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被嫌棄的淩煙閣,沒有“年貨”的皇帝陛下

字數:4823   加入書籤

A+A-




    柴紹這麽神來一筆,讓尉遲恭當場便是傻了眼。

    他呆呆的望著左右,最後便是委屈巴巴的看向了此刻龍椅上的太子李承乾。

    “殿下,太子殿下您要明察啊,您是了解臣的,臣怎麽會謀反呢?”

    “那兵甲不過是晚了幾日,臣歸京心切,著急著見殿下,才誤了時間”

    一旁,鄭江陰惻惻的冷冷一笑。

    “著急見殿下,還帶著兵甲?鄂國公這忠心倒真是古之罕見呐~”

    尉遲敬德惱怒瞪眼“鄭老狗!老夫與你往日無仇,近日無怨的,你為何如此陷害攻訐老夫?!你真當我尉遲恭是好欺負的不成?!”

    鄭江冷笑一聲。

    搖頭不語。

    沒得罪老夫?那可不見得!

    誰不想要美名,更何況還是當今太子這般必定能夠成為千古聖君存在的贈詩,誰不想要?!

    偏偏這狗賊,腆著一張臉哀求了殿下幾句。

    估計是還以上一輩和陛下的袍澤之情也拿出來,才終於從太子殿下這裏求得一首詩。

    果然,人群之中,也不知道是誰,發出一聲嗤笑低罵。

    “還人間第一兵,若非是殿下看在你為秦王府舊將的麵子,豈會對爾如此褒獎,偏偏還無自知之明!”

    “可笑至極!”

    尉遲恭哪裏還不清楚,這幫混蛋就是眼紅他被太子殿下贈了一首詩。

    但便是他,都沒有想到,這幫人竟然能夠因為嫉妒,集體彈劾於他

    龍椅之上,太子李承乾此刻終於是清了清嗓子。

    “咳咳,好了,都不要再吵了!”

    現場恢複寧靜,百官也紛紛整理衣冠,重新回到自己剛才的位置。

    李承乾看了一眼尉遲恭“鄂國公懈怠朝事,延誤兵部軍務,念及有功,罰俸一月,最遲明日前將府內親兵家將兵甲入庫登記!”

    尉遲恭恭順應是,目光卻是惡狠狠的瞪向了身側的柴紹。

    無聲間,用嘴型說出一句喊媽量極高的問候。

    柴紹微笑,而這時人群之中,平日裏和柴紹關係不錯的武陽縣公李大亮忽而一副好奇的模樣,開口詢問。

    “哎?既然鄂國公說霍國公也被太子贈詩了,不妨霍國公念出來讓大家都聽聽?也好欣賞一番太子的詩才?諸位大人們覺得呢?”

    孔穎達暗自撇嘴,平日這李大亮就是和柴紹穿一條褲子的。

    現在開口這般說,不過就是給柴紹一個顯擺的機會罷了。

    果然,此話一出,柴紹頓時連連擺手,還朝著台上的李承乾拱手作揖。

    “殿下贈詩嘉獎,但在下實在受之有愧,微末功勞實在不敢玷汙殿下文采,這詩不看也罷,待到老夫過些年再為殿下,為大唐謀得更多利益,在拿出來不遲”

    他一副謙虛受之有愧的緊張模樣,演技在線,但在場大家卻是全都心知肚明。

    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暗自搖了搖頭。

    當真令人唾棄。

    台上李承乾暗自發笑,還是出聲製止了這些老臣們因為一首頌名詩,而彼此搞得這般扭捏。

    “好了,霍國公不必自謙,貝加爾郡於我大唐有大用,資源豐富,為我大唐未來北境之寶地,霍國公此功當得孤贈詩,既然大家都想聽聽,那邊拿出來吧”

    李大亮隨後急忙跟著附和。

    柴紹這才又是不好意思,又是感恩太子聖恩的模樣,讓人將明顯上朝前就提前帶來的一幅裝裱好的字,抬了進來。

    百官又是無語嗤笑。

    不過,很快也便是紛紛湊上前,細細的觀摩起來那上麵的詩句。

    霍國公戍邊回京觀長安雪感懷以贈

    這個詩名一出,百官明顯的看到了霍國公柴紹這狗賊,得意的撫須輕笑,皆是不由紛紛翻起了白眼。

    前麵幾句描寫雪景和長安百姓富足生活之境的詩句,倒是還算正常。

    但是當最後一句“但得蒼生溫飽足,何妨白首奉心肝”出來,所有人看向霍國公的眼光都明顯帶上了幾分羨慕嫉妒恨。

    你t真該死啊!

    一把年紀了的裴寂和蕭瑀,看著以往上朝的時候,刻意在整理頭發時,還將白發藏匿在黑發之中,彰顯自己年輕勇武,尚能為國征戰的柴紹。

    今日竟然少有的將白發紛紛展露在了外麵,一副國之老將,大唐柱石般的樣子。

    皆是不由含恨咬牙。

    “你特娘不過就是戍邊了幾年,頂多嚴寒摧殘幾分,這種事情別說是朝中老將了,便是我等這種老臣又不是沒有經曆過。”

    “這長安百姓們富足的生活,哪點和你柴紹有關?”

    “是鎮北道養出的大量牛羊牲畜的肉食是你提供的,還是大唐那田野間的豐收麥子,還有從吐蕃手裏賣來的糧食,是你柴紹搞出來的?”

    “你t真不要臉啊!這首詩也是你踏馬能接的?!”

    所有人心中早就已經罵翻了天,但此刻柴紹卻是一副謙虛羞愧的對著周圍百官,還有龍椅上的太子作揖。

    “殿下抬愛了,受之有愧,臣受之有愧啊”

    所有人除了內心憋悶,也隻能默默不語。

    可是把柴紹給得意壞了。

    長安發生的事情,以及太子再次贈詩的事情,很快便是傳到了成都府這邊,眼瞅著年關將近,正琢磨著今年手頭的事情都處理的差不多。

    準備回長安過年,看看自己的小兕子的貞觀皇帝陛下。

    看著麵前桌案上的兩首詩,鼻腔之中呼呼傳來風聲。

    抱胸站在桌案前,一手攥著的毛筆上,滴答滴答的滴著墨汁,落在桌案上,濺在龍袍上,卻是不敢有任何一人上前提醒。

    青蜀宮的氣氛,死寂的可怕。

    “淩煙閣上丹青客,原是人間第一兵嗬嗬,敬德啊敬德,朕的淩煙閣功臣,如今倒是要成了太子的兵卒了?”

    他從牙縫之中呢喃著擠出一句話。

    伸手抬筆懸於麵前紙張之上,僵了半晌,卻是又無奈的將筆收了回來。

    “不行,不太合適”

    將腦袋裏剛剛被刺激的想出來的半句詩推翻,貞觀皇帝陛下看著麵前的兩首,太子送給他李世民麾下能臣大將的詩句,一時之間竟是有些麻爪起來。

    這這這,若是今年回去,百官和朕要些封賞,朕總不能隻給財帛吧?

    太子贈詩給了他們美名,朕難道隻能口頭表揚兩句?

    李世民一想到太極殿內,滿朝文武期待的等著他贈詩嘉獎,就有種當年他還是太原府李公子,在年節上被父親要求在親戚麵前表演才藝的恐慌感。

    艸!

    這個醜絕對出不起啊!

    朕也是要臉的!!!

    “想想啊文皇帝!想想啊天可汗,你行的,那逆子是你的種,沒道理他會的,朕不會靈感,靈感”

    貼身太監賀定眼角狂跳,趕忙背地裏朝著周圍的宮女太監們揮揮手,帶著所有人悄然退出書房。

    獨留下貞觀皇帝陛下在那裏如同跳大神一般,一邊“急急如律令”,一邊請文曲星附身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