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來年定會更好
字數:6661 加入書籤
這場大秦新春聯歡會持續到日向西斜,眾人才逐一退去,按始皇帝的話講,今日是喜慶的節日,眾人也該回去陪家人一起過節,連隨侍在他身邊、近乎全年無休的蒙毅也給放了假。
李念在這時空沒有親人,也沒別的地方可去,自然留了下來。
聽到後麵傳來的一陣陣“碰”、“杠”、“胡了”的歡笑聲,始皇挑了挑眉,順著聲音看去,隻見章台宮的偏殿內擺著幾十張桌,桌前坐好了人,正在進行華夏的國粹活動——打麻將!
麻將自然是被李念帶到這個時代,這時代娛樂活動缺乏,總要給自己找點樂子,而身為一個蜀人,自然而然便想到了麻將。
這東西製作簡單,規則也簡單易懂,隻需打上幾把,便能迅速學會,還能一次讓四人參與,相當適合這時代。
在李念搞出麻將後,很快便在皇宮內傳開,好評如潮,相當受歡迎,這些好評主要來自始皇帝後宮中的妃嬪。
她們的生活雖不愁吃不愁喝,但每天被禁限在深宮大院,又沒多少娛樂活動,委實無聊得很,麻將的出現讓她們無聊枯燥的生活中多了一些樂趣。
此刻,在章台宮偏殿內打麻將的人,除胡亥外,都是始皇帝的後妃和未出嫁的女兒,李念並未在打麻將,他正坐在嬴舜英旁邊,在教嬴舜英如何出牌。
“自摸,龍七對,給錢給錢!”
在李念的指點下,嬴舜英又胡了一把,清秀的臉上滿是喜色,伸手向同桌的其他三人要錢。
其他三人則苦著臉,嬴舜英本不會打麻將,可在李念指點下,已經連胡了好幾把。
胡亥正好和嬴舜英一桌,苦著臉小聲道:“姊夫,你都讓阿姊贏了這麽多把,放過我們吧,再打下去,我要輸幹了!”
“姊夫”的稱呼讓嬴舜英臉色一紅,盡管所有人都知道她以後要嫁給李念,但畢竟還沒正式嫁過去。
旁邊的一名後妃也道:“就是,舜英已經學會了,要不李念你別教了,讓舜英自己來?”
李念一本正色道:“公主才剛學會,多有不足之處,李某以為公主仍需要李某偶爾為其提點,除非公主認為不需要!”
嬴舜英立刻道:“沒錯,我才剛學會,還不熟悉,還需要他給我提點!”
桌上其他三人表情露出了一刹那的無語,這兩人明顯在打配合,一個說“除非公主認為不需要”,可公主怎麽會認為不需要?
牌局繼續,一邊碼著牌,胡亥又小聲道:“姊夫,你打算什麽時候迎娶阿姊?”
李念看了眼胡亥,隻見這小子一臉笑容,眼裏滿是對他的崇敬和仰慕,似乎李念是他非常敬仰崇拜之人。
但李念卻不敢大意,這可是胡亥,就算曆史上那些事很多是趙高引誘他幹的,可這小子也絕對不幹淨,尤其是殺戮他兄弟姐妹。
那可是始皇帝的血脈,趙高再想殘害,沒有胡亥親自點頭同意,存有除了兄弟姐妹,位子更穩的念頭,趙高也辦不成。
在過去的一年裏,胡亥公子級別的待遇並未缺少,但再也不像從前那般得始皇帝寵愛,始皇帝似乎隻將他作為一名普通公子撫養。
這讓胡亥感受到了危機,他是最幼的公子,在其上還有好些兄弟,按年齡排序,那個位子離他最遠。
他想要登上那個位子唯一的希望便是父皇的寵愛,父皇因寵愛他,力排眾議立他為下一任大秦之君,而一旦他不再得父皇寵愛,那他將沒有任何機會登上那個位子。
雖然年齡不算大,但胡亥對自己的身份地位有很清楚的認知,知道自身優勢是什麽,短板又是什麽,該如何揚長避短。
可在一年前,父皇的態度突然就發生了極大轉變,從“此為朕之幼子,朕甚愛之”的狀態變成不太受待見,甚至有些疏遠,哪怕是他每天都前去父皇請安盡孝,也沒扭轉多少。
而在一年前發生了什麽讓父皇對他的態度轉變呢?
一年前,他或許還要猜,但如今不需要猜了,此必定和他這位“好”姐夫、名動天下的李念公子有關。
十有八九是這人給父皇說了什麽,讓父皇對他一改過往的態度,疏遠了他,說的恐怕是嫡長有序那套言論,若不從嫡長而立,反擇其中幼者即位,那會亂了禮法,給大秦埋下禍根。
胡亥猜對了結果,但沒猜對原因,壓根兒想不到李念不支持始皇帝立他為儲君是因他在另一個曆史上幹的那些事兒。
知道李念是阻礙他受父皇寵愛之人後,胡亥對李念極為怨恨,但他又知他父皇對李念極其器重,不敢將怨恨表露出一點。
反而要盡可能和李念交好,讓李念認可他,為他在父皇麵前說好話,他才有翻身的機會。
但他已經暗暗決定,未來如果得償所願,一定會殺了李念,正是這個混賬東西,害得他挨打、害得他將《詩經》抄到手酸、害得他不得不要向其低頭交好。
其實,今日這場牌局,胡亥原本並不在這一桌,是他有意湊過來的,目的便是接近李念,和李念打好關係。
胡亥這計劃如果換作是這時代的其他人,恐怕真會中招,但李念知道這位年齡雖不大,但本性卻殘暴異常。
即便這世界的胡亥和他所知曆史上的胡亥不同,李念也不敢賭,賭贏了好處不大,賭輸了死的極慘,沒道理去賭,他可不想被活活處以磔刑。
想到磔刑,嬴舜英雖為在曆史上留名,但其身為始皇帝之女,大秦公主之一,恐怕也是死在了這種刑罰之下。
聽到胡亥小聲的問話,同桌其他兩名後妃都一臉很有興趣地看向李念和嬴舜英,而嬴舜英臉一紅,低下頭去。
李念知道胡亥這小子是故意稱他“姊夫”來拉近和他的關係,但這恐怕如不了其所願,實在是這小子在曆史上的戰績太“優秀”。
何況,李念現在也大概猜到了始皇帝要對胡亥進行的處理方法,胡亥在未來絕不會出現在大秦政治中樞!
現今繼續養著胡亥,是始皇帝對其保留的最後一絲父愛,但這點父愛會因胡亥日長而消散。
將胡亥留在鹹陽不封為王,並不是因為其年幼不好封王,而是為了讓其在大秦皇宮再生活幾年,算是對其未來的一點補償。
李念笑道:“謝公子關心,然此事不急,到合適之時自會迎娶!”
嬴舜英聞言,心中有些失落,但她最近一年在六英學宮學習,學到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知識,知道女子並不是早嫁人早生子好,而是要年齡適當,才能避免風險。
李念不在她這個年齡娶她,其實是對她好,隻是待她到達適合的年齡,還得好幾年呢。
見通過嬴舜英和李念拉關係沒能走通,胡亥又道:“姊夫,聽聞你去過很多地方,那肯定知曉很多事,能否與我講說一二?”
李念想了想,倒沒有拒絕,笑道:“說起這,那我可就不困了,遙想當年,我曾見一女子吟誦‘九幽陰靈,諸天神魔,以我血軀,奉為犧牲。三生七世,永墮閻羅,隻為情故,雖死不悔。’的咒語,也曾聽聞天帝一劍斷萬古,孤身一身乘棺而去。”
始皇帝正好走到附近,聽到李念說這些,一聽便知道這小子在瞎說,這肯定不是他親眼見過之事,應該是有人編出的故事,但他未打斷,反而很想知曉後世人會編出什麽樣的故事。
倒是胡亥被引起了極大的興趣,眼中冒光道:“秭夫,什麽是天帝,何為一劍斷萬古?”
李念笑道:“天帝是指無敵者,也指建立天庭,統禦諸天萬界的無上帝者,至於天帝為何一劍斷萬古,且聽我道來!”
這時代的娛樂實在是缺乏,李念在這給胡亥講《完美世界》,連附近打麻將的後妃們也被吸引了注意。
至於胡亥本人,更是聽得津津有味,他哪聽過這等新奇有趣的故事,那個蠻荒的世界吸引住了他。
等李念講完一段,還未繼續講時,胡亥更是著急道:“秭夫,那小不點後來怎樣了?狽村人結果如何?那柳木祭靈是不是很厲害?”
其他人也在豎耳傾聽,他們都已知道這是一個故事,並非真實發生的事,但這故事確實很吸引人,很想知道後續。
正在這時,始皇帝的聲音傳來,“李念,過來!”
李念當即起身,跟著始皇帝走到殿外,不知不覺,此時已經入夜,大秦皇宮各處都點燃了燈盞,將皇宮映照得相當明亮,很多燈盞都相當有特色,看起來便感覺喜慶。
從這可以看到些微的鹹陽之景,隻見今夜的鹹陽並不黑,反而也點亮了不少燈盞。
這幾日特意解除了宵禁,現在的鹹陽城應該很熱鬧,有很多人在街上慶祝,買吃的買喝的買完的,還有人在表演各種有趣的東西。
事實也正如李念所想,今晚的鹹陽十分熱鬧,滿是喜慶的氛圍,很多人都到街上逛遊,有很多有趣的活動。
像識字比賽,比試誰能認出更多的新式大秦字(簡體字),像算數比賽,像《詩經》接龍,出題者給出《詩經》某句,回答者背出下一句……
不僅有大秦民眾在鹹陽城中遊逛,歡度佳節,還有許多外邦人,匈奴人、百越人、月氏人……
都新奇驚訝地遊覽著城中的一切,甚至還主動參與到城內舉辦的各種活動之中,大秦的民眾也允許他們參與。
像一些大秦國際學院的學生便參與了識字比賽和《詩經》接龍,這是他們在學期曾學過的東西。
百越人、月氏人則參與投壺比賽,他們都對自己射箭的技術很有自信,所以覺得也能玩好投壺。
烏孫國的使者則參與了算數比賽,麵對的是一道雞鴨鵝同籠的難題,可惜他雖解出了問題,但在時間上輸給了對手,遺憾落敗,得了一枚雕刻的木質紀念章。
烏孫國使者將紀念章收好,看著街上熱鬧的景象、來來往往麵帶喜色的大秦民眾,謂左右道:“大秦之強盛,遠勝我烏孫!大秦,隻可交好,不可為敵!”
左右皆點頭,這座大秦的都城入了夜卻未歇,反而更顯出一種白日間所沒有繁榮,而隻有國家強大才有這樣的城。
烏孫國使團眾人心中不由生出羨慕,大秦的民眾可真好,特別是鹹陽的民眾,其等生於這般強國,也在如此繁榮的城市。
可他們未去想大秦能有今天,也是秦人一步步走出來的,是從孝公開始,數代秦人才得至今日,非一朝一夕,也非靠運氣僥幸。
與此同時,大秦皇宮,始皇帝讓李念隨他走出殿外後,並未立刻和李念說什麽,兩人一前一後站在宮殿前的台階上,望著蒼茫的夜色,及夜色覆蓋下的鹹陽、乃至大秦!
過了許久,背負著雙手的始皇帝才道:“李念,你認為以後的大秦會否更好”
李念看著從鹹陽城內透出的光亮,道:“臣認為會更好,有陛下英明治政,有諸公鞠躬輔佐,今後的大秦定會更好!”
嬴政微微回首,看了他一眼,道:“為何不提你之功?過去這一年,若論功勞,當以你為首,大秦的變化皆脫不開你!”
李念搖頭道:“臣在後世不過一普通人,實無諸公之智,亦無諸公之才,隻是僥幸自曆史下遊而來,臣之功績並非源於臣,而是借了曆史上諸多才智之士。西方某位哲人有一句話叫‘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臣深以為然。”
“臣能得以做成那些事,既是站在先輩的肩膀之上,他們開辟道路,臣不過是循其道行之,並非開辟道路者,循道容易辟道難,同時也是因得陛下信任支持,予臣人力物力!”
始皇帝道:“那就在來年,由你與朕再使大秦更強更好!”
李念向始皇行禮領命:“臣遵旨!”
正在這時,隨著“咻”、“咻”的響聲,一個個奇怪的東西從章台宮外飛上天空,隨即在空中炸開,化為一朵朵絢爛的花。
煙花在宋朝時便已相當流行,如今的大秦雖比宋在朝代上更早,但有李念這個穿越者,製作出來並不算難。
煙花散開的場景自然吸引了在鹹陽城中的民眾,見其升起之地是皇宮,知道是皇帝陛下所放,自發向著皇宮叩首,齊聲呼喊道:“陛下萬歲,大秦萬歲!”
呼喊聲傳徹整個鹹陽,始皇帝也聽到這呼喊聲,在章台宮外,迎著夜風,張開雙臂,似要擁抱整個大秦,朗聲道:“來年必是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