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太子不敢出長安
字數:9875 加入書籤
“我就知道那些家夥靠不住,竟讓太子帶火炮進來。”
程咬金忍不住吐槽。
在先前朝臣跟太子的商議裏,太子入城帶一千兵馬,可是不能帶火炮的。
而太子也是爽快的答應了。
但是現在,火炮不僅被用來強行攻打啟夏門,太子的龍輦下,還有三門火炮。
朝臣們也很冤。
誰知道太子根本沒把他們當回事。
況且這龍輦可是太子車架,再怎麽說,太子都是監國太子,入城名義上是為了監國而來,誰敢提出去查太子車架啊。
哪怕是有所猜測,也隻能是憋著。
這一番變故,讓尉遲敬德跟程咬金變得遲疑起來。
三門火炮。
說實話,強行打的話,還是有勝算的,並非是打不過。
可這樣損失就會很大的。
必然是慘勝之局。
尉遲敬德跟程咬金,可不是想跟太子死磕來著。
陛下那邊還有命令呢。
想到這裏,尉遲敬德沉聲道:“請太子前往別苑,眾大臣都在那邊等候。”
李泰有些失望,不由低聲道:“尉遲將軍,程將軍,都到了這份上了,就這麽讓太子走了?”
李治沒說話,因為他看得清楚形式。
太子把火炮一架,今天這場就打不起來了。
說到底,尉遲敬德跟程咬金,都是領的大唐的兵,而對麵,可是太子。
血拚是不可能的。
這次,尉遲敬德跟程咬金都沒搭理魏王。
大手一揮:“撤。”
見此,李泰也很無奈。
不過他可不敢留在這裏,連忙跟著一起走。
李承乾騎在馬上,看著前邊大軍離開。
此時。
後方一陣響動。
是內侍文忠帶著鐵騎過來支援了。
即便是不露出火炮,有這三千騎,亦是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當然,這是在長安城內。
要是宮廷十六衛全部出動的話,就完全不同了。
大唐此時中央禁軍的數目,還沒有到中後期的十幾萬之多,但六七萬禁軍還是有的。
中央禁軍不算府兵,算上府兵的話,長安這邊總兵力在四十萬左右,常備兵力二十萬。
“殿下,殿下。”
內侍文忠看到龍輦裏的火炮已經出來,連忙著急趕來大喊。
他很擔心太子受到任何的損傷。
“沒事了。”
李承乾擺擺手。
文忠仔細看了看,太子殿下沒有任何傷勢,衣著整潔,這才鬆了口氣。
蘇定方在一旁道:“殿下,陛下已經醒來了。”
李承乾點頭道:“看來父皇,這是借此機會,引我入城。”
文忠聽到陛下醒來,有些慌亂的說道:“殿下,如今啟夏門已經在手,殿下先行出城吧。”
不僅是文忠,蘇定方也有這個想法。
太子殿下是他們的主心骨,長安城內太過危險,一旦有任何意外,很容易就被困在其中。
若是出城返回洛陽,則依舊能掌控大局。
李承乾看向啟夏門的反向,道:“回不去了,入城吧。”
這次,是他棋差一著。
雖說李世民的醒轉,確實有所備案,然曆史的軌跡發生變化,此番李世民這麽早就醒來,而不是跟曆史記載那樣癱瘓半年。
“殿下,可是。”文中還想勸說一二。
畢竟,這跟羊入虎口有什麽區別。
太子的依仗,便是火炮。
若是在洛陽,那是正麵上的對決。
可在長安,變數實在是太多了。
蘇定方先是皺眉,而後沉思緩緩道:“殿下的意思是?”
李承乾點點頭:“沒錯,父皇怕不是今日才醒,而是醒來已久。”
“或許,在我們還沒有抵達長安前,就已經蘇醒了。”
“所以,此刻城外,已然布滿大量府兵,城內,亦是埋伏大量禁軍。”
“若回轉,則再無保留。”
文忠聽聞大駭。
可仔細一想,又疑惑道:“那為什麽陛下他”
李承乾沒有再說。
因為,他終究是太子啊。
虎毒不食子。
曆史上,李承乾都造反了,李世民依舊是保其一命。
更何況是現在。
隨即,隊伍再次出發。
外邊偷偷探查的尉遲敬德跟程咬金,得到消息後,總算是鬆了口氣。
就像是李承乾猜測的那樣。
在啟夏門被奪取前,李世民就已經安排了大量府兵進行布防。
長安城內,更是有四萬禁軍被偷偷調動。
這件事,別說長孫無忌跟房玄齡,哪怕是李靖,都毫不知情。
哦,不對。
李靖現在知道了。
按照朝廷上商議出來的對策,李靖過來調動部分禁軍。
到了才發現,這些禁軍早就已經遵照陛下詔敕被調走埋伏。
且在李靖抵達之後,他本身都被限製了,沒有陛下詔敕不得離開。
這也是為什麽朱雀大街,李靖遲遲不到,是尉遲敬德跟程咬金出麵的原因。
李世民在寢宮內,又是怎麽秘密安排這一切的。
這就不得不說皇室內侍張阿難了。
寢宮內的詔敕,全都是通過張阿難這邊發出的,作為內侍兼右監門大將軍,秘密傳達陛下詔敕不是什麽難事。
且李世民作為打江山出身的皇帝,除開曆史留名的一眾臣子,本身還有大量的忠誠麾下。
繞開所有人傳令,這並非多大的難事。
且隻要太子隊伍要出城離開,那麽宮廷禁軍跟城外府兵,便會立即夾擊太子大軍。
三萬神武軍不少,很強,且有大炮。
可這個時候,哪怕是損失慘重,一場血戰,李世民也要把李承乾留在長安。
他可不敢再放走太子了。
潼關之事,不容許再出現。
老李家的臉麵,都要被丟光了。
其實蘇定方還是有些想不通。
既然陛下安排這麽周全的計劃,可為什麽不動手,反而是要讓太子入駐長安呢。
大內宮廷。
太極殿,寢宮內。
“承乾,他終究是朕的長子啊。”
李世民歎息說道。
現在的身體情況,李世民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熬過去。
而大唐,李家。
是需要一個優秀的繼承人。
不管是從前,亦或是現在,在李世民的心裏,太子一直是最優秀的繼承人。
可就是,犯了跟曆史上所有太子一樣的錯誤。
太急了。
都已經是太子了,這大唐天下遲早都是他的。
為何偏偏,要這麽急呢。
甚至是不惜起兵謀反。
李世民其實是有些想不同的。
畢竟,他沒當過太子。
所以不能感同身受。
哦,還是幹過幾個月太子的。
隻是他當太子那會,跟當皇帝還有什麽區別,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
因為沒幹過,所以不能體會當太子的煎熬。
隻是這一場病,讓李世民有些擔憂。
是以隻要太子穩穩當當的,李世民還是想讓太子繼續當太子。
說到底,李世民對於李承乾,還是有很深的感情。
這可是觀音婢的嫡長子,更是灌注了觀音婢的希望。
當年,觀音婢臨終前,都在念叨的孩子。
都說李世民偏愛魏王,可實際上在李世民的心裏,從來就沒有缺少過對李承乾的喜愛。
“殿下,有消息傳來,太子正在前往宮外別苑。”
外麵有侍衛匯報,得到消息的張阿難趕忙告訴陛下。
李世民也是鬆了口氣。
他還真是擔心,太子會在這個時候退走長安。
“陛下,太子是不是知曉了。”
其實在張阿難看來,太子在這個時候,應該是要走的,不應該會繼續待在長安。
尉遲敬德跟程咬金一過去,太子就知道陛下蘇醒了。
哪裏會冒險繼續留在長安。
可偏偏,哪怕是知曉陛下早就醒來,太子依舊還留在長安。
張阿難自認城外府兵跟禁軍的布置,太子肯定是不知情的。
連朝廷諸位大臣都不知曉,且都是臨時調動,太子根本不可能得到消息。
李世民聞言,卻在此刻笑了。
“承乾他,肯定是已經猜到了朕的打算。”
這一刻,李世民突然趕緊自己跟兒子,有幾分心有靈犀之感。
是因為猜到了,所以不想跟他死磕。
“陛下,接下來呢。”
張阿難有些看不懂。
太子入了城,然後呢。
李世民道:“接下來,自然是太子監國啊。”
——
宮廷別苑。
李承乾終於到了。
這裏庭院還是很大的,臨近皇城,是在東宮門附近的大坊。
旁邊的坊,便就是曾經的長安講武堂。
這座別苑,也算是李世民的臨時行宮。
所以在修建方麵,還算是比較豪華。
“恭迎太子殿下。”
百官朝拜。
畢竟現在李承乾監國,等同於聖人。
“眾卿平身。”
對此李承乾沒有什麽陌生感,畢竟太子監國,可不是第一次。
李世民喜歡遊獵,經常出去大半個月,亦或是數月,都是太子監國。
眾大臣也很熟悉。
隻是場地有所不同而已。
“諸位可知,今日朱雀大街之上,發生了何等悖逆之事?”
李承乾上來就直接發難。
站在大唐的角度,不管怎麽說,魏王跟晉王這次襲擊,都屬於謀逆大罪。
拋開當初在洛陽起兵造反不談,此次襲擊,就是謀逆。
畢竟,李世民可是恢複了他的太子位。
李承乾聲如寒鐵,目光掃過眾人,在長孫無忌與房玄齡身上稍作停留,“魏王李泰、晉王李治聚眾數千,在皇城要道設伏截殺儲君,此等行徑,當以何罪論處?”
房玄齡微微皺眉,他沒想到,太子一來,就直接要問罪魏王跟晉王。
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有些話,又不能擺在台麵上說。
“太子殿下,魏王跟晉王並未在此,此事尚無定論,當謹慎言辭……”
麵對李承乾咄咄逼人的目光,房玄齡也隻能是先打個馬虎眼了。
反正不管怎麽說,魏王跟晉王的事情,那也隻能是交給陛下去定奪。
此刻,他們已經得到消息,陛下早就蘇醒了,且暗中做了諸多安排。
“謹慎?”李承乾冷笑。
“朱雀大街屍骸未寒,蘇定方將軍繳獲的‘魏’‘晉’將旗猶在,難道要等他們舉兵殺入皇宮,諸位才肯相信?”
“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的血尚未幹涸,難道還要我重蹈隱太子覆轍?”
房玄齡拱手道:“太子殿下息怒,律法之道,講究證據確鑿。若此時貿然定魏王晉王之罪……”
“證據?”李承乾猛地抽出佩劍,劍尖指向廳外,“蘇定方何在!”
鐵甲碰撞聲由遠及近,蘇定方懷抱染血的旗幟踏入廳內,旗麵“魏”“晉”二字在燭火下泛著暗紅:“啟稟太子,此乃從敵軍手中繳獲的將旗”
褚遂良直接開口道:“太子既已有證,為何不直接麵奏陛下?”
這是篤定了太子不敢去見陛下。
陛下既然醒來,太子儼敢入宮?
這一進,可就是出不來了。
褚遂良明白,太子這是要把魏王跟晉王先行定罪,可這等事情,褚遂良自然是不答應的。
李承乾冷冷看向褚遂良,道:“等父皇醒來,孤自會稟告父皇,然現在,諸位覺得,這等大事,不應該先行定罪嗎。”
這一番話,讓褚遂良有些無言以對。
現在大家都知曉陛下已經醒來了,可這話不能說。
怎麽說,說陛下假意昏迷,欺騙太子入城?
這等於是壞了陛下的顏麵。
太子就是抓著這點,要給魏王晉王定罪。
這裏頭,涉及到朝廷章程。
大唐的朝廷,並非皇帝一言堂,律法章程,自有秩序。
皇帝的命令都能被門下省駁回。
若是在這朝廷上定了魏王跟晉王的罪,那麽後續哪怕是陛下親自過來,也還是要走流程。
很顯然,李承乾就是卡在章程這裏。
褚遂良沉聲道:“太子殿下,陛下醒來後,定會秉公處置。此刻若太子擅自行刑,恐遭天下非議!”
不管太子怎麽說,褚遂良反正是不同意的。
你說陛下沒醒,那我就說等陛下醒來。
李承乾淡淡道:“我從未說要擅自行刑!”
“但在父皇來臨之前,我要諸位在此定案,魏王李泰、晉王李治犯謀逆大罪,其府邸親信一律收押,待父皇醒來後定奪!”
“另,晉王李治私自調動金吾衛,暫且革職晉王李治金吾衛大將軍之職。”
“諸位,覺得如何?”
長孫無忌聞言不語。
若陛下沒醒,他自然是支持,可陛下醒來了,這就完全不同了。
倒是魏征直接站了出來說道:“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