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北上

字數:4333   加入書籤

A+A-


    合肥!
    這座後世大名鼎鼎的十萬快樂城,成就無數魏國將領一世英名的刷戰功寶地,現在並不顯眼。
    曹操主要的精力都應對在了河北的袁紹,自然還顧不上南方的威脅。
    當劉興率領兩萬大軍到達合肥城時,太史慈也從六安趕了回來。
    而且,還帶回來了一把寶劍。
    劉興拔出了這把劍,劍身寒氣逼人,凜然有殺意,劍身末端,刻著孟德兩字。
    太史慈是無雙勇將,箭術超絕,在劉繇身邊不能得到重用,跟了劉興之後,卻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每逢戰事,劉興便與太史慈商量。太史慈由是感激,願為劉興驅使。
    “子義,你如何得到這把劍的?“
    “臣奉主公之命,攻占六安以後,將曹軍的輜重運回合肥。那日末將正好在押送物資,遇到了一支騎兵,那為首者以末將兵少可欺,於是想要率眾截擊,被末將一箭射中,跌落馬下。那為首者被俘後,餘眾四散,末將從那人身上,得到了這把寶劍,特意獻於主公。”
    夏侯恩就這麽不明不白落在了太史慈的手中,劉興拿著劍,卻是大笑。
    “你可知這把劍的來曆?”
    “末將不知!”
    “曹操攻滅呂布後,鑄造了兩把劍,一名倚天,一名青釭,皆是絕世利劍。曹操自配倚天,而這把便是青釭劍!”
    “這麽說來,被臣俘虜的那名小將,必定是曹氏親貴。主公要見他麽?”
    劉興擺了擺手,問道。
    “劉勳現在在哪?”
    “自從失了廬江之後,他便率領餘部,屯守在了六安北部淮水沿岸的陽泉城中。那支襲擊末將騎兵,兵敗後也回了陽泉城。”
    相比於土地、城池、人口,劉勳最為寶貝的還是曹操給他的這支騎兵。
    這也是六安被攻克後,劉勳便棄城而逃的原因。
    他不逃,一旦太史慈南下,他就逃不了。
    失了城池、土地和袁術舊部,劉勳在曹操陣營還能混。畢竟,這些東西本來也不是曹操的。
    可沒了這八百騎,劉勳當真是死路一條了!
    一支騎兵,尤其是在這亂世之中的中原地區,造價高昂,遠非一兩座城池可比。
    劉興一笑。
    “失了這人,劉勳必定不好交待,將他交還給劉勳。另外,再給劉勳一封信,讓他帶去許昌,交給荀令君。”
    “諾!”
    -----------------
    除了程普、韓當兩個早知道內情的,進入合肥城前後,其餘的江東將領也或遲或早都反應了過來。
    明白了自己的主公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所以,當劉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一眾將領早已經做好了準備,躍躍欲試。
    北上壽春,占領淮南!
    從軍事角度上說,拿下壽春,並不難。
    壽春位於肥施水道與淮水的交錯點上,從合肥通過肥水北上,大軍便可至壽春。
    曹操將絕大部分的軍力都投放到了黃河沿岸,淮水沿線,曹軍的兵力並不強。
    而且,淮南地區,水網密布,行軍打仗,正在江東水軍的舒適區。
    劉興要做的,就是在各方勢力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攻入壽春,占據這座江淮重鎮。
    軍事會議上,劉興將任務發布下去。
    以程普、韓當為首,江東諸將得了軍令之後,便開始在校場點兵,領軍四出。
    自從袁術敗亡之後,江淮之間,還沒有一日如今日這般喧囂過。
    三萬吳軍,以合肥城為據點,水陸並進,北上壽春。
    程普、韓當,各領著一支騎軍,為眾將之先,掃蕩江淮之地。
    兩人率領騎軍,馳騁在江淮平原上,兩日間,大小十數戰,基本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山匪流賊,嘯聚山野,欺負欺負老百姓還可以,可真要是和騎軍對抗,幾乎是一觸即潰。
    沿途上,大小匪首,如有敢攔阻,都被二將斬落馬下,其部眾都被隨後趕來的東吳水軍接手,押送往了後方。
    兩日間,便有數千被裹挾的流民送到了合肥城中,被編入了江東的戶籍。
    等到第三日時,程普和韓當的大軍,終於遇到了曹操的兵馬。
    一支曹軍的斥候,正在偵查敵情。
    不比在江東,這兩日間,程普與韓當縱馬江淮,找到了往日追隨孫堅,平黃巾、戰董卓時的快意。
    看到了那支十數騎的斥候小隊,韓當興致高漲,對著身邊的程普說道。
    “德謀,曹操的馬可真好啊!”
    程普一笑,拍馬就走,領先韓當一個身位。
    “袁紹的馬更好,誰先搶到歸誰。”
    論戰馬的質量,幽州和涼州是獨一檔的,江東之地的戰馬是很稀缺的軍事資源,不僅數量少,而且質量也不如這兩地。
    “聽著,不要傷了戰馬。”
    戰馬的寶貴,在中原地區已是難得,更不用說是江東地區了。
    以往程普、韓當立下軍功,奪城斬將,孫策一人賞了五十匹戰馬,已是重賞!
    韓當吩咐完,也立刻跟了上去。
    戰鬥幾乎沒有懸念。
    幽州騎兵善射,不過數刻,便將這十幾名曹軍斥候射落馬下。
    戰後清理戰場,程普挑了兩個傷不重的,詢問了一番戰情,便將他們送往了正在後方坐鎮中軍的劉興處。
    舟船之上,穿著一身黑色長服的劉興見到了這兩名斥候。
    從他們口中,劉興得到了幾個重要的信息。
    一、劉興北上的消息,讓壽春城中人心惶惶。因為此時的壽春城中,幾乎沒有像樣的抵抗力量。
    二、許昌那邊,並沒有發來援兵。
    三、壽春城中,有不少官吏士兵都是袁術的部下,他們對曹操的的忠誠度並沒有那麽高。
    對於這兩名曹軍斥候,劉興並沒有殺他們,而是招待他們一頓飯。
    “勞煩兩位給我幫個忙。”
    一番好吃好喝下,這兩名斥候也沒有什麽抗拒的心思。
    “吳侯請吩咐。”
    “告訴壽春守將,當今天下,國起佞臣,社稷動蕩,劉興提十萬之眾,揮師北上勤王,意在護衛天子,保漢家天下,請他行個方便。”
    如今任俠之風依舊很重,還不是後世司馬家洛水背誓,當街殺天子後的道德淪喪的年代。
    誓言,在尋常人心中的份量還很重。
    兩名斥候將這話一字一字記在心中,然後拱手道。
    “我等起誓,必不負吳侯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