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潛藏的危機,金融戰爭!

字數:6581   加入書籤

A+A-


    夏日,“知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東宮後花園環境宜人,古樹成蔭,“知了”也格外多。
    池塘邊古樹下,朱允熥讓楊士奇、夏元吉在桌旁落座。
    金陵城著實炎熱,唯有水邊蔭處稍感涼爽。
    朱允熥深知夏元吉所言之事必定非同小可,且非三言兩語能說清,便將二人帶到此處。
    婢女奉上了涼茶,他們可邊喝邊談。
    “如今稅務司與地方豪紳、胥吏之間的衝突不但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小王爺四處巡查,處理衝突和案件,卻也越發疲於奔命。”
    夏原吉提及此事,朱允熥微微揚眉。
    回金陵許久,他還未見過朱高煦,隻因那熊孩子不在金陵城中,而是外出巡視了。
    彈劾稅務司的奏章如雪花般不斷飛來,朱允熥一直未予處理,可那些人不依不饒,不停上奏。
    大有不將稅務司鬥倒,誓不罷休之勢。
    另一方麵,稅務司引發的矛盾衝突過多,已到了非處理不可的地步。
    “征商稅一事牽涉利益廣泛且深入,那些胥吏和豪紳絕不會輕易認輸。”
    “眼下太孫殿下正在改革軍製,進行大規模裁軍。往後軍隊將由朝廷供養,不再自行屯田,亦嚴令禁止軍隊將領經商等活動。”
    “若卑職所料不差,太孫殿下此舉,一是為整軍,其二也是為稅務司征商稅之事鋪路。”
    夏原吉不緊不慢地說道。
    朱允熥的目光望向楊士奇。
    整軍裁軍為稅務司鋪路之事,除他自己外,便隻有楊士奇和姚廣孝知曉。
    裁撤軍隊、調整指揮體係的動靜頗大,吸引了眾人目光。
    相比之下,重整後的軍隊禁止經商,並未引起太多人注意。
    以往衛所軍自給自足,屯田耕作,將領順帶經商也在所難免。
    畢竟朝廷不發軍餉,他們總得自謀生計。
    即便屯田,也不能隻種主糧,還得種菜、養家畜。
    總要購買生活所需物資,即便隻有農產品,也需出售交換。
    如此一來,將領經商便理所當然。
    軍隊改製後,軍隊所需的一應物資,皆由朝廷供應。
    禁止軍中將領經商,亦變得順理成章。
    並不會太多人會去特別注意這一點。
    就算是原來靠經商而撈到了不少好處的將領,此際被調動,重整,原來的經商生意便不得不終止,並不會因此產生多大的漣漪。
    他們或許還藏著繼續經商牟利的心思,但無論如何,都得等重新安定下來再說。
    調往外地,調往其他軍隊的,要等到了駐地才能行事。
    就算是還在本地本軍呆著的人,因為實行雙主官製,新來了別的主官,也必須好好重新謀劃。
    沒有哪個將領會在眼下這個時候犯禁令,大家都還是有些眼力見的。
    如此一來,禁止經商的命令,在軍隊裏麵就能得到很好的貫徹。
    等調整完畢,軍隊各個層級都實行了雙主官製,團和旅還有軍事指揮小組集體掌握,將領們便再也掀不起波瀾。
    到時候隻要嚴加管製,使他們無法再重新經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何況改製之後,大明軍事學院的學員已遍布軍中各處。
    這些人的存在,也都震懾那些生出別樣心思的人。
    隻要軍隊不能經商了,從利益鏈中摘出去了,再對付地方豪紳和胥吏便容易了。
    更別說這波裁軍,還有大量轉業的士兵和低層軍層轉為胥吏。
    原本的地方胥吏架構也將被打散。
    這是連環手段,一環套一環,非常巧妙,但又用得自然而然,於不經意中使出,令人無懈可擊。
    楊士奇見朱允熥投過來詢問的目光,輕輕搖頭,道:“此事牽涉重大,我絕不會向外說的。”
    夏原吉臉露震驚之色。
    久聞楊士奇與太孫殿下關係非同尋常,卻也沒想到,他在太孫殿下麵前,竟敢自稱“我”。
    如此隨意。
    太孫殿下也不生氣,當真禮賢下士。
    不過,夏原吉並不知道的是,楊士奇當初是朱允熥給自己找的“老師”。
    他不敢托大以“老師”自居,可掛著“老師”的名號,用其他自稱都不妥當,便隻能如平常人般稱“我”了。
    朱允熥淡淡一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夏原吉又繼續道:“除此之外,太孫殿下手中還有黃子澄和足利義滿兩人,一直關在獄中,卻又沒有公審兩人,加以處罰。”
    “想來也是想以此兩人,震懾那些蠢蠢欲動之人。”
    “通敵賣國之罪,無論是誰也擔不起。”
    “有此雙管齊下,稅務司要解困也不難。”
    朱允熥眼神流露出讚許之色。
    黃子澄和足利義滿的牌,他還沒有打出去,如終引而不發。
    因為時機尚未成熟。
    但在聰明人眼中,這些都很容易猜出來。
    夏原吉便是聰明人。
    “太孫殿下布置周密,卑職佩服萬分。”
    “不過,卑職在給戶部審計時,發現有些不對。”
    夏原吉表情嚴肅,從懷中掏出一本賬冊:“太孫殿下請看,這是戶部所儲藏的各項物資。”
    朱允熥接過來。
    “從幾個月前開始,戶部所儲藏的布匹,以及其他各項雜料,便開始飛速減少。”
    “如今為了裁軍重整,優待退役轉業的將士,戶部又拔出了更多的布匹,還有諸多物資,庫存之數便更少了。”
    “不僅如此,就連糧庫的糧食,也遭到大量購買。”
    “卑職以為,這並不正常。”
    夏原吉語氣凝重:“自從大明銀行成立以來,市麵上流通的錢變多了不少,糧價物價卻仍保持著穩定,老百姓們因此而感覺日子越來越好了。”
    “可如今的形勢,卻有些不對。”
    “按理說,這些物資的消耗,不應如此之快。”
    “金陵城如此,恐怕各個地方官府衙門的庫藏,也是這種情況。”
    “何況如今因裁軍改製,還有許多物資要撥給退役的將士,需從地方官府衙門下撥。”
    “此中情由,不可不察。”
    “眼下稅務司與各地豪紳,胥吏,正因征稅之事而鬧得水火不容。”
    “卑職擔心,有人從中大量囤積居奇。”
    “若是朝廷庫藏的物資,都被他們買空了,隻恐就要禍起蕭牆了。”
    朱允熥的臉色,也一下子嚴肅起來。
    楊士奇拱手道:“他與我說這些事,我才帶他一起來見你。”
    “商販囤積居奇之事,自古便有。”
    “原也不足為奇。”
    “可自大明銀行成立以來,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太多。”
    “此前物價能保持穩定,是因為國庫裏麵的糧食,布匹,以及其他各項物資,都以公價出售,強行穩定價格。”
    “一旦國庫物資儲藏不足,隻恐物價立即便要飛漲,殿下辛辛苦苦建立的貨幣體係,亦有一夜崩潰之憂。”
    戶部原來有三庫。
    一是銀庫,二是緞匹庫,三是顏料庫。
    銀庫此前已經劃撥給了大明銀行。
    便隻剩緞匹庫和顏料庫。
    緞匹庫儲藏綢緞布匹。
    顏料庫就是雜料庫,顏料隻是名稱,實際上儲藏的東西五花八門。
    有鐵、銅,鉛,錫,顏料,藥材……乃至胡椒,蘇木,文玩字畫……啥玩意兒都有。
    銀行在大明各地廣泛設立後,金融業的發達使得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大幅度增加。
    正常而言,這種情況本身就天然的會自發帶動物價上漲。
    但朱允熥采取了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那便是通過國庫儲糧來鎖定糧食價格。
    這其實也是後世國家通行的辦法。
    其他東西的物價都可以不管,但“糧袋子”和“菜籃子”一定要管好。
    對於眼下的大明來說,則是糧食和布匹。
    當然,其他東西的價格,能調節當然也要盡量調節,隻是沒有糧食和布匹影響這麽嚴重。
    按理來說,管控這些東西的價格並不難。
    原因很簡單,因為糧食和布匹的需求是固定的。
    哪怕一個人手中持有的錢從一千變成了十萬,但這個人每天能吃掉的糧食,還是一樣的,並不會因此而增多。
    這就是為什麽貨幣大量增加,但糧食價格還能保持穩定的基礎邏輯。
    因為對糧食的消費需求並沒有改變。
    隻要糧食供應充足,國家就能讓糧食價格始終保持穩定不漲。
    但如果有人故意囤積居奇,大量購買自己本身並不需要的糧食,那情況就變了。
    其他人將無糧可買。
    布匹也是一樣。
    後世社會不存在布匹短缺的問題。
    每個人的衣服都多得根本穿不完。
    但這個時代,是真的會有人因為沒衣服穿而凍死的。
    “他們的目標,還是稅務司。”
    楊士奇沉聲道:“他們是想通攪亂市場,令物價飛漲來反擊稅務司征稅。”
    “到時候,朝廷為了穩定市場,為了讓百姓們不致大量餓死,將不得不向他們妥協,令稅務司減少監管,延緩征稅,乃至撤銷。”
    “除此之外,他們還能通過囤積居奇,牟取暴利。一舉兩得!”
    好手段啊!
    竟然想和自己來玩金融遊戲。
    朱允熥的臉色一點一滴的沉了下去。
    要打金融戰爭嗎?
    那就陪他們玩一把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