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山洞暗河遇蝙蝠
字數:3583 加入書籤
小夢石說:“我們當然是飛進去。”於是,小夢石與王可、沈琳、齊紅霞等商量了一下,發揮機器人手機的作用,讓程萍、劉媛媛、林燕子等人,一個個騰空飛起,一個個向瀑布衝了過去。眾人已經穿過了瀑布的水簾,進入一個寬敞的石洞了。他們先看到的一個個石碑,上麵刻的字已經模糊不清。劉夢石說:“這個時候,可以將張洪德等人放出來了。”考古學家張洪德幾個從空間袋出來,看見了這些石碑,十分驚喜地說:“這些石碑應該是清代以前留下的。”
後麵的洞比較暗淡,小夢石拿出一個防水電筒,頓時洞裏亮堂堂了。他們不知道往裏麵走了多久,看見了一個人的身影。程萍、劉媛媛、林燕子膽子小,不敢往前走了,程萍到底是特警,她一直走到了人的身影的麵前,說:“這是一個像人的形象的石頭。”小夢石用石頭照了一下說:“這個石頭倒有點像孫悟空。”
沈琳也拿出了一個警用防水電筒,四處照射,小夢石發現了這些石頭說:“有意思,這個石頭像白龍馬,那個石頭像沙和尚,還有一個石頭像唐僧。”小夢石用電筒四處照射:“我看一看豬八戒躲在什麽地方了。看見了,看見了,躺在地上睡覺的就是豬八戒呀。”
沈琳用電筒照照一處石頭說:“這些石頭,好神奇,使人想起八仙過海。”小夢石用電筒照著另一處石頭說:“這些石頭,有點像孫悟空大鬧天空。”這一群人,兩個年齡段,劉夢石、沈聰明等是六七十歲的人,小明、小波、小聰、夢弟、小燕子、小夢石,都是十多歲的青少年,他們對於新奇的東西,都有一種好奇的感覺,沒有想到,劉夢石、沈聰明等,也像小夥子一樣,嘻嘻哈哈,這就是老小孩吧。
程萍編輯問:“劉傻子,這些石頭是什麽石頭?”劉夢石說:“這是鍾乳石,你們注意不要去碰它,免得損壞了,以後這裏開發後,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景點。”夏青教授說:“這裏應該屬於桂省,到時候,我們與這裏的地方政府聯係,讓政府支持相關旅遊景區企業來融資,共同開發。”他們走到了一個地方,沒有路了,前麵波光粼粼,小夢石說:“這是一條暗河,暗河上有三艘空木船,上空是石壁,四周也是石壁。”
忽然,程萍一聲驚叫,她踉蹌著撞進劉夢石懷裏,發梢掃過他下巴時帶著薰衣草香。原來,一群蝙蝠飛了過來,其中一隻蝙蝠撞進她的嘴裏,她一口吐出。劉夢石說:“這些洞裏的蝙蝠沒有毒,也不會傷人,你們不要害怕。”蝙蝠飛走了。手電筒的光束在溶洞穹頂劃出一道銀弧時,那些倒掛的黑影突然集體蘇醒。
“沒事的。”劉夢石說:“這些是大足鼠耳蝠,翼展能到四十公分。”他故意用學術腔調說話,像在給野外生存課的學員授課。
蝙蝠群如黑色綢緞掠過他們頭頂,超聲波的嗡鳴在狹小空間裏形成奇特的共鳴。生物博士王可舉著攝像機追拍,鏡頭光暈裏無數膜翼在振顫。劉媛媛編輯問:“王可博士,真的沒攻擊性嗎?”
王可一邊拍攝一邊說:“蝙蝠隻吃一些昆蟲。”劉夢石的目光追隨著蝠群,看它們消失在溶洞深處的裂隙說:“不過我們要小心別碰掉洞頂的沉積層,去年在桂林...”
劉夢石拿出穿越號機器人手機對程萍編輯進行掃描,發出聲音:“程萍女士,剛才經過檢測,沒有病毒危險。”接著,小夢石講述了一段劉夢石的故事。那是2006年的一個夏天,我在高校區的宿舍區裏騎車前行,幾隻蝙蝠在校園裏飛來飛去。
我張大嘴巴呼氣,忽然,一隻蝙蝠向我撞過來,正好衝到了我的嘴裏。我吐出了蝙蝠,過了一會,蝙蝠跌跌撞撞地飛走了。我的心情實在鬱悶,由於擔心,身上攜帶病毒的蝙蝠會不會感染了我。我去衛生院問醫生,醫生說不用打狂犬疫苗。醫生還告訴我說,蝙蝠有時撞到人的身上、人的臉上、人的眼睛上。他們都去看過醫生,醫生說,隻要沒有被蝙蝠咬傷,隻要用消毒藥水洗幹淨就行了。
也不怪我感到害怕,也不怪被蝙蝠撞過的人感到害怕。蝙蝠身上的病毒實在是多,分布於地球上除南北極和某些大洋島嶼以外的所有地方,蝙蝠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不可食用。近二十年來,很多疾病的暴發都與蝙蝠有關,比如 2014 年在西非暴發的埃博拉病毒、1998 年馬來西亞暴發的尼巴病毒、1997 年澳大利亞暴發的梅南高病毒,以及 1994 年澳大利亞暴發的亨德拉病毒等等。
科學家們研究分析認為,在新發現的人類傳染性疾病中,有 75% 來源於其它動物,而蝙蝠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病毒庫”,目前在蝙蝠體內已經分離出超過 80 種病毒。蝙蝠攜帶的病毒為什麽會“入侵”到人類社會?研究人員認為,一部分原因是蝙蝠的地理分布及其行為特點。蝙蝠是一種分布範圍非常廣泛的哺乳類動物,除了南北極之外,蝙蝠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大部分蝙蝠種類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中國,以廣東為代表的南方地區是蝙蝠的主要棲息地。而且,在哺乳類動物中有五分之一是蝙蝠,它是除人之外,分布最廣的哺乳類。不過,蝙蝠並不可怕,我想起了一篇文章說,有些野生動物身上盡管含有很多病毒,但是,人不主動去攻擊這些動物,這些動物不可能向人類施毒的。
我解除了恐懼,開始疑惑,為什麽善於穿行躲避障礙物的蝙蝠,為什麽居然飛到我的嘴巴裏呢?我仔細了解了一下蝙蝠的知識。得知,蝙蝠擅長夜晚飛行的蝙蝠擁有獨特的回聲定位,通過發出高音頻聲音並能根據回聲判斷物體的方位及距離,這種能力可幫助蝙蝠準確判斷獵物所在位置,並有效地繞開樹、建築物等。蝙蝠與其能夠飛行並進行夜間生活相適應,它們在生理機能上也發生了一係列重要變化。通常蝙蝠的視覺較差,而聽覺則異常發達,在夜間或十分昏暗的環境中它們能夠自由地飛翔和準確無誤地捕捉食物。
蝙蝠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獸類;除一般哺乳動物的特點外,還有一係列適應飛行的形態特征。最小的是混合蝠,體重僅有1.9克,翼展16厘米;一些狐蝠的體重可以超過1.3千克,翼展可達1.7米。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愈合程度較高,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唇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蝙蝠對於人類也有一定作用的,首先,蝙蝠在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各種食蟲類蝙蝠能消滅大量蚊子、夜蛾、金龜子、尼姑蟲等害蟲,一夜可捕食3000隻以上,對人類有益。再說,蝙蝠所聚集的糞便還是很好的肥料,對農業生產有用。經過加工的蝙蝠糞被稱為“夜明砂”,是中藥的一種。還有,蝙蝠還是人類研究動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對象。借助仿生原理,人類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係統製造出了雷達。人們喜歡蝙蝠,以前過春節的時候,人們在門上希望貼上蝙蝠畫,寓意是福到了。動漫影視中有些英雄豪傑,喜歡稱自己為蝙蝠俠。
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愈合程度較高,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唇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蝙蝠可以分為兩個亞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屬962種,中國約有7科30屬120種。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脅動物紅色名錄》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動物受脅狀況,指出處於極危險(CR)種類有26種,瀕危(EN)有32種,易危(VN)有173種。許多蝙蝠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鑒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嚴重的物種瀕危局麵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