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議與準備,大明新征程的開始!

字數:8772   加入書籤

A+A-


    新年如期而至。
    因為先帝“駕崩”的緣故,今年的春節,相對要冷清一些。
    至少金陵城內是如此。
    畢竟是國喪。
    雖然朱允熥已下了旨意,僅讓天下臣民哭臨三日,便一切恢複正常。
    可仍然有許多人自發的守著喪禮。
    金陵非比外地,權貴官員眾多。
    官員自然要在外人麵前,極力表現自己的悲戚之情。
    無論新皇帝是不是真的在意,至少這樣做不會被人抓住把柄攻擊,不會犯錯。
    金陵城內吃皇家飯的人可不少。
    有這些人的帶動,再加上附庸他們的親戚,朋友,四鄰……城內自然不會因為新春而歡樂萬分。
    當然,還是有一些不太管這些的人。
    街道上響起零零散散的鞭炮聲。
    該在過春節時走動的親戚,朋友,那更是一點不會少的。
    趁著大家聚會的時間,也在討論著新皇帝的登基,以及朝堂的變化。
    “今年新皇登基,天下要大變了!”
    “新皇在當儲君時,就做出了不少功績,一旦登基,那咱老百姓的好日子,真的要來了。”
    “那首童謠“吳王立,天下興,乾坤從此定,八百年太平”想必大家都聽說吧?新皇當初可不就是吳王嗎?”
    “誰沒聽過,前兩天,我家孩子和隔壁家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還在那裏唱呢。”
    “看來,真要應了這首童謠啦。”
    “咱老百姓,可算有盼頭了!”
    “大家夥也別高興得太早了,不是有傳言說,先帝是新皇所殺,為的就是自己掌權登基,若果真如此的話,這新皇不孝啊!”
    “那些傳言說什麽的都有,還有人說先帝沒有被殺,而是囚禁於後宮之中,誰知道是真是假呢?”
    “就是啊,我還聽到更離譜的,說先帝並不是被囚,而是自願居於後宮,對外謊稱駕崩,隻是為了傳位給新皇,順便看看,有什麽人敢反對!”
    “依我之見,這些傳言,皆不足為信。說不定就是某些明奸賣國賊造謠汙蔑新皇。”
    “這話言之有理。新皇之前執政做得怎麽樣?咱老百姓的日子是不是越過越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這樣的皇帝,我們不擁護,還想擁護誰啊?”
    “不錯,你們看看現在城中這水泥路,比以前那種石子摻沙的路,可好走多了吧?特別是下雨天。”
    “何止啊,現在大夥在外麵幹活的工價都提高一倍以上,可糧價卻沒有漲一分。同樣幹一天活,現在能買到以前兩倍的糧食。”
    “是啊,我家的大胖小子,可算是吃飽啊,以前哪有這麽好的日子過。”
    “那些汙蔑新皇的話,大家都不能信,也不要傳了。”
    “要我說,就算是真的,那又怎麽樣呢?唐太宗不也是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哥哥,逼迫父皇退讓嗎?可唐太宗那可是千古名君。”
    “對對對,隻要對咱老百姓好,能讓咱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咱老百姓就擁護誰,誰管其他的呢?”
    ……
    朱允熥的策略很快開始奏效。
    隨著有關他囚禁老皇帝,殺老皇帝的謠言越傳越多,版本也不斷推陳出新。
    老百姓也終於從一開始的引為奇談,津津樂道,慢慢變成了覺得不靠譜,沒意思,假消息!
    在各種不同的消息滿天飛的情況下,連傳播消息的人都懵逼了。
    到底哪個是真的呢?
    這又該如何驗證真假呢?
    最後就是不管啥消息,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假的。
    潑向朱允熥身上的髒水,就這樣的不清而清了。
    但他將消息放出去,讓反對者注意到這一點的目的,卻已經順利達成。
    幾乎與此同時,有關他大婚的消息,也開始四下傳播。
    “聽聞那顧盼君隻是尋常百姓家的女兒,竟然要一步登天,立為皇後?”
    “人家長得漂亮啊,那可真的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皇後是要母儀天下的,又不是光長得漂亮就行的。”
    “是啊,怎麽就立了一個小戶人家的女兒當皇後呢?本朝那麽多勳貴功臣之女都不娶。”
    “你們懂什麽?新皇立她為後,而不立勳貴大臣之女,正是為了防止外戚幹政。皇後的娘家勢力過大,可不是什麽好事。”
    “說得不錯,聽說這位顧皇後,聰明伶俐,知書達禮,這樣的人,立為皇後,又有何不可?”
    “皇帝也不是沒有娶勳貴功臣之女啊,此次一同迎娶的,不還有故中山郡王之女嗎?她要被立為貴妃啦!”
    “這倒是不錯,你們這些女人,也別整天想著這事啦。說顧皇後是平民出身,那隻是相對勳貴豪門而言,比起咱們這些普通百姓,人家就是大戶人家的女兒,一點都不窮的。”
    “那是自然,若非大戶,怎麽可能讓一名女子從小讀書呢?”
    “你們說,這新皇是怎麽看上顧皇後呢?”
    “我對這個也很好奇,有誰知道的,快和我說說。”
    ……
    相比刀光劍影,爺孫相互殘殺的宮廷鬥爭秘聞,民間百姓其實對此類“愛情”故事的興趣更大。
    畢竟,對前者感興趣的,主要是男人,女人大多興趣寥寥。
    而後者則是男女通吃。
    男人想聽點“香豔”的故事。
    而女人,自古以來,她們最喜歡的,就是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故事。
    正如後世的女子,最喜歡的電視劇情,永遠是霸道總裁愛上我一樣。
    人性如一,自古皆然。
    新皇要迎娶一位民間女子做皇後,女人們的八卦之火,已熊熊燃燒。
    “我聽說,顧皇後是去西市擺攤,因為相貌出眾,引起了轟動,才被皇帝陛下注意到,親自前往,結果竟一眼相中,墜入愛河。”
    “此事大家都知曉,當初顧皇後在西市擺攤引起的轟動,可大著呢。”
    “哎呀,早知道我當初也去西市擺攤就好了。”
    “哈哈哈,你想讓皇帝陛下看上你啊?你有顧皇後那麽美嗎?”
    “人家長得也不醜啊!”
    “你還是先撒泡尿照照鏡子吧。”
    “怎麽?你敢說本姑娘長得難看,是吧?本姑娘和你沒完!”
    “別吵了!”
    “你們說,顧皇後怎麽就長得那麽好看呢?”
    “不會是狐狸精變的吧?”
    “這話可不能亂說,傳出去得掉腦袋。”
    “新皇乃是天定的真龍天子,若真是什麽狐狸精,一見就會被他鎮壓,怎麽可能被封皇後呢?我倒是聽說,顧皇後是天女下凡。”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相傳顧皇後乃是王母娘娘的第九個女兒。”
    “不是說,王母娘娘隻有七個女兒嗎?”
    “瞧你這話說,難道王母娘娘後麵就不能生了嗎?”
    “說得極是,王母娘娘想生孩子,那還不簡單嗎?隻要和送子的觀音菩薩說一聲,保準就懷上了。”
    “可我總覺得哪裏不對。陛下是天子,顧皇後是天女,還是王母的女兒,那他們豈不是兄妹了嗎?怎麽能結婚呢?”
    “天上的事情,那都歸神仙管的。我們凡人怎麽搞得清呢。總而言之,就是天帝見陛下無妻,便派了天女下凡塵,許配給陛下為妻。陛下是領了天帝的旨意,才立她為皇後,明白嗎?”
    ……
    大明的百姓,可沒有什麽無神論的思想。
    故事傳著傳著,慢慢就往神仙鬼怪上麵引了。
    當然,這其中也有姚廣孝的探聽司,在暗中推動的緣故。
    製造顧盼君的身份之謎,也正好能化解有關針對朱允熥的惡毒謠言。
    這亦是他從朱允熥的回複中得到的啟發。
    放出更多更混亂的消息,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這一策略十分成功。
    漸漸地,關於朱允熥弑殺爺爺,奪取帝位的謠言,已然沒有什麽人繼續傳播了。
    不過,金陵城的西市上,卻是一夜之間多出了許多擺攤的妙齡少女。
    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爭奇鬥豔。
    引發無數人前往一睹為快。
    很顯然,這些人都是被顧盼君的故事給刺激了。
    便也紛紛效仿,看自己能不能撞大運,也被新皇看上。
    當皇後肯定是不可能的,但當一個妃子,那也不錯啊。
    實在不行,勾引到達官貴人,勳貴二代公子,也能從此一生吃喝不愁了。
    為此,西市上不知道引發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愛情故事”。
    諸如某富家公子始亂終棄,多情女子傷心斷腸,淚灑西市。
    諸如某書生假扮勳貴公子,騙得多位少女。
    諸如兩名勳貴之子,皆看上了西市某美少女,爭風吃醋,大打出手。
    ……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些都是後話了。
    除了這些各種各樣的離奇故事,八卦傳說外,關心朝廷大事的人們,也十分敏銳的發現,《大明日報》正連續多日,報道有關女真三部侵犯大明邊境之事。
    《可恨!剛種下的糧食竟被女真騎兵給糟蹋了!》
    《女真三部猖狂侵犯我大明邊境罪行累累!》
    《犯我邊境,侵我領土,殺我邊民,反明排明,欺人太甚!》
    《女真三部窮兵黷武煽動對大明發動戰爭!》
    《強烈抗議女真三部侵犯我大明領土!》
    《且看女真三部還要在侵犯大明的道路上走多遠!》
    ……
    一篇篇的報道,密集出爐。
    很多報道,甚至還繪製了圖畫,雖然和文字一樣是黑白的。
    但圖畫給人的衝擊感更強。
    畫麵上,正是女真騎兵肆虐的場景。
    望之便令人憤慨不已。
    說起來,這些也並不是瞎編,還真的就是事實。
    特別是北元各部落臣服大明之後。
    要知道,在此之前,女真三部就和北元的部落,多有爭端。
    雙方打起來都是毫不留情的。
    類似的資料,自然是一搜集一大把。
    便是侵犯大明東北方長城防線一帶的事情,也並不少見。
    隻不過,以前大明朝廷並不願挑起戰爭,自然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雖然也會派兵報複,卻不會向民間百姓宣講這些事。
    如今大明日報上連篇累牘的報道,很快就引起了無數人的注意。
    “可惡,女真三部的人,太可恨了,竟然肆意犯我大明邊境?”
    “北方蠻子的向來如此,也不是第一天了!”
    “難道我大明的子民,就任由他們欺壓,邊境就由著他們隨意侵犯嗎?”
    “要不然,曆朝曆代怎麽會修長城呢?還不是為了防範他們的入侵嗎?”
    “你這說的哪一年的老黃曆啊?新皇還是儲君的時候,就已經下令,後世永不修長城啦。”
    “北元都被我大明天軍平定,區區女真三部,朝廷就該派兵滅了他們。”
    “說得不錯!這些報道,看得我真是氣憤啊。我大明乃天朝上國,難道還要受小小的女真三部欺壓不成?”
    “你們別光顧著說啊,我已經去報名參加新軍了,希望能挑選上吧,我要上前線去殺蠻子。”
    “呃,看報紙上這般大肆報道,朝廷應該是準備對女真三部開戰了。”
    “此言有理啊!莫非朝廷真要對女真三部開戰?”
    “不是說朝廷要派大軍出海嗎?怎麽又對女真三部開戰呢?”
    “兩碼事,出海派的是海軍,出征女真的是陸軍,不相幹。”
    “同時開戰啊,那大明的國力,能支撐得起嗎?”
    “區區女真三部,我大明天軍彈指間就能將他們滅了,擔心這個幹嘛。”
    “說得極是,連北元的鐵騎都擋不住我大明天軍,女真三部算什麽啊。”
    “打,一定要狠狠打。不好好教訓一下女真三部,我心中的氣不能平。”
    “血債血償!敢殺我大明子民,侵犯我大明邊疆,必須讓他們接受懲罰。”
    “聽說陛下要在登基之日,檢閱大軍,同時向女真三部宣戰。”
    “太好了!新皇登基,大明從此揚眉吐氣!哈哈哈!”
    ……
    時光飛快。
    一轉眼已是正月十五日。
    這個春節,朱允熥格外忙碌。
    因為有太多的祭祀。
    此時的他,還真不能偷懶不去。
    另一方麵,他還在忙著的製定各種政策,隻等著一登基就正式公布。
    雖然朱允熥定的登基典禮最後期限是正月底之前。
    但手底下的大臣們,自然是要盡量提早辦好。
    正月十五日,乃是元宵佳節,也是朱允熥正式登基稱帝的日子。
    大明的新征程,將從這一天正式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