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貞觀六年人口結構,未成年占比60%

字數:4990   加入書籤

A+A-




    “銀甲消殘朱雀瓦,凍土初裂露桑芽。”

    “胡商卸駝重係酒,漢賈啟櫃新拂紗。”

    “頑童擲雪驚坊鼓,老嫗添薪續灶茶。”

    “忽聞西市羯鼓震,方知歲紅又換衙。”

    .......

    一場大雪停後,長安的各行各業,尤其是往來的各道商賈以及胡商們,皆是忙碌的招呼著自家商隊出發。

    冰雪消融之下的長安城空氣中透著股子寒意,以至於今年太子殿下特意下令,給將士們多批發了一套棉衣棉褲,朝廷發話,這樣一批采買的訂單更是讓駐留在長安的河西道商賈們,激動的在競標會場爭搶個沒完。

    琉璃瓦上的殘雪叫西市胡肆的炊煙一熏,竟在暮色裏泛出赤金光澤。二樓臨窗的波斯商人攥著銀壺忘了斟酒,羊皮靴子隨著驚堂木的節奏輕叩地板。說書人半舊的青布袍下隱約露出蜀繡雲紋——那是上月平康坊歌姬們湊錢給他換的行頭。

    “且說那關雲長提青龍偃月刀,赤兔馬嘶破長空!”老者枯枝般的手指忽地劈開滿室椒香,龜茲樂姬的銀鈴鐺無風自響。

    穿紫綾夾襖的酒保拎著黃銅壺僵在樓梯口,滾燙的釅茶淅淅瀝瀝澆透了某位嶺南舉子的襴衫。

    角落裏戴渾脫帽的突厥武士突然拍案:“某家押十貫錢,賭華雄活不過三合!”

    滿堂哄笑驚得梁間麻雀撞向繪著昆侖奴頂盤的藻井。

    說書人卻不接茬,隻將醒木往包漿油亮的柞木案上輕輕一壓,滿室驟然靜得能聽見門外青騾車轅上融雪滴落的聲音。

    “列位可知那溫酒尚燙?”

    老者忽然從袖中抖出半卷泛黃宣紙,前排茶博士看得真切,那紙角分明蓋著崇仁坊雕版作坊的朱砂印。

    二樓雅座忽有玉磬輕叩,紗簾後伸出隻戴翡翠臂釧的手,往描金漆盤裏擲了枚西域貓眼石。

    雪粒子又開始撲打酒旗時,說書人正說到“虎牢關前鼓聲寂”。

    櫃台後算賬的掌櫃突然發現,牆角那位據說在備考來年帝國大學藝術學院的書生,不知何時在《三都賦》殘卷背麵寫滿了“青梅煮酒”的戲詞。

    而東市鳴珂曲的戲班主,已然攥著羊脂玉佩候了三個時辰——就為討要明日新戲《鳳儀亭》的關目。

    酒館貴人閣中,一個青年模樣,貴氣凜然卻偏偏抱著一個娃娃的人笑嗬嗬的看著樓下的一幕,在他的身旁一個麵白無須的老者喜氣洋洋的又將自家“公子”的新作墨跡吹幹。

    小心的收羅起來。

    也已經豆蔻之年的長樂公主,在打賞完樓下的評書先生後,便又是從桌上小食盒中,抓出一把炒製過的花生。

    “皇兄,你最近怎麽這麽頻繁的作詩寫詞?眼下母後那裏都有厚厚一疊了.......”

    她說著,忽而目光幽幽的落在了自家皇兄懷中的皇太孫李禦同。

    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壞笑:“莫不是皇兄在給象瑜準備啟蒙讀物?”

    她這般說著,嬌俏明媚的臉上便不由帶上了幾分過來人的幸災樂禍,一雙眼睛咕嚕嚕的轉著,估計是在想將來怎麽把自己這個大侄子的傘撕個粉碎。

    她忽而伸手,在李禦同這個小家夥的臉蛋上狠狠抹了一把。

    像是一個巫婆發出嘎嘎的笑聲。

    “桀桀桀,小象瑜你可真幸福啊,將來必定能成為超越你父親的存在啊~”

    李承乾翻了個白眼,將這小妮子的手拍到一邊。

    “去去去,超越孤?你覺得孤會給他這個機會?”他得意的笑了一聲,看著自己這個出落得倒是愈發亭亭玉立的胞妹。

    “最近在國立總醫院工作如何?可還順心?”

    李麗質點點頭,不知是不是因為學醫的原因,李麗質身為大唐的長公主卻並不喜佩戴那些繁瑣的飾品,便是頭發也僅僅用一根玉簪綁著。

    但身上那股子出塵的道家氣質,配上皇家的出身,讓她如今走到哪裏,都注定要吸引一大波的注視。

    “還好,前幾日孫院長讓我親自主刀,處理一個病患,一開始有些緊張,但當一切順利按照學習的步驟和應對辦法進行下來後,也便算是真正入了門。”

    雖說李麗質好似天生有學醫的天賦,加之對方足夠努力,學習起來也非常迅速,但這卻離不開皇家醫學院和國立醫學院所有包括兩家院長在內的所有博士和教習的傾囊相授。

    尋常人,哪裏會有這般的待遇?

    李承乾微微頷首,他想要讓大唐成為這天下唯一的帝國。

    那更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宣揚什麽人人平等,讓百姓看到一定的高度和貴氣,但又給他們晉升的機會和路子,同時壓製那些貴族,不讓他們做大。

    便是最穩妥的治理之法。

    一天的玩鬧下來,宮裏長孫皇後派人來要她的好孫兒了,李承乾這才帶著自家妹妹和滿了一歲的兒子回了宮。

    臨近年關各衙門的官老爺們終於又要在忙碌的一年中,迎來難得的長假休沐。

    處理事情的效率又提升了不少。

    剛剛將李禦同這還不能控製自己屎尿的小屁孩兒交給想孫兒想得發慌的長孫皇後,李承乾這邊就收到貼身太監孫義來報。

    戶部尚書封德彝求見。

    “這老東西,當真是官迷啊.......”

    看著在貞觀六年年末,又是老了一歲,跨過大殿的門檻都要深吸一口氣,一副跑步比賽終點衝線架勢的封德彝。

    李承乾在心中暗笑一聲。

    也虧得他有那【八岐蛇膽酒】,有事沒事就給這幫子老臣賜一杯,不然,李承乾估摸著,按照原本曆史的走向,封德彝這老家夥早就涼涼了。

    另外杜如晦也已經病逝。

    封德彝還不知道此刻眼前這位太子殿下,心裏在想些什麽,走進殿內,氣息都還不勻,便趕忙對李承乾行禮。

    “臣封德彝,拜見太子殿下......臣有事要奏。”

    “密國公免禮,賜座!”

    封德彝謝恩,又是將準備好的文書遞到一旁的太監孫義的手中。

    “啟稟太子殿下,貞觀六年戶部人口統計出來了,自去年秋末始,至今年秋末我大唐人口激增.......”

    李承乾將文書打開,看著裏麵清晰羅列著的大唐各道人口普查和統計信息。

    以往的時候,這種人口普查是非常難保持準確的。

    畢竟世族會藏匿人口,百姓們也為了能夠少交一些賦稅對女嬰或者最近出生的孩子進行隱瞞不報。

    不過如今,大唐百姓出生便有田產分下,且女嬰也被官府嚴格立法保護,絕不允許買賣或者溺殺。

    眼下的人口普查數據,還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李承乾看著,貞觀六年全國新增人口.......1280萬。

    李承乾:“.......”

    李承乾笑容收斂,眼中流露出幾分迷茫,幾分愕然。

    如今大唐也有不少娛樂活動啊。

    這幫子百姓,除了和自家婆娘啪啪啪,就不幹別的?!

    封德彝也是麵露憂愁。

    “殿下,如今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等南境各道還好說,但關內道以及河東道,一些村和縣土地已經不夠分配了,若是不加以調度,貞觀七年,怕會出不少的問題。”

    他猶豫了一下,見太子李承乾眉頭緊鎖。

    小心詢問:“殿下,或可將關內道及河東道部分百姓,遷徙至周邊如隴右、鎮北和河北道?”

    李承乾沒說話,隻是翻看著手中的人口統計文書。

    “嘶......平均每戶有嬰孩六人?!”

    “一對夫妻,六個孩子......還都特娘是年齡很小的孩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