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又有變化的鹹陽

字數:6450   加入書籤

A+A-


    “諸位請看,這便是鹹陽,我大秦都城!”指著前方不遠處的城池,甘煜對摩葉上師等人道。
    順著甘煜指的方向看去,摩葉上師等人看到一座城矗立於大地之上,這座城在規模上不及他們孔雀國都城華氏城,華氏城可是有六十四座城門,護城牆上的城樓便有五百多座,此城才多少城樓城門?
    可不知為何,總覺得這座城要勝過華氏城,比華氏城更好,吞吐天下、並容四方、厚重有力,而他們的華氏城大雖大矣,卻未給人這種精神心靈上的感受。
    由這座城似乎可看出秦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秦國的王是一位怎樣的王,秦國人又是怎樣一群人……
    反之,他們華氏城雖大而闊,卻缺乏這種韻味和沉澱,像隻有好看的皮囊,而無能令人觸動的內涵。
    這就是鹹陽,大秦國都城所在,如今出現在他們眼中,代表著他們的目的地馬上就要到了,可摩葉上師等人並沒有多高興。
    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進入這座城後會麵臨什麽,對想要的做的事沒有丁點把握,更重要的是不知這座城裏的那位秦國之王對他們和孔雀國是何態度?
    但到了這裏,已沒有回頭路,隻能走一步算一步,希望此行能得到一個不錯的結果。
    收斂心中思緒,摩葉上師讚道:“當真好城,無愧為貴邦之都!”
    聽了摩葉上師的話,甘煜笑了笑,領著摩葉上師等人朝鹹陽接近。
    隨著接近,摩葉上師等人看到了更多和鹹陽有關之景,聽到了更多有關鹹陽之事。
    路上,有很多和他們一樣正往鹹陽去的人,也有許多從鹹陽離開,去往其他地方之人。
    這些人多是秦人,也有少許外邦人,當他們注意到這些路人時,路人也注意到了他們,那些秦人路人大膽又好奇地看向他們,甚至向他們打招呼,對他們指點評論。
    摩葉上師聽懂了其中一些,說的是“又有新的番人來我們大秦了?”、“這些番人從哪來的?長得和我們好不一樣,跟西域那些番人倒挺像的,不會也是從西域來的吧?”、“他們為啥要穿成這樣?還把頭發給剃了?”……
    這些秦人看著他們有種自豪和驕傲:看,都是由於他們大秦強大,這些外邦蠻夷才過來朝拜!
    聽著這些談論聲,摩葉上師行了一孔雀國佛禮,以雅言回道:“諸位施主,貧僧等人是從孔雀國而來!”
    聽這番人居然會說雅言,讓在看他們的秦人都愣了下,隨即談論的更熱烈了,為何稱他們為“施主”?又為何自稱“貧僧”?那孔雀國又在何處,是否也在西域?
    摩葉上師看了看甘煜,發現甘煜並無阻止他之意,便一邊趕路,一邊回答這些問題。
    隻是沒等回答多少,便已至鹹陽城關前,經過一係列檢查後,被放準入城,看著麵前的城關,摩葉上師等人深吸口氣,終於要真正得見這大秦國都城的模樣。
    與甘煜等人出使前相比,鹹陽城又發生了一些變化,街道上依舊行人絡繹不絕,商鋪林立,但變得更加有秩序更加幹淨,給人一種很有條理的感覺。
    路上還畫著以往沒有的線條和圖案,道路兩邊還立著些牌子,甘煜一眼看過去,那牌子上寫的是李念公子所創的那種大秦新字。
    不知是不是錯覺,這條他曾來過的街道好像變寬了些……
    再向四周打量了下,甘煜知道不是錯覺,街道確實是變寬了,因為出使前能看到的一些老舊房屋給沒了,現在要麽被重建為商鋪,要麽就變成了道路。
    道路兩旁還有戴著黑色玄鳥袖章的人在引導維持秩序,這些人有的少胳臂,有的瘸腿,應是上過戰場受傷的秦卒。
    在他們離開大秦,前往孔雀國出使的這段時間,鹹陽又發生了變化,代表大秦還在不斷向著更強發展。
    街上行走的也不隻是秦人,還有許多外邦人,最常能見到的是匈奴人和百越人,但也有一些西域麵孔。
    在他們離開的這段時間,西域的國也來大秦,與大秦往來了?
    在甘煜等人眼中,如今的鹹陽城是這樣一幅景象,而在摩葉上師等人眼裏又是另外一種感受。
    首先鹹陽城給他們的感覺便是幹淨有秩序,哪像他們的耽摩栗底和華氏城那麽雜亂?
    垃圾屎尿隨處可見,路麵修得坑窪不平,人行穿走無序,房屋建得也毫無規劃,這座房再重一座,那兩間間屋邊再塞一個。
    哪像這鹹陽城,道路不知是以何材料鋪得這般平整,沒有人隨意穿行坐躺,隨地如廁,房屋布置也井然有序。
    有一種幹淨秩序的美,要是在耽摩栗底和華氏城,路上早就垃圾遍地,汙水橫流,城中也充斥著各種奇怪的味。
    城中建築是秦國常見的建築風格,沒太多可言之處,但許多房屋上都掛著旗幟,摩葉上師等人已知道那是大秦的國旗,可某些房屋門前掛著的那大紅色還墜著須的東西是何物?
    莫非是將燈盞給放在了那大紅之物當中,在晚間點亮?
    秦國人著實有創意,會做出如此有趣的燈!
    那路上畫著的線和圖案,分明是在引導行人如何行走,使行人們不至於擁堵和無序,路邊設立的那些“木箱”是為收納垃圾,讓他們不會隨意丟在道路上,從而破壞了城內的幹淨整潔。
    但就算設置了收納垃圾的木箱,可鹹陽城的人要是想如廁,又該怎麽解決?
    繼續向前行,摩葉上師等人看到在某些地方有特別的房屋,有人進進出出,似乎是為如廁之用。
    此城規模不及華氏城,可在其他方麵超過了耽摩栗底和華氏城,這是一座更文明先進的城市!
    城內商鋪很多,售賣的貨物多種多樣,有販賣吃食的商鋪、有販賣衣物的商鋪、有販賣各種生活用品的商鋪……
    不僅是有秦人開的店鋪,販賣秦人用物,還有外邦人開的商鋪,販賣他國番邦之物,反正摩葉上師已看見兩家售賣百越服飾的商鋪。
    他們曾從百越諸部之地經過,由此認識一些百越服飾。
    這是大秦在和百越諸部正式建交後,允許百越諸部可在鹹陽開店做買賣,當然,必須遵守大秦律法,正常繳稅,給夠租金。
    匈奴人也在鹹陽城內開了店,都是匈奴貴族所開,和百越人所開的店鋪一樣,主營歌舞表演、美食、以及服飾,但匈奴貴族們所開的店比百越諸部貴族所開之店生意更好。
    像頭曼在鹹陽開的燒烤鋪子,便已成為鹹陽聞名的店,若放在後世,必是一網紅探店打卡必去之處。
    頭曼派了一批匈奴最好的燒烤廚師到鹹陽,還專門培訓了一批漂亮的匈奴女子作服務員,每個月能為其從鹹陽賺取不少錢。
    在觀察這些店鋪時,摩葉上師注意到某些人使用了一種奇怪的錢幣,那種錢幣是他在秦國其他地方未曾見過的,似乎是以那種被稱為“紙”的奇物所造。
    見摩葉上師注意到紙幣,甘煜笑道:“那是李念公子製作發行的一種錢幣,由紙製成,如今僅在鹹陽可用。紙幣發行不多,每次發行都會引很多人爭搶,而且紙幣能買到一些普通錢幣買不到之物。”
    “如今紙貴重,無法普及,等到紙能普及開時,紙幣肯定也能普及於我大秦天下,不必讓大家再爭搶。”
    這倒是甘煜說錯了,紙幣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是李念在有意控製,要讓人們認識到這東西珍貴,認可其能作為一種貨幣,讓他們養成紙幣也是錢的想法,之後再推行起來就更為容易。
    到目前為止,效果還不錯,鹹陽城的大秦百姓已接受紙幣的存在,而其他地方的百姓則在翹首以盼:這東西為何隻在鹹陽發行?快點發行到我們這,不能隻讓鹹陽的京爺享受到,咱也是大秦百姓!
    摩葉上師點了點頭,聽著耳邊傳來的各種叫賣聲吆喝聲,並不覺吵鬧,反而有種他真真正正活在人世的感覺。
    走著走著,摩葉上師等人又發現一個點,這一路過來,竟未在城內看到一名乞丐,是這座城真的不存在乞丐,還是秦人給藏起來了?
    這自然不是大秦強盛到不存在乞丐,也不是故意給藏起來了,而是若殘疾或衰老而成乞丐者,鹹陽城有專門安置之處,若非殘缺、有疾或衰老,身強體健卻遊手好閑,甘為乞丐者,直接以律進行懲處。
    要是秦國人不允許乞討者存在,那他們在秦國傳教一事,也就更加難了,因為他們僧侶向人化緣,讓人供奉,從某種意義上就是乞討。
    繼續往前,摩葉上師等人見前方路邊聚集了很多人,那有一高台,一名中年秦人正站於高台之上,用手捏著一白色物在一塊黑色木板上寫著什麽,一邊寫一邊講。
    而在台下,有很多人在圍觀,多為秦人,但也有些穿著異邦服飾的異邦人,某些人手裏還拿著竹簡木牘,持著那種被稱為“毛筆”的筆隨中年秦人一同書寫。
    這名中年秦人是在傳授這些人學問,想通過這種方式,將文字和語言教授給他們?秦國人想要所有人都識文斷字?
    仔細一想,這種方法雖然糙,一次性沒法讓多少人學,但勝在不需要付出多少成本,隻要想聽,能占到位置都可來,日積月累下,也會造出一批又一批的識字者。
    未來的秦國人全都是學者?一個所有人都讀書識字的國家?
    光是一想,便讓摩葉上師等人心裏發寒,生出陣陣涼意,心情也變得更加沉重,他們孔雀國若不改變,遲早會有危險!
    甘煜看向高台,聽了幾句後,笑道:“這是李念公子諫言陛下在鹹陽特意設立的,公子說‘從未有國家是因搞教育而搞失敗、搞貧窮、搞亡國了的,要想國家富強,必須加大對教育的支持’。”
    實際上,李念沒說過這話,就算他給始皇說時,也用的是威廉三世的原話,沒有加“此話是我李念說的”這種標簽。
    “公子又說‘現今我大秦國力不足,無法支撐得起讓所有人都讀書識字,但這不代表所有事便無法做’,於是,陛下便設立了此台,讓諸子百家的賢才在台上講學,讓想讀書識字,卻沒有門路的民眾能夠有一線機會。”
    大秦的國力做不到像後世那般進行全民義務教育,但讓一些人講講學,給部分民眾一個學習的機會還是能做到,縱使這種授課學習方法效率不高,出成果不易。
    不僅是在鹹陽城設了,在天下其他一些城池也設了,隻是那些地方的條件不比鹹陽城,授課學習更為不易,像鹹陽城可以每天都有人授課教學、每天還能是不同的人,其他地方便難做到。
    資源不足,條件比不上,隻能隨大秦的發展,逐步進行彌補,但此刻及未來一段時間,都將是鹹陽領先於許多地方。
    摩葉上師看著在台上講學的中年人,歎道:“貴邦李念公子真乃仁賢之士!”
    就在這時,一群少年從前方街道出現,其等雖穿著秦國人的服飾,但摩葉上師等人敏銳察覺出這些少年並非是秦人,這群非秦國人的稚童少年似乎是在此學習。
    他們所穿服飾風格樣式統一,服飾上還繡著相同的圖案和文字,顯然出自同一地方。
    見摩葉上師等人注意到這些少年,甘煜笑道:“他們是大秦國際學院的學子,是專程從他們的國邦或部族到鹹陽學習。大秦國際學院也是陛下所設,專為接收非我秦人的外邦學子,其等入其中,可學我大秦文字語言,亦可學得一些其他有用之物。”
    秦人允許讓外邦的稚童來他們都城入學,學習他們的文化思想,乃至於工藝技術?
    此舉的好處,摩葉上師能想到一些,傳播秦人自己的文化影響,彰顯秦國人的強大,唯有強大先進,才能吸引其他國邦派人來學。
    但秦人就不害怕他們最先進的東西被人給學走,最終反對他們自己造成危害?
    他們孔雀國是不是也可以派人入那國際學院就學?
    這秦國人顯然極有自信,對周圍諸國的影響力也很高,做的也比他們孔雀國好,他們可未想出設國際學院的辦法。
    秦國果真比他們孔雀國更強大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