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老朱的賞賜!巨大的成功!楊士奇和姚廣孝的不解!

字數:12276   加入書籤

A+A-


    皇宮。
    老朱拿著剛出版的《大明日報》,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現在這新版的大明寶鈔,真的被老百姓們都接受了?”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
    旁邊,吉垣忙彎腰,喜笑顏開道:“接受了!現在老百姓們都搶著要新鈔,給他們銀子和銅錢,他們都不要呢。”
    “說是還去銀行換成新鈔,又得收百分之五的手續費,不劃算。”
    “可是,他們以前不是都隻喜歡用銀子和銅錢,不喜歡用寶鈔的嗎?”老朱仍然有點不解。
    咱製定了那麽嚴厲的法律,砍了那麽多的人頭,他們都不接受,如今卻莫名其妙願意用了?
    老朱心中不甘啊!
    “陛下,那都是以前了。”
    吉垣笑臉如花,喜氣洋洋道:“如今的金陵城,便是去店裏麵買一個饅頭,買一個雞蛋,都得用新鈔,銀子和銅錢已經沒人用啦!”
    老朱呆在那裏,半晌沒有動靜。
    自己費了那麽大的力氣,推行大明寶鈔。
    為此製定了最嚴厲的刑法,砍了數不清的人頭。
    甚至有整整一個縣的人,都被殺了大半。
    剩下的人,全部充軍。
    可即使如此,以前的大明寶鈔,也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
    買饅頭,買雞蛋也用大明寶鈔,更是不可想象之事。
    “慢著。”老朱突然想起了什麽,道:“假鈔呢?難道那些製造假鈔的人,就不接著製造假鈔了嗎?”
    假鈔泛濫,也一直是大明寶鈔麵臨的頑疾。
    老朱為此也頭痛不已。
    對製造假鈔的人,抓到了便全部淩遲處死。
    連附近的人,也統統都殺了。
    可即使如此,造假鈔的人,仍然如那春天的草一般。
    殺一批,便冒出來一批新的。
    殺不勝殺!
    吉垣堆起笑臉,彎著腰道:“要不說皇孫殿下是天縱奇才呢?”
    “新鈔在防偽上麵,簡直就是一絕啊。”
    “奴婢敢斷定,造假者根本就造不出能夠以假亂真的新鈔。”
    “就算他們想製作假鈔,也是有心無力。”
    老朱聞言,再度微微錯愕,問道:“你手中有新鈔嗎?拿來給咱看看。”
    “有呢!”吉垣連忙從懷中掏出幾張新鈔。
    這便是他們這些貼身近宦的厲害之處了。
    早就料到老朱可能會問起此事,便特意將每一種麵值的新鈔,都準備了一張,放在懷裏揣著,隨時等候著皇帝詢問。
    如今果然用上了。
    要不是有這份機靈勁,吉垣也爬不能如今這個位置。
    更不可能成為老朱的貼身內宦。
    老朱拿過來,細細看了看,略帶驚訝道:“這新鈔上麵的畫像畫得好啊,維妙維肖,造假者還真不一定能畫得出來。”
    “不止呢。”吉垣連忙上前,道:“陛下您將新鈔拿起來,對著光亮處看看,裏麵還有隱藏的防偽印記。”
    老朱拿起來一看,頓時失聲道:“這也太精巧了!”
    “還有呢!”吉垣又指寶鈔上的一些地方道:“陛下用手稍微用力摸了摸,是不是有凹凸之感?”
    老朱摸了摸,神情微變,道:“的確如此!”
    “還有……”吉垣將寶鈔上的防偽措施,一處處講解給老朱聽。
    老朱聽一處,讚一處。
    待到全部說完了,老朱不由得歎道:“怪不得熥兒不怕假鈔,原來用了這麽多精妙絕倫的防範假鈔的法子。”
    “也不知道熥兒那個小腦袋瓜子,是怎麽想出來的。”
    吉垣忙笑道:“吳王殿下聰明絕頂,天下無雙。”
    “這些法子,也隻有吳王殿下才想得出來,旁人是萬萬也不能的。”
    老朱摸了摸胡須:“不錯!不錯!這些東西,還真隻有咱這個孫子才想得出來,哈哈哈哈!”
    他仰天大笑,極為得意。
    吉垣連忙跪下道:“奴婢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得此龍孫,從此大明江山後繼有人,陛下可高枕無憂。”
    “說得好!”老朱心情大悅,道:“咱要重重賞你!”
    說完,又笑道:“該賞你什麽呢?”
    “就賞你白銀千兩吧。”
    “謝陛下!”吉垣高興得眉飛色舞。
    皇帝陛下素來都小氣得很,可很少這般大方的賞賜他們這些太監。
    看來,今天陛下的心情,委實是好。
    出手便是一千兩,十分豪闊。
    不過。
    吉垣笑容燦爛,道:“眼下大家夥兒,都不用白銀了,陛下不如就賞奴婢新鈔吧。”
    “好,那就賞新鈔。”老朱更高興了,道:“新鈔最大麵值一百文,咱就賞你十萬新鈔,如何?”
    十萬新鈔就是一千萬文,折銀一萬兩。
    一句話便將賞賜增加了十倍,吉垣如何能不喜?
    一萬兩白銀啊!
    在皇帝陛下身邊侍候了這麽久,還從來沒見過這麽多錢呢。
    吉垣連忙跪下磕頭:“謝陛下隆恩。”
    “起來吧。”老朱揮了揮手,站起身來。
    他仰頭望著天下飄過去的朵朵白雲,心情格外的好。
    許久都沒有這般開心了。
    之前朱允熥開辦大明銀行,進行新鈔改革,老朱雖然未阻止,卻也是在心裏為他捏著一把汗。
    唯恐出了什麽差錯。
    好在一段時間過去。
    如今,事實證明,朱允熥成功了。
    新版大明寶鈔,被民間百姓普遍接受。
    這讓老朱也鬆了口氣。
    咱這孫子,就是厲害。
    有魄力,有雄心,還有能力。
    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卻被他輕輕鬆鬆辦成了。
    有這樣的孫子,真好啊!
    忽然,老朱又想到了什麽,問道:“這麽多的防偽措施,新鈔的製作成本,隻怕不低吧?”
    吉垣彎腰微笑道:“那奴婢就不知道了。”
    “不過,奴婢聽到消息,說是吳王殿下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每一項都厲害得很。”
    “都能降低鈔票的製作成本。”
    “所以,印製這些新鈔,應該是花不了多少錢的。”
    “要不然,吳王殿下也不會將新鈔的幣值,都定得這麽低。”
    老朱微微點頭。
    吉垣說的,確有道理。
    新鈔的最小麵值,才一文錢。
    熥兒既然印這樣的錢,就說明其製作成本,還要遠遠低於這個數。
    畢竟,一張新鈔很小。
    老朱再度望向天空,心中堆積許久的陰霾皆一掃而空,喃喃道:“標兒,你都看到了嗎?你的兒子,咱的孫子,真了不起啊!”
    聲音極輕,便是呆在一旁的吉垣,也完全聽不到。
    看著皇帝陛下在發呆,吉垣小聲出言道:“吳王做成這等大事,陛下要不要也重重賞賜一下呢?”
    不料,老朱卻是搖了搖頭,高聲道:“賞什麽,不用賞。”
    “咱的龍椅是他的。”
    “萬裏江山是他的。”
    “整個大明天下都是他的。”
    “咱還賞他幹嘛啊!”
    “咱賞他整個大明天下,難道還不夠嗎?”
    ……
    大明銀行總部所在的後院。
    朱允熥正與楊士奇、姚廣孝兩人一起交談。
    下方,數十名賬房先生正劈裏啪啦打著算盤。
    這段時間,大明銀行和新鈔,取得了令朱允熥都意想不到的成功。
    原本他還擔心,大明的百姓,被原來的大明寶鈔坑慘了,不會輕易信任新鈔。
    沒想到,隨著一係列的措施強製推行,新鈔竟然以極快的速度,重新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有時候也不得不感慨,老百姓們的集體記憶,似乎並不是多好。
    而方便快捷這一特性,對人的影響,遠比朱允熥原來想象的要大得多。
    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大明日報》大力宣傳的功勞。
    輿論的威力,是十分可怕的。
    日複一日的宣傳,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人的心理認知。
    新鈔就這樣被迅速的接受了。
    至於原來舊鈔……
    在朱允熥看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其遺忘。
    不聞,不問,不管,當其不存在……
    原因有三。
    一是無論用什麽價值去收回舊鈔,都不合適。
    定價過低,會使得舊鈔折價嚴重,打擊紙鈔在人們心中的信譽。
    定價過高,又非常不劃算。
    二是若要大麵積回收舊鈔,則憑空增加了新鈔所需要的供應量。
    貨幣在剛剛發行的時候,控製供應量是非常重要的。
    供應量過多,就有迅速貶值的風險。
    即使強行通過銀價和糧價穩定其貶值,但其他商品呢?
    很難說不會引起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造成商品價格普漲。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嚴重最可怕的問題。
    因為舊鈔防偽不行,即使是大明朝廷自身,都無法分辨出哪些舊鈔是朝廷印製的,哪些是偽造的!
    這就有點令人極度無語了!
    如果真的大規模回收舊鈔,究竟會收回多少假鈔,那隻有天知道。
    依靠嚴厲的刑法,讓那些造假者不敢?
    在巨大的利益麵前,朱允熥還真不相信這能起多大的作用!
    所以,不聞不問不管,就成了最好的措施。
    反正大明朝廷對以前印製的寶鈔,變舊之後,要麽是超低折扣回收,或者幹脆不管的。
    也不差他這一回!
    隻要將所有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到新鈔上麵,舊鈔自然也無人關心了。
    這裏值得一說的是,舊鈔因為信譽太低,實際上的使用,並不廣泛。
    大部分普通百姓手中,也沒有舊鈔。
    即使不管不問,影響也有限,仍在可控的範圍內。
    除了新鈔的順利發行之外,另一個給朱允熥帶來意外驚喜的,則是大明銀行。
    大明銀行的發展,遠比他想象的要順利得多。
    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大明銀行已經在金陵城裏,開了十幾家分行。
    整個銀行的存款總額,竟然達到了驚人的三千七百餘萬兩白銀。
    這個數字,每天都在不斷刷新,不斷創造出更高的記錄。
    《大明日報》上宣傳的故事和傳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純樸的百姓們,真的相信了那些故事。
    有人帶頭之後,其他人也就跟著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麽簡單。
    沒有人去存錢的時候,大家就誰也不信。
    隻要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後麵的人就會認為,你敢存,我為啥不敢?
    其他人一看,你們都存了,你們都不怕,那我怕啥?
    畢竟有利息可以賺。
    憑啥你們能存錢賺利息,我就不能賺呢?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形成了金陵城百姓集體湧進大明銀行開戶的熱潮。
    想到這裏,朱允熥嘴角邊仍然翹著微微的笑意。
    旋即,又覺得理所應當。
    清朝末年的時候,那些票號和錢莊,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似乎也並沒有費多大的力氣。
    要不然,也造不出那麽多的清末巨富。
    大明銀行無論從哪一方麵來說,都比清末的票號和錢莊更有實力,存錢更有保障。
    依靠《大明日報》發力,宣傳力度也比他們強一百倍都不止。
    而那些看朱允熥不順眼的官員和政治對手,在辦大明銀行和印新鈔這兩件事上,竟然出人意料的沒有製造任何大一點的障礙。
    但想想又正常。
    那些人早就先入為主的認為,新鈔是不可能成功的,就等著看吳王殿下的笑話。
    至於大明銀行。
    這種新鮮事物他們從來沒接觸過,完全不懂,也根本不知道要如何製造破壞。
    因此,朱允熥的整個計劃,進行得非常順利。
    有了這一筆存款,他的腰板都硬氣得多了。
    存進來的錢,要支付存款利息。
    當然不能白白在銀行放著,必須放貸款出去。
    但朱允熥並不打算將貸款放給民間的百姓和商戶,至少暫時沒有這個想法。
    原因很簡單,他自己也急需要錢用。
    事實上,即使後世的銀行,貸款貸得最多的,也是政府部門、國家單位、國資企業!
    朱允熥也準備成立一家大型企業。
    主要是進行技術研發,以及相應產業的投資。
    比如研究蒸汽機,自行車、比如說槍械和火藥,再比如說水泥。
    這件事,他早就想做了。
    隻有朱允熥腦子裏的專業知識有限,隻知道一個大概的發展方向。
    具體細節上的研發,隻能依靠技術工人們的努力,以及燒錢!
    源源不斷的燒錢做試驗!
    那可不是一點點錢。
    即使他身為吳王的全部俸祿,投到這上麵,也是杯水車薪。
    故而,朱允熥才一直沒有急著去做。
    如今,終於可以開始行動。
    搞發明,搞研究,搞工業化生產,開啟新的時代。
    至於資金來源,當然是向大明銀行貸款了。
    “貸款三千萬兩?你真要向大明銀行貸款三千萬兩?”
    楊士奇和姚廣孝都被朱允熥的話嚇了一跳。
    楊士奇原來計劃著,大明銀行有了這麽多錢,可以拿出來給國庫用。
    至於說存款利息的問題,他則是認為可以通過印鈔來解決。
    雖然大量印鈔必然造成貨幣貶值,造成巨大的問題。
    這個道理,楊士奇也懂。
    但少量印一點點,在他看來,還是沒啥問題的。
    畢竟,紙幣有自然損耗。
    就算是白銀,每年也會從銀礦裏麵開采出新的銀子。
    沒想到,一轉眼,朱允熥竟要將錢都貸走了。
    總共三千七百萬兩白銀的存款,貸走了三千萬,剩下七百萬兩必須作為保證金,以維持大明銀行的正常運轉,不能再動了。
    “這筆錢,很重要嗎?”楊士奇追問道。
    朱允熥點了點頭,道:“非常重要!”
    他笑問道:“滾筒式油印機這個發明,你們覺得值多少錢?”
    姚廣孝沉吟片刻,道:“在貧僧看來,這是無價之寶,根本無法用錢財多少來衡量。”
    “凹版印刷、變色油墨、加棉紙這些呢?”朱允熥再度問道。
    “也無法衡量。”姚廣孝道:“若沒有這些技術,新版大明寶鈔就無法取得今日這樣的成功。”
    “即使勉強發行,用不了多久,還是會因為假鈔泛濫而崩潰。”
    “這就對了!”朱允熥笑道:“社會的進步,有賴於技術的進步。”
    “若沒有紡紗織布的機器,那天下人便穿不上衣服。”
    “隻能以野獸皮毛裹身。”
    “若沒有耕田的犁,天下的田地,大多數就要荒廢。”
    “人口也不會有今日這般多,因為根本養不活。”
    “我打算拿出三千萬兩白銀,成立一家技術研究與生產投資的公司,專門用來研發類似於滾筒式油印機這樣的機器。”
    “有了這家公司,就會有大量類似於滾筒式油印機這樣的機器,乃至更多更好的機器,被源源不斷的發明出來。”
    “有紡紗更好的機器,有耕田更快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大明的未來,將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朱允熥愉快訴說著自己心中的美好藍圖。
    卻全然沒有注意到旁邊楊士奇和姚廣孝的神色,正變得越來越古怪。
    待到說完之後,發現兩人竟是你看我,我看你,麵麵相覷。
    朱允熥不解地問道:“怎麽了?有什麽不對嗎?”
    沉默半晌。
    楊士奇方開口道:“敢問殿下,何謂公司?”
    “另外,滾筒式油印機這樣的發明,難道不是靠殿下天才的頭腦,憑空想出來的嗎?”
    “投錢進去,又有何用?”
    姚廣孝念了一聲佛號,也道:“誠如殿下剛才所言,織機和犁,固然重要。”
    “可這兩者的出現,卻有賴於天才的奇思妙想。”
    “昔有巢氏構木為巢室,襲葉為衣裳。”
    “燧人氏鑽木取火,伏羲分男女,定嫁娶之禮,捕魚養蠶,抽絲織衣。”
    “神農嚐百草,種五穀。”
    “正是在先輩聖賢的帶領下,人族始興,綿延至今。”
    “此皆天意,非人力所能改變。”
    “殿下投入大量金錢給“公司”,敢問這個“公司”,是要向上天獻祭金銀財寶嗎?”
    “難道就能因此而變出更好的織機嗎?更好的犁嗎?”
    “貧僧愚鈍,不明殿下之意!”
    “還請殿下指點迷津!”
    ……
    以後的更新時間,就定在早上10點和晚上八點吧,固定下來,也方便大家看書。
    我每章的字數都挺多的,比如今天這章就是五千二百多字,因此即使每天兩章,字數也不少的。
    另外,會不定時加更,這個更新時間就隨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