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顱且遠行萬裏,要衣何用?
字數:5168 加入書籤
“文遠,我是真心佩服你!
以三千之眾擊破烏桓二十萬大軍,力斬蹋頓!
即便是換我來,也未必能做到。”
見趙雲和張遼惺惺相惜,公孫康帶著哭腔道:
“二位將軍…
你們已經贏了,能不能給我換個衣服啊?
我這也太冷了!”
眾人這才想起公孫康,張遼轉頭看了看公孫康,冷笑道:
“公孫康,你以為我生擒你,是為了什麽?
我是為了將你當眾處斬,以正我大乾國威!
而後將你的頭顱送回金陵,交給吾家主公。
你死到臨頭,還有這麽多要求?
顱且遠行萬裏,要衣何用?”
“來人呐!”
“在!”
“將公孫康給本將拖出去,斬首示眾!
讓天下的反賊都看看,負隅頑抗,抵抗我大乾天兵是什麽下場!”
“諾!”
幾名如狼似虎的白馬義從士卒上前,拖著公孫康就往外走。
公孫康大驚失色,他本以為張遼生擒自己,能給自己一條活路。
沒想到是要當眾處斬!
“文遠將軍,你不能殺我!
不能啊!
我是遼東之主,我能幫大乾安撫遼東!
我願歸降大乾,歸降大乾太子!
我願降…”
不論公孫康如何哀嚎求饒,拖著他往外走的士卒都不動搖半分。
他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在張遼等人耳中。
不多時,監斬官陸明便帶著公孫康的首級走了進來。
公孫康麵目猙獰,雙目圓瞪,死不瞑目。
張遼道:
“讓隨軍的醫師處理一下,莫要讓公孫康的頭顱腐敗了。
立刻派人把他的頭顱傳回金陵,揚我大乾國威!”
陸明一拱手,應道:
“末將遵命!”
趙雲對張遼道:
“文遠,你斬殺公孫康,殺得好!
有此人作亂,遼東才不得安寧。
現在遼東、遼西諸郡皆入我大乾治下,百姓也可安居樂業了。”
張遼斬了公孫康首級,將其首級連同蹋頓首級和戰報,一並送往袁耀處。
當史阿帶著這些東西回到袁耀身邊的時候,袁耀正坐在書房內,桌上放著一壺熱茶,手中握著書卷。
史阿一臉喜意,對袁耀稟報道:
“主公,大喜啊!
文遠將軍以三千精騎大破烏桓單於蹋頓二十萬大軍!
於白狼山陣斬蹋頓!
這是蹋頓和公孫康的首級,請主公過目!
斬此二獠,則遼東、遼西諸郡皆平!”
袁耀看過捷報,隨手將捷報放在桌上,平靜地說道:
“三千破二十萬,確實是文遠的手筆。
有此大勝,胡人必不敢小覷我大乾兒郎!
這些異族趁著我華夏內亂,屢屢犯邊,也是時候讓他們付出代價了。”
“文遠能得此勝,真乃大將之才也!
孤便封文遠為征北將軍,定遠侯!
還有這個田疇,此戰也立下大功。
孤就封他為遼西太守,為孤治理遼西之地。”
“嗯,吳郡陸家的陸明,表現也不錯。
擢升為蕩寇將軍,召他回京吧。”
陸明這個人的性格,袁耀也略知一二。
此人算是京城的二世祖,除了比較喜歡裝逼之外,倒是沒什麽壞心思。
他之前考上了舉人,就以為自己牛逼的不行,總想對外人秀一秀優越感。
可惜每次都踩到鐵板,到最後開始懷疑人生。
袁耀跟陸明說過話,所以對他有些印象。
本以為這陸明就是個文官,卻不料此人武略過人,還能跟著張遼奔襲千裏,立下大功。
張遼在戰報中,也對陸明多有誇獎,還真是給了袁耀一個驚喜。
袁耀知道,陸明這種人立了功不回來炫耀一番,肯定是難受的。
索性就滿足了他這種要求,也算是對陸明的嘉獎。
一旁李儒搖著黑羽羽扇,輕聲對袁耀道:
“主公用人得當,臣佩服。”
袁耀轉過頭,笑著對李儒說道:
“先生就別拍孤的馬屁了,孤還有不少事交給先生來辦。
既然北疆已定,先生就選拔一批官吏前往遼東、遼西諸郡,幫著文遠穩定局勢。
有文遠在,孤放心,子龍也可抽調回來了。
很快…孤就要對西晉用兵!”
袁耀平定遼東,可卻沒忘了遠在關中的司馬懿。
司馬懿就像一條毒蛇,隻要一天不把他踩死,袁耀就不能完全放心。
大乾一統遼東、遼西,覆滅烏桓之事很快傳遍天下。
不僅司馬懿、劉備這兩個君王為之震驚,連草原上的胡人也震驚不已,人人自危。
袁耀連烏桓都能滅了,他們就真的安全嗎?
長安,晉王府。
司馬懿隱沒於帷幕之中,自語道:
“三千破敵二十萬…
此戰之勝,幾乎是前無古人啊。
我已經盡量高估袁耀了,沒想到他麾下的將軍竟然這麽強。”
“一個張遼都能如此,那趙雲如何?
呂布又如何?
明年袁耀必然興兵來攻,擋不住,我的下場未必比公孫康更好。
投乾…又不為袁氏所容。”
司馬懿眉頭皺起,他的麵容蒼白,顯然好幾日沒有休息好了。
為了抵擋即將攻打大晉的乾軍,司馬懿殫精竭慮。
可他還是覺得,天下大勢已經漸漸脫離自己的掌控了。
“從何時開始,我竟掌控不了大局了?
不…大局依舊在我掌握之中。”
司馬懿握緊了拳頭,輕聲自語道:
“那匈奴人開出的條件太過分,一直不肯與我大晉合作。
現在烏桓人已經被袁耀滅了,他們應該會有合作的誠意了吧?
我給賈逵寫一封書信,讓他速速敲定此事。”
“還有劉備,劉備的援軍更不能少。
袁耀麾下的一眾猛將,全都得靠劉備來抵擋。”
想到此處,司馬懿提筆寫信,立刻派人將書信給賈逵、董昭等使者送去。
賈逵收到書信後瞳孔一縮,喃喃道:
“烏桓…被滅了?”
賈逵乃是大才,對任何事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要不然司馬懿也不會如此看重於他。
得了司馬懿的命令,賈逵當即收起書信,去求見匈奴大單於呼廚泉。
自從來到匈奴的地盤之後,賈逵已經與匈奴人談判多次,請求與匈奴結盟,共抗乾軍。
可匈奴人似乎對司馬懿合作的請求並不是很感興趣,提出了許多過分的要求,因此一直沒有談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