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獨特的劉季外交法

字數:6583   加入書籤

A+A-


    這幾句話後,氈房內的氛圍變得更加輕鬆,烏孫王歎氣道:“可惜小王未能親自去往鹹陽拜見皇帝陛下!”
    烏孫王大概隻是嘴上這麽說說,要真讓他去鹹陽,估計是萬萬不肯的,因為他會害怕被大秦給扣下來。
    但人這麽說是在體現對大秦的友好,劉季當然不會去深究,笑道:“日後貴邦與我大秦交好,大王若想去往鹹陽,隨時可去,若真有那一日,季定會親自帶大王遊覽鹹陽。鹹陽之繁華新奇,保準能令大王滿意!”
    烏孫王也笑道:“那便這麽約定了,倘若真有那一日,便讓貴使帶小王一覽鹹陽之景。”
    劉季看向氈房內陪坐的烏孫國高層,拍著胸脯保證道:“不僅是大王,日後無論哪位到了鹹陽,盡管來找我劉季,保準有酒有肉!”
    就算沒人翻譯,從劉季的態度和語氣中,眾人也能明白劉季所要表達的意思,不由對劉季很有好感,這位大秦使者是個爽快人,不是那種扣扣索索的人。
    像烏孫這種遊牧民族,就喜歡這種豪邁直爽的脾氣,這大秦使者很對他們胃口。
    烏孫王心中也對劉季頗有好感,道:“既如此,那便先在此謝過貴使!”
    氈房內陪坐的烏孫國高層也附和道:“那便多謝貴使!”
    一烏孫部落首領更是玩笑道:“到時,如果我們來的人多,貴使可不要嫌棄我們。”
    劉季笑道:“諸位還記得劉季,到劉季家中做客,那是給劉季顏麵,是喜事,歡迎還來不及,何談嫌棄?劉季雖不富裕,但請吃諸位幾頓酒肉還是能辦到。”
    氈房內的氣氛更加歡快和諧,坐於劉季下首的周勃看著劉季同烏孫王、烏孫首領們談笑風生,幾乎讓烏孫王忘記了他們是主人,而劉季才是客人,不由在心裏感歎:
    不愧是大哥,連語言不通都阻止不了大哥的魅力,難怪陛下和公子要讓大哥擔任此次出訪的大使!
    跟劉季又聊了會兒,烏孫王突然一拍大腿:“誒,該死!”
    瞬間將眾人目光吸引了過去,劉季也看了過去,關切問道:“大王可是有事,若有用得著我等之處,大王盡管說!”
    烏孫王見眾人看向自己,忙笑道:“貴使莫憂,是小王與貴使聊得興起,忘了給各位接風洗塵。貴使在鹹陽給我等準備的酒肉,我等暫時無福享用,但烏孫的酒肉,貴使和各位可品嚐一番,看與大秦有何異同!“
    說完這番話,烏孫王也拍著胸脯保證道:“各位放心,我烏孫可能別的沒有,但酒管夠,肉管飽!”
    很快,氈房內,肉香酒味撲鼻,眾人推杯換盞,伴隨著烏孫國獨特的樂器聲,一隊烏孫舞女正在起舞,讓氈房內的氣氛更加熱情歡快。
    劉季並不掩飾他對這些烏孫舞女的欣賞,但好色而不淫,喜愛美女是天性,看看有啥問題?要是某些人作為使者,定會裝作正人君子,目不斜視,目不亂看。
    劉季的這種態度更讓烏孫王等人覺得這位大秦使者是真豪爽,大大方方,不端著不裝,該看就看。
    烏孫王給領隊的烏孫舞女使了個眼色,那名烏孫舞女旋轉著身姿到了劉季身前,向他伸出手臂。
    這是在邀請他一起跳舞?
    劉季不由看向烏孫王,烏孫王笑道:“貴使,這是伊雅在邀請您同她共舞!”
    氈房內的其他人都看向劉季,想知道劉季會怎麽做。
    這位大秦使者應該會拒絕吧?
    就算他很豪爽,但也不大會接受伊雅的共舞邀請:
    一是雙方身份問題,這位大秦來的使者,而伊雅隻是他們烏孫的舞女,二是風俗思想問題,聽聞東方秦國的人相比他們要保守含蓄一些,不太會接受這種大膽的邀請。
    但周勃和大秦使團的眾人卻知道,他們這位大使(大哥)可非一般人,十有八九會接受。
    果不其然,隻見劉季隻稍微愣了下後,將杯中的酒一口飲盡,隨即豪邁起身,握住伊雅伸來的手,哈哈大笑道:“既是美人相邀,季又豈能不應,那不是辜負了美人心意?”
    他這操作讓烏孫王和眾烏孫頭領一愣,這位大秦使者好像真的很直爽,跟他們所聽聞的秦國人大不一樣,心中不僅沒覺得劉季好色,其所為不符合大秦使者該有的風範,反而更加欽佩:男兒大丈夫生當如這位大秦使者,豪爽坦然,不拘一格!
    那烏孫舞女伊雅同樣怔了下,這位身份尊貴的大秦使者竟然接受了她的邀舞?但馬上她臉上浮現起笑容,帶著劉季共舞起來!
    看著這一幕,使團其他人盡管猜到了劉季會這麽做,但依舊感到敬佩:不愧是劉季大使,敢想敢做,如果換作是他們,即使心裏想得跟貓抓撓一樣,也可能沒這臉皮和膽量。
    所以,活該人家是大使!
    但他們的心願很快便給滿足了,見劉季這位身份最高的大秦使者都接受了邀舞,其他烏孫舞女也向使團其他人發出邀舞邀請。
    但這些人的麵皮比之於劉季還是遜色了些,未像劉季那般直接豪爽地答應,而是將目光看向劉季。
    這讓烏孫王等人明白,不是秦人和傳聞裏不一樣,而是這位大秦的大使比較特別。
    見使團其他成員看向自己,劉季明白這是想讓他拿主意,打包票,挑眉罵道:“看我作甚?美人有邀,該幹啥幹啥!而且,我們這也是在加深大秦和烏孫的關係,陛下和公子定能理解!”
    聽了劉季這番話,其他人迅速反應過來:大使說的對,他們這不是被美色所誘惑,而是在學習烏孫的風俗文化,加深對烏孫的了解,以此促進大秦和烏孫的關係,好完成此番出使的任務。
    這外語,呸,這外舞必須得學,他們這是為了大秦在奉獻,完全沒有出於個人的私心!
    並且,就算這是糖衣炮彈,到時將糖吃掉,炮彈丟回去即可,出使前,公子也同他們這麽講過。
    這般一想,使團其他人也放開了心態,接受烏孫舞女的邀請,將歡迎酒宴變成了歡迎舞會。
    歡迎大國使者的酒宴不說一定要莊重嚴肅,但也不該如此歡快,可在劉季影響下,竟然歪成了這副這模樣。
    這還是歡迎大秦使者的酒宴?
    不知道還以為是在搞什麽瑟瑟舞會。
    李念若是在此,定會感慨:就算成不了帝王之業,但隻要給沛公適當的環境,也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這不僅沒讓烏孫王等人對大秦產生輕視,反而感到高興,大秦的使者願意接受他們族中女子邀舞,那是看得起他們烏孫,願意同他們玩,能不高興?
    烏孫王等人也加入到舞會,一場酒宴由此推向高潮,氣氛也變得更加熱烈,在這氛圍下,出現了種種怪誕的場景。
    劉季和烏孫王勾肩搭背,雖然語言不通,但感情深得像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你一杯,我一杯,你說的我聽不懂,我說的你也聽不懂,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樂嗬。
    劉季一邊打著酒嗝,一邊摟著烏孫王的肩膀:“兄弟,我給你說,你們這烏孫的娘們兒可真不錯,那小腰細的、腿長的……你對兄長好,兄長也不會虧待你,等你來大秦,也要好生招待你一番。”
    烏孫王也醉醺醺道:“既然兄長喜歡,那就將伊雅送與兄長!”
    劉季也不拒絕,道:“好,那就多謝兄弟美意,今兒可真是個好日子!想咱在沛縣時,哪想過會有今天這日子?都是托了陛下的福!”
    負責翻譯的烏孫使者沒喝酒,但看著群魔亂舞的氈房,也管不到其他人了,隻能守著劉季和烏孫王這兩“兄弟”翻譯。
    確實是群魔亂舞,像劉季和烏孫王這種勾肩搭背,互稱異父異母兄弟的還算正常,有些家夥在角力摔跤,還有幾個更離譜的家夥在氈房裏想尿尿,似乎是要比試是烏孫人尿得遠,還是秦人尿得遠……
    果然,不管哪國的人,在這方麵都有共通性!
    但他們的比試還未開始便中道崩殂,不過氈房內不允許,那就到氈房外,這些要比試的家夥搖搖晃晃出了氈房,準備到外邊廣袤的天地一較高下。
    劉季見這幫人要出去,忙問:“他們要到何處去?”他雖然有些醉,但頭腦依舊清醒,可不想有人在烏孫出什麽事。
    “回使者,他們要去外邊比試……”
    烏孫使者將情況給劉季說了一遍,劉季聽後立刻兩眼冒光,一隻手勾著烏孫王的肩膀,一隻手重重一拍麵前的案,高聲道:“帶乃公一個,乃公從來就沒輸過。在沛縣,誰人不知乃公之名?”
    於是,在一眾烏孫舞女目瞪口呆的目光下,大秦使團眾人,烏孫國一眾高層出了氈房,到外邊找了個地方比試誰尿得遠。
    氈房內,一眾烏孫舞女你看我,我看你。
    在大秦使者來之前,他們以為的大秦使者是不苟言笑、威武嚴肅的一群人,沒想到這些秦人居然如此沒個正形,尤其是為首的那位大秦使者,居然主動帶頭去外邊比試誰尿得更遠。
    秦人都這個樣子,秦人皇帝為何讓他作為大使,帶領秦人使團?
    應該不是所有秦人皆是如此,隻是這一位頗為不同,但這種不同好像也沒什麽不好的,反而感覺挺符合他們的口味。
    也許正是因此,秦人皇帝才讓其作為大秦使團的大使。
    不久,從外傳來一陣驚呼,以及一個得意的聲音。
    那聲音正是那位大秦大使,盡管聽不懂說的啥,可那種得意高興的勁兒卻能聽得出來。
    隻見在氈房外麵的某片空地,劉季正叉腰得意大笑,其他人都露出敬佩驚訝的表情。
    劉季睥睨眾人,大笑道:“哈哈哈,乃公說過,乃公從來沒輸過,如何?誰敢與乃公一戰?”
    就在剛剛誰尿得遠的比試中,劉季豪取第一,將其他人著實給驚訝了一把,這位大秦使者在這個年齡,居然還如此有活力!
    取得大勝的劉季在眾人簇擁下重新回到氈房,接著奏樂,接著舞,釋放一通後,又能繼續吃喝,氈房內的氣氛重歸熱烈。
    與先前相比,烏孫王等人對劉季的態度變得更友好欽佩。
    劉季沒和烏孫王繼續勾肩搭背,而是一條腿支在麵前的案上,拿著一支烤好的羊腿大口啃上一口,然後將羊腿放到案上,又端起酒碗喝上一口,隨後一抹嘴,在烏孫王等人的目光注視下,笑道:“既然眾位想聽劉某的故事,那便講給諸位!”
    在剛剛,一名烏孫部落首領好奇詢問劉季兄長以前的事,讓兄長講給他們這些小弟聽聽,也給長長見識。
    讓劉季吹牛逼,他們可算是找對人了。
    沛公相當擅長此道,在沛縣時能收獲眾多小弟成為大哥,一個原因便是他牛逼吹得好,小弟們喜歡聽他吹。
    劉季開口道:“咱雖生長於沛縣,但咱能是一般人嗎?咱自小便有雄心大誌,當年……”
    他講起他早年遊曆的故事,不僅讓大秦使團眾人聽得津津有味,就是聽烏孫使者翻譯後二手故事的烏孫王等人也興致勃勃,連跳舞的烏孫舞女也被吸引,舞姿給變了形。
    劉季將故事講的跌宕起伏,既趣味,又新奇,時而讓人心弦緊繃,為故事裏的人物擔憂,時而恍然大悟,原來剛才的謎團竟是因此。
    聽故事居然聽得酣暢淋漓,渾身舒坦,比之美食更下酒,劉季的故事讓眾人在不知不覺間又吃了許多酒肉。
    直到劉季把自己喝得都快醉了,才擺手道:“不講了,不講了,乃公不講了,今日已晚,眾位兄弟若想再聽,明日再講!”
    眾人並未反駁劉季話中的“眾位兄弟”一說,似乎都默認了劉季是他們兄長。
    聽了劉季的話,眾人這才注意到,他們的酒宴開始是在中午,可此時外邊已經入夜,且已是深夜,一輪彎月掛在高空。
    這場酒宴竟在不知不覺間進行了這般久?
    一個醉醺醺的烏孫部落首領走出氈房時,指著天上的月亮,對扶著他的人道:“奇怪,這太陽怎麽彎了?明明剛剛還挺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