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離譜的物價
字數:4364 加入書籤
奧德彪站在基特加某個集市的入口,眼前是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烈日當空,陽光灑在塵土飛揚的街道上,映照著各色皮膚的人們。
布隆迪沒有他熟悉的高樓大廈,隻有低矮的房屋和泥土地,顯得尤為樸實和原始。
基特加的城市建設沒有首都布瓊布拉搞得好。
在布瓊布拉雖然也沒有高樓大廈,但好歹路是水泥路,幹淨整潔,城裏大路兩側則是蒼翠蔥蘢的樹木。
早上的話,城裏到處都是飛鳥歡快的啾鳴,一點都不怕人。
綠化程度絲毫不遜色於華夏。
基特加就差了很多,一個個集市比華夏的小縣城都不如。
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香料和食物的氣味,刺激著奧德彪的嗅覺。
他深吸一口氣,感受到了這裏特有的濃厚氛圍。
四周,各種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布隆迪集市特有的樂章。
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孩子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奧德彪開始穿梭在人群中,他的目光被各種奇特的商品所吸引。
剛到城裏時,雷馬納就推著他的二八大杠去修理店換輪胎了,這也是香蕉自行車手一行最大的開支了。
一般內胎在2000布朗,外胎在5000布朗左右。
換胎頻率看具體磨損程度,一般兩三個星期就該換了。
當然也有囊中羞澀的,一兩個月才換一次。
你問這樣會不會危險?
那就要看每個人的命硬不硬了。
兩人約定一兩個小時後再集合,所以現在奧德彪是自由閑逛狀態。
攤位上擺放著各種非洲特產,有色彩斑斕的紡織品、雕刻精美的木雕、形狀各異的陶器等。
他停下腳步,仔細端詳著這些藝術品,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創造力的體現。
雖然奧德彪的媽媽空閑時間也會做陶器,但那基本是最差的一級別陶器了,完全沒有任何藝術價值。
布隆迪基本上隻有特佤族婦女做的陶器才能賣出好價錢。
人家那才是祖傳的手藝,圖西族和胡圖族拍馬也趕不上。
奧德彪嚴重懷疑,圖西族和胡圖族共同歧視特佤族,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手工活沒人家做的好。
盡管這裏充滿了貧窮與落後,但奧德彪並沒有感到絲毫的不適和反感。
相反,這兩個月來,奧德彪被這裏人們的樂觀和堅韌所打動。
他們是真的很樂觀。
買不起衣服、買不起日用品無所謂,有口吃的不被餓死,布隆迪人就能滿足了。
可憐的是,就這麽一點小小的願望,都有很多人無法達成。
盡管貧困在布隆迪是普遍現象,70%多的人口處在貧困線以下。
但不同地區的貧困程度也不盡相同。
日收入低於1美元是貧困,日收入低於1人民幣也是貧困。
沒有最窮,隻有更窮。
但他們雖然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卻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這種精神讓奧德彪深感敬佩。
不敢多看,奧德彪拿著錢快速到生活區尋找自己的需求,這些木雕和紡織品不是賣給他們這種窮人的。
一斤白糖,500布朗。
一掛香蕉,6000布朗。
木薯按堆賣,一堆木薯五六十斤差不多4000布朗。
布隆迪的物價是非常離譜的。
其中常見的木薯、香蕉等食物價格還勉強算合理,因為布隆迪遍地都種這些。
工齡10年以上的熟練工人的月薪酬能買五六百斤的香蕉木薯,餓是餓不死。
但坑爹的地方在於布隆迪沒有工業。
國內基本就隻有一些小型的企業和加工廠,就有一家製糖廠,還是和某個國際公司合資的,貴的要死。
所以一個布隆迪人倘若隻拿最低工資的話,他們四五天的工資才能買一斤白糖。
就很離譜。
因為依賴進口,但凡是工業品在布隆迪就貴的厲害,一瓶檸檬汽水也要500布朗。
底層人累死累活幹幾天還買不起一瓶汽水......
奧德彪剛剛從繁忙的市集滿載而歸,左手拎著白糖和一些調味品,頭頂一掛香蕉,右手拖著五六十斤的木薯。
年輕的身體就是好用,有用不完的牛勁。
不過他現在還不能回去,二十多公裏的距離呢,難道走回去嗎,還是打車回去。
當然去找好兄弟雷馬納啦。
想到這,奧德彪腳步不停地向城市東邊的那家自行車修理店走去,雷馬納就是去那裏修車的。
修理店內,工具聲此起彼伏,一堆人正忙碌著。
見到奧德彪進來,雷馬納熱情地打了個招呼:
“喲,奧德彪,這麽快就買好東西了嗎?我還要等一會,剛剛人太多了。”
雷馬納就這點非常好,在外麵公開場合,他從來不會叫奧德彪為穆加約,而是叫他的正名。
奧德彪笑了笑,把東西往門口一放,就湊上前去。
此時店主老約翰正仔細檢查雷馬納的自行車,然後皺起了眉頭:
“你這車啊,不僅輪胎磨損嚴重,鏈子還鬆了,刹車也不太靈,得好好修修。”
雷馬納一聽,心中不禁有些焦急:“那得多久啊?我朋友還等著我呢。”
老約翰安慰道:“別急,我這就給你修。不過,你得等等,我得先把手裏這活兒幹完。”
雷馬納無奈地點了點頭,隻能坐在一旁耐心等待。
奧德彪趁機環顧四周,隻見店內牆上掛著各式各樣的自行車配件,地上堆滿了待修的自行車。
而老約翰則熟練地操作著各種工具,將一輛輛自行車修得煥然一新。
時間慢慢流逝,終於輪到了雷馬納的自行車。
老約翰熟練地換了輪胎,拆下了鏈條,換上了新的,然後又調試了刹車。不一會兒,二八大杠就煥然一新了。
就是可憐雷馬納的錢包要癟了。
“好了,你試試。”老約翰將自行車推到雷馬納麵前。
雷馬納迫不及待地騎上去試了試,發現車子果然順暢多了。
他感激地看了老約翰一眼:“謝謝你啊,老約翰。”
“不客氣。”老約翰擺了擺手,“快去吧,別讓伱朋友等急了。”
雷馬納點了點頭,有點肉痛地交了近萬布朗的修理費。
然後幫奧德彪在後座固定好香蕉和木薯後,跨上自行車,晃悠悠地向城外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