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什麽常務副皇帝

字數:4743   加入書籤

A+A-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在長孫皇後這個輸出的帶領下,幾句話便是讓李承乾不得不一臉灰敗的,不甘的放棄了將龍袍脫下的動作。
    但是這種超出自己計劃的情況,依舊讓他頗為不爽。
    而很快的,太子少保李綱、太子少傅虞世南以及太子少師孔穎達三人也在晉王李治的帶領下,快速的趕來了這裏。
    李綱是坐著轎子,被小太監們抬過來的。
    他實在是太老了,盡管每個月也都有太子送他的秘藥滋補,但終究歲月不饒人,慢吞吞的走走倒沒什麽,但如今太子殿下穿了龍袍這等大事。
    讓他不得不也答應了晉王的這個逾矩行為。
    “臣等拜見皇後娘娘......”
    對著長孫皇後行禮之後,三人這才終於能夠將目光看向了如今身著龍袍的李承乾身上。
    “嘖嘖嘖.......這身龍袍,當真適合太子。”
    孔穎達撫須,眼中滿是激動和火熱,他身為太子的老師,若是太子登基那他的地位也自然會水漲船高,連帶著他們孔家的地位也能提升不少。
    這是客觀事實,說破了天也是這樣。
    虞世南板板正正的衝著李承乾行禮:“臣虞世南,拜見殿下.....”
    他雖說沒直接稱呼李承乾為陛下,但臉上的皺紋也已然皺成了一朵老菊花,笑眯眯的拱手。
    “殿下終於決定踏出這一步了,其實殿下早就應該穿上這一身龍袍,這也是陛下的意思,您又何必自我顧忌呢?萬事都有臣等,天下百姓得知了殿下登基也隻會歡呼萬歲。”
    李承乾:“......”
    &n擔心的是這些嗎?
    倒是李綱,滿是笑意的看著李承乾,一下說到了點子上。
    “嗬嗬,殿下是擔心登基之後,失去自由吧?”
    “其實大可不必因此便畏懼這九五之位,而今太上皇老當益壯,陛下也正值春秋鼎盛,朝中政務一派清明,臣等任職天策府,自會站在殿下這邊幫助殿下監管朝政。”
    “又有英國公擔任軍機大臣,國政軍務都無需殿下擔憂,隻要不是數月不歸,若殿下乘坐火車前去各地遊玩,體察民情,其實不是什麽大問題。”
    果然,李承乾的表情這才算是多多少少好看了幾分。
    算是心裏勉強接受了。
    而沒過一會兒的功夫,老六也帶著火急火燎的一眾長安國公勳貴們,趕來了東宮。
    還未見到人,李承乾便聽到了兩聲嘹亮的聲音傳來。
    “殿下,殿下萬萬不可猶豫啊!”
    “殿下此乃陛下之意,萬不可忤逆君父啊!”
    是篤國公阿史那屈利,和鄂國公尉遲敬德。
    李愔的身影很快出現,身後阿史那屈利和尉遲敬德兩人如同一頭雄獅和一頭黑猩猩。
    在兩人身後,同在長安的姑父霍國公柴紹。
    大唐第一任內閣首輔梁國公房玄齡。
    次輔蔡國公杜如晦。
    戶部尚書密國公封德彝。
    退休的原左右仆射魏國公裴寂,以及宋國公蕭瑀也上氣不接下氣的趕來。
    另外的六部尚書,禦史台諫議大夫等人也紛紛趕來。
    所有人幾乎是在看到李承乾的一瞬間,便紛紛焦急高呼。
    “殿下不可猶豫啊!”
    李承乾:“......”
    他斜睨著眼睛,用一雙死魚眼看著這群人之中,最為激動的,被他貶職的老丈人之一鄭江,這廝口中一邊焦急的高呼著。
    一邊竟然還一副焦急涕零的模樣。
    好似李承乾此刻再說要脫下龍袍,要延遲登基是什麽萬惡不赦的大罪一般。
    長孫皇後也似笑非笑的看著這個長子。
    “而今你父皇答應,太上皇答應,百官沒有問題,母後這裏也支持你登基,太子你還要再繼續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繼續當你的太子嗎?”
    李泰拉扯了一下李承乾的衣角:“皇兄,你真的該登基了,拖不得了啊!”
    同為嫡出的李治也是小聲勸說。
    “皇兄,父皇如今一門心思準備西征,他是真的已經放心將大唐交給你了啊,你就登基吧,大,大不了......你想要外出遊玩的時候,我也可以幫你再批閱一些文書頂一頂。”
    燕王李惲也是見縫插針:“皇兄,從河北道去河南道的鐵路就快竣工了,臣弟到時候再加大一下去鎮北道和隴右道的鐵路進程,到時候皇兄你想要外出遊玩也方便。”
    “你就當這個皇帝吧!”
    “是啊,皇兄,你就當這個皇帝吧。”
    “你不急,臣弟們都替你著急啊,百姓也肯定比我們更急!”
    “就是就是.......”
    聽著這些弟弟們七嘴八舌的催促和勸說,殿內趕來的房玄齡等人也是不斷勸說。
    李承乾煩不勝煩,但也知道今天這一刀是躲不過去了。
    “好啦!”
    他大喝一聲,好似做了什麽違背祖宗的決定一般。
    咬了咬牙,艱難開口:“孤可以登基,但至少,也要放在貞觀九年!今年先緊著楚王大婚辦完再說!”
    幾個弟弟還有些不滿,楚王李佑也想說自己的婚事可以拖到後麵,可以先緊著皇兄登基大典。
    卻是被長孫皇後一個眼神製止。
    她知道,自己這個長子這是鐵了心了,必定不會再妥協了,不過,貞觀九年就貞觀九年吧。
    不過也就剩個半年左右了。
    房玄齡幹咳一聲,對著李承乾拱手作揖:“臣遵旨!其實殿下即便不說,臣等也會將登基大典放在明年,畢竟殿下既然登基,很多事情便需要提早做出安排。”
    刑部尚書李道宗點點頭:“沒錯,殿下登基便需要大赦天下,但如今我大唐推行新政,律法改革更是其中一大重項,大赦天下重刑犯不赦,但還要一些可輕可重的囚徒等待處理,轉圜半年臣也可帶領刑部官員,將這些積壓的案卷全部處理完。”
    戶部尚書封德彝拱手。
    “臣會在明年殿下登基前,協調好漠北道遷戶定居之事。”
    吏部尚書王銘心情也是不錯:“臣會帶領吏部協調好各地吏員空缺,並爭取在半年內進行一次各地主官的政績考核,剔除其中一部分不達標的官吏。”
    禮部尚書唐儉也是笑嗬嗬的,好似打贏了勝仗一般。
    “臣會通知我大唐各藩屬國,令其王或派遣使者來參加殿下明年登基大典。”
    李承乾沒得掙紮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
    至此,明明開始是要催促幾個弟弟盡早成婚,沒曾想到最後火竟然燒到了自己頭上。
    讓他莫名其妙成了一個穿著龍袍的太子。
    翌日早朝。
    李承乾坐在龍椅之上,站在身旁的太監王德時不時用餘光瞥一眼身邊這位殿下,這身龍袍穿在殿下身上可真合適,內務府的那些繡娘和織工該領一筆賞賜。
    隨著朝會開始的禮儀結束,還未等百官出列開口。
    站在親王一列的梁王李愔,便手持一卷好似寫滿了文字的布帛出列。
    “臣弟梁王有奏!”
    “新羅百姓感念我大唐聖德,感激我大唐為其戍平戰亂,更賜下高產良種,輔以文字教化,今臣弟於新羅留守大臣奉上新羅萬民請願書一封。”
    “懇請大唐仁德,賜新羅萬民唐民之身!”
    “納新羅為我大唐一道!共修天祚,永標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