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將刊登國外,龍貓創作

字數:9637   加入書籤

A+A-


    西城區百萬莊大街。
    街道兩側佇立著的槐樹,已然沒了夏季那繁茂如穹頂般的壯觀場麵。
    槐花枯萎,綠葉凋零。
    就連樹皮也跟著刷上了一層白漆。
    清晨的街道上,蕭瑟的秋風將枯枝落葉吹得嘩嘩作響,在街道的青石磚上打著旋,仿佛下一秒就要化身旋風,將街道席卷一空。
    街道盡頭。
    一個衣著單薄的年輕女同誌,從巷子的轉角走了出來。
    她留著一頭齊耳短發,容貌清秀。
    “嘶……呼……BJ秋天好冷啊。”
    張黎裹著身上唯一一件比較保暖的綠色軍大衣,雙手攏在寬大的袖口裏,立起衣領縮著脖子,瑟瑟發抖的在風中行走,嘴裏止不住的抱怨著氣溫。
    口鼻間呼出的水汽往空中逸散,在早晨的陽光底下格外明顯。
    隨著即將步入十一月,張黎她們單位《中國文學》雜誌社也修改了早上到班的時間,從夏季的八點改到了現在的九點。
    隻不過張黎今天之所以起得這麽早,自然是有她的原因。
    七月份,她作為審稿編輯向社裏推薦了兩部程開顏的兒童文學作品:《夜晚的潛水艇》、《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最終才在十月中旬,雜誌社裏完成了這兩部作品的翻譯。
    上周翻譯老師那邊的英文翻譯稿件,提交到雜誌社校對科審核通過,可以刊登了。
    而今天就是兩部作品正式開始印刷的日子。
    再過不久,它們將隨著新一期《中國文學》雜誌一起,搭乘跨國遠洋遊輪,或乘坐貨運飛機發往國外,上架書店刊登,出現在國外讀者的視線之中。
    所以今天張黎才起得這麽早。
    以程開顏同誌這兩部作品的優秀與翻譯老師們的嘔心瀝血,想來應該會獲得《中國文學》那些國外讀者們的青睞與喜愛吧?
    想到這裏,張黎心中雖然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
    於是下意識加快了行走的步伐,朝著《中國文學》雜誌社而去。
    路過早點攤子,張黎買了兩根油條,一杯豆腐腦,一邊吃一邊走進雜誌社。
    “小張同誌?早上好啊。”
    守門的那位蘇同誌,熱情的問了聲好。
    “早上好。”
    張黎禮貌問好,隨後頭也不回的快步離去,隻留下一個英姿颯爽的背影。
    讓門衛蘇同誌望眼欲穿,內心悲涼。
    張黎回到辦公室,在門口恰好遇見了主編葉君健,“主編,早上好。”
    葉君健裹著一件灰色大衣,手裏捧著一個印著“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茶缸子,正呼呼呼的吹著滾燙的開水與水麵的茶沫子,看到張黎,他和藹一笑:“早上好,小張同誌,今天怎麽來這麽早?”
    “還不是因為程開顏同誌的那兩篇作品嘛。”
    張黎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坦然說道。
    “嗬嗬,沒想到你還蠻上心的。”
    葉君健笑著打趣一番,張黎上心他並不奇怪。
    這位程開顏小同誌,的確是一個攪動風雲的年輕人。
    六七月份的時候,他被兒童文學界公認為理論專家,又被葉老與冰心女士二人譽為兒童文學大師。
    這也是當初,為什麽張黎推薦程開顏的兒童文學作品時,葉君健和社裏的領導們會答應得如此痛快的原因。
    不過上個月他又在南疆前線立下大功,回頭發表的《芳華》更是引起了激烈的討論與批評。
    為此雜誌社某些保守的領導更是擔心得不行,差點就要把他的作品撤掉。
    好在事情反轉得很快,這才讓他們打消了念頭。
    “小張你去接點熱水坐會兒,等下我們去外文出版社瞧瞧印刷得怎麽樣了。”
    “嗯嗯。”
    ……
    半小時後,太陽終於熱烈了些許,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我們走吧,小張。”
    葉君健從辦公室出來,叫上張黎。
    二人出了雜誌社,朝著百萬莊大街另一頭而去。
    雜誌社和外文出版社同屬外文局下屬,都在這條百萬莊大街上,離得很近,走幾步路就到了。
    二人在出版社幹事的帶領下來到印刷工廠,找到了流水線上正在印刷的一本本厚厚的雜誌。
    “葉主編,這就是印刷好的雜誌,您過目看看。”
    印刷車間的負責人做好記錄後,拿了印刷好的雜誌遞過去。
    葉君健連忙翻到那兩部作品的頁碼,翻看起來。
    “怎麽樣?主編?”
    一旁的張黎看的心癢癢,這兩部作品可是她推薦的,若是受歡迎的話,這樣她也臉上有光,能落個慧眼識珠的名聲。
    “印刷質量挺高的,就是為了控製版麵,字體印刷比較小,要是能印單行本就好了。”
    葉君健看幹淨光滑的白色紙張上,一段段油印清晰的英文字母,心中也有些高興。
    這兩部作品,主要是他翻譯的,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那應該是不太可能了,除非將來有一天被國外的出版社看中,單獨印刷,但是嘛……”
    張黎搖搖頭說道,中國文學承擔的任務是將國內作品刊登到國外,沒有單獨印刷的計劃。
    葉君健笑著說道:“也不一定吧,說不定小程同誌的作品就被看中了呢?
    我在雜誌社工作這麽多年以來,看過不少作家走向國外,他們的文學作品雖然優秀,但卻始終不能在國外掀起潮流,缺乏真正的現象級作品。
    原因有很多,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兩點,翻譯質量與文學潮流錯位。”
    葉君健就在他的老本行翻譯上接著解釋,“小張你也來社裏好幾年了,以後可以多在翻譯工作上下功夫。
    一部好的翻譯作品,除了原著本身的優秀之外,還很大程度上需要翻譯老師們的苦心雕琢,細心揣摩作品原意,保持原作者語言風格,力求原作在不同的語言中獲得新生。”
    看到張黎若有所思的認真神情,葉君健信手拈來的舉了個例子:
    “就好比莎士比亞寫的:
    &npare thee&nmer"s day?
    Tovely&nore&nperate.
    國內有些早期的翻譯老師直接直譯:我可以把你和夏天比較嗎?你更可愛,而且更溫和。
    這裏的“比較嗎”非常生硬破壞詩意,“溫和”雖準確但無韻腳,散文式的譯法直接喪失十四行詩的格律美。”
    說完,他看向張黎,考教道:“你覺得這裏怎麽翻譯更好?”
    “嗯……”
    張黎沉吟許久,然後緩緩開口道:“我能否將你比作夏日?你比它更可愛也更溫婉。”
    “很不錯!”
    葉君健大笑著拍手,眼中滿是欣賞,“不愧是北大的高材生。”
    “嘿嘿。”
    張黎羞澀的撓了撓頭。
    “所以中文翻譯英文同樣是一件難事,你看……”
    葉君健隨手翻開《夜晚的潛水艇》,給她指著其中某個經典的片段,念道:
    “To d it was to dwell&ns wity paled into insignificance.
    for no joy of flesd rival the ecstasy&ns.”
    “一旦擁有它,現實就微不足道,沒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歡樂了。”
    張黎聽著耳邊熟悉的英文,下意識的翻譯起來。
    緊接著十分驚喜的說道:“您翻譯得太妙了!以‘pms’替代直譯‘fantasies’,更是賦予了這句話超越現實緯度的內涵。”
    “所以我剛才說了翻譯質量上這兩部作品是不用擔心的,而且它們還是兒童文學作品。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兒童文學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隔閡,就像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安徒生童話,丹麥童話寓言。
    因為它們本質上,都是寫給兒童的。”
    葉君健笑容更盛了,索性直接道出他的猜測。
    “所以說……”
    張黎眼睛都亮了起來,“所以說程開顏的這兩部作品,很有可能會受到外國人的歡迎。”
    她看不到作品刊登在國外時,讀者們的表現。
    但能想象出那些金發碧眼,皮膚慘白,衣著時尚典雅的西方讀者們在讀到這兩部作品時,不由自主捂著嘴,瞪大眼睛發出驚歎的——
    “OH!MYGOD!”
    “AMZING!”
    “哦!我親愛的上帝!看看這部來自中國的童話故事!真是令人驚歎叫絕!”
    ……
    一想到會有一群遠在大洋彼岸的西方人,被程開顏的作品征服,張黎心中就有種抑製不住不住的快感與期待。
    甚至是迫不及待看到這些目空一切,自詡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西方人被這兩部作品所折服。
    ‘程開顏?就是那個程開顏?他的作品要刊登到國外了?’
    ‘我的天呐!真是個勁爆的消息!’
    一旁的車間負責人,聽著兩人的交談,心中暗暗驚歎。
    ……
    從出版社印刷工廠回來後。
    張黎便帶著兩本《中國文學》樣刊,乘車朝校尉胡同而去。
    先前她與程開顏有過約定,說等到作品刊登的時候,會親自把樣書送過來。
    ……
    與此同時。
    校尉胡同梧桐院。
    這座小小的四合院裏,一間直麵著歪脖子梧桐樹的窗戶,大敞開著。
    一條純黑的小尾巴垂落在窗外,愜意的在牆壁上來回擺動,濃密烏黑的毛發被蕭瑟的秋風吹得露出其中嬌嫩的皮膚,在陽光下格外明顯。
    “喵喵喵……”
    隻見窗沿斑駁褪色的木坎上,趴著一團漆黑的事物。
    程開顏俯於案前寫著稿子,空閑的左手在哈基米油光水滑的黑色皮毛上無意識的揉搓,讓其舒服得直打滾。
    今天是周日,但他沒有去教師大院和自家對象貼貼。
    原因很簡單。
    昨天被小姨當場抓包了他和曉莉姐兩人。
    於是小姨以不能影響學習,把他趕了回去。
    讓程開顏有些鬱悶。
    明明是小姨主動給他和曉莉二人單獨相處的空間,甚至去開會前還眼神暗示他一時半會回不來。
    可開完會回來,這女人就忽然變臉了,眼裏的冷漠和煩躁幾乎溢於言表。
    “究竟是為什麽呢?她可是蔣婷,那樣清冷孤高,可這段時間的情緒……”
    程開顏望著筆下寫滿湛藍字跡的格子紙,眼神中盛滿思考之色。
    這個問題並不是昨天才出現的。
    程開顏能模糊的感覺到,這個變化可能是在南疆發生的。
    “哎……算了不想了。”
    想了好一會兒,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程開顏甩了甩頭,索性不再去想這些令人糾結的煩心事。
    而是將思緒放在眼前的稿子上,稿紙最上方清晰的寫著《龍貓》兩個大字。
    團結湖的房價雖然不太清楚,但顯然不會便宜。
    早先就聽人說過,沒有一萬多買不下。
    家裏的錢,就算加上曉莉和小姨的存款也不夠。
    程開顏自己領的又是死工資,幾十塊錢。
    隻好將目光放在了新作品上。
    《龍貓》這部已經提前寫好大綱的兒童文學作品,就非常適合賺一筆快錢。
    目前程開顏已經開了個頭。
    《龍貓》是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由宮崎駿導演創作指導,於1988年上映,其劇情簡單,但內容新奇有趣,風格溫馨質樸。
    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動畫神作。
    故事講述了小女孩小月和小梅姐妹,因母親生病到鄉下療養,跟著隨父親搬到鄉間居住。
    在母親生病住院期間,她們偶然遇見森林守護者“龍貓”以及一眾神奇夥伴的故事。
    以溫暖略帶傷感的風格,描繪出孩童對未知的好奇與純真想象。
    程開顏將其改編為兒童文學作品,並不困難,需要更改的地方也比較少。
    他選擇將故事背景,放在1980年,雲南KM市郊的一座小鎮裏。
    母親是劇院的舞蹈家,因為生病需要到鄉下靜養療養,是個性格溫柔善良的女人。
    父親是一位作家,擅長繪畫與寫作,為人平和,學識淵博,富有童心的男人。
    父親帶著兩個女兒在療養院附近的鄉下租住了一間老舊的大宅子。
    通過兩個女兒的回憶將這個故事記錄下來:
    一九八零年的夏天。
    太陽熱得像要掉下來一樣,炙烤著一望無垠的原始森林覆蓋的鄉下。
    一個周末,我帶著女兒們坐在堆滿行李的拖拉機上,來到這座被森林包圍的小鎮。
    映入眼前的是高聳的山峰,堆高的田埂,齊整田壟間修建著夯實的泥巴路,兩側生著綠意盎然的雜草,耳邊回響著止不住地蟬鳴……
    我和兩個女兒都被這股自然的氣息所感染,大女兒警惕的望著四周,小女兒戴著草帽高舉雙手在拖拉機上跳起來歡呼……
    這座被原始森林包圍的小鎮,隱約透露著神秘的氣息。
    看著遠處一望無垠,繁茂的原始森林。
    樹冠漏下的碎金光線,落在我的臉上。
    沒由來的,一股來自自然的,荒莽的,神秘的氣息湧上心頭。
    ……
    “程開顏同誌在不在!”
    耳邊傳來陌生的呼喊聲,程開顏放下筆揉了揉眼睛,透過窗戶看去。
    一個年輕的女同誌快步走來。
    “難道?我的作品翻譯完成,就要刊登在國外了?”
    記憶浮現,程開顏心中冒出一個個念頭。
    隨後他拂去雜念,迎了出去。
    堂屋裏。
    張黎一邊喝茶,一邊將事情解釋清楚。
    她將手中兩本厚厚的《中國文學》雜誌遞過去,笑著祝賀道:“程開顏同誌恭喜你!不久後你的作品將在國外刊登。”
    “張黎同誌,麻煩你跑一趟了。”
    忽如其來的消息,讓程開顏心中格外驚喜。
    “沒事,都是為了文化傳播事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