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秦新年聯歡會
字數:6806 加入書籤
等所有代表和使團的拜見祝賀結束,已到中午,一名內侍適時向始皇稟告:“陛下,酒宴已準備妥當,隨時可開宴!”
始皇帝點了點頭,看向在殿內的眾人,道:“諸位,酒宴已備好,隨朕一同前往,共慶今日新年。”
按理說,這種酒宴一般要設在晚上,晚上更有氛圍,但今日拜見祝賀的時間在上午,遂給設在了拜見祝賀結束之後。
眾人排好次序,在內侍和侍衛引導下,隨始皇帝來到了一處宮院。
這處宮院形似一個巨大的涼亭,是始皇帝專為在宮中設宴而建,可一次容納上千人在此宴飲,第一次鹹陽大考的上榜考生範增等人便曾在此接受始皇帝賜宴。
還未到宮院,便有一股濃鬱的香氣傳來,那是一種十分誘人的味道,辛辣的氣味加油香和肉香,聞之便讓人很有食欲。
加之,一上午未曾吃喝,此時已確有些饑餓,聞到香味後,讓一些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什麽東西這麽香?聞著就很好吃!
還未看到吃到,僅憑聞到,就已讓眾人十分期待酒宴上的美食。
等到了宮院後,眾人立刻向院內看去,隻見宮院內已布置好桌椅和餐具。
但比較奇怪,首先,采用的不是分餐,而是要和他人在一張桌上共同用餐。
其次是這些桌的中央被挖空,放置了一口大鍋,鍋的下方安置著一口火爐,正對大鍋進行加熱,他們聞到的香味正是從鍋中傳來。
在桌麵上擺了許多的食材,切好的肉片,搓好的肉丸,豆腐,切成塊的魚,已被殺好但未切片的羊,以及洗淨的菜蔬……
無一例外,這些食材都未被烹飪熟。
這是要讓他們自己將食材放入鍋中烹煮,然後食用?
挺新穎的一種烹飪方式。
其實,這時代用鼎烹煮食物,有時也會邊加熱邊食用,但大多時候是將食材提前放到了鍋裏烹煮,繼續加熱是為保持食物溫度,而不是像這般未放入食材,等人自己吃的時候再選擇喜歡的食材加入。
這種新奇的吃法,不說外邦使者,連大秦眾臣也沒咋見過,隻是這味道能好?
但從鍋裏不斷傳來的香味,似乎在告訴眾人他們的擔憂是多餘的,味道肯定不差!
在眾餐桌之前,搭建了一個台子,並不算高,但麵積不小,且被有意設計過,在宮院內的每張餐桌都能看到這個台子。
這一看便知這是要用於表演所專門設計的台子,酒宴又怎能少得了樂音歌舞?
且今日是喜慶的節日,那更必須要有。
宮院內還掛了許多裝飾物,紅色的燈籠,華夏結(中國結),以及各種象征慶祝歡樂的飾品。
但比較引人注意的還是燈籠,尤其在那高台兩邊各掛著八個大紅燈籠,每一個上麵都有一個字,十六個個燈籠上的字合起來是:歲月崢嶸春光似錦,江山如畫瑞氣盈門。
有熟悉始皇帝字跡的大臣一眼便看出,這字出於始皇帝之手。
始皇帝道:“諸位請坐!”
除始皇帝,每個人在進宮院時都被發了一個木犢,上麵有他們的坐席編號,方便他們入座。
懷著新奇新鮮的心情,眾人落座,又發現了一些他們未曾注意到的點。
像他們的杯碟酒爵皆是用上好的璆琳製成,純淨透明,沒一點汙漬瑕疵。
這讓烏孫國使者直感歎大秦強盛,這東西尋常一個已是珍寶,可大秦皇帝賜宴時竟能拿出這麽多,豪奢強盛!
再是看到在每個桌旁邊還配著調料,像蔥蔥、薑、芥、韭、薤、鹽,似乎也是讓他們根據自己喜好的口味自行調配。
始皇帝坐到了他專屬的位置,笑道:“今日是朕稱帝一年之日,也是我大秦新一年的起始,今日在此,朕邀諸位同樂共飲,共赴新的一年。願在新的一年,在諸位輔佐下,大秦能更為強盛繁榮!”
宴會之前,領導人總是要講上幾句,始皇帝也不能免俗。
隻是在講完這番話後,始皇帝話鋒一轉,道:“今日雖是新年第一日,然春光未至,天氣依舊寒冷,正是吃此鍋之時,其可使我等身體溫暖,且與諸位同食同飲,也更有滋味。”
始皇帝今日興致極好,親自和眾人講起了吃法:“此鍋吃法,諸位定已看出,從這些食材中選各自所喜放入鍋中燙煮,燙熟即可食用,鍋分紅鍋、白鍋,白鍋湯料相對清淡,紅鍋則有些辛辣,根據各自喜好燙煮。”
“調味之物,諸位亦可據個人所好自配,朕便不多言,諸位且食!”
在始皇“諸位且食!”落下後,眾人開始給自己調配蘸碟,待蘸碟調配成後,立即夾了食材放在鍋中燙煮。
很快,整個宮院內遍是各種食材被燙煮的香味。
同桌的王綰等人看著李念熟練地調配好蘸碟,然後又夾起一種不太認識的食材放入紅鍋中燙煮,再放到蘸碟中裹了裹,最後放入嘴裏食用,都一致生出一個想法:
看這位動作如此熟練,知道食材何時能燙煮好,肯定在以前就吃過不少次,興許正是這位讓皇帝陛下今日這般賜宴。
見王綰、尉繚等人看著自己,李念疑惑道:“諸位莫非不知這毛肚如何食用?”
想了想,覺得這些人吃火鍋肯定沒他這個後世的蜀人有經驗,遂又道:“這毛肚其實是牛的瓣胃,吃起來的口感相當脆爽,但不宜在鍋中久燙,否則會影響口感,當然也不宜太短,不然可能會殺滅不了其中的微小之物。”
“首相和諸位在燙煮時要像我一樣,既不能時間太長,也不能太短。”
眾人開吃沒多久,那台子登上了兩名年輕靚麗的女子,身著喜慶的服飾。
登上那台子,這兩名女子肯定是要表演什麽節目,但要表演什麽?
正在眾人想時,卻聽這兩女子齊聲向他們送上了一長串問候和祝福,提及今日是大秦新一年起始,也是始皇稱帝一年之日,是一個值得慶賀的節日,隨即宣布大秦第一屆新年聯歡會開始。
“新春聯歡會”,自然也是出自李念的手筆,但這並不是李念想做,而是始皇帝問他稱帝一周年,又是新年伊始,該如何慶祝?
李念提到了後世的春晚後,始皇帝決定也搞一個大秦版的春晚。
在許多方麵,大秦和後世弗如遠甚,後世能做的事,大秦無法做,但這件事,始皇覺得還是能做。
而對於始皇帝的想法,李念並未拒絕,因為他對大秦期望是不僅要在軍事經濟方麵強盛繁榮,同時也要在文化精神方麵強大。
雖然始皇搞大秦春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他的虛榮心,但這麽做確實有利於大秦在文化方麵的建設。
李念給出了一個建議:大秦春晚不能隻局限於皇宮,還應傳知於眾,在皇宮內的大秦春晚結束後,要向外對大秦的民眾進行表演。
不能陽春白雪都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也要讓大秦百姓們同樣能享受到。
雖然這時代沒有廣播和電視,無法將大秦春晚覆蓋及全國,讓大秦的所有民眾都聽到看到,但能讓一部分民眾看到也是極好。
始皇答應了這個要求,於是在李念的策劃下,有了這第一屆大秦新年聯歡會。
之所以不叫“聯歡晚會”,是因現在還是午後,根本不到晚上。
兩名年輕女子自然是聯歡會的主持人,在她們主持下,第一個節目登場,這個節目是由十三位大秦宮廷樂師演奏,由十八名從大秦軍中選拔的健卒演唱的《秦風.無衣》!
當《詩經》中的這首詩響起,一下便讓所有人停下動作,聽著這支慷慨激昂、同仇敵愾的大秦戰歌。
東胡、月氏、烏孫等國使者雖聽不太懂秦人唱的是什麽,但歌曲中所蘊含的氣勢和精神卻能感受到。
他們仿佛看到在一片古戰場上,秦卒們將生死托付於袍澤,無比英勇團結地向前衝鋒,與敵人浴血搏殺。
因為相信其他袍澤一定能守護好他們的後背,縱使身亡也絕不是由於有敵人從背後殺死了他們!
從一支戰歌中便能聽出秦人的軍隊是一支什麽樣的軍隊。
同心協力、同仇敵愾、團結互助,這絕對是一支可怕的強軍。
在《秦風.無衣》開頭後,是一個如後世小品般的戲劇,講的是去年六國舊貴掀動叛亂將一原本幸福之家逼得走投無路時,幸得大秦天兵及時降臨,挽救這家人於水火的故事。
隻是這故事讓王賁表情有些怪,因為是他領兵平了六國舊貴叛亂,所以這戲劇裏還提到並稱讚了他。
被人用這種方式稱讚宣揚,即使經曆過大風大浪的王賁,也差點沒繃住。
實在是感覺太怪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事跡被搬上戲劇,給其他人欣賞。
第三個節目依舊是一個戲劇故事,但這次講的是匈奴和大秦的關係,佐證大秦和匈奴皆為華夏,大家是華夏兄弟,當攜手共鑄華夏榮光。
這明顯是用來宣傳匈奴是大秦小弟,李念定下這個節目的想法是通過這種宣傳給日後大秦吞並匈奴奠定合理性。
大家本就是華夏一家人,隻是由於離家太久,匈奴已經忘了自己的出身,但在大秦兄長的幫助下,匈奴弟弟已逐漸回憶起來了。
所以,匈奴投奔大秦,匈奴人變成大秦人,不叫“吞並”,而是匈奴重歸華夏。
這個節目很是吸引大秦國家學院的匈奴學員代表及匈奴使團,讓他們中某些人很振奮。
他們為大秦辦事,想從匈奴人轉變為大秦人,不是背叛匈奴,不是背叛單於,而是他們在循著祖先的足跡溯源。
這叫認祖歸宗,如何能叫背叛?
所以,他們為大秦辦事,甚至偶爾會出賣一些匈奴的利益,那並不是出賣和犯錯,是他們為了匈奴好,想讓匈奴重歸華夏罷了。
這祛除了他們心裏原本的那點背德感和不安感,讓他們出賣匈奴、為大秦辦事也變得更理直氣壯!
第四個節目講述的是在大秦過去一年的改革裏,一個秦人家庭生活所發生的變化,由此彰顯大秦改革所產生的影響。
大秦的刑罰不再像過往那般嚴苛,秦人家庭不必擔心啥時候就忽然犯法,被抓去處以重罰,大秦的徭役賦稅也不像以往那般沉重,隻要努力肯幹,以後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
從原本生活在惶惶不可終日的貧苦生活裏,秦人家庭逐漸有了奔頭和希望,盡管並未能立即過得很好。
這節目看得始皇帝沉默,因為他始終記得李念說過的那句“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第五個節目是一支歌舞表演,秦國之舞,以及秦國之樂。
第六個節目同樣是歌舞表演,但這次表演者卻不再是秦人,而是匈奴人,確切說是匈奴送給始皇帝卻未被始皇收納入後宮的美女,其等能歌善舞,分別著匈奴和大秦的服飾,演繹了一場匈奴的歌舞。
看到有他們部族特色的節目登場,到場的匈奴人都相當激動,覺得倍有麵子,這可是他們的歌、他們的舞!
接著是百越部族的節目,各展部族特色,有幾個部族還表演了雜耍。
這時,眾人也明白了皇帝陛下為何要這般賜宴,原來是因要看節目,若是一般的酒宴,在現在這天氣下,菜早就冷了。
這“新年聯歡會”也確如其名,是一場讓大家放鬆歡樂的盛會,舊日已去,新日開始,大秦在新的一年將有一個好的開始。
在這些歌舞、雜耍表演後,又回到了戲劇節目。
這次講的是始皇在六國之地推行新政後帶來的變化,一夥趙人囚徒因大秦的苛法而被抓捕入獄,對大秦心懷怨恨。
但在新政時,其等原本的罪行被取消,得以釋放,其對大秦的怨恨也隨之削減,尤其在戲劇最後一幕,一名趙人囚徒隨接他出獄的母親向西南方向叩首,口呼“陛下萬歲!”
在這個節目後,始皇帝端起手中的酒爵,向眾人道:“朕說過與諸位共慶今日新年,諸君,且飲此杯,為大秦賀,為新年賀!”
眾人也端起酒爵,齊聲回道:“為大秦賀,為新年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