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99章 趙宮的芸薹,開了

字數:3143   加入書籤

A+A-


    你聽啊,他在晉國姬氏的宗廟裏,認了她是妻,也在他的先祖與父君麵前,認了她的孩子。
    心頭滾熱,與謝玄一樣熱血澎湃。
    這一日的祭拜她毫無準備,可卻又全都在意料之中。
    還不曾有過大婚,但卻已是遲早的事。
    趙媼與莫娘在一旁幫著謝硯與謝密跪拜,小小的孩子們懵懂地朝姬氏先祖歸了下去,跪得歪歪扭扭,卻也有模有樣。
    聽著他們的父親一字一頓,“晉國被三分的天下,就要回來了。”
    銅心鐵膽,擲地有聲。
    是啊,阿磐抱著謝挽抬頭看香案,案上黑沉沉的,那是整整三十八座排位啊。
    那泱泱巍巍的大晉曾強盛數度,曆經三十八代國君,存續六百餘年,一朝三家分晉,便在史書上灰飛煙滅,再不複有了。
    可有了謝玄。
    有了謝玄,這被趙魏韓三家瓜分的晉土,就要回來了,也一定會回來。
    回到謝玄手中,也必將回到謝玄的子孫手中。
    初時的霞光漸次落下,從他們身上一寸寸地沿著大殿退出,再退出,這宗廟大殿的天光漸弱,也漸次暗了下來。
    有將軍悄然點了燭,與長明燈一起又重新把這大殿映得發亮。
    阿磐打量著這周遭的人,孩子們懵懵懂懂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因而都靜默著,抽搭著,而崔老先生兀自撫著心口,仍舊陷在憂傷悲切的深潭之中不能掙脫。
    阿磐心中不忍,因而輕聲勸道,“先生是晉國最大的功臣,夙願得償,功德無量,但請千萬保重身子啊!”
    謝硯學著母親說話,“阿翁,保重。”
    謝硯說,謝密也跟著說,“阿翁,保重.......”
    那老者長歎一聲,攬著兩個小小的孩子,含淚點了頭,“阿翁保重,阿翁還得守著你們的父親,還得看著你們長大.......”
    一旁的人溫聲道,“先前諸多誤解,阿磐,給先生磕個頭吧。”
    是啊,先前諸多誤解,如今什麽都過去了,做小輩的,該給謝玄的先生,給謝硯的阿翁磕個頭。
    從此捐棄前嫌,再不提舊事。
    趙媼聞言從她懷中抱走了謝硯,她便也正身,正襟,正色,朝著崔若愚伏地深深一拜。
    她溫婉地說話,也是第一次與崔若愚以平等的地位說話,她說,“我與先生的心,是一樣的。”
    那老者闔眸閉眼,到底沒有說什麽。
    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
    因而阿磐不知道在崔若愚的心裏,究竟是接納了她,還是依舊不曾,依舊沒有。
    這一日祭告了祖宗,便也就打道回宮。
    整座晉陽城已被魏武卒接管,還未來得及出逃的趙人全都不見人影。
    或是躲在宅中不敢出門,或是躲在暗處悄然張望。
    他們不知道這位曾屠了邶國的魏王父,一個傳聞中殺人如麻的人,如今會怎樣處置趙國的遺民。
    是不是也一樣要屠城,屠國,把人都殺光,殺盡,殺個幹淨,殺出萬千的枯骨。
    再把趙國的宗廟一把火燒個幹淨,叫這整座晉陽城,叫這萬千宮闕都在瞬間化作焦土。
    這曾經車馬駢闐的通都大邑,而今全都駐滿了魏國的軍人,黑龍旗插遍四處,無一處不是,無一處不有。
    就在謝玄的王青蓋車裏,阿磐問起那人,“老先生如今,可願接納我了嗎?”
    那人無雙的鳳目望她時十分溫和,“你是晉人之後,忠臣之女,他早就接納了你。隻是,是個倔強的老夫子,這麽多年了,從來也不曾變過。心中認了,卻不肯鬆口罷了。”
    阿磐心頭一暖,有謝玄的話在,她這顆不安的心也就寬慰了。
    謝硯偎在一旁,問她,“母親,阿硯去哪兒?”
    阿磐輕撫著謝硯的小腦袋,垂眸望著那張與他父親一模一樣的臉,溫柔地回他,“去你父親舊時的家。”
    謝硯眨巴著眼睛,又問,“舊時家,是哪兒?”
    一旁的人輕然一歎,“是父親幼時曾生活過的地方。”
    不過是輕然一歎,可這一歎之後的沉重,阿磐與謝玄一樣一清二楚。
    沉重的宮門被緩緩拉開,發出一聲雄渾厚重的聲響,魏王父的車駕正大光明地駛進高大的宮門。
    宮門嵯峨,殿高百丈。
    那高高長長不見盡頭的甬道古樸巍峨,在風雨裏已經矗立了六百多個年頭。
    在這六百多個年頭裏,曾有過多麽繁華的盛世,又有過多少血腥的殺戮,把這長戟高門與亭台宮牆也都塗出了斑駁滄桑的顏色。
    謝密好奇地把腦袋鑽出王青蓋車,伸手叫道,“花花!母親,花花!”
    小小的謝密在謝玄麵前,許久都未流露出這歡喜的神色了。
    阿磐順著謝密的小手往外看去。
    趙宮明黃黃的一大片芸薹,如今已經開了,開得奪目耀眼。
    而去歲種芸薹的人,已經再不會立於這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