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大秦遣使的意圖
字數:7210 加入書籤
烏孫使者講說結束,氈房內陷入沉默。
以前雖聽聞東邊有一個叫“秦”的國,但總感覺離他們遠,沒多少直觀的感受,比較虛無縹緲。
那大秦強,能有多強?
大秦強又關他們什麽事?
可現在聽了烏孫使者講述,那個叫作“秦”的國家在他們的感受中不再虛無縹緲,而有了具體形質。
實質性的強大撲麵而來,讓他們真真實實感受到東邊真有一個名為“秦”的強國。
但大秦強大對他們來說,是有好處的。
因為大秦與他們隔了段距離,倒是一直欺壓他們的月氏與大秦相鄰,要是能傍上大秦,也許就不用再擔憂月氏人。
烏孫王看向氈房內一眾頭領:“諸位認為當如何與秦人相處?”
一名烏孫首領道:“我認為當與秦人交好,成為大秦的正式建交國,別的不說,與大秦建交,月氏人也會對我等忌憚三分!”
另一烏孫首領道:“我們必須派人到大秦學習,其他國家部族在大秦學習,我等卻不學,定會被遠遠落下。”
又一烏孫首領道:“還有要到大秦去開設那店鋪,將我們的東西賣到大秦,不能落於他人。”
一烏孫首領問道:“諸位頭領想法很好,可有未想過秦人能否看上我們?我們有什麽東西能打動秦人?”
氈房又陷入沉默,他們烏孫不過一西域“小”部族,有啥能被秦人看中,讓秦人願意同他們正式建交?
這次的沉默未過太久,一人道:“大秦皇帝陛下派使者回訪我等,顯然有和我等建交之意。”
“我等雖不同大秦相鄰,卻與月氏相鄰,大秦恐是要對月氏下手,想讓我等共擊月氏。”
這個猜測很合理,在地理位置上,月氏人正好處在他們和大秦的中間,秦人很可能想讓他們一起夾擊月氏。
但實際上,在李念的規劃中,同烏孫交好不隻是為對付月氏,還有為日後繼續開拓西域鋪墊。
月氏人必須被解決!
因為月氏正好位於大秦往西域的路上,月氏不解決,大秦向西域進發的安全性就沒法得到保障。
在原本的曆史上,就算匈奴不將月氏打得西遷,大漢強盛後也一樣會對月氏出手。
實在是月氏所處的位置不好。
冒頓對月氏出以重拳,應當也有這方麵考慮,不隻是因為月氏欺壓過匈奴,還有解決了月氏,匈奴能更好影響控製西域諸國。
現在,匈奴大概不再會成為曆史上的匈奴,取代匈奴對草原和西域產生影響的是大秦,匈奴曾幹過的一些事,自然得由大秦來做。
由於月氏所處位置的關係,即使月氏人願意歸順臣服大秦,同樣會被大秦針對,除非他們願意將土地歸於大秦,族人化為大秦子民。
聽到這位頭領的話,一些首領鬆了口氣。
不怕大秦要利用他們,就怕他們連被大秦用的價值都沒有。
大秦願意用他們,說明他們對大秦有價值,便有機會傍上大秦。
何況月氏人和他們敵對,大秦如果真要對付月氏,就算不給他們好處,他們也一定要幫幫場子。
一首領道:“如此正好,月氏人一直欺壓我等,大秦要是有意收拾月氏,我等可出手相幫。這是機會,難道各位想被月氏一直欺壓?”
沒人想被月氏人欺壓,但實力不如月氏人,被欺壓也難反抗,可月氏再強能強過大秦?
若得大秦撐腰,以往受的屈辱說不定都能討還回來!
烏孫王看向烏孫使者,問道:“大秦新年之時,月氏可曾派使者拜賀秦皇?”
烏孫使者道:“回大王,月氏人自是派了使者前去。不僅是月氏,匈奴、百越各部、東胡都派了使者,隻是……”
回想起大秦新年時發生的場景,烏孫使者頓了下方才繼續:“東胡使者對秦皇陛下出言不敬,被秦皇陛下當場驅逐。”
這引來了烏孫王的興趣,“那東胡使者如何出言不敬?”
烏孫使者將東胡使者在章台宮內的話複述了一遍。
聽後,烏孫王道:“東胡這是在對大秦和匈奴建交不滿,認為大秦損害到了他們的好處,才派了使者,未想激怒了大秦皇帝。”
說到這,烏孫王腦中靈光一閃,似乎明白了什麽,道:“東胡和大秦間恐有一戰!”
聽到這話,眾多首領都看向烏孫王,許多首領露出驚訝之色。
東胡雖算草原上一霸,但跟大秦還是有差距吧?
一頭領道:“東胡雖不弱,但也無法和大秦相比,東胡敢和大秦交戰?”
烏孫王道:“有時未真正交手,不會認為自己比對方弱。且東胡未必會對大秦出手,它可能會攻打匈奴!”
烏孫王捕捉到了那道閃現的靈光:“東胡恐怕還會設法聯合月氏人一同出兵,所以大秦皇帝才派使者回訪我等。大秦皇帝當真深謀遠慮!”
從東胡使者入宮拜見,大秦皇帝應當就已想到要和東胡、月氏一戰,然後決定派使者到他們這,為的是用他們拖住月氏,好讓月氏無法以全力和大秦作對。
在烏孫王等人商議時,另一邊,一座布置裝飾在烏孫算豪華的氈房內,劉季睜開了雙眼,還未等他看清環境,一個聽不懂的女聲傳來。
劉季循聲看去,隻見一名異族美人正對他說話,劉季微微眯了眯眼,立馬回想起來。
這不是在歡迎他們的酒宴上,烏孫王送給他的那名美人?
未想他劉季在大秦還未娶妻,到這異邦卻有人送美人給他。
看來這趟被陛下派來出使是對了,可惜昨天喝了太多酒,什麽也沒發生,但美人已被送到房裏,倒也不急於一時。
這異族美人不僅容貌身段好,看他的目光也讓劉季很舒服。
那是一種敬佩崇拜的目光,真該讓那些在沛縣背地裏說他娶不到妻的人好生瞧瞧:乃公我不缺女人!
伊雅對劉季確實很佩服,這位大秦使者雖看起來比大秦使團人要年長,但男人老點不算啥,重要的是有能力、夠強。
這位大秦使者很顯然就是位有能力的強者,連大王和首領們都像小弟一樣圍繞在他身邊!
此人在大秦的地位定然不低,要是能隨他去傳聞中的大秦,應當是件不錯的事!
不知異族美人心思的劉季看了看從氈房外漏進來的光芒,道:“現在是何時辰?”
見伊雅一臉茫然,劉季反應過來,這名異族美人聽不懂大秦之言!
劉季歎道:“公子所言極對,當定下一種語言為諸國通用!”
不久,劉季所在氈房內,大秦使團的主要成員齊聚,眾人一邊吃喝,一邊聊昨日之事。
大多數人都相當興奮,也有些人麵帶憂色。
劉季看向這些人,問道:“穀昭、黃章……你們幾個愁眉不展,可是吃食不合胃口?”
他知道這些人並不是因為吃食而憂慮,是故意如此問。
名叫“穀昭”的使團成員歎了口氣,道:“大使,我不是因吃食不合胃口而愁,而是昨日我等……擔憂會壞了此番出使之計!”
昨日玩的有多高興,現在就有多擔憂。
昨天他們跟中了邪一樣,身為大秦使者,居然幹出了那些荒唐事,傳回鹹陽,會不會被陛下認為損害了大秦的形象?
跟烏孫國舞女一起跳舞,還跟烏孫王比試誰尿的更遠……
聽到這話,其他人也停下手中的活計,看向劉季。
卻見劉季不在意地笑了笑:“原來你等是在擔憂這!”
劉季起身走到擔憂的那幾人身邊,拍了拍幾人肩膀。
“放心便是,此番出使定能成功。若不成功,我劉季會向陛下稟明情況,所有罪責由我一人承擔!”
“這段時日,諸位兄弟盡管吃喝,莫要擔憂,天塌不下來,就算真塌下來,也有我劉季在前頂著!”
本來還擔憂的幾人在聽了劉季話後,莫名安心下去,劉季有種特殊的魅力,他的話令人信服心安。
一使團成員道:“怎能讓兄長一個人擔罪?真出了事,也算我一個!”
其他人也紛紛發言,怎麽能讓劉季兄長一個人擔責?
兄長講義氣,咱們也得支棱起來!
劉季右手向前虛按,讓眾人停下說話,他道:“諸位兄弟情誼,劉季在此謝過,但莫要如此,事情未到那般境地,若不信,稍後便知!”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氈房外傳來一陣人聲。
那是烏孫人的語言,雖然聽不懂說的是什麽,但眾人聽出了聲音主人是誰,是烏孫王來了,聽聲音還挺高興。
劉季領著眾人出了氈房,隻見烏孫王帶著烏孫眾位頭領在氈房仔,看向他們的臉上滿是笑容。
這明顯是帶著善意,想要和大秦交好。
而且,烏孫王等人看向劉季兄長的眼神也很特別,那是佩服尊敬的目光。
昨天幹的那些事不僅沒讓烏孫王他們感到不滿,還挺滿意?
不愧是兄長,連這些異族都被他折服!
簡短交流後,使團眾人了解了烏孫王等人來意:
昨日是歡迎他們,不算雙方正式會見,今日才是。
昨日那座進行酒宴的氈房,烏孫王和烏孫眾位頭領正式接見大秦使團。
劉季站在使團眾人最前,持著旌節,朗聲道:“秦人劉季奉大秦皇帝陛下之令出使貴邦,見過大王、眾位頭領!”
在沛縣看狗打架時,劉季雖覺得自己一定會有出息,但也沒想過有朝一日,他會被秦皇任命為使,代表大秦出使他國,堂堂正正在一族之王麵前報出自己的姓名,異族君王還得恭敬聽著。
劉季又道:“皇帝陛下言烏孫雖不為大秦之鄰,卻能遣使恭賀,可知此國為善國,可為大秦友邦,此國既有誠意,我大秦為禮儀之邦,自當還禮!”
“今吾等奉陛下之令還禮於大王,送錦百匹、綢緞六百匹、鹽兩萬斤、紙三百張、琉璃器四百件……”
聽到烏孫使者翻譯過來的話,烏孫王和眾頭領臉上笑容更甚,領著眾頭領起身朝東南方致謝:“謝皇帝陛下!”
他們如此高興,不僅是因大秦皇帝給他們的回禮這麽豐厚,更因那句“可知此國為善國,可為大秦之友邦”。
這代表大秦皇帝認可他們,覺得他們烏孫可以做大秦的友邦,也即他們能傍上大秦這座靠山。
當然,還的禮也讓他們很高興,今日聽烏孫使者講過大秦的諸多事物:錦是一種絲滑柔順的布料,可塗染多種顏色,繪製多樣圖案;鹽,秦人現在有一種雪白毫無雜味的上好之鹽;紙在大秦也是稀罕之物,還有那琉璃器……
更是被烏孫使者說成是天下難得的珍貴之物!
這些東西被大秦皇帝作為禮物回贈給他們,足可見秦皇對他們的重視,禮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秦皇對他們的態度。
烏孫王故作感歎道:“我等送皇帝陛下不過些許普通物事,陛下回贈這般多珍貴之物,實受之有愧!”
劉季道:“大王莫出此言,大王送與陛下之物並不普通,何況大王不遠千裏派使朝賀,此中情誼更勝其他,陛下所重者正是大王這份心意!李念公子曾言‘千裏送鵝毛,禮輕人意重’,正是此理!”
烏孫王連連稱是,對始皇帝又是一陣致謝,暗道:‘那李念公子的確非同一般,若要和大秦融洽相處,斷不可得罪!’
烏孫使者給他們講過李念,知曉李念是秦皇準女婿,也是秦皇極為器重的一位大秦賢人,在大秦地位極高。
將禮單上的禮物向烏孫王講了一遍後,劉季道:“皇帝陛下回贈於大王之禮正在帳外,大王可要一觀?”
烏孫王當然想現在就看一看,瞧瞧這些東西都是何等模樣,但他按捺住了,決定先把和大秦建交的事定下來,反正禮物在那又不會跑。
烏孫王道:“多謝使者好意,但暫先不看。聽使者轉述大秦皇帝陛下之言,皇帝陛下可是……有意與我等建交?”
聽到烏孫王如此直白的詢問,劉季知曉此番出使的任務應是穩了:“不瞞大王,吾等奉陛下之令出使貴邦,確有與貴邦建交之意。”
“隻是與我大秦建交和與他國建交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