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五萬
字數:4390 加入書籤
整體來說現在地方上可能沒有特別多的錢,畢竟整個國家都沒有太多的錢,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富裕的。
張軍說道“丁局長,我知道你們的難處,也理解你們的不容易。”
“但相比我們,你們想要拿到資源更加容易些。”
“您說是吧?”
丁修遠想了一下,說道“先不說我們能不能拿到,你希望縣裏每年能給你們多少的支持?”
張軍故作不理解“什麽方麵的?”
丁修遠沒好氣說道“你就不用跟我揣著明白裝糊塗了。”
“我說的哪一方麵你應該很清楚。”
“你直接說,我看能不能滿足你,如果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我盡量幫你爭取。”
“要是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我也不可能去幫你想辦法。”
“我也沒別的辦法可以想,整個縣的鍋就隻能出這麽多吃的,這裏要錢,那裏要錢,不可能全部給我們。”
張軍“嘿嘿”一笑,說道“丁局長,我覺得一年最好能有五萬的補貼!”
“時間不用太長了,隻要五年,一定出成績!”
“五年以後,也不用縣裏的支持。”
張軍心裏也是做過計算的,一年五萬對縣裏來說,也不是特別大的難題,一個人要拿這麽多錢出來,那肯定不可能,這好歹是一個縣。
而且,整個白縣的經濟,也沒有那麽差。
丁修遠聽到這個數,卻被嚇了一跳“你還真敢張嘴啊!”
“這麽多天不是說拿就能拿出來的。”
“我們農業部門,也是到處要花錢。”
“總不能把一點經費全部都花在你們這邊,一年五千!”
每年五萬本來就是張軍往高了喊,也沒有指望丁修遠能答應。
如果他真的答應,那自然是好事,如果沒答應,也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五千也太少了,就拿城步村來說,有一千多人。”
“就算整數一千人,五千塊錢,一個人每年才補貼五塊錢。”
“您說這……是不是太少了?”
丁修遠也沒有真的隻想給五千,他也是抱著討價還價的心態,故意說了一個很低的數字“你可以胡亂說高價,我自然就可以胡亂說低價。”
“我們兩個還是誠心一點,你說個我可以接受的數字。”
“要不然的話這個是沒辦法談下去。
張軍見丁修遠看透了自己的想法,也不覺得尷尬“丁局長,我確實故意說了個高價,但也沒有高出太多。”
“剛才我也說了,就算城步村隻有一千人,每個人的補貼至少也要有小幾十塊錢才行。”
“我不知道現在他們村平均每個人一年的收入大概是多少錢,但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他們的每年平均收入應該不低於三百五。”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補貼五萬塊錢,他們每個人也才五十塊。”
“這個補貼數字是不算高的。”
“還有剩下的三百是要我們自己去掙。”
丁修遠說道“你要這樣說的話那就沒意思了。”
“土地都在那裏,你們就算不認真發展,隻要不把土地荒著,每年也有這麽多收入。”
“我們給村裏的補貼隻是一個幫助,你總不能依靠著我們補錢給村裏。”
“你們最終還是要自己發展的。”
豬腳嘿嘿一笑“你說的非常有道理,我也認同。”
“這個補貼的數額,我覺得5萬也確實不算很高。”
“然後這樣我也不說5萬,就按照4萬來算的。”
“連續補貼我們5年的時間。”
“5年以後保證能出成果。”
丁修遠認真想了一下,說道“四萬太多了,我們最多給三萬。”
三萬這個數額其實已經超出了張軍的預算。
張軍一開始覺得心裏最多就給自己幾天萬把塊錢的補貼,更多是不太可能給到自己的。
現在看來心裏對自己這個試驗村還是比較上心的。
而且3萬大概率不是他們的上限。
張軍繼續爭取“三萬八!”
丁修遠很堅定的搖頭“不可能給到這麽多。”
“而且你要為農業發展的其他方麵考慮一下。”
“你們把所有的農業補貼資源都拿走了,其他方麵要用到錢的時候怎麽辦?”
“錢就隻有這麽多,你們拿走的越多,其他地方分的就越少。”
“這麽多地方都要發展,都要錢。”
“我隻顧著你們發展,其他方麵跟不上,這其實未必就是好事。”
“這是要發展,肯定是要考慮全方麵發展的問題。”
這都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不管什麽時候,肯定要考慮到其他方麵的發展。不可能把資源全部留給一個種類。
農業部門,現在確實不用補貼很多東西。
但他也確實有很多花錢的地方。
張軍笑著說道“我也沒想著要把縣裏給掏空了。”
“我隻是想給試驗村的村民,盡量爭取一個更加可靠的保障。”
“萬一我無能,沒能帶領他們成功,也不至於讓他們的生活過不下去。”
丁修遠在體製內這麽多年,肯定不可能被張軍這幾句話所迷惑,反而一眼就看穿了張軍“行了,你也不用在這跟我演戲。”
“咱們還是得就事論事。”
張軍說道“丁局長,我這可不是在演戲。”
“幹嗎?給的補貼,沒有一毛錢會落入我的口袋。”
“我自己得不到好處,自然就是給以後試驗村的村民爭取的。”
“要是這些給試驗村的補貼,有一毛錢落入我的口袋,丁局長直接把我趕走就是。”
張軍說的是實話,丁修遠輕輕歎了口氣,說道“給一萬五,這個數被不少了。”
“你也不用跟我說為村民爭取的,要真到了試驗村活不下去的地步,縣裏不會視而不見,市裏肯定也會想辦法讓試驗村的村民把日子過好。”
張軍說道“丁局長,你肯定也想試驗村出成績。”
“既然要出成績,那肯定少不了大刀闊斧的改進。”
“隻要一動,到處都是要花錢的。”
“補貼越多,這個進度自然也就越大,出成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試驗村成功,以後全國農村都可以模仿。”
“這個投入是值得好的啊!”
張軍已經沒有找更多的借口,而是從其他方麵,爭取說服丁修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