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秦國真的很強!
字數:6519 加入書籤
是什麽原因讓這些僧侶發生了轉變?
應當是從越裳部人的態度中,認識到大秦可能不是他們原本認為的那樣是一蠻夷小邦,而是一強國,遂發生轉變。
隻是相比於摩葉上師等人現在的態度,甘煜等人還是喜歡他們之前那副天朝上國,優越感十足的樣子。
但甘煜等人也沒太在意,隻是覺得有趣,這又不是啥大秘密,隨摩葉上師等人繼續往大秦,早晚會認識到他們孔雀國非天朝上國,大秦也非他們以為的蠻夷小邦。
離開越裳部後,繼續往東,經駱越、西甌等百越部族地盤,再向北進入大秦境內。
這段路途中,摩葉上師等人表麵樂嗬嗬,內心卻已變得十分沉重,因為途徑的這些土著部族無一不在向他們證明:秦國是一個相當厲害強盛的國邦!
最初在他們的認為中,秦國,蕞爾小邦,遠不如他們孔雀國,就是一跑來想和他們交好的蠻夷小國;
再之後是,這秦國可能不差,但應當還不及他們孔雀國;
而到了現在,那秦國何止不差,強盛程度極可能還在他們之上!
秦國人那些話不是仿照他們編造的謊言,而是真正的實話,他們真有那麽多人口、那麽廣袤的疆域,真打了幾百年……
這讓他們在不敢置信的同時,也感到擔憂害怕:如此強盛的秦國,倘若對孔雀國發難,孔雀國能抵擋得住嗎?
答案在越接近秦國越變得悲觀,他們的態度也變得越發友善。
此時,他們已到達大秦和百越諸部劃定修建的貿易城之一,這座城尚未完全建好,但已投入使用,往來的人很多,顯得十分繁華。
甘煜向摩葉上師等人介紹道:“此城名為‘聯越城’,為紀念我大秦和百越諸部友誼所建,是我大秦和百越諸部往來貿易的中樞,因而城中建築既有我大秦之風,也有百越諸部之樣。”
“如此城池,在大秦和百越諸部相鄰的邊界還有數座,皆是起此作用,讓大秦和百越諸部互通有無,共同發展,隻是名字各有不同。”
看著不遠處那座雖不大,但建築很有特色,且看著繁華的城池,摩葉上師笑道:“大秦在自身發展之時,亦不忘帶鄰近諸國共謀發展,當真大善之國!”
甘煜又道:“經過此城後,便算是進入我大秦境內……”
還未等甘煜說完,忽有顫動傳來,似有東西在震動大地,摩葉上師等人立刻向顫動傳來的方向看去,隻見一隊著黑色甲胄的騎士正向這邊過來,冷峻、厚重、肅殺。
饒是這個季節氣溫不算低,今日天光又甚好,也讓摩葉上師等人從內心產生一種寒意,這絕對是一支強悍的軍隊!
這支騎兵人數明明不算多,卻給這些孔雀國僧侶產生了極強的心靈衝擊,這支軍隊有著他們從未在孔雀國見過的氣勢,他們在孔雀國哪見過這個?
一些僧侶看著接近的騎兵,騎兵們並沒有衝鋒,可氣勢的壓迫太強了,有的額頭滲出汗珠,有的身體顫抖,有的兩股戰戰。
甘煜看向摩葉上師等人,看到那些流汗打顫的僧侶,笑道:“歡迎諸位來到大秦!”
那支黑甲騎兵也已到近前,全軍列陣,動作近乎統一,連其等所騎戰馬也是如此,顯然訓練有素。
摩葉上師等人的目光快速掃過這隊騎兵,不敢多看,一些僧侶甚至低下頭去,身體止不住顫抖,這些騎兵渾不似人類,而是一名名具有人形的凶獸,隻要得令,能毫不留情將他們全部屠盡。
這絕對是一支上過戰場,曾殺戮無數的軍隊,倘若出現在戰場上,同等數量下,他們孔雀國的軍隊絕難抵擋。
不,就算不是同等數量,三倍、五倍,甚至可能十倍的孔雀國軍隊也抵擋不了。
這支軍隊似專為戰爭而存、專為殺戮而生,已是非人,他們孔雀國士卒還是品善性良的人,怎會是對手?
這支騎兵對他們這些異邦人恍若未見,不曾流露出一點興趣,馭馬冷冰冰地立在那,這讓摩葉上師等人心中更為發寒。
十多名騎士從這支騎兵中走出,其中一人向甘煜道:“請出示證明驗明身份,並予記錄查驗,所有人都須!”
甘煜點了點頭,帶頭拿出了他的身份證明,不是大秦人的摩葉上師等人也需要記錄備案,並查驗所帶物品。
驗證登記結束後,這名秦騎冷酷的臉上露出笑容,向甘煜道:“歡迎諸位出使歸來,路途艱遠,諸位辛苦了!”
甘煜搖頭笑道:“為陛下、為大秦,算何辛苦?何況眾位兄弟駐守在此,何嚐又不辛苦?”
這些秦騎也是他們的老相識了,因為他們出發時就是從此出發,而且他們原本也是秦卒,隻是後來被挑選到去往孔雀國的使團中。
秦騎又看向摩葉上師等人,道:“歡迎孔雀國的諸位到我大秦,接下來將由我等護送諸位前往鹹陽!”
摩葉上師以這一路上已漸熟練的雅言回道:“如此便多謝施主!”
“施主”讓秦騎愣了下,隨後便反應過來,這應是這些孔雀國人對他人的特別稱呼,當非貶義。
秦騎道:“不必言謝,此乃陛下之令,吾等之責,望諸位在接下一路好生配合,勿生你我雙方不快之事!”
“施主放心,我等定會配合!”
摩葉上師暗歎,此次往這秦國傳教,可能是大錯的一步,不僅傳不了教,還得給本國引來一場大禍事,這秦國一看就不好相與。
但事已至此,也隻能繼續硬著頭向前走,希望其他人能發現此秦國很強,並非蠻夷。
其實,這一段路途行過來,他們雖已知秦國是一強國,但他們心裏還抱著些許僥幸心理,說不定秦國沒那麽強呢?
然而,這支人數不算多,但氣勢卻讓人生畏恐懼的秦騎打破了他們的這種僥幸心理,秦人已經不是強那麽簡單,而是極強,能將他們孔雀國按在地上暴打的那種強!
就以這隊秦騎展現出的那種氣勢,他們沒在孔雀國任何一支軍隊身上見過,麵對其者,似乎隻有冰冷敗亡這一個結果。
他們現在還能抱著的一線希望是,這樣的騎兵是秦國精銳中的精銳,數量不多,是秦國人專門派來給他們下馬威,秦國的真實實力其實不行,隻是以這支騎兵來充麵子。
不然,要是秦國有很多這種精銳,那也太恐怖!
摩葉上師等人如今在心裏慶幸,幸虧他們孔雀國沒有和這秦國相鄰,想當初他們還在想是秦國運好,沒和他們孔雀國鄰近。
不,如果是在月護王和偉大的阿育王時代,那的確是秦國幸運,因為秦國再強,也絕不可能勝過月護王,更不可能勝過阿育王!
在這支秦騎護送下,摩葉上師等人懷著沉重的心情進入了大秦境內,此地的一切和他們孔雀國大不相同,無論是所見的景色、建築,還是此地生居的人。
他們走了很多天,路過了一些秦國人的城和村落,有時秦國人會允許在城池和村子裏活動,見識當地的事物,同當地秦人交流。
秦國並沒那麽富,也不是人人都能吃飽喝好、都有好的衣穿、好的房住,但秦人卻有著比他們更強的自信,甚至看他們的時候,流露出了他們以前看秦國人時的那種優越感……
這幫秦國人竟然將他們當作是來自蠻夷小邦的愚昧之民?
這種感覺讓摩葉上師等人感覺很不舒服,以往都是他們這樣看別人,哪有別人如此他們?
他們很想告訴這些將他們當作小國蠻夷的秦國人:他們來自孔雀國,他們的國有悠久的曆史,有璀璨的文化,有最偉大的王,有最智慧的智者。
但摩葉上師等人忍了下來,因為他們發現秦國雖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卻也的確強大,比他們孔雀國更強!
秦國人的那種自信不是無知的傲慢和妄自尊大,而是源於他們的曆史,以及他們認為今後會更好,對未來充滿鬥誌和希望,因此精神昂揚向上,滿是幹勁。
他們從秦國人身上看到的是,自信堅韌、勤勞能幹、鬥誌十足,但這在摩葉上師等人看來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代表秦國人的爭鬥欲和勝負欲極強。
而他們孔雀國的國民正好相反,他們的國民平和溫順,品善性良,不喜爭鬥,一旦和秦國人發生爭鬥,他們必定會落於下風。
秦國人的城很多,按照所行的路途估計,如果秦國的疆域和他們孔雀國一樣大,那秦國的城比他們孔雀國多,而能修建這麽多城,意味著秦國實力比他們強。
秦國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吃飽、都能穿好、有好的房住,可他們孔雀國同樣不是,而且他們食不飽腹、衣不蔽體的人比秦國人更多。
反倒是秦國人能做到現在這種地步,才令他們驚奇!
秦人生活習俗也和他們大不相同,像其等耕種,用的是那種奇怪的農具,種植的作物也奇怪,至於信仰祭祀的神靈,則更為不同,在他們孔雀國被視為神聖之物,在此居然不是……
且秦國人極為重視他們的祖先家人,想讓他們舍親棄祖,皈依他們佛教,去信仰佛陀,隻怕極不容易。
這是一個非常崇信祖先的國邦,同時又對子孫後輩有著極強的責任心的國邦。
他們主動和不少秦國人交流過,但交流不太順暢,因為他們從秦國人那學得的那種秦人通用語,很多秦人並不會,事後得知這種通用語名叫“雅言”,已被定為秦國官話,可尚未普及於整個秦國。
秦國人也並沒說謊,這片土地曾名為“周”,有很多個國家,即使經曆了數百年戰亂,也仍有七個強大的國家並存。
但其中六個如今已煙消雲散,被最強的秦所滅,秦國一統了這片土地,成為了這片土地上唯一之國,這件事發生在一年多前。
秦國是一個從數百年亂世中廝殺出來的國家,曾在十年裏連滅六國,擁有數十萬南征北戰、橫掃天下的秦軍!
如今秦國的國王,那位稱“皇帝”的存在,正是下令滅其他六國的昔日秦王,那些領軍為他滅六國的秦將也依舊在。
據聞,在秦國有一將,一人領軍滅了五國,此等戰將,他們孔雀國誰能抵擋?除非月護王和阿育王複生!
這令摩葉上師等人心情更加沉重。
秦國人剛一統這片土地,實力正值強盛,且還在不斷變強,而他們孔雀國已經失去了阿育王,國內還在分裂,正不斷變弱,此消彼長下,他們很難擋得住!
秦人不僅武功強盛,在文治智慧方麵也同樣不遜色於他們孔雀國,甚至猶有過之。
秦國人在這方麵也未說謊,他們真出現過很多智慧者,雖不知能否與佛陀相比,可人數的確不少。
與佛陀同一時代者便有那老子、孔子、孫子等人,不同時代者更有莊子、墨子、孟子、荀子、楊子……
這秦國的智慧者為何會有這般之多,據說他們每一個的學說思想都不一樣,所涉及的方麵也不相同。
像那孫子著作一部兵書,專門教世人如何領兵征戰,如那莊子曾夢到一隻蝴蝶,隨後說出“是蝴蝶夢到了我,還是我夢到了蝴蝶”這等令人深思的哲理之言。
枉他們之前還當秦國是蠻夷小邦,要到此傳播佛陀智慧,為秦國人祛除愚昧,使其等聆佛陀妙音,未想秦國學說思想不下他們。
若秦國都為蠻夷之邦,那他們孔雀國又算何?
摩葉上師等人對秦國所謂的諸子百家學說來了極大興趣,很想觀閱秦國諸子百家的經典,再同秦國的諸子百家學者辯論。
可惜在趕路途中,沒多少百家經典,且他們也不太能看懂秦人文字,但聽那秦使說,如今的鹹陽聚集有諸多百家學者,也許能讓他們得償所願。
鹹陽為大秦之都,和他們孔雀國的華氏城一樣,此為一國最為繁盛精薈之地,不知是何風景?
懷著既不希望鹹陽太好,又希望鹹陽繁榮這等矛盾心理的摩葉上師等人往鹹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