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災後重建

字數:2345   加入書籤

A+A-


    有老師問道:“王校長,那我們住在第幾層?”
“老師們的宿舍已經翻新加固過麽,不影響使用的話,還是住在原來的宿舍哈,都是兩人一間麽,再換也麽用嘛。娃娃們還沒住過這麽好的樓呢,好,好啊!”
王喬明讚不絕口地看著教學樓:“娃娃們的教室就在一樓麽,二樓左邊是辦公室和教室,右邊和三樓是宿舍,讓師傅們麽再給裝一道鐵門,安全哈!”
王喬明平時嚴肅慣了,今日嘴角差點翹到天上,就沒壓下來過。
“譚老師,你看看還有哪樣補充的?”
譚溪寧搖搖頭:“暫時沒有,孩子們的宿舍搬上去了,原來的宿舍就空出來了,留出一間來做雜物間,另外兩間我希望能改成音樂教室,另外我還想在給孩子們弄一個圖書館。他們這個年紀正是要讀書的時候,他們隻能接觸到課本上的知識,內容過於單薄。”
“譚老師這個主意好。”王喬明仰著頭,把教學樓上的金色大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王校長,圖書館的書籍問題我來想辦法。我之前的單位願意出手相助,並且除了圖書以外,他們還會給我們訂學生報。”
王喬明終於回過頭:“好,好好好。哦,老師們,過兩天學生們就開學了,我們去辦公室開個會。”
老師們開完會,李有發抽著煙走進辦公室:“哎,好!這才是學校的樣子嘛。”
王喬明看到李有發的煙鬥冒著煙,二話不說走過去從他嘴裏扯出煙鬥,再澆水熄滅。
李有發笑著:“麽麽,老王,還曉得心疼我身體了哈?放心嘛,我又不是你,我身體好,醫生麽讓我少抽煙哈。”
他說著,又想從王喬明的手裏奪過煙鬥,王喬明卻是手一偏,有些嫌棄地說道:“哪個管你哈。說了多少次了,在學校莫抽煙,尤其是我們現在有新學校了麽,你抽煙把我們的白牆熏黑咯。”
“哈?”李有發從王喬明手裏拿過煙鬥,“你是擔心你的牆哈?”
說完又點著頭,把煙鬥係在褲腰帶上:“行嘛行嘛。構建美麗鄉村的項目馬上就要動工了麽,以後這段時間麽我可能麽得時間經常來學校了哈,你們有事情麽,直接給我打電話。”
“知道了。”
傍晚,譚溪寧正坐在教室裏打掃衛生,隻聽見村裏的大廣播裏傳來李有發的聲音:“鄉親們,告訴大家一件大事。最近國家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咱們村子有幸被列入改造名單,一份正式的紅頭文件已經送達村委會,這意味著,我們的家鄉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化。”
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夕陽餘暉灑在每個人略帶激動又夾雜著些許不安的麵孔上。這份消息猶如春風拂過田野,讓原本平靜的村莊泛起了漣漪。
大家都知道構建美麗鄉村承載著國家對於鄉村發展的深切關懷與長遠規劃,預示著村民們的居住條件、生活環境乃至生產方式都將發生質的飛躍。
構建美麗鄉村是一項係統工程,關乎每個村民的切身利益和長遠福祉。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村民自身將緊密合作,共同繪就一幅宜居宜業的美好圖景。
李有發翻動著自己的工作記錄本:“舊貌換新顏哈,啊些見證過歲月變遷的老房子,全部都將被重新修建哈。到時候會有專門的設計師麽,結合我們村本地特色與現代審美,設計出既能融入山水畫卷,又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新居。每一磚每一瓦都會出於對抗震、防洪的安全考量!然後麽!確保大家的生命財產萬無一失。”
李有發停頓了一會兒,喝了一口水,又把自己的稿子翻了一頁:“鄉親們!另外了麽,土地是我們的根,科學規劃將是其煥發新生的關鍵。專業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繪製藍圖,耕地精細化管理,非農用地轉型為休閑農業與旅遊亮點,綠色生態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我們的茶葉田地,到時候會打造成萬畝茶園旅遊區!
啊這個,還有了麽!與此同時呢話,基礎設施的升級麽勢在必行。寬闊平整的道路、明亮的街燈、暢通無阻的網絡,還有完善的水利設施,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讓每一位村民的笑容更加燦爛。我要說呢就是這些。然後,過一哈麽,大家來村委會這裏拿一下表,要填名字哈!”
譚溪寧早在手機和報紙上看到過一些經過美麗鄉村構建的村子,那些村子,曾經是他心中典型的“髒亂差”的代名詞——垃圾遍地,河流汙染,房屋破敗不堪,年輕人都逃離故土,隻剩下孤獨的老人守望著一片荒涼。
而現在原先雜草叢生的空地變成精心打理的綠地公園,清澈見底的河水繞村而過,兩岸種滿了垂柳和鮮花,美得如同畫中仙境。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新型民居,它們不僅外觀時尚,色彩斑斕,而且內部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完美融合了傳統本地特色與現代元素。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村子開始吸引遊客的目光,農家樂、民宿、手工藝品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當地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
那個村就在他們隔壁市,叫做田坡村。
譚溪寧倚窗而立,晚霞如同織女手中的錦緞,輕輕披在普沙村的肩頭,映照得整個村落鍍上了一層溫柔的金邊。
此刻,她的心湖被一層淡淡的喜悅蕩漾開來。
眼前浮現的是那個被譽為“梨花穀”的奇跡之地,曾幾何時,它也如普沙村這般平凡,甚至帶著幾分落寞。
但如今,每年三月,“梨花穀”便成了人間仙境般的存在。數不清的梨樹競相綻放,整個山穀被潔白的雪花覆蓋,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幽香。
來自四麵八方的遊客紛至遝來,其中不乏星光熠熠的大明星、攝影師、用畫筆捕捉美的藝術家,還有那些渴望靈魂棲息的文字匠人。
他們在梨花盛開的地方訂下一間民宿,夜雨聽花香,便是心靈的棲息港。
譚溪寧深吸一口氣,胸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和信心。
隻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有路,普沙村的明天,一定會比田坡村更加絢爛奪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