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敵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金陵。
    劉興南下之旅,走了大半年,回來的時候,整個金陵又變了一番樣子。
    原本空白的土地上,已經建滿了房屋。
    城內外的大片田地,都已經開墾完畢。
    金陵沒有城牆,加上是揚州治所,糧食充足,商品貿易繁盛,刺激了大量的人口遷入。
    整個城市,人口大增。
    不過相對應的,過於快速的發展,導致了城池秩序的混亂。
    張昭管理著內政,朱桓掌控著治安,兩人的能力很強,整個城市並沒有進入失序的狀態,而是向著原本規劃的方向發展著。
    吳侯府中,劉興洗漱完畢。
    張昭早已經等候不及。
    “主公,你怎麽才回來?”
    劉興此此南下,巡查了正在建造的港口,試航了海船,在吳、會稽、建安等地建立了官方的陶瓷工坊、造紙工坊、製糖工坊和造船廠,還見了外夷的商人。
    這些商人來自海外,其中最遠的還是一位來自貴霜王朝治下的波斯人。
    因為戰亂,陸上絲綢之路斷絕,他們便想著通過海上道路來此。
    他們中不少人都很年輕,出身貴族,但屬於家族中的庶子,也就是成年了家中給一筆錢就讓他們自生自滅的類型。
    隻要這一趟航行成功了,他們便可身家翻數十倍。
    對於劉興的熱情,他們是有些受寵若驚的。
    劉興從他們口中得知了許多他們家鄉的狀況。
    簡單來說,世界各地的形勢都穩步走向混亂。
    因為戰爭,路上的通道斷絕,可海上的商路反而會有所發展。
    劉興與這些商人簽訂了貿易契約,不過他也不知道,這些商人究竟還會不會回來,又或者還能不能回來?
    正當劉興送走了這些商人後,金陵發來了緊急的軍報。
    袁紹死了!
    無論是劉興、劉備,還是袁紹,能夠在官渡之戰後獲得一段平靜的發展期,便是因為三方的聯盟,將曹操壓製在了河南之地。
    可現在,袁紹死了,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張昭急忙想要讓劉興回來,坐鎮金陵,應對可能突發的形勢。
    可十幾封公的私的書信發出去,劉興才堪堪回來。
    “張公,看,這是我給你帶回來的禮物。”
    幾個侍從抬進來了一個箱子,張昭看了一眼盒子裏的禮物,一根裝飾精美的象牙。
    如今在中原地區,大象、犀牛已經很罕見了,因此,象牙也變得很珍貴。
    看了一眼箱子裏從海外夷人那裏交易來的象牙,張昭道了一聲謝,很快轉過了話題,訴說心中的擔憂。
    “主公,袁紹之死,河北動亂,袁氏與我們的聯盟,還能繼續下去麽?”
    在張昭看來,最好的狀況便是河北袁紹的兒子袁尚能夠穩住情勢,繼承袁紹的基業,繼續維持盟約。
    這樣,江東便可繼續穩定的發展。
    畢竟,張昭下一步的計劃,便是在金陵修建城牆和各大坊市,完成城池的基本架構。
    他正幹得起勁,若是要打仗,無疑會打亂建設進程。
    劉興微微一笑,拍了拍張昭的肩膀,道。
    “張公放心!”
    “主公的意思是袁尚能夠做到?”
    劉興搖了搖頭,打碎了張昭心中的那一絲幻想。
    “袁氏諸子,未有如袁紹者,何況兩子並立,河北大亂不可避免。”
    張昭聽了這話,眉頭緊鎖,暗道一聲。
    要亂了麽!
    再看向劉興時,對方卻很平靜,似乎早有預料。
    “主公,曹操會先一步向哪裏動兵?”
    “一南一北,那就要看曹操心中最大的敵人是誰了?”
    -----------------
    大批的糧草的物資由各地聚集到了許昌,並沒有立刻發往官渡。
    曹氏諸將,都在等待著曹操的命令,北伐袁氏,可曹操那邊始終沒有動靜。
    因為曹操還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
    司空府中,曹操駐足,身前地板上,擺著一副大型的江淮防線圖。
    地圖上,新增加了新的軍事要塞,都是曹軍斥候偵測而來。
    曹操越看,目光越是深邃。
    郭嘉、荀攸在側,靜默不言。
    久之,曹操開口問道。
    “奉孝,你如何看?”
    “袁氏諸子,不足為慮。今我急取,他們害怕遭受覆滅之災,會攜手應敵,若是緩圖,久之,他們必定會自相殘殺!到時再取,不費吹飛之力!”
    “公達,你認為呢?”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可年紀比荀彧大些。
    這次會議,曹操並沒有將荀彧叫來,而是叫了荀攸。因為曹操已經敏銳感覺到了,他與荀彧之間有著分歧。
    前些日子,商議進攻荊州,荀彧反對,便是這種分歧的體現。
    對於劉姓宗室,荀彧的態度相當微妙。
    荀攸必須做出選擇。
    不管是為了他,為了荀氏,還是為了荀彧。
    “劉興、劉備,互為犄角,以淮、泗為防,抵抗王師,久之,必為大患!”
    荀攸做了表態,曹操點了點頭。
    “奉孝、公達所言,都是我心中所想。”
    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將主力放在了北方,那是因為袁紹依舊是大敵。
    可現在,袁紹死了,形勢變化。
    正如郭嘉所說,北方袁氏諸子不成氣候。
    可南方,劉興與劉備兩人的勢力,越加壯大。
    矛盾轉換,讓曹操整體的部署發生了改變。
    “劉興小兒,趁著我與袁紹鏖戰,伺機北上,占領壽春,詭詐至極。劉備賊子,更是不聽朝廷號令,數次攻占徐州,對抗王師。兩人如今勾連,當早除此患。”
    曹操感受到的最大的威脅,還不是劉興、劉備兩人越發壯大的實力,而是周瑜治理下的壽春城,越發強盛,已經恢複了天下未亂之前三四成的光景。
    壽春離曹操的大本營許昌太近了,一旦壽春城恢複往日的光景,劉興以此為基地北上,那麽曹操勢力範圍內幾座重要的大城沒有一座是安全的。
    當初劉興趁著曹操不備,偷襲了譙縣,將譙縣的物資擄掠一空,便是這樣。
    “主公,應當早決!”
    曹操沉下了心,經過漫長的思考,終於下定了決心,向前走了幾步。
    曹操看著身下的這幅地圖,抽出配劍,插在了壽春的位置上。
    “令曹仁引精騎先行,李典、韓浩、蔡陽等部,亦歸其轄製。即日起,兗、豫、司隸各州一應物資,皆由程昱調度。”
    郭嘉、荀攸兩人拱手俯身,道了一聲。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