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黎凡特的奴隸

字數:7113   加入書籤

A+A-




    又是一次的殺戮,沒什麽好說,沃特要求這些人交出18人,實質上誘導這些人向自己發起攻擊。
    畢竟,這些撒拉遜奴隸商人,居然以殺死奴隸的方式,偽裝受襲現場。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是在以人的下限來擊穿沃特的認知。
    從前的他從來不覺得自己嫩,但這回他惱羞成怒了。
    “總之,從這一刻起,你們自由了。”沃特向那些被新的殺戮所震懾到的婦孺們。
    “我會帶你們去耶路撒冷王國控製的城鎮,在那裏會有王國來安置你們,向你們提供救助。”
    沃特話說完,然後他得到的回應有些冷淡,或者說是他的話太讓人感覺難以置信了,以至於這些幸存者們覺得自己在做夢。
    ……
    當一個活人被掛上木牌寫上價格的時候,他便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他被寫上所掌握的技能,被記錄下所具備的價值,然後作為商店裏的商品擺在貨架上,等待顧客上門。
    在這個年代,阿勒頗也好、大馬士革也罷、亞曆山大港或開羅,這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裏,總是有著固定的場所進行奴隸貿易。
    奴隸便就如潤滑油一樣,滋潤著穆斯林世界的運轉,使用奴隸被視為一種正當的行為。
    而奴隸的來源其實也多種多樣,但就最近這些日子來講,他們大多都是因為黎凡特地區的戰亂而出現。
    1187年的戰爭,使得黎凡特地區的奴隸數量暴漲,整體奴隸價格也都呈現下滑趨勢。
    原本用不起奴隸的一些家庭,都開始考慮替自己購置那些會說話的牲口。
    在托倫領地,這片領地原本應當是漢弗萊四世的封地,但隨著薩拉丁的入侵,此地輕易淪陷。
    但隨著薩拉丁也耶路撒冷王國之間的短暫停火,這裏成了第二耶路撒冷王國與薩拉丁勢力的接壤第一線。
    雙方勢力在這片土地上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與其他黎凡特地區一樣,這裏的主要居民們以穆斯林為主,而在這樣片領地裏,許多村莊此時此刻,其實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歸屬第二王國還是阿尤布王朝。
    先前的停戰協議,隻是一份臨時停火的協議,並沒有進行清晰的劃定界限。
    在1188年第二王國的改革方案出來後,加上人頭稅的廢除、以及農業稅的降低。
    不少穆斯林村莊,也都開始宣稱自己是第二王國治下。
    要知道即便是敵視法蘭克人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伊本·朱拜爾,在他的文字中寫過這麽幾句話:
    【星期一拂曉,我們從托倫出發——願真主毀滅它!】
    【經過一條路,路過穆斯林居住的莊園,他們在法蘭克人的統治下過得很好——願真主保佑我們免受這種誘惑!】
    【對他們施加的規定是,在收獲時交出一半的穀物收成,並繳納一金第納爾七基拉特的人頭稅,以及對他們的果樹征收少量稅。】
    【穆斯林擁有自己的房子,以自己的方式統治自己。這就是法蘭克領土上的莊園和村莊的組織方式。】
    【許多穆斯林,因為在穆斯林統治下的生活很悲苦,因此很想在這裏定居。】
    【他們讚美法蘭克人的行為,他們總是可以信賴法蘭克人的正義。】
    收五成稅的時候,就能讓穆斯林領主統治下的農民,想要開潤到托倫領地。
    而等到如今伊莎貝拉他們宣布三成稅,並廢除原先的包稅人體係後,怎麽選擇在很多人心中就非常明確了。
    貝格村就是托倫領地與提爾領地交接線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村,距離提爾城隻有三十裏地不到。
    平日裏如果有什麽需求,不少村民們就會選擇走上小半天的路,直接趕到提爾城去采購。
    因此,盡管偏居一隅,村裏人對新耶路撒冷王國的種種變化卻並不陌生。
    起初他們還當看戲一樣的,看著那什麽提爾城鎮議會被解散,看著耶路撒冷王國第一次人口普查,又聽聞王國裏決定給予穆斯林更多的政治權益……
    多數村民,尤其是那些終日與土地打交道的老實人,覺得這些政策不過是城裏人玩的把戲,與自己毫無幹係。
    雖然說穆斯林群體裏的識字率不低,但村民們心裏也都認為:難不成耶路撒冷王國還能讓撒拉遜人去做法蘭克人的主?用屁股想想都知道這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也沒啥好說的了。
    但在那些事裏,有一件卻又讓貝格村的村民們非常在意。
    聽說耶路撒冷王國那邊,自打換成什麽第二王國後,就廢除掉了人頭稅?而且田稅還隻用交三成?
    這下子可就不得了,貝格村的村頭莫格爾,在向旁邊那幾個臨近的屬於耶路撒冷王國的村子,打聽過之後,都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而且,他還聽說王國派了宣講員到各村宣傳新政策,勸導村民依法納稅,並鼓勵識字者參與選舉,選出代表撒拉遜人利益的議員。
    莫格爾親自聽過兩次宣講,其中那些關於選舉的內容他興趣不大,但隻需交三成稅這一點卻讓他動了心。
    對農民來說,少交稅就意味著能填飽更多人的肚子。
    於是他心思活絡了起來:薩拉丁遲遲未要求村子宣誓效忠,按理他們貝格村仍算是耶路撒冷王國的忠實子民。
    日後的事怎麽發展,他莫格爾說不清,但現在少交一大半的田稅,卻意味著今年村裏說不準能多養幾個娃。
    第二天莫格兒卻就領頭召開起了貝格村的村民大會,各家各戶的男人,都被拉過來開會,上百人聚在一起,一時間好不熱鬧。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這裏,想問問你們怎麽看。”
    “現在王國那邊一年隻收三成稅,薩拉丁老爺這段時間都沒理我們,我們幹脆繼續認王國做主人,如何?”
    此言一出,底下頓時炸開了鍋。村民們議論紛紛,態度各異。
    在以前,他們其實就知道這耶路撒冷王國下的統治,其實要比其他那些穆斯林領主治下要好上不少,現如今這薩拉丁老爺來了,說是要讓穆斯林們在聖地當家作主。
    但薩拉丁老爺說的穆斯林們在聖地當家作主,和他們這些村民們又有什麽關係呢?他們不照樣該交稅麽?
    更何況,聽說他們這托倫領,馬上又要被成封伊克塔,這事可就讓不少村子給嚇到了。
    這穆斯林“當家作主”,說白了就是讓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來當他們這些人的家,作他們的主?
    村裏有人附和道:“那些騎馬的老爺們收稅不算,還搶錢、霸占女人,真主至大,怎麽不讓他們墜入火獄!”
    一時間村裏的大家夥就開始控訴起了如今薩拉丁治下的各種暴政。
    黎凡特地區有著興盛的商品貿易,大量的商隊從各地經過,雖然貝格村隻是一個小村子,但他們消息其實也挺靈通的。
    而消息越是靈通,就越知道如今薩拉丁麾下那些遊牧部族們是什麽尿性。
    於是乎他們就開始罵人了,不僅罵如今的那些搶錢的部族,還罵以前的十字軍領主,但他們卻不敢罵薩拉丁老爺,隻是拐彎抹角的陰陽怪氣。
    但不管怎麽罵,不管怎麽暗搓搓的陰陽怪氣,他們中比較一致的看法,都是不想去被那些遊牧部族們“當家作主”。
    雖然說農民在這個時代,不管在哪裏都是待宰的肥羊,但好歹如今第二王國隻是打算割羊毛。
    但在阿尤布王朝下,卻是直接殺羊吃肉。
    不過,雖然大家夥,說的挺多,但也不是沒人反對,就在村頭莫格爾,要拍板定下這事的時候。
    就有人張嘴大聲說道:“薩拉丁老爺沒收我們稅,你們急著向異教徒稱臣,簡直是自取其辱!”
    這話說的難聽,但開口的是村裏的大地主米拉德·伊本·阿卜奈卜。
    雖然米拉德是村裏的大地主,但在場那麽多人,他們湊一起也不怕米拉德。
    “薩拉丁老爺還沒開口要稅,可那些庫爾德領主們,你覺得他們會不來嗎?”
    “別當我們都是瞎子,前幾天你不就是把你女兒嫁到他們部族去了麽?給酋長的兒子當妾。”
    “今天沒來,明天肯定就來了!托倫領才多大點地方?誰還不認識誰?”
    整個托倫領的麵積不足三百平方公裏,無論向哪個方向走,都不過是半天的腳程。
    薩拉丁或許不知道貝格村的具體位置,但那些未來被分封到這裏的遊牧部族,可不會有找不到的可能。
    更何況這米拉德,顯然是已經往人家庫爾德人那邊下注了,等著日後靠著那些庫爾德老爺,好在貝格村裏作威作福,一起來“當家作主”。
    “他們是異教徒!異教徒!”米拉德歇斯底裏地吼道,聲調中夾雜著一種失控的激動。
    他的激烈反應與平日裏喝酒時隨和的模樣形成了鮮明對比,以至於不少人都感到困惑。
    有人冷笑道:“米拉德,你這是怕你買的那十幾個奴隸要被王國放了吧?還是說,嫁妝給得太多,怕砸手裏?”
    自從1187年後,基督徒奴隸在黎凡特地區的數量大幅增加,供過於求使得價格也隨之下跌。
    米拉德趁機買了十幾個奴隸,打算把他們變成田裏的勞力,學著封建領主們的莊園去搞成農奴製的模式,好多收點糧。
    可如今這第二王國,擺明車馬的要解放所有境內奴隸。
    就讓米拉德很難受:好不容易趁著王國崩潰的機會,搞到一批基督徒奴隸,把那些佃戶給趕出了自己田地。
    萬一真讓耶路撒冷王國“反攻倒算”了,他這買了基督徒奴隸的大地主,說不準還要被掛上火刑架。
    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米拉德早早地探查了未來可能遷入托倫領的部族,並迅速行動,將女兒連同豐厚嫁妝送過去,以換取保護。
    他相信,未來這些庫爾德領主會幫他守住這些“合法財產”。
    一次好好的村民會議,就演變成了無止境的爭吵,那些家裏買了奴隸的,或者和米拉德沾親帶故的,都不太情願去繼續歸順第二王國。
    但這樣有錢能買的起奴隸的,其實又不多,故而總的來講,莫格爾那邊占據了優勢。
    回到家後,米拉德在昏黃的煤油燈下召集家人,臉色陰沉得像壓下來的雲層。
    “今天的情形,你們都看明白了吧。”他說,語氣中透著隱隱的怒火。
    米拉德家的人白天參與了爭吵,心裏也都清楚,一旦王國重新掌控貝格村,他們的利益會損失慘重。
    對於米拉德一家而言,不隻是奴隸的問題,他們之所以鐵了心倒向薩拉丁,是因為瞄準了一個包稅人的職位。
    “要當包稅人,可比交稅輕鬆多了。”
    米拉德冷笑了兩聲。
    “咱們的傳統可不拘泥於什麽封建契約,隨你怎麽玩。”
    他接著咬牙切齒地說:“那些叛徒,我們決不能手軟!要出重拳!莫格爾他們不止想害我們,還想讓村子蒙羞!”
    “那咱們怎麽辦?直接把莫格爾那家夥給做了?”米拉德的兒子阿希德·伊本·米拉德,提出個建議。
    “不,我們明天再勸勸,要是那群家夥真的不識好歹,就由不得我們不顧同村情誼了。”
    米拉德惡狠狠的說道。
    然而等到了第二天,當米拉德說出某些混賬話的時候,便就被人兩拳打倒在地,阿希德帶著人上前去幫著自己父親,雙方之間矛盾一觸即發,便打起群架。
    雖然沒什麽人受傷,但這件事也徹底沒了回旋餘地。
    其中又以米拉德的那一派數量顯然不足,自然就吃了不少虧。
    甚至於米拉德往回走的時候,都有些一瘸一拐。
    而等回到了家裏,米拉德就讓自己兒子拿上點禮物去找占據了托倫堡的部族。
    “那群家夥不顧同村情誼,我們自然也不用在意,到時候哪些人被弄死了,就怪他們自個命不好吧!”
    1188年的夏季,注定有許多人,要以自己的鮮血滋養土地。
    不隻是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廝殺,也是穆斯林與穆斯林、基督徒與基督徒之間的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