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史上最……空洞的發布會?

字數:6637   加入書籤

A+A-


    “這……這就成了?”王小曼看著眼前合同上龍飛鳳舞的「張潮」兩個字,還是感覺如在夢裏霧裏。
    她以為自己今天本來夠倒黴的了,路邊隨便拉來的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竟然把頂頭上司唐經理給取笑了一頓,害得自己也挨了一頓罵。
    沒想到這個嬉皮笑臉的年輕人竟然下午又找了過來,連那身衣服都沒換,還是戴著茶色的墨鏡,隻是多戴了頂棒球帽,帽簷壓得低低的。
    在大廳裏巡視的唐經理第一時間認出了他,立刻就要叫保安把人趕出去。
    沒想到年輕人拍了拍身上挎著的包,大大咧咧地道:“你們就是這麽對待消費者的?我早上沒帶著錢,現在可就不一樣來了!”
    保安伸出的手立馬縮了回去,就連唐經理也猶豫了一下,問道:“這……這是錢?”
    年輕人“唰”一下拉開了包的拉鏈,露出了裏麵的……一堆衣服。
    唐經理腦門上的青筋都快要炸開了,本來因為定位問題門可羅雀的售樓部就讓自己惱火,現在又碰這麽個三番兩次來戲弄自己的小混蛋,如果不是看在對方比自己高上一個頭,唐經理早就自己衝上去動手了。
    他對著保安壓低聲音吼道:“你們是吃幹飯的嗎?”
    保安的手剛舉起來,誰知道年輕人又“唰”一下從口袋掏出一張紅色的卡片,冷笑道:“什麽年代了,誰買房子帶現金啊?《故事會》看多了吧你!
    仔細看看,這是什麽!”
    保安的手又縮了回去。唐經理拚盡最後一絲理智,瞪著眼睛努力看清了卡片上的字,然後一字一頓地念了出來:“「華潤萬家樂購會員卡」!”
    “啊~~~~”唐經理終於受不了了,也不想吩咐保安了,嘶吼著就要衝上去掐年輕人的脖子。
    這時候一個嚴肅、冷峻的聲音從他身後傳來,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老唐,你發什麽瘋?怎麽對待我們尊貴的客人的?”
    聽到這句話的唐經理就像小貓看到母貓,立刻收斂了爪牙,乖乖地回身道:“徐總,您怎麽來了?”
    被稱為“徐總”的人,看起來年紀比唐經理還要小一些,頭發也基本健在,顯得精神不少;隻不過陰沉如要下雷雨的天空的表情,顯示出他此刻極大的不滿。
    唐經理馬上解釋道:“徐總,他不是客人,他就是來搗亂的……”
    徐總沒有理唐經理,而是直接越過他來到年輕人麵前,陰沉的臉色忽然雨過天晴,露出了燦爛到甚至有些諂媚的笑容,對年輕人道:“您怎麽在大廳呢?王總交代了,由我直接給您辦理手續。”
    年輕人笑道:“這不,剛想上樓,就被攔住了。”
    徐總回頭瞪了唐經理一眼,轉頭眼睛又笑成了彎彎的月亮:“別介意,我帶您上樓。”
    年輕人搖搖頭道:“不了,我想讓……”他轉頭找了一會兒,忽然用手往圍觀的售樓小姐裏一指:“我能知道這裏,她功勞最大,就讓她來給我辦理吧。”
    被指到的售樓小姐難以置信地用手一指自己:“我?”
    徐總急了,連忙道:“她經驗還淺,我怕……”
    年輕人直接打斷了徐總的話道:“你等下把政策和她說下就成,還有問題嗎?”
    徐總被噎得說不出話來,隻能道:“那……那誰,你趕緊帶客人去貴賓室。等下我過去和你講下政策!”
    被挑中的女孩這才如夢初醒,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踏著小碎步來到年輕人麵前,小心翼翼地道:“我叫王小曼,很榮幸能為您服務。請跟我來!”
    她甚至不敢問徐總這位客人叫什麽名字,也沒有察覺到身後來自同事的如刀劍般的目光。
    等坐在了貴賓室的大沙發上,年輕人才摘下了帽子和眼鏡,露出了“廬山真麵目”。
    王小曼捂住了嘴巴:“是……是你?”眼前的人她當然認得,前幾天不管打開哪個電視台,都能看到這張朝氣蓬勃的臉。
    年輕人自然就是張潮。
    這時候徐總也敲了下門進來了,恰好看到王小曼一臉花癡的樣子,連忙嗬斥道:“成什麽樣子?專業,專業!”
    隨即又露出近乎諂媚的笑容道:“您看,她實在有點……太年輕了,還是我……”
    張潮擺擺手道:“就她了。你趕緊和她說下政策吧,我晚點還要趕飛機。”
    徐總無奈,隻能拿出自己早就準備好的文件,戀戀不舍地遞給王小曼:“對於張潮先生這樣尊貴的客人,我們有特殊的優惠政策……”
    吧啦吧啦介紹完以後,又道:“合同我已經提前擬好了,就看您希望買哪個戶型——小曼,一定要服務好張潮先生,他的任何要求都要滿足!”
    王小曼誠惶誠恐地說了聲:“一定!”
    直到徐總轉身出門,她才鬆了口氣,接著才把注意力集中到張潮身上,仍有些暈乎乎的,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
    張潮看出了她的緊張,先開口道:“其實挺無聊的。”
    王小曼一愣,怯生生地問道:“無聊?什麽無聊?”
    張潮笑道:“我今天特意體驗了一下網絡裏常有的橋段,真的覺得挺無聊的,一點也不爽——不過那個禿頭胖子確實招人煩,我就看看房子也不讓,算他活該。”
    王小曼沒有看過什麽網絡,自然不知道張潮說的是哪些橋段,不過這幾句交談讓她鬆弛了不少,覺得眼前的張潮並沒有想象中那樣恃才傲物,更不會盛氣淩人。
    就是有些……愛惡作劇。
    王小曼先給張潮沏了茶,才從貴賓室的展櫃裏拿出了戶型模型,一一擺在張潮麵前的大茶幾上,就準備開始介紹:“我們目前在售的戶型一共是5種戶型……”
    張潮伸手示意讓她停下,道:“今天早上在沙盤那邊已經聽了好幾遍了,不用再介紹了。”
    王小曼停了下來,訥訥地道:“那您……”
    張潮指了指其中的兩個戶型道:“一套這個最小的,189平;一套這個最大的,358平。兩套,都要高樓層,臨江,但不要是同一棟樓。”
    張潮說得太幹脆,王小曼一時間沒有反應過,直到張潮提醒了一聲:“那個徐總準備的合同可能隻有一份,你是不是要再準備一份?”這才醒過來。
    等她上上下下、進進出出地為張潮辦好所有的手續,張潮在合同上簽下自己的名字,王小曼那種腳踩棉花的不踏實感才減輕了一點。
    張潮又從自己口袋裏掏出了一張紅色的卡片遞給王小曼,開玩笑地道:“你仔細看看,是不是超市購物卡。”
    王小曼這才滿臉通紅地接過卡片,看了一眼,是張正常的銀行儲蓄卡。
    拿來POS機,連著刷了8次,每次刷成功那悅耳的“滴”聲,都能讓王小曼心裏的石頭往下落幾分,同時內心也被張潮的財力所驚歎,兩套房子小一千萬花出去了,他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當作家這麽賺錢嗎?
    懷揣著種種複雜的心思,和年輕女孩的那一點悸動,王小曼終於把蓋好章、備好案的合同遞給了張潮,然後道:“恭喜你,成為我們「陽光白金漢宮」的尊貴業主。
    您將在「陽光白金漢宮」享受到最優質、最貼心的服務!”
    張潮隨手把合同塞進包裏,道:“感謝,走了!”說罷起身就準備離開。
    王小曼還“沉浸”在幻想裏,突然聽張潮這麽一說,一時間有種難以言說的幻滅感,下意識地道:“啊?你,我……”
    張潮笑笑道:“這一單提成不少吧?好了,不用送了,我自己能走。”
    離開「陽光白金漢宮」的售樓處,張潮很快坐上了一輛出租車,對司機道:“師傅,機場。”
    在車上,張潮想起了王小曼送自己到門口時那種感激中帶著期待、期待裏帶著哀怨的表情,暗自搖了搖頭:“這個網絡的經典橋段,試過以後也挺無聊的。”
    張潮買這兩套房子,一套小的是留給自己的,一套大的當然是留給父母的。別看現在兩位還正當盛年,住在縣裏沒什麽,等老了還是住市區好一點,畢竟這裏是省城,有全省最好的醫療資源。
    剛剛他甚至想把銀行卡直接交給王小曼,讓她幫忙用卡裏剩下的幾十萬買些家具和小電器,安置進自己要住的那套房子裏,省得還讓自己或者父母操心。
    因為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將在燕京、紐約、東京連續參加自己的《原鄉》的首發儀式。
    但仔細想想,還是打消了這念頭。體驗網文橋段是一回事,真把人年輕女孩子招惹到了又是另一回事。
    張潮其實和角川書店以及蘭登書屋商量過,能不能他本人就不用到場,錄製一個VCR現場播放就行,但是都被對方嚴詞拒絕了,表示已經為《原鄉》準備了史無前例的盛大儀式,他本人必須出現在現場。
    否則日本、美國的書迷都會暴動的!
    經過近一年多持續不斷的爭議、造勢和媒體曝光,張潮在兩國的聲勢已經達到了絕大部分外國作家難以企及的高度。
    用蘭登書屋編輯麥德琳的話說就是——“除了《哈利波特7》與Jk·羅琳……”
    今年7月份,JK·羅琳的《哈利波特7》舉行了全球首發,盛況空前,畢竟這是個全球性的超級IP,受眾比張潮這樣偏向純文學的作品要多得多。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張潮的受歡迎程度顯得異乎尋常的誇張——之前即使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首發新書也沒有受到這樣的期待。
    現在張潮在美國,同時貼著“華人之光”“少數族裔的驕傲”“反歧視先鋒”“反‘濫用歧視’先鋒”“全世界最酷的家”“美國左翼文化圈的希望”“美國保守主義同路人”……的一堆亂七八糟的標簽,有些還互相矛盾。
    但是美國人不管這個,除了個別極端分子外,幾乎每個文化、政治陣營都嚷嚷著“張潮是我們的人”,引用張潮幾部作品裏的文字,甚至都成了一種時髦。
    就像前一陣美國國會日常嘴炮,一位議員就脫口而出:“你就是‘艾米’,嘴上說得好聽,心裏不知道在醞釀什麽陰謀!”
    在日本就不用說了,張潮已經成為青少年的集體偶像,除了“帝國的執筆者”外,他還是“東京拯救者”“東方的文字魔術師”,還有“日本老齡化終結者”……
    這麽高漲的讀者熱情,張潮如果不在《原鄉》首發儀式上出現,恐怕角川書店要和他翻臉。
    在美國、日本兩個全球最重要的圖書市場齊心協力地拱火下,拿下《原鄉》大陸地區版權的陸金波也坐不住,連續兩次升級了《原鄉》的首發儀式規格,為了方案頭發都熬白了,但還是無法最終敲定。
    隻能一個電話,提前把張潮從福海搖到燕京來。
    畢竟論起圖書營銷,張潮要說自己是第二,國內也沒人敢說是第一了。
    張潮就是在這種情況,匆匆忙忙地回家收拾了幾件衣服、挎了個包,奔向機場而去——就是在中間抽空花八百萬買了兩套房子而已。
    在飛機上,他終於有時間打開電腦,仔細看起陸金波給他發送的首發儀式方案。
    本來他不太想管這件事,畢竟搞這樣的大型活動需要操持的細節實在太多,他弄過兩次以後就不想參與了。但是這次畢竟陸金波真金白銀地砸了好幾百萬,張潮也不好意思再三拒絕。
    方案看了前麵幾頁,他就皺起了眉頭。
    陸金波確實十分重視這次的《原鄉》首發,儀式從舉辦地點、媒體規模、參與人數來說,都創了國內新書發布會的記錄。
    單單場地的租賃、布置,恐怕就要花掉大幾十萬,可以說誠意十足了。
    但是張潮覺得這裏麵始終缺少一種共鳴,一種與《原鄉》這部主題的共鳴,一種與自己讀者的共鳴。
    沒有了這種共鳴,這場發布會就像一個空心的橘子,徒有其表。
    陸金波,在做了十年商人以後,最終還是喪失了了文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