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弱點!春宵一刻!

字數:10477   加入書籤

A+A-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這無疑是最令人春風得意之事。
    朱允熥身為君主,自然無須像書生那般,期待“金榜題名”。
    但繼承皇位,登基稱帝,又何嚐不是另類的“金榜題名”呢?
    從此手握乾坤,執掌天下,俯瞰世間,如何能不快意?
    同樣,今日亦是他的洞房花燭夜。
    入夜之後,全城燈火通明。
    正元宵佳節,大家都走上了街頭。
    應天府早早點亮了路燈,又新設了許多燈籠,並在城中各處做了不少裝飾,直將整個金陵城皆“打扮”得輝煌熣燦。
    皇城是金陵城的最高處。
    站在皇城上往外望去,入眼皆是人間煙火,滿目繁華。
    “嗖!”一聲銳耳的尖叫聲響起。隨之,便見一道明亮的火光直入雲霄,然後在天際蒼穹,化作了漫天煙火。
    七彩絢爛的煙花釋放出美不勝收的驚豔畫麵。
    大明子民,何曾見過這等煙花?
    煙花漫天的情景衝擊著每一個人的視覺,讓所有人皆深深震撼。
    時至今日,製造局製造各類火藥的能力,早已與當初不可同日而語。
    煙花亦屬火藥之列,製造局負責的朱高熾,雖不是朱高煦那樣的熊孩子,可畢竟亦是一名半大少年,有著少年好玩的天性,對如此好玩之物,又如何能不特別重視呢?
    就這樣,火藥工廠的煙花不斷推陳出新,也越來越好看。
    他原想在春節時好好“露一手”,討一討老朱和朱允熥的歡心。
    卻不料,老朱意外駕崩,竟差點讓他苦心準備的煙花無用武之力。
    好在到了今日元宵佳節,朱允熥登基且大婚,這些煙花,到底還是能派上用場了。
    燃放煙花的地點,就定在皇宮前的廣場上。
    這裏白天剛舉行過盛大的閱兵典禮,晚上又正好用來燃放絕美的煙花。
    這亦是朱允熥的有心安排。
    如此一來,隱居後宮的老朱,也能看到煙花燦放的美景。
    京城內的文武百官則賜宴奉天殿外的廣場上,一邊用餐,一邊觀賞煙花。
    不過,朱允熥並沒有陪百官一起用餐賞焰火,而是一個人走進了毗鄰後宮的小院落。
    這個院子外麵戒備森嚴,裏麵卻安靜無比,除他之外,再無其他人。
    朱允熥走進一間陳設極為雅致的書房。
    他挪動了一下擺放在牆櫃上的精美琉璃瓶。
    一陣陣輕微可聞的機括轉動聲音傳來,卻不見房間內有任何東西移動。
    除了異響,什麽都沒有。
    朱允熥邁步離開琉璃瓶所在的位置,走到牆櫃的另一邊,這裏擺放著幾個平平無奇的木匣子。
    他掀開旁邊牆櫃上一塊木板,裏麵竟還有一個夾層,從外麵看不出分別,若非事先知曉,根本想不到還有隱秘夾層。
    夾層中間,擺放著一把鑰匙。
    取出鑰匙,打開其中一個木匣子。
    此時才能看清楚,那木匣子裏麵皆是厚厚的鋼板,隻有外麵用木頭包裹著。
    換句話說,若沒有鑰匙,即令鋒利的刀劍都無法將其劈開。
    木匣中間,便放著一份卷軸。
    實際上,這個木匣是固定在牆櫃上的,不能移動,匣子旁邊有孔道通向裏麵。
    剛才朱允熥轉動琉璃瓶,正是為了使孔道裏的卷軸,通過機括送到木匣裏。
    倘若不先轉琉璃瓶,即令是強行打開了有鋼板內襯防禦的木匣,裏麵也將是空空無物。
    這些機括環環相扣,足見保密之嚴。
    朱允熥將卷軸取出來,一展而開。
    那熟悉的字跡便映於眼簾。
    這正是老朱寫給他的信。
    如今老朱“自囚”於後宮,為防消息泄露,兩人不便相見,便隻能通過這種方式來傳遞信息了。
    這個地方,也是接收錦衣衛和檢校情報的樞紐中心。
    自從上次蔣瓛說過之後,朱允熥便督促工匠,加快了工程進度,終於在登基之日,趕製完成。
    有了這個院子,有這麽一條隱秘“通道”,便可極為方便的與老朱進行秘密交流。
    自從老朱“駕崩”,朱允熥在靈前即位,權力的感覺,便讓他越來越著迷。
    較之原來當儲君執政,當皇帝是截然不同的。
    真正的高高在上,真正的俯瞰眾生!
    及至今日登基大典,更是將這種感受推向了巔峰。
    難怪連劉邦這樣的人,也會發出“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的感歎。
    但正因為如此,朱允熥也更有一種要被權欲和奉承,被玄妙而高高在上的快感衝昏頭腦的感覺。
    他在心中不斷的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
    權力使人昏聵!
    任何一個人,在皇帝寶座上坐久了,都會慢慢由精明變得昏聵。
    這是因為周圍所有的人,都在吹捧他。
    久而久之,漸漸地,就真的會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也就會變得昏庸和無能。
    再或者,對權力的掌控欲越來越強,從而開始變得有些神經質,懷疑起自己身邊的所有人。
    曆史上的漢武帝,年輕時是何等的雄才偉略。
    可後來年齡大了,老了,當皇帝久了,竟搞出了著名的“巫蠱之亂”。
    要知道,早年漢武帝對太子劉據是信任無比的。
    劉據雖然還沒有登基即位,卻經常監國,時間長達近二十年。
    能讓太子監國二十年,足見漢武帝有多信任自己的兒子。
    可就這樣一個無比信任兒子的皇帝,竟然在晚年相信了兒子要謀反的傳聞,最終造成父子相殘的慘劇。
    漢朝的衰落,也由此拉開序幕。
    類似的例子,還有齊恒公,早年同樣是英明無比,任用管仲改革,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卻親信易牙、豎刁、開方等奸妄小人,最後竟被活活餓死。
    還有唐玄宗,亦是早年英明,奮發圖強,晚年昏庸的例子。
    即使是號稱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晚年都同樣慢慢變得昏聵,貪於享樂。
    ……
    曆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不能從曆史中汲取任何教訓!
    為什麽呢?
    因為所有的曆史教訓,都是人性的本能驅使下所犯的錯誤。
    人類不可能擺脫自己的人性本能,自然也就不能從曆史中汲取任何教訓。
    朱允熥深知這一點。
    但擺脫不了人性本能,卻可以盡可能的控製。
    身為帝王,犯錯的代價太過於沉重。
    故而,當眾人都在歡慶,當他自己也為登基,為大婚而興奮不已的時候,他來到這個無人的院落,看起了老朱的信,也借此強迫自己保持冷靜。
    真正成為帝王,朱允熥便發現自己反而沒有做儲君時的任意揮灑,舉重若輕。
    那時候的他,無所顧忌,也不怕犯錯。
    而現在卻開始感到“害怕”。
    他必須要小心行事。
    連老朱這樣的人,都有胡惟庸想將其架空。
    連一統六合,橫掃天下的秦始皇,身邊都有趙高這種人物,在秦始皇一駕崩,便敢立即專權!
    帝王寶座,並非高枕無憂。
    要坐穩也沒有尋常人想象中那麽輕鬆容易。
    朱允熥所擁有的優勢,無非是超越時代的眼光,以及對曆史的一小部分了解。
    至於說到政治手腕和能力,他雖然自信亦有幾分本事,但與朝堂上那群老奸巨滑的人精相比,也不見得就一定勝過他們。
    隻不過,他是皇帝,占據天然的優勢。
    老朱當了很多的皇帝,在政治鬥爭上經驗豐富,多向老朱請教,對他而言,無疑是有益的。
    不恥下問,方能學得真本事。
    何況請教的人,還是自己的皇爺爺,這又不丟人。
    對於怎麽建設大明,指導大明科學院,製造局發展,開銀行,興現代金融……等等這些問題,朱允熥憑借穿越者的優勢,可以輕鬆甩開老朱一百條街。
    但在如何掌控朝局,了解人心,平衡政治勢力等事情上,老朱無疑遠比他經驗豐富得多。
    展開卷軸,仔細看了看老朱寫來的信。
    朱允熥認真思索了片刻,隨後給老朱回信,也將這些時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接下來的人事安排和改革措施,都細細講述了一遍。
    寫好之後,待墨跡稍幹,他再將其卷起來,製成卷軸,放入另一個木匣內。
    隨後啟動機關,便聽得細微的機括轉動之音響起。
    朱允熥知道,卷軸應該是被送入老朱所居住的後宮了。
    伸了一個懶腰,朱允熥隨即走出了房間,一路走出院子,便看到有一道窈窕人影,正站在外麵靜靜等候。
    見到他出來,連忙施禮道:“臣妾參見陛下!”
    來人自然是顧盼君了。
    此時的她,已經脫去皇後的鳳冠華服,穿了一身清雅素淨的長裙,月色下卻更顯明亮動人。
    朱允熥這才想起,今日不僅是自己登基的日子,同時還是新婚之日。
    將新娘子丟到一邊,自己跑到這小院裏來,似乎有點不太好吧?
    “平身!”朱允熥一邊說,一邊拉起了她柔若無骨的小手,道:“這天寒地凍的,外麵風大,你該早些回屋歇著了。”
    顧盼君微微笑道:“謝陛下關心,臣妾不冷。”
    她掂著腳,歪頭向後麵的院子望了望,眨了眨明亮的雙眼,道:“外頭很是熱鬧,陛下不去賞煙花,卻跑到這個小院子來,裏麵是有什麽寶貝,這麽吸引陛下呢?”
    朱允熥笑道:“你這麽好奇,剛才怎麽不進去呢?”
    少女臉上露出一抹活潑精靈的神色,道:“門口的侍衛說,陛下有旨,任何人不許入內。”
    “臣妾就算想進去,那也進不出去啊。”
    朱允熥深深望了她一眼,笑了笑,沒有說話。
    如果剛才她真要以皇後身份硬闖的話,皇帝不在場的情況下,門口侍衛是擋不住的。
    所謂帝後一體,皇帝不在,皇後便是“君”。
    君臣有別!
    除非有特別的聖旨專門交待,否則,門口的侍衛,擋得住滿朝文武百官,擋得住皇室親王,卻絕對擋不住堂堂的大明皇後。
    “臣妾就是隨口一問,陛下不用告訴臣妾。”顧盼君巧笑道:“今夜是元宵佳節,月色很美,煙花也很好看,陛下,我們一起去看煙花好不好?”
    朱允熥輕輕點頭,兩人便攜手向外麵走去。
    “那個院子,隻是朕用來處理一些私事。”朱允熥隨口解釋道:“朕不願外人幹擾,你能理解嗎?”
    顧盼君畢竟是皇後,將其迎娶進宮,就是希望她擔負起管理後宮的重擔,使自己少操一些心,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治理天下上麵。
    要用她,就不能讓她心裏有疑惑,有一根刺。
    故而,朱允熥才稍稍說明了一下。
    不要以為皇帝高高在上,就可以不尊重人性,隻需要下達冰冷的命令,讓下麵的人無條件去執行。
    這樣去想的話,無疑對政治的理解,還太過於天真。
    事實上,若果真如此,久而久之,下麵的人,便會與皇帝離心離德。
    沒有人願意為一具冰冷無情的機器賣命,即使這個人是皇帝,也同樣會讓人心寒。
    翻開史書,昏君暫且不論,凡是有為的明君,無一不是“至情至性”之人。
    比如說劉邦,再比如說李世民,乃至朱允熥自己的皇爺爺朱元璋,皆是如此。
    人心,才是世間最鋒利的武器。
    人心,也是權力的根本。
    哪怕是帝王,若完全喪失人心,也會被權臣架空,推翻統治。
    顧盼君聞言,嘻嘻一笑道:“陛下,臣妾明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裏的小秘密。”
    她拉緊了朱允熥的手,調皮地將頭倚靠在他身上,道:“陛下若是一個人處理不了的話,也可以安排幾名乖巧懂事的宮女,到裏麵幫助陛下處理。”
    “隻要永遠都不讓她們走出那個院子,就不用擔心她們泄密了。”
    她語氣平緩:“世間能讀書識字的女子,雖然遠不及男子多,但總歸還是有一些。”
    “恰好她們大多都是大家閨秀,本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挑選一些入宮,讓她們守在院子裏,她們也能住得習慣。”
    朱允熥不由得一怔,再度瞥了顧盼君一眼。
    看來,精靈古怪的少女,多半已然猜到,這個院子是直通後宮的“通道”。
    她或許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肯定心中有所懷疑。
    隻不過,聰明的少女選擇了故意裝作不知情,又適時的提醒了一下他。
    這個院子,不僅要與老朱進行通信,還要處理檢校和錦衣衛打探到的情報。
    換句話說,這裏也是大明的一個情報中心。
    僅靠朱允熥一個人去處理所有的事情,負擔很重。
    此前,他不是沒有想過安排人進院子幫助自己。
    但要將一群讀書人囚禁在一個小院裏,終生不準出院子半步,有點太難為他們了。
    畢竟,這就真的和坐牢無異了,而且還是終身監禁。
    即使皇權壓迫之下,被逼同意,也肯定會心生不滿。
    朱允熥感覺,若自己真那樣做,恐怕不帶侍衛,都不敢孤身一人進院子了。
    誰知道時間久了,那些人會不會被逼得發瘋,和壬寅宮變中行刺嘉靖帝的宮女一樣,來行刺自己呢?
    顧盼君的建議,倒是給了他一個啟發。
    不錯!
    隻要安排曾經讀過書,認識字的女子,進入院子裏麵就好。
    長期封建道德約束之下,那些能讀書識字的女子,普遍出身在家世極好的家庭裏。
    而越是這樣的家庭,對女兒的管教也越嚴。
    有些世家甚至規定,未出閣的少女,不準下繡樓半步。
    對於那些少女來說,能有一個大院子給她們自由活動,有一群同齡人在一起交談,玩耍,已經是讓人很愉快,很開心的事情。
    也是讓人十分羨慕的生活。
    從小到大,她們早就已經習慣了宅在家裏,絕不出門。
    住進宮裏的院子,她們也不會有太多的反抗,隻會坦然的接受命運的安排。
    畢竟,她們就算正常嫁人,大多還是會一輩子呆在後院。
    隻要朱允熥不像嘉靖帝虐待宮女那樣虐待她們,對她們稍施恩寵,她們還會感恩戴德。
    有她們相助,處理情報就很輕鬆了。
    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
    “好,就依你的主意辦。”朱允熥笑道:“不過,這挑選合適的人員,恐怕也不容易。”
    顧盼君聽到建議被采納,頓時眉開眼笑,又道:“徐妹妹是勳貴出身,認識許多大家閨秀,此事若由她來經辦,應該可以辦得妥當。”
    朱允熥笑問道:“你就不想自己親手經辦此事,立一個功,為朕分憂嗎?”
    顧盼君明眸閃動:“徐妹妹來做此事,確實比臣妾更合適。不過,陛下如果一定要讓臣妾來辦的話,臣妾也很樂意。”
    朱允熥哈哈大笑:“皇後想怎麽安排,那就怎麽安排吧。”
    說著,他抱住顧盼君,一雙手便不老實的向她熊前襲去。
    他可是早就想占有這位絕色美女。
    剛才一勾動,心底的欲望竟越來越濃,再也按捺不住。
    “陛……陛下,現……在……還是在外麵。”顧盼君臉色羞得通紅。
    宮女太監們已自覺轉身,不敢再看。
    但少女依然窘迫無比。
    “怕什麽,這也是在朕的宮內。”朱允熥根本毫不在乎,手上動作不停,漸漸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