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遼東督師

字數:10287   加入書籤

A+A-


    “大人,衍聖公下落不明,我們該去什麽地方接應啊?
    何況我們都不認識衍聖公,總不能逮著一個人就問吧!”
    舒忠義疑惑的問道。
    接到任務,他就懵逼了。
    上戰場殺敵他熟,要到戰場上救人,那就為難他了。
    衍聖公的特殊身份,注定了要被敵人重點追捕。
    如果沒有落入北虜手中,必然是拋棄隊伍,混入難民隊伍中。
    要趕在敵軍主力抵達前,把衍聖公救走,絕非一件易事。
    “沒錯,就是逢人就問。
    最好搞得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在尋找衍聖公。
    至於能不能找到人,盡人事,聽天命即可。
    這次出去,不能耽擱太長的時間。
    無論有沒有找到人,七天之內必須回來。
    不要有太大的壓力,以衍聖公剛烈的性格,定然不堪受辱,此時多半已經殉國。
    能夠找回幾名聖人後裔,那也是大功一件。”
    聽懂了李牧的暗示,舒忠義被嚇了一跳。
    打著救人的旗號,卻說人家殉了國。
    搞了半天,自家提督就沒準備讓衍聖公活著回來。
    “大人,請放心!
    末將,定當竭盡全力完成任務。”
    舒忠義當即表明了立場。
    雙方遇上的概率不高,大概率不需要他親自動手。
    即便是真遇上了,誅殺的也是北虜探子。
    兵荒馬亂的,死一個衍聖公,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反正有北虜背鍋,朝廷根本不會懷疑到勤王大軍頭上。
    李牧要搞死衍聖公,個人恩怨是其次,最主要還是為了打擊北虜。
    活著衍聖公的是國之蛀蟲,死了衍聖公,卻可以變成刺向北虜的利劍。
    衍聖公本身不算什麽,可他卻代表著儒家的顏麵。
    北虜敢輕易殺戮聖人後裔,落入讀書人眼中,比屠戮百姓性質惡劣一萬倍。
    發生了這種事,那些懷念元朝的士紳,也不敢輕易和北虜勾搭。
    一定程度上,能夠遏製人才流入北虜。
    當然,這些是長遠的考慮,短期內的最大好處,在於堅定朝廷抗擊北虜的決心。
    “舒參將,有信心便好。
    戰場上兵貴神速,你先下去準備一下,然後點齊一千兵馬出征。
    我們這一仗是救人,盡量不要和敵人糾纏。
    北虜陸戰無雙,水戰卻是他們的短板。
    倘若中途發生變故,無法及時返回濟南府,那就直接去渡口處,登船暫避鋒芒。”
    李牧不放心的囑咐道。
    戰場上,意外事件太多了。
    就如同他最初不準備出兵,可是為了利益,還是讓隊伍出去溜達一圈。
    ……
    曲阜,孔府。
    看著奢華的庭院,額爾敦整個人都驚呆了。
    生活環境限製了他的想象力,沒有親眼目睹,根本想不到日子還能這麽過。
    同孔府相比,自家汗國的王宮,都沒有了逼格。
    相比奢華的裝飾,劫掠來的收獲,更是多的嚇人。
    從地窖裏搬出來的金元寶,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大家放心,這些財富所有人都有份,現在最重要的是運回去。
    趕緊準備箱子,裝車運輸。
    ……”
    注意到士兵們炙熱的眼神,額爾敦急忙下達命令。
    自古財帛動人心,光他麾下這點兒部隊,可震懾不住一眾鬼方人。
    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搞不好他帶的這些人,有可能在半路上被戰死。
    草原上,因為利益翻臉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眼前的這些收獲,隻是這次劫掠的一部分。
    相比留下來的金元寶,孔府一行人逃亡時,攜帶的寶貝更值錢。
    想到了這裏,額爾敦急忙安排親信,向大單於求援。
    理智告訴他,這筆巨額的財富,不是他有資格獨吞的。
    孔家的財富多,不僅僅隻是主脈。
    依附衍聖公的旁係族人,以及下麵的奴仆,都擁有大量的財富。
    可惜他們是外來戶,隻能帶走這些浮財。
    更多的不動產,對他們來說,都隻能過過眼癮。
    短暫的失神後,額爾敦很快恢複了平靜。
    獻上這筆巨額的財富,將功贖罪,他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萬戶,虞朝人有厚葬的習慣,您看……”
    齊格瓦千戶試探性的問道。
    財寶,永遠都不嫌多。
    千年世家的遺產,絕對不止明麵上這些。
    “大單於重視讀書人,我們不能做的太過。
    這種缺德事,讓鬼方人去幹。
    記得做隱蔽一些,不能讓人知道是我們指使的。”
    額爾敦想了想說道。
    最肥美的肉,被他們給吃了下去。
    一起合夥的鬼方,也不能讓人家白忙活。
    讓他把到手的利益分出去,實在是太過肉疼,那就隻能給他們再找一個財路。
    至於得罪孔家,根本沒被他放在心上。
    如果是一清二白的聖人後裔,他絕對不會惦記,怎奈孔家太過富裕。
    對比之前攻破的城池,沒有任何一地的收獲,能夠和曲阜相比。
    哪怕是號稱富甲天下的宗室藩王,同千年世家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
    “萬戶放心,孔家之富,天下人盡皆知。
    隻要下令讓他們自由活動,那群鬼方人就會自己動手。
    您隻要假裝不知道,大單於那邊就能交代過去。”
    齊格瓦當即保證道。
    韃靼一族,同樣不是鐵板一塊。
    有人心懷雄圖大誌,想要成就一番偉業,主張拉攏讀書人。
    但更多的人,都隻是想要南下搶上一筆。
    毫無疑問,有遠大戰略眼光的,終歸隻是極少數。
    包括呼格吉勒單於本人,也隻是想要吞並遼東地區,割據一方當諸侯。
    最多再兼並大虞北方的一些地區。
    圖謀天下,那隻是吸引讀書人加入的一個政治口號。
    光韃靼一族那點兒人口,統治遼東地區,都有些費勁。
    入關爭奪天下,翻車的風險太大。
    大虞尚未崩潰,朝廷擁有的軍事實力,並不比他們弱。
    韃靼高層,暫時還沒有把奪取天下,當成戰略目標。
    ……
    “額爾敦帶兵攻克了曲阜,光繳獲的現銀就有數百萬兩,各類物資更是不計其數。
    眼下他的萬戶損失慘重,無力押運這麽多物資,向汗國求援。
    尼赤勒格,這次就由你帶兵走一趟吧!”
    呼格吉勒單於當即下令道。
    戰利品太多,需要汗國派兵幫忙運輸。
    這樣的求援信,他不介意多來幾封。
    如果不是殲滅舞陽侯所部更加重要,他都想親自帶兵過去。
    按照書信上的說法,孔氏家族富可敵國。
    幹完這一票,比攻占幾座大城的收益都高。
    何況兗州地界上,除了孔家之外,還有赫赫有名的魯王。
    以這兩位為首,下麵還依附著一堆小弟。
    拿了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收益。
    老大吃肉,小弟們也能跟著喝湯,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大單於,衍聖公身份特殊,聖人後裔的名頭我們有用。
    下麵的人不知輕重,萬一不小心把人給弄死了,那就不好了。
    我看不如書信一封,把事情的嚴重性告訴額爾敦,免得發生意外。
    不光是衍聖公,其他身份高的官員、宗室,都要盡可能抓活的。
    在撤退的時候,這些身份尊貴之人,能夠令敵人投鼠忌器。
    如果操作得當,虞朝皇帝還要為這些人掏一筆贖金!”
    薩日娜急忙提議道。
    為了治理遼東,他們剛定下了招募大虞讀書人的策略。
    轉頭就把衍聖公給弄死,那就是自討麻煩。
    他們這次過來是為了求財,不是替大虞除害。
    站在韃靼一族的立場上,大虞的蛀蟲越多越好。
    “就按內相的意思辦!
    尼赤勒格,此事就交給你了。
    在曲阜揮師之後,如果方便的話,就聯合鬼方軍隊一起拿下兗州。
    倘若虞軍抵抗激烈,那就放棄兗州府城。
    直接帶上戰利品,向後方進行撤退。
    我們在大虞境內耽擱的時間太久了。
    每拖上一天,草原上發生變故的概率就大上一份。
    虞朝軍隊,也在不斷向這邊匯聚,現在時候撤軍了!”
    呼格吉勒神色凝重的說道。
    外界隻看到了草原聯軍在大虞境內縱橫,誰也無法知道,他這個單於承擔的壓力。
    本質上,這次軍事行動,就是一次戰略冒險。
    無論是大虞朝,還是草原上的敵對勢力,隨便一家抓住了機會,都能令他們損失慘重。
    從目前的情況看,他們暫時是賭贏了。
    可機遇和風險同在,拖的時間長了,還是可能發生變故。
    敵人一旦反應過來,知道了他們內部空虛,留守的部隊可保不住眾多族人。
    如果不是舞陽侯所部危險太大,他都不會帶著主力去濟南。
    ……
    京師。
    “傳令遼東鎮,朕要他們立即向留守的敵軍發起進攻,把他們趕出京師地界!”
    永寧帝冷漠的下令道。
    敵軍的長期圍困,讓他這個皇帝的顏麵掃地。
    濟南大捷之後,北虜主力南下,可城外依舊留駐著一支大軍。
    三萬草原騎兵,硬是牽製住了京中十幾萬大軍不得動彈。
    現在勤王大軍陸續抵達,永寧帝心中漸漸有了底氣。
    不過正麵對抗北虜騎兵的活兒,還是隻有遼東鎮能頂上。
    其餘勤王大軍,更多隻是湊數的。
    他們過來勤王,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稍微能看的,隻有京營的部隊。
    可惜這支部隊之前分兵南下平叛,在返回京師途中,遭到敵人設計損失慘重。
    連續戰敗於北虜之手,京營的士氣受到了嚴重影響。
    現在遇到北虜騎兵,官兵們的士氣,先矮上一籌。
    用來守城還行,步兵和騎兵在野戰中遭遇,士氣不振是要吃大虧的。
    “陛下,遼東鎮剛剛抵達京師,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
    此時和敵軍交戰,怕是沒有勝算。”
    兵部尚書萬宇軒開口推脫道。
    這個理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缺乏說服力。
    遼東鎮從出兵到現在,一路上磨蹭了幾個月。
    與其說是過來勤王的,不如說是在郊遊。
    遇到了草原騎兵,雙方也是互不幹涉。
    頂多對峙一下,雙方就沒真打過一仗。
    如果能夠指揮動部隊,萬宇軒也想讓遼東鎮,同北虜打上一仗。
    不求有多少戰績,最少證明他們兵部不是吃素的。
    一直讓勳貴集團專美於前,這會影響皇帝的判斷。
    盡管沒有明說,但永寧帝有意加強都督府權力的意思,他還是能夠感受出來。
    雙重領導的衙門,一家權力增加,必然會擠占另一家的權力。
    作為兵部尚書,萬宇軒自然不能容忍大權旁落。
    可惜遼東鎮的胃口太大,朝廷無法滿足這些軍閥的要求,人家就不願意賣命。
    兵部管不住下麵的軍隊,這種丟臉的事,他自然沒法拿到朝堂上說。
    一旦擺到台麵上,不光遼東督師做到了頭,他這個兵部尚書也要跟著完蛋。
    甚至連文官一家獨大的格局,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衝擊。
    藩鎮的威脅出現,永寧帝想要鞏固皇權,就唯有大量啟用勳貴。
    盡管大部分勳貴子弟,都是酒囊飯袋,可基數擺在那裏,中人之姿還是不缺的。
    不需要誕生多少名將,隻要能夠按部就班的打呆仗,就超過很多軍中將領。
    “哦!
    從遼東趕往京師,走了小半年時間,他們可真夠辛苦的。
    萬尚書,你準備讓遼東鎮休整多長時間啊?”
    永寧帝嘲諷的說道。
    盡管不知道下麵是怎麽回事,但遼東鎮的表現,著實無法令他滿意。
    如果不是前期投入的資源太多,沉沒成本太高,他都想另起爐灶重新編練一支精銳。
    “陛下,這就要問鍾大人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知道皇帝生了氣,萬宇軒果斷選擇了甩鍋。
    遼東鎮失控,第一責任人,無疑是遼東督師。
    “陛下,息怒!”
    “最多三天,不兩天!
    隻要兩天時間,遼東鎮就會向敵軍發起進攻……”
    鍾景明故作鎮定的保證道。
    內心深處,他此時已經慌的不行。
    能夠坐上遼東督師的位置,一半靠自己吹牛逼,一半靠金主們砸錢支持。
    前麵的幾場大捷,都是為了粉飾太平,故意捏造出來的。
    一直都龜縮在城中,唯一的反擊手段,就是用火炮和敵軍對射。
    就連斬獲的首級,都是靠晉商牽線,從北虜手中買的。
    畢竟,草原上也有殺伐,北虜也要鎮壓不服自己的反對力量。
    完全沒用的人頭,能夠換成錢,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遼東鎮能夠做大,主要是這些人聽話,積極參與到了走私貿易中。
    派往遼東駐守的其他軍隊,多是前任遼東督師親信,人家的政治主張是:打擊走私貿易,困死北虜。
    為了利益,大家連前任遼東督師都可以構陷,自然不會放過他麾下的部隊。
    鍾景明上任之後,利用手中的職權,很快就把這些部隊送上戰場當了炮灰。
    沒有了絆腳石後,大家都靠著走私貿易大發橫財。
    在這條利益鏈上,所有人都是受益者,唯有大虞朝廷是最大的輸家。
    弄虛作假,終歸是有極限的。
    隨著北虜入寇,原來隱藏的許多問題,一下子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