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什麽叫文化輸出?這就是了!

字數:7410   加入書籤

A+A-


    目光和鏡頭再次聚焦在張潮的身上,艾麗絲·梅休和大衛·米勒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張潮嘴裏又蹦出什麽虎狼之詞。
    張潮環視了一遍全場,才繼續道:“在這一次的美國之旅當中,我感受到了中美兩國的普通讀者既存在巨大的認知鴻溝,但又渴望彼此交流。
    「全美書評人協會獎」有700多名評委,我能獲獎,說明得到了其中相當一部分評委的認可,這是我的榮幸。
    但即使是這樣,它仍然不免受到各種各樣的非議。我認為,這與有資格投下一票的評委人數有關。
    那麽不如這樣——一個叫做「人民選擇網」的網站將在今天發布會以後上線,每個讀者都可以在上麵注冊賬號,然後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或者分享自己的書單。”
    場麵一時間有點冷,現在搞網站正時髦,張潮雖然是個作家,但這麽弄不算太稀奇,已經有不少傳媒巨頭在這方麵進行嚐試了。
    一個記者忍不住提問道:“這似乎和好萊塢的「人民選擇獎」相當類似?”「人民選擇獎」是好萊塢曆史最悠久的年度頒獎盛會之一,各獎項完全由電影、電視和音樂愛好者投票產生。
    張潮笑道:“可能有些相似,但是這個網站誕生的不是「人民選擇獎」,而是「人民推薦獎」。”
    記者們納悶:“這有什麽不同嗎?”
    張潮解釋道:“這裏的「人民推薦」,不是讀者票選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而是從每年自己國家出版的新書當中,選出一本最想讓太平洋對岸的讀者看到的,推薦給對方。”
    “有點意思了!”記者們興奮起來,開始交頭接耳,彼此交流對這個消息的看法。
    很快大家就發現,張潮似乎找到了一個極其巧妙的切入角度——
    以往的獎項都是選“I like to read”,張潮則想讓讀者們選出“I want you to read”。後者不僅能包含前者,而且能促使讀者去思考——對方為什麽需要讀這本書?
    而且這裏麵包含了諸多的可能性——這種推薦可以是“友善的”,也可以是“挑釁的”,還可以是“搞怪的”……
    這時候另一個記者提問道:“我注意到,你說的是‘中美兩國’,不包括其他國家嗎?據我所知,像歐洲、日本,也有著巨大的圖書市場。”
    張潮點點頭道:“是的,隻有‘中美兩國’,其他地區的IP地址無法注冊這個網站。”
    記者接著問道:“我能問下為什麽嗎?”
    張潮從容地答道:“中美兩國隔洋相望,而太平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既然要建橋,那就建一座世界最長的。其他的小橋、小路,我沒有考慮在內。”
    記者和讀者們一時都有點震撼,但隨即敏銳的人就捕捉到了張潮這句“大話”背後的商機——張潮這是在人為地製造“稀缺性”啊!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圖書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美國是世界上圖書市場最成熟、最發達的國家,兩國的高質量閱讀人群總數肯定是要占全世界的大頭。
    隻讓中國和美國的讀者注冊這個網站,不但不會限製它的發展,反而會讓其他地區的高質量讀者想辦法鑽進來注冊。
    兩年前穀歌公司推出了市麵上第一款免費的大容量郵箱,實行的是更加嚴苛的推薦注冊製,隻有得到已經注冊穀歌郵箱的用戶的邀請,才能加入這個“大家庭”。
    結果呢?稀缺性造成了穀歌郵箱邀請碼的“一碼難求”和近乎瘋狂的病毒式傳播,不到一年時間就把雅虎等老牌電子郵箱打得七零八落。
    重生前的張潮當年都加入過到處“求碼”的大軍,那時候能有一個穀歌郵箱,給人發郵件都倍兒有麵子。
    即將上線的這個「人民選擇」讀書分享網站,很有可能複製這個奇跡。
    台下的艾麗絲·梅休老太太急了,轉頭對大衛·米勒道:“你不知道這件事嗎?”語氣中已經帶著質問了。
    大衛·米勒慌了,連忙道:“我……我發誓我不知道。他隻對我說要在頒獎環節搞點‘驚喜’,但是沒說是什麽。我以為……我以為……”
    艾麗絲·梅休歎氣道:“你以為張潮的‘驚喜’就是宣布隨機抽取一個幸運讀者給點獎勵之類的吧?”
    大衛·米勒一個壯年男子,此刻卻羞赧得幾乎紅了臉。
    艾麗絲·梅休道:“以後這種事情一定要問清楚,並且一定要向我匯報!該死的,我們可能錯過了一個機會!”老太太修養極高,但此刻也忍不住爆出了一句粗口。
    身為資深的圖書編輯和執掌全局的編輯主任,她嗅到了張潮這個創意背後巨大的商業機會。
    和原創圖書不同,過往圖書翻譯,特別是新書翻譯的出版權是牢牢掌握在各國的大出版社手裏的。小出版社很少碰新書翻譯,因為市場前景不明朗,不如找市場口碑好、讀者群穩定的老書進行重新翻譯和再版。
    一般來說,外國作家在語言不同的異國即使能“一書爆火”,但能真正形成穩定讀者群的並不多見。更多的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像村上春樹這樣能在中國這樣持續走紅近20年,每本新書的中文譯作都能登上暢銷榜的萬中無一。
    這樣的體製下,大出版社的相關編輯在“新書翻譯”方麵的權力會大大膨脹,也就是他們能決定讀者看到什麽樣的譯著。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絕大部分的讀者對非本國的文學作品的接納,都來自於這些編輯的灌輸——信息差,就意味著商業價值。
    張潮即將上線的這個網站,則可能完全打破這種信息差。
    兩國的讀者一定會好奇,對麵到底希望我們看到什麽樣的書籍?這種好奇心一旦被激發出來,“市場”就誕生了。
    能誕生市場,那肯定也會誕生“搬運工”。
    在影視劇網絡盜版、傳播過程中“曆練”出來的“野生字幕組”們,已經證明了大家對於打破信息樊籬的熱情是不可阻擋的。
    這樣的機製下,張潮等於為“圖書翻譯”憑空造餅,以後大小出版社都可以根據這個網站的反饋結果,去分這塊新餅了。
    艾麗絲·梅休忍不住浮想聯翩,要是能提早知道張潮的這個想法,讓自己的出版社參與其中,那……
    張潮當然不知道台下那些小心思,或者說即便艾麗絲·梅休提前知道了,他也不會允許任何大出版社介入這個網站的建設或者運營。
    別看這些大出版社財大氣粗,人五人六的,張潮相信讀者隻要在網站看到了他們參與的痕跡,肯定扭頭就走。
    一個潛台詞是“反權威”的網站,怎麽可能讓“權威”來坐莊呢?
    這時候一個記者的提問吸引住了眾人的注意力,她問道:“這個網站應該也允許那些專業的書評人和作家注冊吧?”
    張潮點點頭道:“當然允許。我們不會審核注冊者的身份,除了國籍以外,它沒有任何注冊限製。”
    一個長相頗為甜美的年輕女記者像逮住了什麽關鍵點,立刻興奮地追問道:“那這個網站同樣存在被他們壟斷表達渠道的可能!他們都是專業的,具有強大的觀點輸出能力,普通讀者很難與他們抗衡。
    你不害怕到最後你的網站,和今天很多出版社的網站和圖書博客一樣,充斥著這些專業書評人的長篇大論嗎?”
    張潮笑道:“你非常敏銳!”一句話誇得這個記者小姐姐靦腆地笑了,張潮今天在發布會的表現太精彩了,已經讓不少人折服。
    張潮接著道:“這個問題我已經考慮到了,所以在我的網站上發布書評信息,每條不能超過140個字符,也就是單條手機短信的最長限製。
    此外還可以配發一張最大不超過100kb的圖片,例如書本的封麵。”
    現場響起了巨大的驚呼聲。無論記者還是讀者,都開始竊竊私語起來。雖然單篇博客也有字數限製,但幾乎沒有什麽人能寫到限製字數。
    剛剛提問的記者立刻問道:“你是說,像Twitter(推特)那樣?”推特這款社交軟件在去年年底才推出了試用版本,非常小眾,被多數人認為隻是一種“網絡短信”,遠沒有出圈。
    像此類“輕社交”軟件,多數要等到iphone推出應用商店與移動互聯網達到“交匯點”以後,才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否則沒有明確的使用場景和交互需求,大家都把電腦打開了,不可能就為了看網友發一條140個字的生活牢騷。
    張潮道:“哦,你竟然知道推特?確實有點像,但僅限於字數限製這一點,除此以外就沒有了。我們的網站是提供大家進行閱讀交流的家園。
    我希望任何熱愛閱讀的人發生‘書荒’了,都可以在這個網站上找到想看的圖書。”
    美女小姐姐記者看到張潮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她,忍不住又問道:“為什麽是140個字?”
    張潮開心地笑了,解釋道:“大部分的讀者並不缺乏出色的表達能力,能寫出驚豔的妙句。但他們並不是靠這個吃飯的專業書評人,沒辦法長篇大論,所謂的‘觀點輸出能力’的差距,大部分來自於此。
    140個字的限製讓普通讀者和專業書評人站到了同樣的起跑線上。在這個網站上,‘眾生平等’!
    另外——”張潮拿起自己的手機晃了晃:“140個字的書評,不僅可以發表在網站上,還可以用短信發給自己的朋友。”
    坐在場地後方的讀者陣營歡呼起來,張潮的這個網站簡直就是為了他們量身定製的。
    美女小姐姐記者笑道:“那書評人以後的飯碗,可能要保不住了。你剛剛領了「全美書評人獎」,這樣做真的好嗎?”
    張潮認真地道:“當然不是,我認為這讓這些書評人真正有機會成為廣大讀者的‘指路明燈’。想想看,以前他們隻能通過報紙雜誌上的專欄與讀者見麵,而有了我們的網站——
    他們甚至可以每個小時都與讀者分享自己對圖書的真實看法!隨時捕捉靈光乍現的一瞬間,這難道不比絞盡腦汁進行長篇大論的輸出更能展現他們的個人魅力嗎?
    相信我,書評人也能成為真正的‘明星’!
    這是我,送給「全美書評人協會」的一個禮物,感謝他們的肯定,也希望他們能喜歡。”
    張潮一番言語之下,包括劉易斯·蘭帕姆在內有專欄作者身份的記者們都心動了。
    前幾年興起的博客浪潮,已經創造出一大批“平民英雄”,許多早期博主隻是分享分享日常,就被那些在互聯網上饑渴地尋找新鮮內容的網民們捧上神壇,獲得耀眼的光環和巨大的收益。
    張潮的這個網站是否也蘊藏著這樣的機遇?實在太誘人了!
    一個記者立刻舉手問出了關鍵性的問題:“那這個網站的網址是什麽?”
    張潮伸手從西裝的內袋裏掏出了一根布條,高高舉起以後拉開來,上麵幾個明晃晃的字眼盡落眼底:“這個網站的地址很簡單,隻有5個字母——
    !”
    閃光燈一陣劈裏啪啦,剛剛提問的記者又問道:“這……這雖然簡單,但有什麽含義呢?”
    張潮聞言內心不禁感歎,上半場把這些人打一頓果然是正確的決定,這不,下半場一個比一個會問問題,說話又好聽,個個都是人才,超喜歡在(發布會)裏麵的。
    張潮笑著解釋道:“既然是給中美兩國讀者的網站,這個網址也結合了中文、英文兩種表達——「wei」,在中文中對應的漢字是「微」,意思是「微小、極少」,象征網站140個字的發表字數限製。
    同時「微」在中文中也有「精妙、深奧」的意思,中國有句老話,叫「微言大義」,意思包含在精煉語言裏的深刻道理,也與我們網站的宗旨有關。
    而「bo」,其實就是英文「book」的縮寫。將「wei」和「book」連在一起,就是希望大家能用精煉、雋永的語言,和大洋彼岸的朋友分享閱讀的快樂!
    大家既可以用意譯,把這個網站叫「微書」;也可以用音譯,把它叫做「微博」。反正這兩個名字,我都注冊了!”
    張潮話說完,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僅是那些讀者,甚至就連一些記者都為張潮這天馬行空的創意和精彩絕倫的解釋給征服了。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一個簡簡單單的「wei(微)」就有這麽深妙的內涵。鼓完掌後,記者們奮筆疾書,把張潮剛剛的闡述給記錄了下來,並且在筆記本上畫了著重號。
    張潮看大家這麽熱情,忍不住道:“我們「微博網」的口號就是——i et&ne books to see see!”
    這句“通俗易懂”的中式英語,又惹得現場的眾人發出一片大笑聲,效果何止拉滿,直接都拉爆了!
    艾麗絲·梅休看著現場熱烈的氣氛,再次哀怨地看了一眼身邊的大衛·米勒,心想這個自己器重的手下,怎麽在張潮這裏就這麽不爭氣呢?
    隻有再歎了口氣說道:“我們肯定失去了一個機會!”
    這個什麽「微博網」,眼看就是要大火的節奏啊!
    隨後就是大衛·米勒將「全美書評人協會最佳獎」的獎章轉交給張潮的儀式了。雖然出版社準備得十分充分,音樂、花朵、燈光都經過精心的設計,隆重又大氣,但是……
    所有人都隻覺得——索然無味!
    緊接著就是簽名售書環節了,場外一下烏泱烏泱地開始往裏湧人,他們早就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