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密謀!

字數:9958   加入書籤

A+A-


    “這等傳聞,你是聽何人所說?”
    朱棣立即反問道。
    朱高煦忙道:“今日,刑部大牢的一個胥吏,向刑部侍郎高萬傑稟報,今日東宮的楊榮,突然派人前往刑部大牢,提走了一個死刑犯。”
    “胥吏以為此事不合規製,但楊榮乃是東宮的人,他得罪不起,故而向刑部侍郎高萬傑稟報。”
    “高萬傑以為,既然有楊榮的手書,又擔保不會將死刑犯私自放走,一定會將其處死,便可以給楊榮賣個麵子,行一個方便。”
    “對外就報一個暴病而亡,因擔心其染有瘟疫,屍體被連夜運往城外,焚化掩埋。”
    “何況刑部死牢的犯人,很多是外在押運進京的,本也不會有家人前來收屍,自無問題。”
    經曆了兩年的摸爬滾打,再加上年歲漸長,朱高煦已不再當初的“熊孩子”。
    當然,“熊”還是“熊”的。
    脾氣也照樣火爆。
    隻不過,相對年歲小時的“淘氣”,稍多了三分成熟。
    朱棣問道:“是那個高萬傑向你稟報了?”
    “那倒沒有。”朱高煦臉色微微一紅。
    雖說如今朱允熥讓他執掌刑部,但刑部與稅務司完全不一樣。
    稅務司是新組建的衙門,大量官員人選,都是朱高煦挑的。
    他再怎麽“熊”,在稅務司內,也是一言九鼎。
    一聲令下,莫敢不從。
    可刑部哪怕進行了改革和分治,其本身的底子,也仍是一個成熟的官僚機構。
    有大量的官員和胥吏,有一套完善的運作模式。
    除了紀綱緝盜司是他自己挑人,重新組建,政令暢通之外,刑部的官吏,對朱高煦這個空降的高管,用出了官場老油條慣用的手段來對付他。
    當然,刑部該辦的公務還是都辦了的。
    比如說,在全國範圍內布署並推進清剿江湖門派的工作。
    畢竟,朱允熥強令推進,刑部官員可不敢與朱允熥作對。
    隻不過,大部分事,刑部眾人都是稟報刑部侍郎高萬傑處理,而非向朱高煦這個刑部主官匯報。
    當然,朱高煦雖然年少,卻也不是那麽容易被人拿捏。
    他已經在暗中布置,要慢慢將刑部大權握到自己手中。
    隻是如今時日尚短,刑部裏還有很多對他的命令陰奉陽為。
    此際朱棣問起,自不免臉紅。
    “孩兒我在外麵偷聽,剛好聽到了。”
    朱棣不由得大有深意的望了他一眼。
    朱高煦雖然未正式被朝廷任命為刑部堂官,但卻是朱允熥親自派去主管刑部的。
    按理來說,刑部的事,應該由他做主。
    可胥吏遇事卻稟報刑部侍郎高萬傑,而不是他。
    足以說朱高煦在刑部的地位很尷尬了。
    “孩兒覺得很奇怪,好端端的,楊榮怎麽突然要提取一名死囚呢?”
    朱高煦迅速接著往下說:“於是,孩兒便在暗中跟蹤,發現他挑選死囚,竟然是根據身材大小,長短來挑選的。”
    “這一看,就是要挑人當替死鬼啊!”
    “很快,孩兒便又發現,他將死囚弄死,派人悄悄運進了東宮。”
    “不久之後,裏麵便傳來了皇爺爺駕崩的消息。”
    朱棣眉頭輕輕挑了挑:“僅憑這一點,也判斷不了什麽吧?”
    朱高煦道:“可後來,孩兒聽聞皇爺爺病重,趕來東宮,便聽到有宮女私下裏悄悄議論。”
    “說她們洗沐的人,並不是皇帝陛下,而是一具死囚的屍體。”
    朱棣的臉色頓時微微一變。
    朱高煦接著道:“有一名宮女還說,陛下昏厥之後,將其送運往了皇宮,將在後宮中,永遠囚禁。”
    朱棣的呼吸驟然變得急促:“那些宮女何在?你可有將她們抓來審問。”
    “父親大人好生糊塗。”朱高煦苦笑道:“她們可是東宮的宮女,孩兒我哪有這個權力?就算孩兒想,那也做不到啊!”
    朱棣臉色一愣。
    這是很顯而易見的事情。
    隻不過,他聽到此事後,心裏過於緊張,才下意識脫口而出。
    “沒有權力也得想辦法,咱們可以偷偷抓一個人來審。”略一沉吟,朱棣說道。
    “巧了,孩兒也是這麽想的。”朱高煦道:“可後來孩兒便發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什麽事?”卻是一旁一直靜聽的朱高熾插口問道。
    “我因為聽到了她們的談話,便特別注意這些人的去向。”
    “她們在這之後,也隨著陛下的遺體一起進了宮。”
    “可奇怪的是,她們卻並沒有再安排任何守靈的任務,而是直接被安排進入了封禁後宮。”
    “不止是她們,還有那幾名給陛下看病的太醫,也都進了後宮。”
    朱高煦的聲音越來越低沉,語氣緊張道:“後麵,我便得知新皇帝下了聖旨,說要封掉後宮,從此不許裏麵的人再出來,工匠已經連夜在砌牆了。”
    “這分明是要將她們還有給皇爺爺看病的太醫,都囚禁起來,那一定是在隱瞞什麽!”
    “皇爺爺的遺體,又被戴上了特製的麵具,不許人觀其麵容。”
    朱棣的臉色,一下子鐵青無比。
    “爹,這麽多事連在一起,真相已呼之欲出了。”
    朱高煦道:“今日皇爺爺回來,先是在大明科學院鬧出了大動靜,後來前往東宮時,又拿著寶劍和長槍,對他喊打喊殺,才因此而暈倒。”
    “孩兒還聽說,將皇爺爺送入東宮的臥室後,他不許太醫和臣子們進去,一個人在裏麵呆了很久。”
    “大臣們為此都吵翻了天。”
    “他出來之後,又殺了東宮的侍衛首領,以及為其求情的大臣。”
    “再後來,太醫進去,便宣布皇爺爺龍馭賓天。”
    “爹,這裏麵是疑點重重啊!”
    朱棣仍然沒接言,朱高熾也似是被突如其來的消息所震,麵色凝重,陷入沉思。
    朱高煦見兩人皆沒有反應,不禁有些急切,他滿臉興奮道:“爹,這對於咱們來說,未嚐不是一個機會!”
    朱棣沉聲問道:“什麽機會?”
    朱高煦忙道:“爹,這不明擺著嗎?”
    “諸王皆在封地未歸,還未就藩的,則都尚且年幼,您是唯一在京的親王,又是皇爺爺的四子。”
    “這個時候,隻要您闖入靈堂,揭開現在擺著的死囚麵具,將堂哥的所作所為,大白於天下。”
    “那時眾臣群情激憤,堂哥還能當什麽皇帝嗎?”
    “咱們帶人將囚禁在後宮裏麵的皇爺爺救出來,皇爺爺一定對爹爹感激涕零。”
    “這皇位豈不是非得傳給爹爹不可?”
    他越說越興奮,語速也越來越快。
    一邊說,一邊搓手。
    這段時間,朱高煦在朱允熥手底下做事,已然漸漸被其訓服,再無當初的野心和不馴。
    但此時機會一來,立即便故態複萌。
    若是自家老爹得了皇位,那自己將來也有希望爭一爭皇帝的寶座。
    當皇帝多好,很小的時候,朱高煦便夢想著做皇帝了。
    高高在上,君臨天下。
    一言既出,天下無敢不從。
    呼啦!
    寒風呼嘯而過!
    也不知是太冷,還是其他原因,朱棣的身體和臉色,皆像是被凍僵住了一般。
    任朱高煦在旁邊如何說,始終沒有半點反應。
    “此事還是容長計議吧。”朱高熾開口道。
    “哥,這是天賜良機,當斷則斷!”朱高煦反駁道:“眼下人證物證俱在,隻要爹爹帶著咱們闖入靈堂,就能揭開他的真麵目。”
    “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等遺體入了棺,再想開棺驗查,就千難萬難了。”
    “還有太醫,宮女,這些人證,也是如此。”
    “若是等他們都被殺了,我們還拿什麽說服群臣?”
    “咱們不能再猶豫了。”
    朱高熾看了朱高煦一眼,道:“可我覺得,他對我們一家也算頗為不錯了,此時反他,似乎有些太不仗義了吧?”
    “哥,虧你還天天讀書呢?”朱高煦氣憤道:“他對咱們好,是因為咱們能為他所用。”
    “當初他令人打咱們兄弟倆屁股的時候,可沒有手下留情過。”
    “是後來爹爹主動拜他為師,咱們兄弟倆也俯首聽命於他,他才對我們一家好。”
    “再說,他對咱們最好又如何?”
    “大位之爭,豈能有婦人之仁?”
    “爹若是當了皇帝,咱們兄弟倆會比今天更好一百倍!”
    朱高煦情緒越來越激動,音量也不自覺提高了幾分。
    在他眼裏,與皇位相比,那點情誼不值一提。
    “住嘴!”
    朱棣驟然喝道:“你哥哥說得沒錯,此事要容長計議。”
    朱高煦氣得跺腳,道:“爹,此事迫在眉睫,機不可失啊。”
    “再說,就算你不為自己的皇位著想,難道也不為皇爺爺的安危著想嗎?”
    “他老人家,此刻還被關禁在後宮裏麵,萬一有什麽三長兩短……”
    “不要再說了!”朱高煦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朱棣再度打斷。
    “就算你說的都是真的,他若是想對父皇不利,那在東宮的時候,早就下手了,又豈會等到現在?”
    “又何須如此大費周章,將父皇軟禁在後宮之中?”
    “這得讓他冒多大的風險?”
    “於理,也說不通!”
    “依為父之見,此事必定另有蹊蹺。”
    朱高熾亦讚同道:“對,爹爹說得不錯,此事一定另有蹊蹺。”
    朱高煦卻仍不以然:“這也不足為奇。”
    “那畢竟是他的皇爺爺。”
    “他隻是眼見皇爺爺要殺自己,恐儲君之位,甚至連性命都不保,才出此下策。”
    “利用皇爺爺昏迷之際,動用自己身為儲君和監國的權力,秘密將皇爺爺囚禁於後宮之內。”
    “至於為什麽不殺皇爺爺,自然是他心裏多少還有一點良心,不願做那人神共棄,豬狗不如之事。”
    “爹,大哥,這很合情合理啊!”
    他指著不遠處的靈堂,道:“咱們隻要闖進去,提議要揭開麵具看一看,一切不就水落石出了嗎?你們怎麽就不願意嗎?”
    “你說揭開就揭開,他憑什麽要聽你的啊?”朱棣冷冷反駁。
    朱高煦道:“爹,您是皇爺爺的親兒子。在皇爺爺方駕崩之際,您要求看一眼遺容,這天經地義吧?”
    “真鬧起來,大臣們都會支持爹爹的。”
    朱高熾在旁邊道:“他如今已是新皇,不是太孫殿下。”
    “大臣們就算在心裏支持爹爹,也不會站出來頂撞新皇的。”
    朱高煦一愣,道:“爹爹站出來質問,大臣們難道心底裏就不起疑嗎?不想弄個明白嗎?”
    “哪有這麽簡單,你以為這滿朝大臣,都像你這個莽夫一樣嗎?”朱高熾翻了一個白眼。
    朱棣輕輕歎道:“事已至此,就算靈堂裏麵停放的屍體真的不是父皇,大臣們願意為此和他吵翻,不顧一切要查一個水落石出的人,也不會很多。”
    朱高煦呆住了,滿臉不可置信的望著父親。
    他畢竟年歲尚且不大。
    雖然聰明,可有些事,還是看不透。
    朱棣隻好為他解釋,道:“首先,大臣們裏麵本身就有很多是他一手提拔重用,自他監國理政以來,被他拉攏的人,投效他的大臣也不少,更別說本身就支持他的勳貴功臣。”
    “其次,大臣當中,許多人會明哲保身,不會讓自己輕易卷入這種爭端中。”
    “再其次,還有很多人,即使察覺其中有異,也會認為社稷安寧,江山穩定大於一切。”
    “不能由此而掀開奪嫡之爭。”
    “無論發生了什麽事,讓他安穩登基,天下才能穩定。”
    “基於此,他們會想著盡量將此事遮掩過關。”
    “你想一下,為什麽你皇爺爺駕崩的時候,大臣們沒人去問駕崩的原因,卻首先急匆匆的在靈前擁立他登基,對他三拜九叩呢?”
    “就因為江山社稷,萬鈞之重。”
    “就算他真的弑君了,大臣們心裏明白,可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定,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寧,他們也要將作不知道!”
    “因為他是儲君,唯有擁立他,才能不讓天下陷入大亂之中。”
    “這個時候,你皇爺爺駕崩的原因是什麽,都不重要了,你明白嗎?”
    “真正願意為此和他掀桌子,不顧後果,將天捅破的人,終究是極少數。”
    朱棣語氣變了變,繼續道:“再說,他若是真做了你說的那些事,又豈能沒有一點準備?”
    “別忘了,靈堂是他下令布置的,周圍的護衛都是他安排的。”
    “你衝出去鬧,能鬧得過他嗎?”
    朱高煦頓時隻覺被一盆冷水,當頭淋下。
    半晌,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麽了,又興奮道:“咱們也不是全無計可施。”
    “爹爹此前在大明軍事學院,也曾執掌教學,帶過不少學生。”
    “我的刑部,在改革以後,增加了不少捕快,且捕快們配發了不少短槍,武力強勁。”
    “還有大哥大明製造局,那可是有幾十萬工人啊。”
    “還能自己製造武器!”
    “咱們三個人聯手,不怕大事不成,哈哈……”
    他忍不住就要大笑,卻忽然響起不遠處還有不少人在給先帝守靈,他身為皇孫,此時大笑,可太應該了,連忙止住。
    “你想幹嘛?”朱棣怒斥道:“你的刑部?”
    “我問你,刑部上下,真的聽你的調令嗎?”
    “刑部現在武力最強的部門,應該是紀綱的緝盜司吧?”
    “雖然紀綱當初是你提撥的,可紀綱現在還會聽令於你嗎?”
    “若是尋常的事也就罷了,紀綱也會賣你一個麵子,可你讓他和皇上作對?”朱棣冷哼道:“信不信紀綱領第一個便將你拿了!”
    “至於你哥哥的製造局,有幾十萬工人是不錯,但也和你的刑部一樣,那些工人怎麽可能會聽你哥哥的話,起兵反了呢??”
    “據我所知,他們對太孫殿下可是感激得不得了。”
    “如今太孫登基,他們擁護還來不及呢,還想讓他們站出來反對?”
    “軍事學院的學生,他們更是瘋狂崇拜太孫殿下,就更不可能反了!”
    朱高煦急道:“難道我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什麽都不做嗎?爹,你也不去解救皇爺爺了嗎?”
    “急什麽?”朱棣怒斥道:“若依你所說,你皇爺爺不也安然無恙嗎?又何須急在一時。”
    “那我們怎麽應對?”朱高煦問道。
    “可以先放出一點風聲。”朱高熾建議道:“放出風聲出去,也正好看一下大臣們對此的反應。”
    朱高煦眼前一亮:“對,我們也可以借此試探出他們的態度,拉攏一批自己人,等到時機成熟,再奮起一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