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相接
字數:5577 加入書籤
四萬遼軍對陣一萬宋軍,第一輪騎兵衝鋒已折損大半。
但戰場上的情勢依然很明朗,遼軍其實是占了優勢的。
隻要全軍壓上去,左右側翼包抄,宋軍的戰陣是可以衝破了,隻要衝破了宋軍的戰陣,雙方短兵相接,那麽對方的火器反而失去了作用。
說到底,燧發槍是一種遠程攻擊武器,近戰的話,大約隻能充當燒火棍,尤其是裝藥填彈的過程很長,放過一槍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放第二槍。
耶律淳是位老將,眼光非常毒辣,親眼見識了宋軍的火器後,也很快判斷出雙方的優劣。
對麵這一萬宋軍,他是有把握擊破的,但耶律淳絲毫高興不起來。
一萬宋軍,需要遼軍用四萬條人命去填,才堪堪能填出一場慘勝。
那麽以後呢?以後會不會成為常例?
若兩國交戰,遼國需要經常用四換一,甚至五換一的戰術去贏得勝利,這還能叫優勢嗎?
如果宋國皇帝一咬牙,裝備訓練出十萬火器軍隊,北上攻伐遼國,勝數又該如何算?
此刻的耶律淳,心頭忽然湧起一股日薄西山的蒼涼感。
生平第一次,他感覺到在天下大勢麵前,一個國家的力量都顯得如此渺小,無論多麽努力,下場終究是被取代,被碾壓,最終消亡。
“傳令鳴金,前方騎兵撤回。”耶律淳麵無表情地下令。
正在衝陣的一萬遼騎,此時隻剩了兩千來人,而他們距離宋軍前陣仍有百步的距離。宋軍再來兩掄齊射,這兩千人也活不了,不如果斷撤回,不做無謂的犧牲。
鳴金聲在戰場上悠悠回蕩,兩千遼騎早已士氣盡失,咬著牙繼續衝鋒隻因軍令不敢違,聽到後方中軍鳴金,剩下的兩千遼騎如蒙大赦,急忙掉轉馬頭便朝中軍狂奔回去。
宋軍陣中,張嶸和折可適也是一臉喜色。
一萬遼騎衝鋒,都沒碰到己方前陣,傷亡已有七八千,大宋何曾有過如此爭氣的戰果?
僅僅剛才那一輪兩軍對陣,張嶸和折可適就已足夠領一份沉甸甸的功勞了。
“全軍原地休整,馬上裝藥填彈,檢查火槍,輜重補充彈藥!”折可適策馬在陣前大聲下令。
龍衛營將士們立馬盤腿坐了下來,人人興奮地低聲議論,一個個意氣風發與袍澤吹噓,剛才我親手射殺了多少人,剛才我一槍打得多準雲雲。
張嶸和折可適在經過短暫的勝利喜悅後,神情又變得凝重起來。
遼騎撤了,但對麵剩下的三萬餘遼軍還沒撤,他們的陣型依舊未散,一副隨時發起第二輪衝鋒的架勢。
張嶸和折可適不敢鬆懈,而且此刻二人心裏也沒底。
至此他們也看出了情勢,麾下一萬火器,麵對一萬人的衝鋒或許能應付,但若對方三萬餘兵馬同時攻來,並且側翼包抄的話,老實說,麾下的一萬支火器可能撐不住。
“趙郡公的援兵不知何時到,對麵再來一輪的話,恐怕後果不妙。”張嶸憂心忡忡地道。
折可適大嘴一撇:“怕個屁!死便死矣,至少咱們宰了這麽多遼狗,此戰咱們這一萬人馬就算死光了,也算是平局,死了也不丟人,戰敗身死才沒臉下去見祖宗!”
張嶸點頭,歎道:“告訴將士們,隨身的刀都磨快一點,準備與遼軍肉搏吧,估摸下一輪咱們的前陣會破了。”
折可適歎了口氣,一臉的不甘:“老子奉朝廷調令,從西北直接來到真定府,趙郡公還答應我,說等凱旋回汴京時,請我玩遍汴京青樓的姑娘……”
“老子連姑娘的味兒都沒聞著呢,今日搞不好就要栽在這兒了,可惜!”
張嶸卻笑了:“我在龍衛營裏待了多年,龍衛營當初就駐紮在汴京南城外,汴京城裏的姑娘……哈哈!反正我這輩子夠本了!”
折可適瞥了他一眼,心裏更不平衡了,暗暗罵了句狗雜碎。
張嶸卻仍不知死活地撩撥他:“老折你在西北駐軍時,難道沒嚐過姑娘的味道?”
折可適冷冷道:“西北的姑娘,能跟汴京的比嗎?汴京的姑娘輕輕碰她一下,她會嬌嗔,會夾著嗓子說‘討厭’,那小風情,那小妖嬈,嘖……”
“西北的姑娘呢?”張嶸忍著笑道。
“西北的姑娘輕輕碰她一下,她會給我一個抱摔,然後騎在我身上,大耳光狠狠扇我……”折可適黯然歎息。
張嶸驚愕:“這……是你家夫人?”
折可適沉默片刻,幽幽地道:“不,是西北青樓的花魁娘子……”
張嶸倒吸一口涼氣:“西北的花魁娘子……是這個路數?”
“沒錯,是這個路數,雄鷹一般的女子。”折可適黯然歎道。
張嶸頓時不說話了,許久後,拍了拍折可適的肩,歎道:“折兄受苦了,我若是你,今日戰死在這裏,恐怕真會死不瞑目,一輩子沒吃過細糠,嘖!”
折可適愈發悲憤不甘,抬眼盯著遠處的遼軍中陣,右手不自覺地握緊了刀柄,顯然滿腔悲憤已化為力量了。
“都怪這些遼狗,耽誤老子睡溫婉的女子!老子定要殺盡他們!”折可適咬牙道。
突然,對麵遼軍陣中,戰鼓再次擂響。
張嶸和折可適神情一緊,分頭朝己方陣中狂奔,邊跑邊傳令。
“全軍備戰——!”
果然不出張嶸和折可適所料,這一輪的衝鋒,遼軍傾數而出。
兩萬遼軍正麵朝宋軍發起進攻,另外側翼各自分出五千兵馬,戰場上繞了一個半圓的圈兒,左右包抄而來。
折可適立馬下令調整陣型,左右兩側各分出一千兵馬,掉轉方向列陣。
剩下的八千兵馬,仍正麵對著遼軍的主力。
“等不到援兵了,袍澤兄弟們,一切隻能靠自己!敵人若破陣,隨時準備拿刀廝殺!”張嶸瞠目大喝道。
剛嚐到初戰勝利的喜悅滋味,龍衛營立馬又陷入了即將死戰的壓抑氛圍中,軍陣內一片沉寂,每個人握著燧發槍的同時,都悄悄摸了一下腰側的刀。
從汴京出發以來,龍衛營解決任何敵人向來都是靠燧發槍,敵人根本沒有破陣近身的機會,沒想到今日破例了。
眼看著遼軍從正麵和左右側翼緩緩逼近,並且開始加速衝鋒,一萬龍衛營將士咬牙,等待著接下來的慘烈廝殺。
沉默的軍陣中,一名將士突然大聲道:“趙郡公沒有虧待咱們,今日,咱們也該為趙郡公賣命了!”
人群中立馬有人附和:“沒錯,反正老子夠本了,搶來的錢財已托人送回了家,爹娘和孩子有了著落,老子戰死他們也餓不死!”
軍陣內,所有的將士佇立不動,緊握火槍,卻不知何人原地頓腳,一聲又一聲。
有人帶頭,便有人跟隨。
所有將士都跟著頓腳,節奏漸漸分明,最後整齊劃一的頓腳聲,竟掩蓋了對麵隆隆的馬蹄聲。
“殺!殺!殺!”
龍衛營將士異口同聲,戰場上頓時殺氣盈野,天地間充斥著一股由無數小人物擰合起來的英雄氣,蒼穹上的天日亦為之低昂暗淡。
“按操練典冊,全軍,列陣!第一排準備!”將領策馬在軍陣的空隙間飛馳傳令。
第一排龍衛營將士蹲下,平端燧發槍,瞄準。等待敵軍進入射程。
對麵遼軍陣中的戰鼓節奏陡然加快,而衝鋒中的遼軍隨著戰鼓的節奏,更加快了速度,朝宋軍前陣衝來。
很快,正麵的遼軍已進入射程內,隨著一陣轟然巨響,第二輪的攻防之戰開始。
戰場上硝煙嫋嫋,無數衝鋒中的遼軍倒地,但更多的遼軍前赴後繼,仍然舍生忘死地朝宋軍前陣衝鋒。
戰局的關鍵,便是雙方的距離。
宋軍的目標是將遼軍擊殺在前陣之外,遼軍的目標是衝入宋軍的陣內,與宋軍近身搏殺,徹底撕開宋軍的陣線。
三百步內,槍又快又準。
當遼軍進入射程後,傷亡陡然增加,一部分是被宋軍的火器擊中倒地,還有一部分是被倒地的遼軍絆倒。
高速衝鋒之時根本來不及改變方向和放緩速度,戰馬也來不及反應,隻能眼睜睜地被己方的袍澤絆倒,摔個頭破血流,緊接著再被後方的袍澤踩踏。
也就是說,前方但凡有一人倒下,很可能會波及後麵的一大批人。
這便是騎兵天然的缺點,在火器麵前顯得尤為突出。
短短三百步,遼軍如同過了一遍鬼門關,當他們衝到宋軍前陣百步內時,傷亡已有三分之一。
盡管距離越來越近,但宋軍仿佛渾若不覺,在將領的指揮號令下,仍然一絲不苟地按照平時的操練典冊流程,一步步地裝藥填彈,四段式輪流齊射。
終於,當遼軍衝到陣前二三十步左右時,下一輪的裝藥填彈已來不及了。
張嶸和折可適騎在馬上,拔刀高舉,瞠目大喝。
“全軍換刀!殺——!”
與此同時,遼軍終於衝到宋軍前陣十步內。
龍衛營將士已收起了燧發槍,將火槍背到身後,紛紛拔刀上前,照著遼軍戰馬的馬蹄便砍下去。
兩軍終於短兵相接,轟的一聲,如同兩柄絕世兵器的碰撞,激起一陣火花。
此時,宋軍終於出現了傷亡。
位於前陣第一排的龍衛營將士,被遼騎的戰馬狠狠撞飛,第二排也被遼騎借著戰馬衝擊的慣性,兵器狠狠地戳中了他們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