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文豪斬敵
字數:5444 加入書籤
援軍趕到之時,張嶸麾下五百將士已陣亡一半。
如果折可適再晚一步,張嶸和部將必然會全部交代在這裏。
地上躺滿的屍首,隨處可見的殘肢斷臂,還有匯聚成河般的鮮血,無不在訴說著這場遭遇戰的慘烈和殘酷。
一麵繡著“張”字的旌旗布滿了箭孔,旗幟上血跡斑斑,無力地插在山道邊的泥土裏。
張嶸和折可適已顧不得打掃戰場,二人神情焦急,下令所有人尋找蘇軾的下落。
蘇軾是他們的任務,是絕不能有任何閃失的,如果蘇軾也在這場戰鬥中身死,無論張嶸和折可適殺了多少遼軍,他們此行的任務也宣告失敗。
折可適帶來了五千兵馬,都裝備了火器,折可適一聲令下,將士們以營都為單位,迅速在山道邊散開,鑽入了旁邊的密林裏,一邊尋找一邊大聲呼喊蘇軾的名字。
張嶸力竭坐在路邊,渾身的血跡顧不得收拾,一臉惴惴不安。
“最後這一哆嗦了,該不會出事吧?”張嶸神情有些驚惶。
麵對千軍萬馬的敵人他毫無懼色,可此時蘇軾的生死卻令他無比忐忑,不說蘇軾在大宋的身份地位,就隻說郡王殿下與蘇軾的私交,若是他沒有護住蘇軾的周全,張嶸哪有顏麵回去見郡王殿下?
折可適蹲在他身旁,遞過一隻皮囊。
皮囊裏裝滿了米酒,軍中不準飲酒,但折可適是西北漢子,沒酒活不了,無論行軍還是作戰,他都會偷偷帶一些。
張嶸接過皮囊,仰頭狠狠灌了一大口,酒入胸腔,一股痛快的暖流在五髒六腑間蔓延,特別舒服。
隨著米酒入腹,張嶸忐忑的心情也隨之平複下來。
“讓兄弟們繼續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果蘇學士真沒了……”張嶸神色複雜地歎了口氣,道:“如果他真沒了,老折你就把我的人頭帶回去給殿下,我是沒臉活著見他了。”
“說什麽混賬話呢!老子大老遠跑過來救你,就隻帶了你和蘇學士倆死人回去?你以為我好意思見殿下?都他娘的好好活著,蘇學士若不幸死在亂軍中,隻能怪他命不好,你和兄弟們都已盡力了。”
二人心情沉重環視四周。
山道上,宋軍將士們將屍首一具具地翻開,仔細辨認他們的麵容,更多的則鑽入密林,一寸一寸地尋找蘇軾的下落,地毯式搜索的範圍漸漸擴大,呼喊蘇軾名字的聲音蕩徹山穀。
…………
蘇軾沒死。
他正在密林裏沒命地往前奔跑,前麵是什麽方向,有沒有遼軍埋伏,深山裏會不會有野獸,他都顧不上了。
手裏的長劍緊緊攥著,耳邊隻聽到呼呼的風聲,腳下是鬆軟泥濘的土地雜草,他的胳膊和大腿被密林的荊棘劃開了無數道口子,可他還是在拚命奔跑。
奔跑不是為了逃命,而是報仇。
當那兩名素不相識的年輕將士將他推入密林裏,然後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戰場,須臾間被遼軍殺死後,蘇軾睚眥欲裂,生平第一次對遼人生出了無盡的暴戾的殺機。
本來打算也加入戰鬥,可是戰場情勢突變,折可適的援兵到來,很快便結束了戰鬥。
無數遼軍被龍衛營將士擊殺當場,但還有一些遼軍倉惶逃竄,鑽進了密林。
與此同時,蘇軾也鑽入了密林。
為何鑽入密林,目的是什麽,方向是哪裏,蘇軾自己都不清楚,完全是下意識的動作。
已是花甲之年的他,總想做點什麽。
為大宋也好,為那兩名戰死的年輕將士也好,為自己一生鬱鬱不得誌的文人理想也好……
總之,蘇軾想做點什麽。
文人生平總是向往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的戰場,他們的詩詞文章裏無不抒發著對戰場建功立業的渴望和讚頌。
蘇軾也是如此。
他渴望“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他渴望“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他的渴望和理想,半生以來隻能體現在詩詞文章裏,可是今日,當敵人活生生地出現在眼前,而他,手中有長劍。
於是,蘇軾鑽入了密林,他在荊棘中奔跑,他攥著一口氣,奮力地奔向逃竄的遼軍將士。
他的人生,從此不再活在詩詞文章裏,做著文人臆想的美夢。
他要用手中的三尺青鋒,活出另一個不一樣的自我。
花甲之年的他,已不再年輕,奔跑了一會兒,蘇軾已是大汗淋漓,氣喘籲籲。
汗水流入眼睛,模糊了視線,蘇軾努力睜眼看著前方。
灌木深深的叢林裏,一群穿著皮甲的身影驚惶地逃竄,有幾道身影似乎迷失了方向,無頭蒼蠅般轉了一圈,抬頭勉強辨認了一下位置,竟鬼使神差地朝蘇軾的方向跑來。
蘇軾深吸一口氣,悄無聲息地蹲在灌木叢中,屏住呼吸,靜靜地注視著那幾道倉惶的身影,手中的長劍越握越緊。
片刻後,那幾名逃竄的遼軍越來越近,蘇軾的神情也越來越緊張,整個人仍伏在灌木叢中,不露半點痕跡。
待到幾名遼軍跑近,距離已是近在咫尺,蘇軾盯著一名遼軍的脖子,默默計算著出手的位置和順序。
靜謐的灌木叢中,蘇軾突然暴起,一聲厲喝,雪白的劍光閃過,一名遼軍猝不及防被抹了脖子,劍刃在他的脖頸上留下了一道血痕。
隨即血痕越來越大,鮮血噴湧而出,這名遼軍兩眼驚恐地睜大,想要反擊,卻發現渾身已失去了力氣,最後無力地癱軟在地,渾身抽搐,直至沒了聲息。
另外三名遼軍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懵了,半晌竟沒反應過來。
蘇軾手中的長劍不停,抹過一名遼軍的脖子後,劍光隨即便指向另一人的腹部,一劍而中,劍刃竟非常精準地穿過遼軍的心髒,待要收回時,卻發現劍刃被這名遼軍胸前的肋骨卡住。
蘇軾的眼中閃過一絲慌張,又使勁拔了一下,還是拔不出,索性一咬牙,狠狠一腳踹中他的胸口,長劍終於拔了出來,中劍的那名遼軍倒地後自然也不活了。
剩下的兩名遼軍終於反應過來,頓時暴怒,抄刀便朝蘇軾的腦袋劈了下去。
蘇軾這時也沒了剛才的劍俠風範,見刀光臨頭,也不知如何閃避,隻好下意識地蹲身,迅速朝外打了個滾兒。
還沒站起身,遼軍的刀光又如影隨形而至,蘇軾隻好再次打了個滾兒,此時的他表現得無比狼狽。
一個花甲之年的老頭兒,又是毫無戰場經驗的文人弱骨,怎能與身強力壯的年輕遼軍相敵?
蘇軾以偷襲的方式賺了兩名遼軍的性命,已然是占了大便宜,現在剩下的兩名遼軍反應過來,蘇軾可就不好過了。
一邊狼狽躲閃打滾,一邊下意識胡亂揮劍,招式毫無章法,但蘇軾此刻卻靈台清明。
今日或許葬身於此,但他覺得很痛快。
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大丈夫當如是。
當最後一抹刀光鬼魅般朝他的脖頸席卷而來時,蘇軾終於放棄了抵抗。
他已盡力,他已無力。
刀光距離他的脖頸僅隻數寸時,卻突然聽到一聲槍響,麵前的遼軍睜大了眼睛,然後慘叫著倒地,緊接著又是一聲槍響,最後一名遼軍也被結果了。
一群宋軍圍了上來,年輕的將領打量蘇軾一番,客氣地道:“尊駕可是蘇學士?”
蘇軾一臉懵然,下意識點了點頭。
將領高興地收起了燧發槍,朝蘇軾行禮:“末將拜見蘇學士,可算找著您了,折將軍和張將軍急得不行,全軍將士都在尋找您的下落,快隨末將回去吧!”
蘇軾此刻的精神狀態很迷茫,手腳軟得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長劍不知何時已脫手,雙腿打擺子似的不停地顫動,臉色也蒼白得嚇人。
年輕的將領目光隨意一瞥,發現現場有四具遼軍的屍首,其中兩名是被火器擊中而亡,而另外兩名……
“此二人是蘇學士所殺?”將領驚訝地指著屍首問道。
蘇軾好不容易回過神,瞥了一眼屍首,強自鎮定地點頭:“不錯,老夫雖年邁,卻仍有吞虎驅狼之餘賈,今日不才,陣斬敵首兩級……”
話沒說完,不知為何胸中湧出一股惡心,那股浪濤般的惡心感不停地在胸腔腹部翻騰,猶如驚濤拍岸,此起彼伏。
蘇軾本來強行忍住,這是他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時刻,也是最裝逼的時刻,實在不能丟臉。
可是那股惡心感一浪接一浪,幾乎要噴薄而出。
蘇軾忍了很久,終於忍不住了,臉色泛青,轉身彎腰,哇的一聲長吐不止。
將領和一眾宋軍將士頓時露出古怪之色,將領上前幫忙拍打著蘇軾的後背,一臉的憐憫。
“蘇學士不愧是男人中的男人,吐得好清楚……”
“嘔——!”
將領繼續拍背,笑歎道:“您是文官,身子骨尊貴得很,何必搶咱們丘八糙漢子的飯碗,玩筆杆子多輕鬆,好好的玩什麽刀劍呀。”
聽到將領安敢如此貶低他的戰鬥力,蘇軾立馬不服氣了,吐到一半直起身瞪著他。
“……老夫陣斬敵首兩級!嘔——”
“知道了知道了,真是厲害死你了呢……”將領拍著他的後背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