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情報係統,警告!反腐之始!

字數:11596   加入書籤

A+A-


    正躺著微眯的朱允熥睜開了雙眼,望了眼跪在地上的蔣瓛,道:“平身吧。”
    自從老朱“駕崩”後,蔣瓛幾乎每天早晚都會來請安,明顯有著諂媚討好之意。
    老朱隱匿於後宮之事,連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被蒙在鼓裏。
    主要是考慮他與吉垣不一樣。
    吉垣在宮內侍候老朱,無泄密之憂。
    也就不用瞞著他。
    但蔣瓛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乃是外臣。
    還要在外麵辦事,萬一泄露消息,老朱苦心布置的棋就因此而廢了。
    不過,錦衣衛向內庭傳遞消息的渠道仍在運作。
    就在不久前,蔣瓛才在皇城的牆邊上,拿開一塊隱藏的磚頭,將一份情報放了進去。
    隨後將磚頭再放回原地,使外牆看來完好無比。
    再拿開磚頭的時候,便發現遞入裏麵的情報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是一份上麵下達的指令。
    整個過程,看不到一個人,也不知道下發指令的是誰。
    但無論是他遞上去的情報,還是下發的指令,都有特定的鑒別真偽的辦法,錯不了。
    外人即使發現此地,也無法向內傳遞情報。
    因為防偽的存在,裏麵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傳出來的消息,亦是如此。
    都是守在外麵時傳出,並帶著辨真偽的標誌。
    這種情報傳遞方式,是老朱在世時建立的。
    內外隔絕,彼此見不到麵。
    類似的情報點不止一個,有資格傳遞情報的人,接受指令的人,也不止他蔣瓛一人。
    特務機構在很多時候,是要保持神秘與彼此獨立的。
    但蔣瓛原以為,這套運作模式,在朱允熥即位登基後,就會改變。
    至少會作大幅度的調整。
    可沒有想到,竟然什麽都沒有變。
    他甚至都不知道,新帝是否接手了內庭的情報係統。
    自己通過隱蔽渠道遞交的情報,是否送到了新帝手中。
    還是說,內庭的情報中心,早已脫離了掌控。
    變成了一個自行運轉的“怪物”?
    這一疑問在蔣瓛心中始終揮之不去。
    一直想找一個機會,當麵向新帝問一個明白。
    “陛下,自從先帝駕崩以後,京城裏流言四起。”蔣瓛首先說起了這件事。
    “哦?”朱允熥的臉色平靜,反問道:“他們都說一些什麽呢?講給朕聽聽!”
    蔣瓛立即跪了下去:“陛下恕罪,臣實在不敢轉述,唯恐有汙聖聽。”
    朱允熥淡淡道:“能怎麽汙呢?他們無非是說為了帝位,殺了自己的皇爺爺,大逆不道。”
    “再有甚者,還要編排一些什麽爺孫爭奪美女的離奇故事。”
    “又或是說,老皇帝其實還沒死,隻是被新帝囚禁在後宮中。”
    “諸如此類。”
    蔣瓛心中一驚,倒沒想到新帝對此竟然了如指掌。
    他還一直以為,新帝一定什麽都不知道。
    雖然蔣瓛也清楚,新帝早做當儲君的時候,就秘密成立了探聽司打探情報。
    廣泛傳播的市井流言,探聽司也不可能打探不到。
    但在他看來,這種事情,下麵通常會隱瞞不報。
    這不需要有什麽權臣幹擾。
    報喜不報憂,是所有人的共識。
    大家都會很自覺的做。
    尤其是這種辱罵皇帝的流言,誰會冒著被皇帝罵,讓皇帝暴怒的風險往上麵匯報呢?
    卻沒有想到,老和尚姚廣孝還真不這樣想。
    探聽司早就將消息上報給朱允熥了。
    “陛下!”蔣瓛重重磕頭,道:“是微臣失職,才致使這些汙蔑聖上的流言在坊間四處傳播,微臣已下令麾下錦衣衛嚴加盤查。”
    “凡有傳謠誹謗聖上者,嚴懲不貸。”
    “同時也順藤摸瓜,一定找出這些大逆言論的源頭,誅其九族。”
    看著信誓旦旦的蔣瓛,朱允熥的雙眼,不由得微微眨了眨,轉瞬恢複正常,問道:“你有抓人了嗎?”
    蔣瓛忙道:“這幾日,錦衣衛全力偵查,已捉拿了散播謠言者,共計二百七十五人。”
    這麽多嗎?
    朱允熥微微怔了一下。
    果然,八卦才是人類的天性。
    錦衣衛如此大規模抓人,竟然都沒有能刹住謠言傳播之風。
    “你準備將他們如何處理呢?”朱允熥又問道。
    蔣瓛正色道:“陛下,這些人竟然誹謗皇上,肆意散播謠言,不殺不足以正視聽,不殺不足以平忠臣之法。”
    “臣以為,應該全部處以極刑。”
    “算了吧。”朱允熥揮了一下手道:“不過是幾個無知百姓,說一下無聊的謠言罷了。”
    “用不著如此小題大作,關押三日,告誡一番,就全部都放了吧。”
    這些謠言,本來就是他自己在背後推波助瀾,故意傳播的。
    其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也是有意為之。
    畢竟,既要將消息放出去,又不能露出馬腳,唯一的方法,當然是放各種各樣不同的謠言了。
    既然是自己放的,為此而去殺人,就有點太過。
    放了?
    蔣瓛大吃一驚。
    新帝居然如此寬宏大量?
    對那些在背後編排他的人,都這般輕輕放下?
    莫非……一瞬間,蔣瓛想到了許多。
    有人推測近幾日京中的流言,或許是新帝故意為之。
    目的是釣出朝野中的反對者。
    對此,蔣瓛且信且疑。
    此際聽到新帝下這樣的旨意,心中的疑惑,又多增了兩分。
    “遵旨!”蔣瓛道:“陛下仁慈寬厚,千古未有。百姓必深念陛下之恩。”
    “對愚昧無知的百姓,還是要好生教導的。”朱允熥道:“你要嚴厲告誡他們,以後不許再傳謠。”
    “是!”蔣瓛連忙應聲,仍站在堂中,並未離開。
    “還有什麽事嗎?”朱允熥眼皮一抬,問道。
    “陛下!”蔣瓛神色緊張地向外麵望了一眼,見外麵的侍衛都站得離房門較遠。
    隻要不高聲叫喊,正常應該聽不到,這才放下心來。
    “錦衣衛和檢校,以前都通過宮牆裏的秘密縫隙,向宮內傳遞消息,如今……”
    “哦,你說的是這個啊。”朱允熥清楚蔣瓛是起疑了。
    這也正常。
    新帝登基,渠道沒有變化,怎麽看都不正常。
    何況,那些宮牆的縫隙,雖然外麵的人不清楚消息具體傳向哪裏,但也能大體上猜到位置應是處於後宮之中。
    可後宮現在已被朱允熥下旨封掉了。
    他又如何能不疑?
    老朱在後宮,又還需要通過錦衣衛和檢校的密報,了解外麵的情況,情報不能中斷。
    否則,老朱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事,也會放心不下。
    “暫時一切仍如以前,後麵朕會做調整和更改的。”
    朱允熥心中對此早已有了計劃。
    隻要將現在傳送情報的地址稍微挪一挪。
    改到前後宮交匯的地方。
    外人就無從分辨是誰接收了消息。
    另一方麵,朱允熥也正好接手錦衣衛和檢校的情報係統。
    他們收集來的消息,會分成兩份。
    一份送給老朱,一份給他自己看。
    雖然姚廣孝的探聽司收集來的消息很多很廣泛。
    但經曆了前麵的事,朱允熥正清楚了知道,作為上位者,對下屬分權製衡的重要性。
    情報係統是帝王最重要的耳目,不能被下屬壟斷。
    不管有多麽信任這個下屬,都不行。
    對於帝王而言,沒有什麽比耳目蔽塞更可怕的事情。
    一旦消息渠道被壟斷,就等於將帝王的權柄送給別人,將國家生死都放到別人的手裏。
    錦衣衛和檢校的情報,正好作為探聽司消息的補棄。
    另一方麵,探聽司隻有打探消息的職權,其權力比錦衣衛要小得多。
    比如說,錦衣衛可以直接召官員問話,這是探聽司做不到的。
    朱允熥也不打算給予探聽司更多更大的權力,就讓他們成為後世“便衣記者”之類的存在,便足夠了。
    借此將民間的消息收集匯總,而是變成一個對內統治的特務機構。
    除此之外,密奏製度還要進一步加強,以使大臣有機會將不好公開匯報的消息,直達禦前。
    “遵旨!”蔣瓛壓在心中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看來並沒有什麽問題。
    隻是陛下希望能順利接手,才不改舊製。
    那就好。
    “微臣先退下了。”蔣瓛拱手奏道。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了什麽:“你當錦衣衛指揮使多年,為國盡忠,朕都看在眼裏。”
    “朕賜你一幢宅子,外加銀錢一萬貫。”
    蔣瓛一愣,旋即拜道:“謝陛下隆恩,臣必誓死以報陛下。”
    如此豐厚的賞賜,是老朱絕不會給的。
    老朱對臣子,那是出了名的吝嗇。
    當然,這個吝嗇,也主要是針對文官。
    對於在前線打仗的有功將士,老朱賞賜錢財時,還是非常大方的。
    從前的大明寶鈔,之所以弄到最後徹底崩潰,變成廢張一張,很大程度上,就是老朱喜歡用大量的寶鈔,賞賜前線打了勝仗的將士。
    這可不是糊弄他們。
    至少,老朱將錢賞下去的時候。
    寶鈔還是真正的寶鈔,價值不菲。
    但因為賞得太多,很快寶鈔就瘋狂貶值,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可錦衣衛雖然也是肅屬於武官係統,卻由於很少上前線打仗,因此得不到太多的賞賜。
    當然,錦衣衛也不是完全不上前線。
    事實上,洪武一朝,當有戰事發生的時候,錦衣衛還是派出人馬,輪班上前線的。
    這是老朱從曆史中得到的教訓。
    凡是駐守京師的軍隊,不管從前是多麽強悍的精銳之軍。
    隻要在京城呆久了,遠離前線,長時間不打仗。
    最後,戰力都會迅速下滑,直接近乎完全崩潰。
    禁軍拿著最高的餉銀,有著最好的盔甲和武器。
    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全國戰力最強的軍隊,才讓他們駐守京師。
    但實際上,曆朝曆代,從來沒有一個朝代的禁軍,到了後期,戰力還能和邊軍相提並論的。
    實事求是的說,但凡承平百八十年,邊軍打禁軍,那大概就和老虎打羊差不多了。
    幾十萬理論上應是最強軍隊的京師禁軍,真打起來,還不夠幾萬邊軍塞牙縫的。
    這才是曆史的常態。
    老朱也深知這一點,才讓錦衣衛也輪流上前線作戰。
    不過,實際上,這還是白搭。
    後世大明駐守京師的禁軍,仍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腐敗,變質的道路!
    畢竟,當初李自成的反軍兵臨京城的時候。
    紙麵上,大明京師內還有二十萬禁軍!
    但上至皇帝和百官,下至街頭平民百姓,誰也不會認為那二十萬禁軍,真有什麽戰力。
    包括當時的錦衣衛也不例外。
    雖然錦衣衛本身就是一支軍隊,是大明的天字第一軍。
    可將他們作為特務係統,鎮壓百官和百姓,自是威風凜凜,所向無敵。
    擔任安保工作,也還算稱職。
    可真將他們當軍隊使用,去前線作戰的話,那同樣也是不堪一擊的。
    隻有老朱在世時,錦衣衛才是真正的大明第一軍,戰力強勁。
    可蔣瓛雖然是錦衣衛指揮使,卻沒有機會去前線打仗立功,老朱自然也不會給他什麽賞賜。
    也隻有新帝會這麽大方了。
    一出手就是一幢宅子,外回一萬貫鈔。
    朱允熥深深望了他一眼,道:“有朕賞的宅子,那別人的宅子,就退了吧。”
    蔣瓛心中一驚,滿臉錯愕的抬頭,目瞪口呆。
    “還有別人的錢,不要拿。”朱允熥悠悠道:“你要是真缺錢用,跟朕說,朕賞你。”
    蔣瓛額頭上的汗珠,密密麻麻滲出,轉瞬間,全身皆已濕透。
    前幾天,他的一位族人說,有一套宅子很不錯,正在出售。
    蔣瓛去看了宅子,心中也甚是喜歡。
    他如今有六房妻妾,可家裏的宅子太小,居住不便。
    若是將來再娶第七房,第八房,就更無法安置了。
    不過,蔣瓛也不敢公開強占。
    於是,便托人去問,對方先是開價三萬兩銀子,後來聽說是錦衣衛指揮使大人要買,哪裏還敢再開價。
    最後,雙方以三百兩銀子的價格成交。
    蔣瓛自以為此事做得並無破綻。
    畢竟,公平買賣。
    一個願賣,一個願買。
    雖然對方是害怕自己的錦衣衛指揮使身份,才給出這般低價。
    但他可沒有去公開嚇唬對方,更沒有使手段抓對方下獄,逼迫對方。
    對方是心甘情願,以三百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他的。
    卻沒有想到,消息還是傳到新帝的耳中了。
    至於拿別人的錢,這種事情,他就不記得了。
    因為做過不少次。
    誰知道太孫殿下指的是哪次呢?
    “陛下恕罪,臣再也不敢了。”蔣瓛連忙求饒,不敢分辯半句。
    “知錯就好。”朱允熥輕輕歎了口氣。
    對於老朱執政時的鐵腕反腐。
    他總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人殺了很多,可腐敗之風卻並沒有刹住。
    後世之人總是痛恨貪官汙吏,說人人皆可殺。
    可相比於這個時代,後世對官員的監督體係要完善得多。
    官員的腐敗,也遠沒有這個時代嚴重。
    許多在這個時代敢堂而皇之公開做的腐敗之事,在後世卻是最愚蠢官員,也不會犯的低級錯誤。
    這就是有效監督體係的威力。
    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監督管理體製,等釀成大錯,等上麵發現了再處以極刑,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畢竟,每個人都有僥幸心理。
    都覺得自己做的事情,不會被皇帝發現。
    而在這個時代的現實,也確實如此。
    沒有有效的監督機製,根本發現不了官員的貪樁枉法,再嚴厲的酷刑,也流於表麵。
    甚至陷入越嚴厲打擊腐敗,貪官汙吏越來越多的怪圈。
    殺了一批,又來一批。
    比韭菜冒得還快。
    老朱始終弄不得原因,但朱允熥卻是清楚的。
    嚴刑酷法隻是輔助,行之有效的監督機製,才是根本。
    就是要讓官員剛犯錯的時候,就立即發現,並糾正過來。
    郵傳部成立後,利用信件舉報,都察院核查,已經初步刹住了大明官場的風氣。
    但舉報反應出來的現實,也讓朱允熥觸目驚心。
    倘若真按老朱貪汙六十兩就處死的律法,大明官員基本上要被殺光,剩不下幾個人了。
    他這個皇帝,都隻能當光杆皇帝。
    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隻能分級處理,對從前的事情,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先警告,後麵再逐步收緊,越來越嚴。
    這是唯一的辦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扭轉大明官場的風氣,也不是一日之功。
    就連錦衣衛這個老朱親手創辦,親自監督的機構,時至今日,同樣貪腐橫生。
    蔣瓛已經算相對很清廉的。
    說白了,權力一定會滋生腐敗。
    沒有監督,就更不待言。
    “從前的事情,就算了。”朱允熥道:“錦衣衛要開展自查自糾。”
    “朕給你們三個月的期限整頓。”
    “若是三個月以後,再有犯者,就休怪朕翻臉無情了。”
    蔣瓛連道:“謝陛下隆恩,臣謹記在心。”
    朱允熥揮了揮手,蔣瓛又磕了一個頭,從地上爬起來,退了下去。
    此時,楊士奇,楊榮,姚廣孝,夏原吉等四人,從外麵走了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