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東胡落幕,捷報將至

字數:6432   加入書籤

A+A-


    駐地的東胡人害怕不已,擔心匈奴人會粗暴地闖過來將他們殺死,搶走他們的財貨,擄走他們的妻女。
    然而,他們的擔心未發生,匈奴人並未過來對他們施暴,這讓駐地的東胡人很疑惑,難不成匈奴人轉性從良了?
    那些匈奴騎兵雖未來禍害他們,但也未離去,而是看守在各個方向,將駐地包圍,顯然是在防止他們逃跑。
    他們的危機並未解除,匈奴人現在不動手,將他們圍住,很可能是在醞釀更可怕的災禍,也許匈奴人想將他們全數屠盡。
    這讓駐地的東胡人更加絕望,想到這些,他們也不能如何,他們隻是群老弱婦孺,沒能力與匈奴人對抗!
    頭曼等人在將這處駐地圍住時,也派了人向王賁稟報。
    得到頭曼派人過來稟報的消息,王賁笑道:“既然頭曼單於已將東胡人的駐地圍住,我等不妨前去一觀。”
    說吧,王賁下令留下一隊人馬繼續清理戰場,領著其餘人朝東胡駐地過去。
    王賁一到,頭曼等人立刻迎了上來,恭敬地向王賁請教如何處理這處東胡駐地。
    對頭曼等人恭敬的態度,王賁相當滿意,雖說戰前已說過,若此戰得勝,讓匈奴人先取財貨,可匈奴人要是不知會大秦一聲,便自己動手取了,那屬於很不懂事!
    如今,頭曼等人明明有攻下這處駐地,先行搶掠的機會,卻主動知會大秦,請大秦拿主意,這種乖巧懂事的態度讓王賁很滿意。
    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弟、一條合格的大秦之犬該有的態度,就算大哥(主人)已提前允諾下好處,也得在取用前稟報大哥一聲,如此才能彰顯對大哥的忠心恭敬。
    王賁拒絕了頭曼讓大秦先取財貨的提議,笑道:“此戰得勝後,讓諸位先取財貨,乃陛下之意,王某亦不可違,單於莫再多言。此刻諸軍追擊未歸,不若等諸軍歸來,再做決定!”
    前去追擊東胡王和東胡頭領的各軍還未歸,他們便在此將戰利品如何分配定好,會讓歸來後的其他匈奴頭領心生不滿:我們在外舍命追敵,你們卻在我們不在場的情況下,把蛋糕分好了?
    頭曼點頭認同道:“上將軍所言極是,當依上將軍之意!”
    於是,在東胡人駐地外,除匈奴人,又多了秦人,兩軍在駐地外安營紮寨。
    由於今日戰發突然,東胡人放牧的諸多牲畜未來得及轉移,現在便宜了秦人和匈奴人,直接在草原上捉拿宰殺,烹煮燒烤起來。
    聞著從風中飄來的牛羊肉香,駐地裏的東胡人又氣又恨,那是他們的牲畜,此刻卻成了秦人和匈奴人的糧草。
    駐地外,秦人和匈奴人興高采烈地烹羊宰牛,氣氛愉悅歡快;駐地內,東胡人滿心絕望,吃不香,也難入睡,害怕在他們睡著時,秦人和匈奴人攻入。
    這一刻,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駐地內的東胡人隻覺得外麵的秦人和匈奴人分外可恨!
    與駐地內東胡人有相似感受的還有一批人,耽摩栗底的僧侶們聚在營地一處,聽到外麵秦人和匈奴人的聲音,他們並不感到喜悅,隻覺得這些聲音吵鬧。
    今日,一切都明白了!
    明白了秦人為何非要讓他們隨軍觀戰,明白了秦人的自信源於何處,明白了秦人的那種武器有何威力……
    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情願不明白這些。
    因為秦人的目的是為了在他們麵前彰顯強大,好讓他們回去耽摩栗底、回去孔雀國後,替其等宣揚,讓其他人恐懼害怕。
    但秦人隻是為了彰顯強大,震懾他們,讓他們恐懼害怕?
    不,秦人是為了在日後向他們孔雀國出兵,想在現在通過這種方式削弱他們的抵抗意誌:看,我們遠比你們強,你們贏不了,不想被屠戮殆盡,就乖乖投降!
    更讓這些耽摩栗底僧侶悲觀絕望的是,他們清楚秦人的意圖,卻沒有選擇,隻能按秦人設好的道路走。
    隻要秦人出兵抵達耽摩栗底、抵達孔雀國,他們便離亡國不遠了,這種提前預知到自己國家將滅亡的感覺,令他們十分沮喪。
    偏生他們還想不出解決之法,秦人太強了,強大到讓他們絕望,想不出要如何才能趕上秦人,與秦人對抗!
    若所料不差,回到秦人的那座都城後,秦人一定會放他們離去,甚至會安排人將他們護送回孔雀國,盡管早就想得到自由,回返孔雀國,可這種方式非他們想要。
    有追擊的軍隊開始回返,王賁的營帳中,此時擺著數顆頭顱,王賁正對著其中一顆人頭仔細端詳。
    這顆人頭是王離帶回,正是東胡王的頭顱,在戰場上見大勢已去,東胡王立刻率軍逃跑,卻被王離領兵追上,一番激戰後,成功將東胡王斃殺。
    端詳了一陣東胡王的人頭後,王賁又看向其他人頭,這些人頭皆是東胡的頭領,可惜沒能將所有東胡頭領首級帶回,有東胡頭領成功逃脫。
    但這已無傷大雅,經過此戰後,東胡元氣大傷,便是有頭領活著逃脫,收攏東胡殘部,短時間也難再成氣候。
    興許讓其等發展個百十年後,能發展出鮮卑、烏桓、契丹等草原部族,再對大秦構成威脅,可那得大秦給他們時間,今後的草原將屬於大秦重點針對目標。
    看著帳內眾人,王賁笑道:“今日一戰,各位皆有功勞,本將會依功向陛下請賞,必不會漏過一人。”
    聽到王賁要為他們向秦皇論功請賞,帳內眾人立刻喜笑顏開,向王賁致謝:“謝上將軍!”
    王賁又道:“本將還有些事得叮囑各位,今日得勝雖是大喜之事,但此戰尚未完全終結,還有東胡潰兵和其餘東胡部落,不可因勝而大意,更須在此時倍加提防,莫要給敵人可乘之機。”
    “如要宴飲慶祝,待回師後再做,到時,本將可與各位一醉方休,今日便莫飲酒作樂,放鬆警惕!”
    見王賁語氣認真,神色嚴肅,帳內眾將心中一凜,尤其是那些匈奴頭領,剛生起的一點飄然心理都被王賁的叮囑消去。
    這位大秦上將軍顯然是來真的,若被其發現他們私下裏飲酒作樂,認為東胡人已敗便放鬆警惕,不做好該有的防範戒備,後果將極其嚴重,恐怕單於都難以保住他們。
    眾人齊聲道:“謹遵上將軍之意!”
    見眾人應下,王賁的語氣舒緩下來,看向頭曼等人,笑道:“然此戰得勝是大好之事,各位也莫過於緊張。戰前,皇帝陛下有言,此戰得勝,由單於和各位頭領先取東胡財貨,本將在此遵陛下之令,諸位現可自去取之!”
    此言一出,帳內的匈奴頭領瞬間雙眼發光,秦人竟然真的遵守承諾讓他們在戰後先取東胡財貨,沒有財貨搶,沒有女人擄,那這仗打得還有個啥鳥勁?
    他們現在是勝利者,就該搶奪東胡人的財貨,擄掠東胡人的女子,要不是沒得到秦人的允準,他們早就自己動手了,而現在,大秦征北上將軍已準許了他們!
    震懾了一番後,也該給這些人一點甜棗,隻給棒子不給棗,會讓人心生怨恨,隻給棗不給棒子,會讓人認為軟弱可欺,從而得寸進尺。
    帳內一眾匈奴頭領心裏興奮極了,恨不得立刻出去搶掠,可表麵工作還是要做一做,一名頭領道:“此戰皆仗大秦之功,當讓大秦天兵先取財貨,大秦天兵不取,我等也不取!”
    其他匈奴頭領都點了點頭,王賁看了他們一眼,笑著道:“此乃陛下之意,諸位莫非要讓本將違抗君令?”
    雖是笑著在說,語氣輕鬆,卻帶著不可違背,連秦皇都搬出來了,他們還能說讓這位上將軍違背秦皇?
    頭曼領著眾匈奴頭領謝道:“謝秦皇陛下,謝上將軍!”
    其等出了王賁營帳後,迅速回到各自軍中,向麾下的士卒宣布將搶掠東胡人,本已有些疲累的匈奴士卒聽到這消息,均振奮起來,也即意味著他們可以對東胡人想做什麽便做什麽。
    他們可以肆意屠殺東胡人,燒東胡人的氈房,搶東胡人的財物,淩辱東胡人女子,一想到這些,匈奴的士卒更加興奮。
    不過多時,一名名匈奴士卒騎上戰馬,在一眾匈奴頭領的帶領下,迫不及待地衝向那處東胡駐地。
    很快,從那傳來慘叫聲、求饒聲,以及匈奴士卒的狂笑聲,也有怒喝聲和喊殺聲,火光在那燃起,血的味道從那飄來。
    王賁、王離等一眾人站在帳外看著這一切發生,沒人去阻止匈奴人對東胡人施加暴行,冷漠而殘酷。
    這些東胡的老弱婦孺雖在此時看似是弱者,是被匈奴人施暴的一方,可其等在過往時,也曾對草原上那些被他們擊敗的部族幹過相同的事,匈奴也曾遭過他們勒索欺辱。
    如今不過是曾經犯人,今日被人犯,以其等過往之道,還施於其等今日之身。
    這也是這時代戰爭的野蠻殘酷,不講究後世的人道主義,且就算是後世現代,除那支軍隊外,很多國家的軍隊都醜聞頻出。
    且大秦也要借匈奴人之手除去東胡人中的不穩定因素,加深東胡與匈奴間的仇恨,這對東胡固然很殘忍,卻符合大秦的利益,為了大秦更好發展,當然隻能苦一苦匈奴人和東胡人。
    這便是國與國之間競爭的殘酷,甚少溫情脈脈,甚少和諧共處,共謀發展進步,常是以己方冰冷殘酷的利益為上。
    王賁開口道:“有何想法?”
    未表明在問誰,但韓信知道他這位師兄是在問他。
    韓信道:“李師曾與我說,世界是一片密林,眾國家民族是生活在其中的一群野獸,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族與族之間的爭鬥,也都像野獸們一般在廝殺。”
    “在這片密林裏,少有獸群能和諧共處,往往是弱肉強食,互露爪牙廝殺,敗者會被勝者撕下血肉,甚至被勝者擊殺,連皮帶肉給吞吃殆盡。想在這片密林生存,必須讓自身夠強,強到其他獸群不敢來犯,但有來犯者,必被消滅!”
    “今日東胡人會遭此報,不過是其等在廝殺中落敗後該有的遭遇,我等需以此警示,莫要重蹈東胡人覆轍。落後便要挨打,若有朝一日落後沒挨打,那不過是別人不想打你!”
    “若問我想法,大秦絕不能像東胡人一樣,大秦必須在世界密林中變得比其他國家部族更強,成為打人者,而非被打者!否則,今日之東胡人未必不會是明日之秦人!”
    聽到韓信話後,許多人都轉頭看向韓信,暗道不愧是李念公子、王翦老將軍的弟子,年齡雖不大,但這份眼光見識,卻是很多年長之人都未有。
    王賁點頭道:“不錯,我大秦必要長久屹立世界之林,萬莫以為如今我大秦強,便不會被他人追上超過。等下匈奴人搶掠結束,我大秦之軍不可如匈奴人一般作為!”
    匈奴人能對東胡人奸淫擄掠,肆意妄為,但大秦反而不能,因為大秦要的不是一時爽快,而是更長遠的利。
    要在匈奴人對東胡人施以暴行後,大秦展露出不同於匈奴人的一麵,才好以此區別於匈奴人,樹立大秦在草原上的良好口碑。
    王賁率軍在草原上擊敗東胡,已過數日。
    這一日,數名秦騎自北而來,沿著官道疾馳向鹹陽,看到這幾名秦騎的著裝,道上的秦人全都讓開道路,讓秦騎能順利通過。
    這幾名秦騎引起了眾人注意,這是大秦負責傳遞緊急消息的騎兵,一般負責傳遞緊急軍情或某地有嚴重災難發生。
    今日這幾位是要傳遞什麽消息到鹹陽?
    幾人是自北而來,是北方發生了什麽?
    難道是北方的胡人搞出了事情?
    有知道在前些時日大秦出兵的人一驚,意識到了什麽,莫非大秦在北方戰敗了?
    不,不可能是大秦戰敗!
    大秦可是連六國都滅了,而北方的胡人連燕趙都不能敵,如何能是大秦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