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揚州牧

字數:5242   加入書籤

A+A-


    許昌。
    曹袁在黃河沿岸打的正酣時,南麵卻傳來了劉興率軍北進,攻克廬江,劉勳北逃的消息。
    一時間,便是在前線的曹操都坐不住了,連連發來信函,催問坐鎮後方的荀彧最新的消息。
    曹操在外,荀彧掌控許昌大政。
    從曹操信中字裏行間,便可以看出,曹操很擔心自己後方不保。
    若是劉興真的打到許昌城下,曹操軍心必喪。
    這場仗也就不用打了!
    荀彧並不著急,可城中著急的人大有人在。
    曹操的心腹,如今的河南尹夏侯惇便是其中之一。
    夏侯惇也不管不顧,徑直走進了荀彧的私宅,找到了他。
    夏侯惇到的時候,荀彧剛剛看完了劉興給他的信,正準備收起來。
    “文若,聽說劉勳說,劉興那小子給了你一封信?”
    “這不剛看完麽?”
    荀彧作為堅定的保皇派,與曹氏的合作一向很順利,與一眾曹氏的家臣交情也不錯。
    尤其是夏侯惇,和荀彧有過命的交情。
    不過這個敏感的時間點,夏侯惇還是行事小心,揮手讓周圍的親隨離開。
    雖然夏侯惇不信荀彧會將劉興引進許昌,可曹氏中不少人不一定不會信。
    畢竟,劉興姓劉,也是漢室宗親。
    如今,他又打著勤王的名號。
    許昌之中,許多人都蠢蠢欲動。
    夏侯惇長得本就粗狂,尤其戰場受傷,拔矢啖睛後,顯得更加凶惡。
    可在荀彧麵前,夏侯惇卻不敢造次,反而有股無賴勁。
    “給我看看!”
    “這可是私人信件!”
    沒顧上荀彧的抗議,夏侯惇一把就搶了過來。
    “咱這關係,我看看怎麽了!”
    荀彧對這個耍無賴的大老粗,也有些無奈。
    對方看完了信,很是不屑。
    “呸!不要臉。老荀啊,咱可不能被這小子的花言巧語騙了,他們姓劉的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嗯?”
    荀彧不滿的瞥了一眼夏侯惇,對方自知失言,解釋著。
    “我沒說天子,說的是許昌外麵那幫姓劉的。”
    荀彧麵對這個大佬粗,收起了信,調侃著。
    “你一肚子的牢騷是為了什麽?”
    “還不是那個劉備!”
    夏侯惇想起劉備,就一肚子的怨言。
    “你說別人都是花言巧語去騙女人,他們老劉家的人是專門騙男人。你說那劉備有什麽好,關羽斬了顏良,立下大功之後,房子、女人、官位都不要了,還是去尋了劉備。”
    “主公也是,還真的就放他走了。”
    說了一大通,夏侯惇又繞回了原點。
    “別看劉興那小子現在氣勢很盛,說什麽提師十萬,北上勤王,滿打滿算,我看他也就三萬多人。就這點家當,也敢口出狂言。老荀啊,咱可不能信了他的鬼話。他若是進了許昌,說不定就是下一個董卓,甚至是王莽!”
    “他跟天子都姓劉,怎麽能是王莽呢?”
    “老荀,這都什麽時候,你還跟我扯這些有的沒的!他若是帶兵進了許昌,掌控大政,萬一有自立之心,誰能製止?”
    夏侯惇雖是粗人,可這話卻切中荀彧心中正擔憂的事情。
    荀彧沒有做多餘的解釋,隻是對如今的情勢進行了分析。
    “如果劉興隻帶了一萬兵北上,那我們是要小心。可現在,他傾盡江東之眾北上,便不必擔憂了,必定不是奔著許昌來的。”
    荀彧早就判定了劉興心中的目標。
    隨著這話說出,夏侯惇也意識到了什麽。
    “淮南?”
    荀彧點了點頭。
    “袁術敗亡當年,淮南一片混亂,劉興趁機北上合肥,控製住了合肥以南之地,如今自然是想要更進一步,奪取壽春了。”
    一想到江東的水師進入淮水,曹軍的兗州、豫州乃至徐州都會直麵江東兵鋒,夏侯惇就一陣頭皮發麻。
    “我現在就去壽春,主持軍事。”
    “晚了!”
    夏侯惇剛想要拔腿就走,荀彧便勸住了他。
    “以劉興進軍的速度,現在怕是快到壽春了。你現在去,也來不及了。而且,就算你趕得上,就憑如今壽春城守軍的數量和士氣,擋得住麽?”
    “難道就讓劉興奪了壽春?”
    “我已經讓人去了壽春,安撫江東之眾。現在的淮南,大部分的縣城都是空的。劉興便是奪了淮南,短時間內對我們也沒有威脅。我們的大敵依舊是袁紹,不必再樹敵。至於今後的威脅,也要等前線的戰事完結,再行應對。”
    夏侯惇聽了,心中稍安,可還沒有徹底放心。
    “就怕劉興那小子年少氣盛,得隴望蜀,要是他不收手,真的來許昌,又該怎麽辦?”
    “前線戰事如此吃緊,主公都沒有讓你和曹仁前去支援,不就是為了應對如今的狀況麽?”
    這話一出,夏侯惇徹底心安了。
    因為他清楚,荀彧還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
    作為淮南重鎮,昔日淮南國的國都,壽春即使在經曆了袁術之亂後,依舊保持著一座雄城該有的底蘊。
    西臨肥水,北憑長淮,舟車四通,控扼南北。
    寬厚的城牆上殘留著歲月的斑駁,這座屹立在江淮上的城池,見證了大漢四百多年來的興衰。
    如今,又要見證一段新的篇章。
    城外,三萬江東虎賁列陣。
    一大將持槊在前,美髯猿臂,威風凜凜。身後,一眾先登營已經準備好,就等待著命令。
    “太史將軍,可為我軍先登?”
    “諾!”
    一聲令下,太史慈率領手下精銳衝鋒,衝到一半,戰事卻發生了變化。
    壽春的城門,緩緩打開。
    一人單騎而出。
    太史慈神勇,手下的士兵都是積歲訓練出來的精銳。
    這幹人便是直矗矗的站在那裏,氣勢也足以嚇到大部分的人。
    可從壽春城中出來的那人,在萬軍陣前,卻是絲毫不懼怕。
    劉興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清出了一條道路,讓那人來到他的麵前。
    “你是何人?”
    “在下趙儼,奉天子之命,前來傳旨!”
    孫策的上表已經過了兩月,許昌都沒有給回複。
    如今,劉興帶兵到了,朝廷的詔書也跟著來了。
    趙儼,荀彧手下的能人,潁川係的大佬,如今,便在城前。這份旨意出自誰之手,劉興心中已是了然。
    “袁術逆賊,僭越稱帝,恣行悖意,禍亂一方,以至生靈塗炭,幸有宗室子興,提兵鎮暴,安撫百姓,功勳甚著。今特封興為揚州牧、征南將軍,繼吳侯之位,令其鎮撫淮南,安漢室社稷。”
    劉興站在趙儼之前,聽著這份旨意的內容。
    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一刻,劉興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分量和力量了。
    他不接這份旨意,那他就是逆賊,就算得到了壽春,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勤王之言自不必說,漢室宗親的身份,也不再有效。
    若是接了,相當於承認了如今許昌朝廷的正統地位,必須按照旨意上的內容,鎮撫淮南,不能繼續進軍。
    可寫出這份旨意的人,終究還是給了劉興他想要的。
    揚州牧!
    有了這個職位,劉興便可以名正言順接管江東和淮南了。
    “臣遵旨!”
    隨著這聲落下,三萬大軍,緩緩開進了壽春城中。
    這一日,淮南之地,已然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