,至少不會低於五萬人。
    “太子殿下,遼東城這般規模,不可強攻,隻能智取。”
    李道宗也是知道自己勸說不了太子攻城的想法了。
    所以改為獻策。
    這次太子親眼看到遼東城的雄偉,怎麽也會有些動搖吧。
    “皇叔說說,該如何智取。”
    李承乾笑著問道。
    對於李道宗的想法,李承乾心知肚明,也沒什麽太過在意的。
    畢竟他沒見識過火藥的威力。
    相反,李承乾在看到遼東城的情況後,心中更有信心。
    因為城牆上的那些建築,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個大麻煩,可對於李承乾來說,卻是火藥發揮威力的最佳方法了。
    先前隻準備把城門給炸了,但是現在,還可以把這些城牆上的建築一同炸了。
    對付木質結構,顯然火藥最為有利。
    “這我還沒想到。”
    李道宗有些無奈的回道。
    自古攻城,向來是以多打少,數倍於敵城。
    現在這情況,他能有什麽辦法。
    “行了,皇叔也不用想了。”
    “且再過幾日,便就能知曉分曉了。”
    “屆時,你就能清楚,孤是怎麽來的這般自信。”
    “屆時,你就能看到,整個高麗的大門,都將為孤而開。”
    “哈哈哈哈!!!”
    李承乾猖狂大笑,調轉馬頭,向著營地返回。
    旁白蘇定方,李德謇,賀蘭楚石,陳雲超紛紛策馬跟上。
    李道宗在原地,有些愣神。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太子到底是哪裏來的自信。
    這是不是也太自負了。
    轉頭看了眼遼東城雄偉的城牆,李道宗微微搖頭,策馬跟上。
    此刻,遼東城城牆上。
    守軍們一直緊盯著唐軍的動靜,時刻不敢有所放鬆。
    “那就是大唐的太子嗎。”
    “聽說這次攻打咱們,就是這個大唐太子一力促成,等他日後當了皇帝,肯定是個暴君。”
    “真想就這麽出城,把這個大唐太子砍死啊。”
    “我更想用弓箭射瞎他的眼睛,讓他知曉咱們高麗的厲害。”
    “他好像在笑,我聽到了。”
    “我也聽到了。”
    “他在笑什麽。”
    “不知道,也許瘋了吧。”
    “真瘋了才好。”
    從高麗城牆上向下邊看去,是密密麻麻的軍營,一望無際的人群。
    當十萬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從遠處望去,猶如一片黑壓壓的海浪,根本望不到頭。
    居高臨下的視角,更加讓人震撼。
    整個平原,幾乎都要被塞滿了。
    年輕的高麗士兵,每次看向城外都會有緊張的神情,下意識的吞咽口水。
    老兵則有些不以為然。
    當年比這更加震撼的場麵,那是數十萬人兵臨城下,整個平原都被徹底塞滿了,數不盡的馬,數不盡的人。
    如今的場麵比起當年,可就相差太大了。
    況且老兵們更加清楚,看似這麽多人,實際上能拿出來打仗的,不足一二。
    城牆堅固,完全不用害怕。
    ——
    在經過一天的休整後。
    李承乾開始聚集大軍,準備進行試探性質攻城。
    此刻還沒到直接使用炸藥包的程度。
    因為精準度的問題,還需要對拋石機跟床弩進行調校。
    三萬步卒壓陣,形成三百個百人方陣。
    當三萬人在平原上行走的時候,地麵都有一種顫動的感覺。
    緊隨著的,是二十架床弩,二十架拋石機,由大量輔兵進行推動。
    “按照孤的安排,對每架床弩進行精度調試。”
    “旁邊要有人進行記錄,高度,射程,力道。”
    李承乾開口吩咐道。
    蘇定方拱手作揖:“是,殿下。”
    人員早就已經安排好了。
    相比投石機來說,床弩更為重要。
    因為投石機所拋投的炸藥包,是要準備直接砸進城裏的。
    這個精準度就無所謂了,隻要能拋投的距離更遠就行,到時候配上炸藥包,進行隨機轟炸。
    床弩就不同了。
    床弩的精準度拋石機要更高。
    尤其是對於城門樓,城門來說,這麽大的目標,稍微進行調校跟熟悉,命中並不是什麽難事。
    李承乾手裏的炸藥包也是有限的,更省點就省點。
    測試很快就開始。
    高麗方麵的守軍也變得緊張起來。
    雖說暫有極大的優勢,但是唐軍的厲害,也是深入人心的。
    “太子教令:準備!”
    “太子教令:準備!”
    “太子教令:準備!”
    隨著騎馬的傳信兵大聲奔走嘶吼。
    當命令下達,數十名士兵齊聲呐喊,他們肌肉緊繃,奮力推動絞盤。那絞盤發出“嘎吱嘎吱”的沉悶聲響。
    仿佛是巨獸在蘇醒前的低吟。
    隨著絞盤的轉動,弩弦被一寸一寸地拉回,弩臂上的巨大弩箭被按了上去,但這弩箭卻沒有箭頭,隻是削成了尖形。
    在投石機的周圍,一群群士兵同忙碌的螻蟻,圍繞著這尊戰爭巨獸穿梭不息。
    齊心協力地將一塊又一塊巨大的石塊搬運到投石機的投臂之下。
    當一切準備就緒。
    迅速有人稟告給太子。
    “稟太子殿下,已準備就緒。”
    李承乾輕甩衣袖,命令道:“發射!”
    傳信令大聲奔走。
    “太子教令:發射!”
    “太子教令:發射!”
    “太子教令:發射!”
    負責發射的士兵用力拉動機關,巨大的石塊被拋向高空。
    床弩發生呼嘯之聲,弩箭穿梭而去。
    遼東城上看到這一幕,大喊著:躲避!躲避!
    高麗士兵們立即按照先前的演練,貼著城牆蹲下。
    天空,石塊跟弩箭交織。
    不過數量並不多。
    隨著一聲聲沉悶的響聲,很快就結束了。
    就這?
    高麗守軍門有些懵。
    雷聲大雨點小啊。
    二十塊石頭雖然砸毀了一邊角,但那床弩,幾乎半點作用都沒有。
    即便如此,高麗守軍也沒有放鬆警惕。
    誰知道唐軍有什麽鬼計劃。
    這或許隻是試探,接下來他們就要攻城了吧。
    城外軍營。
    三萬士卒嚴陣以待。
    三百個百人方陣,每個方陣的統領都是李承乾這邊講武堂的學子。
    與其說是攻城準備,這更像是一場大規模的操練。
    這些士兵要做的,就是站好,站直,不許亂動,不許交頭接耳。
    第一波床弩射完後。
    操作人員當即進行記錄,還有工匠在旁白負責檢查。
    更有人拿起秤砣,對弩箭的重量進行核對。
    片刻後,一些碎石被送了過來,按照一斤,兩斤的數量,掛在弩箭上。
    投石機這邊,經過一輪後基本上就不同動了。
    可以看到石塊能夠越過城牆,投進遼東城中。
    遼東城有內外兩重城垣。
    外城是商業區,內城則是居住區。
    需要先突破外城,才能進攻內城。
    在常規的軍事對戰下,哪怕是耗費了大量士兵突破了外城,還要麵對內城士兵的攻擊。
    這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得守城一方更具有防禦能力。
    短時間外城被突破,攻進去的士兵不僅要跟外城士兵交戰,還要應對內城士兵的弓弩,很容易又會被搶回去。
    經過兩炷香時間的調試後。
    床弩再次發射。
    這次上邊綁著一斤或兩斤的石塊。
    操作的士兵也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做,但太子下了命令,他們就隻能聽從。
    一次兩次。
    三次四次。
    唐軍這邊不緊不慢的進行床弩的調試。
    高麗守軍那邊已經開始無聊起來。
    備足了精神準備應對唐軍攻城,結果都過了一個多時辰了,還是那些弩箭射來射去的。
    一名高麗士兵,搭著梯子,把城樓上弩箭拔下來。
    “這是什麽?”
    看到弩箭上還掛著木袋子,有些好奇的拆開來看。
    結果是一堆石頭。
    消息很快上報。
    鎮守遼東城的,是高麗東部大人。
    是淵蓋蘇文的心腹,也是淵氏家族之人,淵峻嶽。
    “這個大唐太子,到底想要做什麽。”
    淵峻嶽看著被送上來的弩箭跟碎石很是疑惑,但他敏銳的感覺到,這個大唐太子,絕對是在醞釀什麽陰謀。
    大唐太子的名聲,如今已經是傳到了高麗來。
    這是在智謀,武力上,都極其厲害的人。
    數百高麗衛士充當刺客,都沒能刺殺掉對方。
    聽說其本人還是個神箭手。
    而在淵峻嶽的書房裏,還有一首詞。
    那就是大唐太子的青玉案元夕。
    每次看到這首詞,淵峻嶽的腦海裏,都會浮現出長安繁榮的景象。
    同時也會感歎大唐太子的才華。
    這麽有才華的人,所做的事情,必然是有著其目的。
    隻是任憑淵峻嶽如何去想,都沒有絲毫頭緒。
    於是立即召開會議,令各謀士,將軍,共同研討。
    另一邊。
    剛過晌午,李承乾就下令鳴金收兵。
    並且讓夥夫準備大量食物。
    但凡今日出操之兵,皆可飽餐一頓,且兼備肉食。
    李道宗聽到消息,心急如焚,連忙勸說。
    “殿下,軍中隻帶了月餘糧草,若這般吃下去,不消半月,軍中便會糧草告急啊。”
    “後邊送來的糧草,按照規定,要一月之後才能抵達。”
    “還請太子殿下速速收回成命。”
    李承乾淡淡問道:“你是要讓孤朝令夕改?”
    李道宗解釋道:“臣沒有這個意思,隻是這麽下去,不能久矣。”
    李承乾嗬嗬笑道:“孤自然知曉,不能久矣,然遼東城中,糧草充沛,隻需要將其攻下,又何須後方送來的輜重。”
    “行了,孤已下令,便就這麽著吧。”
    ——
    ps:昨天太困了,睡過頭了,沒來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