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晉王的誠意
字數:4990 加入書籤
賈逵踏入匈奴王帳之中,一眾匈奴貴族齊聚於此。
坐在最上首的幾人,乃是匈奴大單於呼廚泉、左賢王劉豹、右賢王去卑。
這三人,是匈奴的至高當權者,掌控著匈奴的全部權勢。
其餘的酋長貴族對他們來說,不過是螻蟻罷了。
賈逵不卑不亢,如以往一般對幾人施禮道:
“賈逵拜見大單於,拜見左賢王,右賢王。”
“賈逵,你怎麽又來了?
難道我之前跟你說得不夠清楚嗎?”
開口說話之人,乃是左賢王劉豹。
這劉豹生得蜂腰猿背,麵容淩厲凶悍,捏著酒樽對賈逵道:
“回去把我們的條件說給你們晉王。
他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自會出兵,幫他對付乾人。”
賈逵抬起頭,看著劉豹道:
“左賢王大人,吾王派我前來,是為了跟匈奴合作,並不是歸降於匈奴。
你們之前的條件,實在太過苛刻,絲毫沒有合作的誠意。”
“我條件苛刻?”
劉豹笑道:
“賈逵,你說這話,是把我們當成傻子了吧?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乾人有多凶猛。
那乾國太子一出兵,魏國就被滅了,燕國也被滅了。
你們晉國,就能擋住乾人了?
司馬懿要是有這等能耐,何必派你來求援?”
“司馬懿想讓我們匈奴出兵,必須向大單於稱臣!
再給我們大匈奴美女一萬人,糧一千萬石,黃金五百萬兩!
還要允許我們隨時進入並州打草穀,你們晉國不得幹涉!
答應這些條件,我們才能出兵,否則免談!”
聽著劉豹囂張的話語,賈逵暗自捏緊了拳頭。
按劉豹的說法,就是要把大晉變成他們匈奴人的馬場。
興致來了,就到大晉燒殺搶掠一番,大晉還不能阻止。
這簡直就是屈辱到家了!
還有他們要的錢糧和女人,也是獅子大開口。
大晉無論如何,都是不能答應這些條件的。
“左賢王大人,之前我們談判,一直沒能達成協議,是因為你們搞錯了一件事。”
賈逵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平靜,對幾個匈奴高層道:
“我們大晉與匈奴,是唇亡齒寒的依存關係。
就如大燕與烏桓一樣。
一存俱存,一亡俱亡。”
“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乾人滅燕之後,繼續北上攻打遼東、遼西。
烏桓人是什麽下場,大單於和兩位賢王應該都清楚。
蹋頓和樓班,曾經也是縱橫草原的霸主。
他們如今安在?”
賈逵此言一出,呼廚泉、劉豹、去卑等人都沉默了。
在乾軍沒有滅掉烏桓之前,他們還沒把乾人當回事。
中原人自古以來就喜歡內鬥,諸侯割據互相攻伐是常有的事。
他們打他們的,匈奴人也樂得看戲。
甚至中原諸侯因為大戰而傷亡慘重,打得華夏國力大跌,他們還能有機會入寇中原,分一杯羹。
可乾軍的所作所為,完全出乎了匈奴人的預料。
他們不僅攻打不臣服於大乾的諸侯,連塞外異族都不放過!
蹋頓、樓班...那都是草原上的一代人傑,結果被乾軍直搗王庭,將烏桓貴族殺了個精光。
烏桓人的遭遇,讓匈奴人升起了極深的危機感。
在跟賈逵談判的時候,底氣也沒有那麽足了。
呼廚泉沉默片刻,開口道:
“賈逵,不論如何,都是你們晉國求到了我大匈奴頭上。
就算如你所說,我們是相互依存,唇亡齒寒的關係。
可是讓我們出兵與乾人為敵,你們總得付出點什麽吧?”
賈逵聽呼廚泉語氣變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對呼廚泉道:
“我大晉與匈奴乃是友邦,我家大王對盟友向來慷慨。
既是友邦,那稱臣便不可能。
大單於率軍南下打草穀,也容易傷了我們兩家的和氣。
這兩個條件,我家大王是不會答應的。”
“至於大單於要的錢糧,我家大王願意資助友邦一部分。
我大晉,願意給大匈奴糧五十萬石,金三十萬兩,美女五百人。
這是我們大晉與大單於合作的誠意。”
呼廚泉眉頭皺起,陷入思索之中。
以乾人的性子,滅了晉國絕不會知足。
他們能滅烏桓,就會對匈奴起歹心。
雖然匈奴比烏桓強大很多,可呼廚泉依舊不敢保證穩勝乾國。
若是跟乾人打得兩敗俱傷,讓匈奴實力衰弱,那甚至不用乾軍出手,草原上的其他部族都容易把匈奴滅了。
草原之上從不缺乏強者,各個部族之間的關係,是徹底的弱肉強食,叢林法則。
競爭之激烈,甚至比中原諸侯更甚。
所以晉國絕不能亡,匈奴需要晉國這個屏障,來抵擋乾軍。
呼廚泉看著賈逵,開口道:
“我願意交晉王這個朋友,我也可以答應晉國不必稱臣。
不過...
晉王給我的誠意,還不太夠。
如果把納貢的錢糧換成每年...就差不多了。”
賈逵心道好個貪婪的匈奴單於,簡直索求無度!
不過賈逵心裏也清楚,對自家大王來說,一次性拿出五十萬石糧草,跟答應呼廚泉每年五十萬石,其實沒什麽區別。
隻要自家大王不願意納貢,隨時都可以毀約,就算對洛水發誓都沒用。
他當即對呼廚泉應承道:
“就依大單於之意,我大晉願意每年為盟友提供錢糧。
不知大單於何時出兵?”
“哈哈哈...賈逵,這次你倒是爽快!”
呼廚泉大笑道:
“來人呐,給賈逵先生看座!
咱們同飲一杯,慶賀我兩家結盟!
隻要乾軍出兵攻打大晉,我匈奴必率鐵騎支援!”
賈逵入座,舉杯對呼廚泉道:
“多謝大單於!”
在賈逵的努力下,司馬懿的晉國與匈奴達成了攻守同盟。
董昭出使蜀漢,也傳回好消息。
蜀漢之主劉備,願意與司馬懿共同進退,一同抵抗乾軍。
對於這個結果,司馬懿早有預料。
蜀漢的丞相諸葛亮,那是聯盟的堅定維護者。
都不用董昭陳述利害,蜀漢就傾向於與晉聯盟。
如今天下群雄皆沒,隻剩下晉國和蜀漢抗衡乾國。
如果晉國和蜀漢還不結成同盟,那還不得被乾軍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