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大秦新年賀(2.0)

字數:7041   加入書籤

A+A-


    始皇這話讓工匠代表們更為感動,隻覺皇帝陛下對他們的期望很重,可這份期望未免太重了些。
    航於汪洋之上的如山巨艦,飛於天空的無上之器,日行千裏之車……
    確定是人能造出來的玩意兒?
    怕隻有傳說中的仙神才能造的出吧?
    不僅工匠們這麽想,殿內的眾臣和殿外的外邦代表也這般在想。
    陛下今日尚未飲酒,為何說此胡言?
    秦人的皇帝有些臆想過頭了,那些東西根本不可能造出,要是大秦能造出,他們這些國家還能存在?
    都洗幹淨身子,選一個秦人皇帝喜歡的姿勢跪好,等大秦過了投降就得了。
    王綰、王翦等大臣更是心生擔憂,陛下該不是要走上尋仙問神的路了吧?
    一些大臣目光不由瞥向李念,猜測莫非這也是這位給陛下提的建議?
    但根據過去一年李念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又覺得不像,且這位似乎不信仙神之事,不當會提出這等建議。
    工匠代表們既感動,可又對這份期望感到沉重擔憂,跪在殿內一時不知該怎麽辦,陷入兩難的困境之中。
    說自己做不到陛下您期望之事,不好,因為這等於否定了皇帝陛下對他們的期望,屬於不給皇帝麵子。
    而不給皇帝麵子,那後果他們恐怕很難承受得住。
    可說自己能做到陛下您期望之事,同樣也不好。
    因為他們明明做不到,可為了迎合陛下而說能做到,那陛下日後問他們要成果時,拿不出來該咋辦?
    那可是欺君之罪,後果他們一樣難承受!
    始皇帝自然察覺到他的話給工匠代表們造成的兩難困境,笑道:“諸位不必擔憂,非讓諸位一時便造出這些,隻是有這般想法罷。”
    “魚可潛遊於水中,那我等人又為何不能潛遊於水?若能造出如魚一般之物用以乘載我等,是否也能在水中潛遊?再像那鳥可飛於空中,能否仿其特征造一物使我等也飛行於空?”
    “也許在我大秦,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都造不出這些,但朕相信在未來某日,我大秦工匠必能造得!”
    始皇帝主動為工匠代表們解了困境,其等向始皇道:“我等必盡心為陛下研造!”
    工匠代表隊伍後,是各郡官吏派來的祝賀人員,有官吏,也有當地民眾,始皇帝也笑著接受了他們的新年賀詞,並對各郡去年的政績做出了點評,表達了對各郡來年治理工作的期望,對各郡民眾的新年祝賀。
    再接著是在各地為王的大秦諸公子們派回的代表人員。
    原本這些公子是想返回鹹陽親自為始皇帝送上祝賀,但被始皇否決,令其等繼續在各自封地,派人來即可,就不要親自回鹹陽了。
    聽著各個兒子派來的人員送上的賀詞,始皇也一一笑著接受。
    他發現他這些兒子還是有優點,至少他們很聽話懂事,到了各自的封地後,至今還未傳回有人隨意為非作歹的消息,不像某些人一旦脫離了管控,便天高皇帝遠,肆意妄為。
    他們可能確實不是好的大秦後繼之君人選,但也不是群窮凶極惡、喪心病狂之輩。
    這樣也挺好,盡管平庸是平庸了些,可不會為禍天下,比胡亥那廝要強。
    始皇帝對公子高派來的使者笑道:“聽聞高之妻已有身孕,朕要當大父了?”
    使者忙回道:“回陛下,大王與王後感情甚篤,在兩月前察覺王後已有身孕。”
    始皇帝點點頭,心裏挺開心的,因為據李念給他說的曆史,他在曆史上並無孫輩被記載下來。
    但他離世時四十九歲,按理說,應該是有孫子輩的人物,可沒有孫輩被明確記載下來傳於後世所知,問題就很大了……
    這次,他要杜絕這種事發生,而且公子高在他心中總有一種很虧欠這個兒子的感覺,所以才更加關注公子高之事。
    始皇帝道:“甚好,你等在歸去時,從鹹陽帶些醫者和穩婆過去,務必使胎兒穩當。”
    這讓公子高派來的使者大喜,覺得這是他們大王特別得陛下看中,所以才如此關照,未來說不定有機會爭一爭那個位子。
    眾人也注意到諸位公子中還少了兩人,一個是胡亥公子,一個是扶蘇公子。
    胡亥公子不在還有的解釋,可扶蘇公子就不對勁了。
    從去年稱帝大典時,一些大臣就發現情況有些不對,陛下封諸公子為王鎮守各地,可長公子扶蘇竟沒被分封為王。
    但眾人當時沒想太多,以為這是陛下已明確了長公子扶蘇為儲君人選,所以將除胡亥公子外的其他公子分封出去,好為長公子鋪路。
    可後來,長公子扶蘇這麽大個人居然神奇地從鹹陽消失不見了,且過去近一年也沒聽過扶蘇公子的事跡,好像這麽大個長公子被從世間抹除了一樣。
    有大臣在朝會時問過陛下,陛下也沒予以什麽回答。
    這讓一些人暗自猜測,是不是扶蘇公子觸怒了陛下,犯了某些不可言說的重罪,被陛下給秘密處決了。
    今日,陛下稱帝一周年,扶蘇公子還是沒出現,反倒其他封王的公子都派了人,扶蘇公子大概率是不會再出現了……
    淳於越對此有些惋惜,長公子扶蘇在他們原本的評估中,是最適合在陛下之後即位的公子,可就這麽不明不白不知人在哪了。
    盡管在今時的淳於越看來,扶蘇也沒有他過去認為的那麽優秀,本身存在問題,但他曾作為扶蘇的老師,還是希望其能平安無恙。
    趙高的內心則有些心喜,公子扶蘇一直看不上他,和他不是同一路人,如果扶蘇成為儲君,登臨大位,日後必定沒有他好果子吃。
    現在消失了好,消失了好啊!
    楚地,某邊陲縣,易姓化名的公子扶蘇正在謄抄公文,房內隻有他一人,其他人都休沐去了,但將他留了下來值守。
    聽著外麵傳來的陣陣歡鬧聲,扶蘇隻覺得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
    到這有近一年了,不能說一事無成,也可說不如他所想,他幹了不少事,可收獲的卻往往不是他所以為的。
    他自己以為幹了好事,結果卻並不好,他自認為某事對他人有利、是為他人好,然而他人並不領情。
    事幹了,成效不大不說,還將許多人給得罪了,否則他也不會在今日被留下來值守。
    他過往所學習所認為的那些東西,為何在這個地方就行不通呢?
    連一縣之地都施展不開,他又如何去治理一郡一國?
    想到自己曾大言不慚地對父皇大談特談以禮治國,以仁治國,隻要施以仁政,愛護於民,便能使天下太平,民眾安康……
    扶蘇臉色不禁一紅,但他的肌膚由於經受風吹日曬,變得黝黑粗糙,看不出那點紅。
    當時的自己為啥就篤信那呢?
    在這過了將近一年,扶蘇發現在許多時候禮和仁毛用沒有,民眾也不像他想的那樣淳樸善良,其等畏律而不畏德,畏法而不畏仁。
    有不少次,他的仁心好意被人給利用,結果反而辦成了一件件壞事,要不是其他到這地方的秦吏設法給他補救,有些事會難以收場。
    他受了很大打擊,因為這和他所學所以為的差了很多。
    父皇其實最偏心的是他,給過他很多次機會,哪怕到現在也依舊沒放棄,隻是從前的自己太倔,和父皇一個脾性,以至於父子兩看相惡,他被易姓改名至此。
    說來,在去年時,父皇曾說過要給他找一位比淳於博士更厲害的人當老師,那人他現在已經知道是誰,他的未來妹婿——李念!
    當時的自己,還生出過要找些刁鑽古怪的問題去為難那人的念頭……
    如今,那位妹婿名動天下,被天下眾人認為是能同古之聖賢相媲美之人,不出意外,其會成為他們這個時代的聖賢,而失去公子身份的他,在這地方蹉跎歲月。
    現在也不知還能否再同那位妹婿學習?
    想到這些事,扶蘇神情複雜起來,停下手中的筆,看向西北方向,那是鹹陽的方向,今天是父皇稱帝一年的日子。
    ‘想必今日的鹹陽也一定很熱鬧不?父皇今日在接受大臣和兄弟們祝賀吧?’
    可惜他連一份祝賀的書信也沒法寄回鹹陽,隻能在此遙祝。
    聽到外麵傳來一陣當地俚語的“新年好!”,扶蘇也在心中道了聲‘新年好!’
    大秦諸公子派回的代表人員後,是大秦國際學院代表的隊伍。
    由於進殿人太多,部分祝賀過的隊伍已退出了章台宮。
    國際學院還是隻有匈奴和百越學員,本次的代表人員也由他們組成。
    其等用還不算標準的雅言向始皇帝祝賀道:“祝偉大的大秦皇帝陛下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願大秦國祚長久,永盛不衰!”
    始皇看著這些匈奴和百越少年,笑道:“仙福永享,壽與天齊便免了,從古至今,世上無不死之人,朕能活到無疾痛而終,自然生老即可。”
    這話令眾人很驚異,皇帝陛下居然會說出這番話,竟不渴求長生,對生死這般豁達?
    但正行禮的國際學院學員們則感到一片沉重冰涼,以為是他們的賀詞沒讓大秦皇帝感到滿意,所以說出這番話。
    正在他們恐懼時,始皇帝的聲音又傳到:“但諸位的好意,朕領了!也祝諸位在新的一年在大秦好生學習,日後成為對各位所來部族國邦發展有用之人。”
    一聽這話,大秦國際學院學員代表們才放鬆下來,更是覺得大秦皇帝心胸寬廣,不愧是大秦的皇帝。
    他們可是異國之人,大秦皇帝陛下沒打壓限製他們就不錯了,反而祝他們日後成為對他們國邦發展有用之人。
    但他們中有些學員在心中暗暗想到:我們不想如陛下之意,成為對所來部族國邦發展有用之人,想為偉大的陛下您和偉大的大秦貢獻一份力量。
    國際學院學員代表們齊聲道:“謝陛下,我等必遵陛下旨意,好生學習,成為對國邦部族有用之人!”
    他們可沒說是哪個國邦,是哪個部族,大秦也是國邦,秦國人也可認為是一部族。
    匈奴使團入殿,在匈奴駐鹹陽大使帶領下,齊齊向始皇行禮:“頭曼單於、諸位首領祝偉大的大秦皇帝日月長在,福壽無盡,祝大秦國泰民安,繁榮永盛,願大秦長兄與匈奴永世交好,願隨長兄共鑄華夏榮光!”
    始皇很滿意這份賀詞,尤其匈奴人稱大秦為“長兄”,還要和大秦共鑄華夏榮光。
    這很好,很不錯,說明大秦在過去一年中對匈奴施行的外交策略很有效,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果。
    始皇笑道:“平身,代朕問頭曼單於和諸位頭人好,告訴他們要愛護身體,草原的條件不比鹹陽,若是得病,一時難以找醫找藥。”
    “你等回去時,替朕帶幾封書信,再帶些醫者藥材回去!”
    匈奴大使當即謝道:“外臣代單於和諸位首領謝陛下隆恩!”
    他們在心裏也歎服,大秦皇帝陛下果然心胸寬廣、氣量非凡。
    有些君王恐怕巴不得其他國邦之君早死,可大秦皇帝不僅在口頭上關心單於和頭人們的健康狀況,還真予以行動,派醫者送藥材。
    什麽叫天下王者氣度?
    這就叫!
    實際上嘛,始皇帝確實是想讓頭曼和匈奴的頭領們活久一點,可並不是真關心他們身體健康,而是他們活著更有利於大秦,讓這幫暮氣沉沉的匈奴禿鷲掌權比讓年輕大膽的匈奴人掌權更好。
    他們早已失了銳氣,隻想安逸地享受,不想進取,不會跳起來反抗大秦,對大秦威脅不大,甚至會主動迎合大秦對他們的行動。
    可換了匈奴的年輕人則不一樣,他們因為年輕,銳氣未失,還有進取之心,更不可控。
    若是其等發現大秦對匈奴步步蠶食,在侵吞匈奴的利益,很可能會設法反抗。
    當然是要讓匈奴在腐朽沉睡中慢慢死去,成為大秦的養料,而不是被人喚醒,在人領導下和大秦作對。
    唯有死去腐爛的匈奴才是好匈奴,一個覺醒而強盛的匈奴,不是大秦需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