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收儲!還是咱孫子聰明!

字數:7490   加入書籤

A+A-


    蘇州,醉太白酒樓。
    這裏是蘇州最有名的酒樓,往來商賈數量眾多。
    老朱一行人,便在這裏住了下來。
    數日間,聽到的消息從糧食價格必定暴漲,朝廷倉庫已被買空,漸漸變成了糧價一日又一日走低。
    買進糧食的劣紳奸商,大量拋售,踩踏式出貨,而造成價格狂跌。
    來醉太白喝酒的商賈,也從原來的眉飛色舞,興高采烈變成了愁眉不展,苦不堪言。
    “這次的事,全是因大明銀行而起,若非大明銀行突然抽貸,又怎會如此?”
    “是啊,隻要我等將糧食在手中捂兩三個月,價格必定會暴漲啊。”
    “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呢?”
    酒樓內,眾商賈議論紛紛。
    “大明銀行那邊傳來的消息,說這是太孫殿下的命令,要保持國庫糧食價格穩定,不能放任商人囤積居奇,風險太大,因此命令銀行加強風險管控,銀行這才驟然抽貸。”
    “不止是蘇州,全國各地都一樣。”
    “也難怪大明銀行會如此,別忘了,大明銀行本來就是太孫殿下辦的。”
    “是啊,咱們哄抬糧價,太孫殿下又怎麽會放任不管呢?”
    “我隻是沒有想到,太孫殿下的手段,竟會如此厲害。”
    “我想過太孫殿下可能會令官府嚴查,甚至調軍隊動用武力,但唯獨沒有想過,原來他早就令銀行準備著這一手。”
    “要真是動用武力反而好辦了,銀行抽貸比直接動刀槍更狠。”
    “早知道如此,我們就不該向銀行去借貸。黃老爺,我記得您好像沒有向銀行借錢吧?”
    這句話立時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被眾人盯著的黃老爺苦笑著搖頭:“我是沒有向銀行借錢,可自家的本錢,全押在這上麵了。”
    “如今的形勢,你們也都知道。”
    “糧價都跌到這份上,我不也一樣虧慘了嗎?”
    他連連拍手,不住搖頭。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雖然他沒有向銀行借貸,可價格跌下來了,囤積的糧食等物資,同樣也不值錢了啊!
    老朱與吉垣、蔣瓛坐在一張桌上,一邊品嚐著醉太白獨有的好酒,一邊吃著小菜,心情格外舒暢。
    這群奸商,想不到他們也有今日!
    還是咱孫兒厲害啊。
    不動刀,不動槍,僅僅是靠大明銀行隨便用點手段,就將他們全給玩死了。
    不愧是咱的好孫兒!
    老朱隻覺得今日醉太白酒樓的酒菜,味道格外好。
    “我就不信了,他能一直將糧價物價都壓這麽低。”一名商賈怒吼道:“大家都撐住了,我倒要看看,他這手壓價的手段,能壓多久。”
    “我聽說今年有人去鄉下大量收糧。”另一名商賈道:“眼下還沒有到秋收的時候,可很多地主農戶,都已經與人簽了合約,約好了秋收時收糧,價格都給得挺高,還是之前糧價下跌時的價。”
    “此事我也有所耳聞,他們收糧的收得很多!”
    “到底是什麽人呢?”
    “這般收糧,會不會也是想抬價啊?”
    商賈們又開始議論了起來。
    老朱也豎起耳朵聽著。
    “你們都別幻想了。”一名商賈喝了一杯酒,站起來道:“我都已經調查清楚了。”
    “在鄉下四處收糧的大客戶,是太孫殿下派來的人。”
    “他們收糧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我們這些商賈大戶去買糧搶糧,哄抬糧價,所以,搶先一步,去鄉下與那些種田的大戶簽好了合約,鎖定了價格。”
    此言一出,酒樓內的眾商賈頓時一個個都像泄了氣的皮球。
    還以為是自己一方的幫手呢,沒想到竟然是太孫殿下出手。
    “現在糧價這麽低,他們按簽約的價格去收糧,那豈不是也要虧錢嗎?”有商賈譏笑道。
    “人家的目的就是收儲,穩定糧價,又不是為了賺錢。”另一名商賈開口道:“聽說現在朝廷正在四處建設糧倉,為大規模收儲做準備。”
    眾商賈頓時不說話了。
    一個個喝著悶酒,哀聲歎氣。
    與他們將糧食囤積居奇,再想高價出售不一樣。
    朝廷收儲根本不在乎一時的價格漲跌。
    畢竟,朝廷有大量的糧倉屯糧,也有充足的資本,不需要拋售回款。
    老朱看到他們喪氣的樣子,險些笑出聲來。
    “怎麽辦啊?銀行逼債逼得這麽緊,按現在的糧價,我就是將宅子,田地全賣了,也不夠還銀行的貸款和利息啊。”
    終於,有商賈“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是啊,眼下這個時候,宅子和田地的價格也都跟著大跌。”另一名商賈也哭喪著臉:“真要在此時賣了,可是要虧慘啦。”
    “傾家蕩產啊!想不到我老劉家四世積攢下的一點家業,竟然毀在我的手中,九泉之下,我有何麵目見我劉氏列祖列宗?”
    ……
    就在眾商賈一個個悲傷痛哭之際,外麵突然闖進來一群人。
    “是銀行的人。”
    “又過來的逼債了?”
    “大明銀行就是喝人血吃人肉不吐骨頭的主,我跟你們拚了。”
    “我看他們比稅務司的人還要更可恨!”
    一時間,群情激憤,眾商賈望著衝進來的一幹銀行工作人員,目光中皆有怒意。
    “諸位!”為首的中年男向酒樓內的商賈拱手:“糧價跌得這麽厲害,我知道大家眼下都有困難。”
    “為了幫助諸位解決眼下的困境,鄙人四處奔走,終於聯係上了新成立的大明糧食和物資儲備司。”
    “他們願意以官倉糧價的七折,收購諸位手中的糧食,不知儲位意下如何啊?”
    中年男講完之後,酒樓內死一般的沉寂。
    中年男旁邊,一名身著朝廷官服的男子拱手向酒樓內眾人示意。
    “在下蘇淩,便是蘇州府新成立的大明糧食和物資儲備司主管。”
    “如今糧價太低,傷及我大明種田的農民及諸位行商,我大明糧食和物資儲備司,願意出高價收購糧食和各項物資。”
    “諸位手中所藏的糧食,或其他各項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皆可出售給我大明糧食和物資儲備司,交易由大明銀行擔保,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絕無賒欠。”
    酒樓內仍無人說話。
    商賈們手中的糧食,都是以官倉價格進貨的。
    再加上派人運輸,裝卸,儲藏等成本,七折的價格出售,實際上要虧損一半。
    但問題是,眼下的行情,七折已經是一個很高的價格。
    向市場拋售,根本賣不出這樣的價。
    現在市場的情況是,不管什麽價,都沒人買。
    雖然大家都很清楚,目前的降價隻是暫時的,隻要將糧食死死抓在手裏捂著,將來一定會重新漲回去。
    可他們當中不少人欠了銀行的錢,眼下的局麵,銀行又怎麽會同意繼續欠著呢?
    果然,蘇淩的話音剛落,帶他進來的銀行中年男就接著開口了:“諸位當中,不少人還銀行欠款的最後日期,早就過了。”
    “按規矩,要收宅子,田地,封倉收貨。”
    “大家都是我大明銀行的客戶,你們的難處,我心裏有數。”
    “能幫諸位的地方,我一定會盡量幫著。”
    “可我也沒有辦法。而今上頭給我的壓力很大。”
    “諸位若是願意將手中所有的貨物全部出給大明糧食和物資儲備司,所得款項用來歸還欠銀行的貸款,那剩下的貸款,諸位可以向大明銀行申請延期還款,不加利息,不收罰息,諸位以為如何呢?”
    此言一出,酒樓內一眾商賈,頓時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神情皆複雜無比。
    “你說話算數嗎?”有人開口問道。
    “咱們白紙黑字,按手印,簽契約。”中年男道:“我知道諸位的家底,賣了糧食和物資,剩下的款子,大抵還負擔得起,隻是需要時間慢慢還。”
    “銀行延長還款期限後,諸位的難關也可以就此渡過,如何?”
    又是一陣沉默。
    中年男並不著急,神情淡定。
    “我願意。”終於有商賈出言喊道:“隻要能順利脫身,我大不了割肉認輸。”
    “我願意!”
    “我也願意。”
    有人帶了頭,其他也紛紛出言。
    很快,酒樓內的商賈,一大半都同意將手中的糧食和其他物資,皆出售給大明糧食和物資儲備司。
    目睹這一幕,老朱的眼神內不由得露出疑惑之色。
    在他看來,這些奸商都罪該萬死。
    就該趁這個時候,讓銀行將他們全部逼死才好。
    卻沒有想到,事情忽然峰回路轉,銀行竟放了他們一馬。
    大明銀行這樣做,顯然是得到了朱允熥的指示。
    但為何自己的孫子,要這樣呢?
    老朱雖然聰明,可對於經濟金融這些知識,委實欠缺。
    之前才會將大明寶鈔搞得一塌糊塗。
    自然也看不懂朱允熥這番操作。
    “太孫殿下此舉高啊!”吉垣在一邊讚歎道。
    “何以見得?”老朱追問道。
    吉垣連忙解釋:“依奴婢看來,太孫殿下此舉,有五重用意。”
    “第一,穀賤傷農,米貴傷民。為了打擊這些劣紳奸商,讓糧價暫時跌下去,這是難免的。”
    “但這種情況不能持久,朝廷還是要保證糧食價格的穩定。讓糧價回到原來官倉出售的價格勢在必行。”
    “何況現在市麵上流通的錢挺多的,就算朝廷不出手,等恐慌潮過了,該破產的奸商都破產了,糧價也會自行恢複。”
    “若是那時候,朝廷官倉裏麵沒有糧食,糧價就會漲上天,朝廷再無法穩定,那可就真要出大亂子。”
    “此時將奸商們手中的糧食收回來,國庫糧倉裏麵有了糧,才能保證大明的糧食價格穩定。”
    老朱微微點頭,確實是這麽一個道理。
    官倉無糧可售的情況,絕不能持續太久。
    可現在還沒有到秋收的時候,官倉的糧食,也隻能從這些人手中買。
    “其二,這次的事,狠狠打擊了奸商的囂張氣焰。”
    “下手最狠的奸商,如今已經傾家蕩產了。剩下的商賈,有了這次的教訓,應該再也不敢隨意擾亂市場。”
    “其三,經過一進一出,朝廷大賺了一筆,充實了國庫。”
    “其四,有糧食和物資儲備司收儲,一下子收購了這麽多糧食和物資,秋收的糧食也已經簽好合約了,以後大明糧食供應,皆可高枕無憂。”
    “其五,大明銀行抽貸,雖然是按契約辦事,但依然是有損大明銀行的信譽。”
    “隻不過,大明銀行家大業大,再加上又是受太孫殿下的指示,維護市場穩定,這點衝擊,還能承受。”
    “可凡事不能做得太過。”
    “此時收手,便能將大明銀行的信譽損失,降到最低。”
    “這些商人仍與大明銀行有業務往來,將來還可互利合作。”
    “若是將他們都逼上死路,那大明銀行也會損失摻重,大傷元氣。”
    “大孫殿下此舉高啊!”
    老朱摸了摸胡須:“你說得有道理,還是咱孫子聰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