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改變的迎春

字數:6815   加入書籤

A+A-




    自迎春去往宮裏以後,賈府眾人便一直在等著她歸府。
    然而,遲遲不見迎春歸來的賈赦,有些著急了,
    “算算時辰,就算娘娘要留她在宮裏用膳,這會兒也該回來了才是,怎麽還不見蹤影?”
    迎春是他的女兒。
    倘若迎春在宮裏惹了什麽亂子,他這個做父親的難辭其咎,畢竟子不教父之過。
    因此,他才會擔憂。
    端坐在椅子上的賈母瞪了他一眼,“著什麽急?”
    話音剛落,就見有小廝跑來,氣喘籲籲的說著:
    “老祖宗,老爺,二老爺,二姑娘回來了,還有...還有...”
    賈政皺眉道:“別急,慢點說。”
    小廝咽了口唾沫,道:“還有宮中禁衛!”
    禁軍?
    聞言,賈府眾人無不慌了神。
    難道,真是迎春惹了什麽麻煩?
    “母親...”
    賈赦看向老太太。
    後者道:“慌什麽?”
    沒過多久。
    迎春便踏入府中。
    至於宮中禁衛,則留在府外。
    另有四名內侍抬著兩個漆紅色的箱子緊隨迎春身後。
    箱子裏裝著的都是皇後贈予的禮物。
    待他們去到正堂,老太太特意起身來到迎春身前,握著她的小手,輕聲問道:
    “沒遇到什麽麻煩吧?”
    迎春搖了搖頭。
    領頭的一名內侍開口道:
    “史老太君,這些箱子裏裝著的都是皇後娘娘精挑細選給賈姑娘的禮物。”
    “我等差事已經完成,這便要回宮複命了。”
    老太太以及賈赦等人,都是感到詫異。
    兩大箱子禮物,竟都是皇後送的?
    如此說,迎春深得娘娘歡喜?
    頓了頓。
    老太太看了一眼賈璉,“乖孫兒,去送送。”
    後者作揖,“是,祖母。”
    說罷,便去送宮中內侍離府,途中,他還塞給那些內侍一些銀兩。
    這都是不成文的規矩。
    若是不塞這些銀兩,待內侍回宮複命時,指不定要如何去說。
    但給了銀兩,總不至於在皇後麵前說起賈府的壞話來。
    正堂裏。
    賈老太太將迎春拉到自個兒跟前坐下,語重心長的詢問道:
    “快與祖母說說,在宮裏都遇到了什麽事?”
    言談間,賈赦忽將那兩大箱子打開。
    頃刻,在燭火映照下,箱子裏的金銀玉器翡翠瑪瑙等,正褶褶生輝。
    薛姨媽也在此間,不管怎麽說,她都是賈府的親戚,是有理由待在這裏的。
    就算她薛家乃是皇商,但見到這麽多稀奇物什,也不由得暗自驚訝。
    這些東西,若是換到市集上去買,少說也能值個萬兩白銀。
    千萬不要覺著萬兩白銀已經算少了。
    賈赦身為一等神威將軍,一年的俸祿,不過五百兩白銀與四百一十斛祿米。
    當然,偌大一個賈府,若是僅靠幾位襲爵的老爺撐著,早就破敗了。
    賈府名下,有不少的生意、田莊,還有皇家每年賜下的恩典。
    但不管怎麽說,一萬兩銀子,對於賈府這等門第,都是一筆不菲的價錢。
    迎春這邊還沒答話,賈赦就將箱子打開了,使得賈母極為不悅,
    “這是娘娘賜給迎丫頭的禮物。”
    賈赦自然知道,隻是他難以抗拒這些金光閃閃的物什,思慮片刻,道:
    “母親,迎春還小,留有這些財物,恐遭匪徒惦記,不如孩兒先代為管理。”
    賈母皺眉,剛欲說些什麽,就聽迎春開口道:
    “父親,女兒歸府之前,娘娘特意叮囑,這兩箱子物什,有一箱可與親朋分享。”
    “至於另外一箱,娘娘說了,要給女兒當未來嫁妝。”
    “若將來女兒出嫁,這一箱子裏的物什要是缺少幾件,女兒擔心娘娘知道後會說不清。”
    若擱在平常,賈赦說出那樣的話來,迎春根本就不會反駁,也就隨他去了。
    但去了宮裏之後,迎春的心性發生些許變化。
    從前她對任何事物都不爭不搶,顯得漠不關心,因此,才遭府裏的人欺悔。
    如今,她不願再那樣下去,想要徹底改變,希望可以在將來能夠更好的幫助嬴淵。
    說罷,不等賈赦回話,便朝著探春等幾位姐妹笑道:
    “姐妹們,你們挑挑看,有喜歡的,便拿著。”
    此話一出,自是迎來探春等人的歡喜。
    不等她們道謝,迎春又再次開口道:“老祖宗,正如父親所言,娘娘所賜的禮物太貴重,孫女兒還小,生怕被歹人惦記。”
    “不如,孫女兒的那一箱禮物,就暫且交由老祖宗您管著如何?”
    說罷,她起身從箱子裏親自挑選出一個龍紋木匣,匣子裏裝著一支精美的玉簪,不看玉質,僅看簪子上雕刻的紋路,就讓人感覺是稀世珍寶。
    她拿著簪子來到老祖宗身前,彎下腰來,親自將那簪子插在老太太的頭發裏,笑嘻嘻道:
    “老祖宗戴上這簪子真好看。”
    能得到孫女兒孝敬的禮物,對於一向愛惜晚輩的老太太來說,心裏自然是甜蜜的,笑得都快合不攏嘴了,連連道了三聲‘好’,又說道:
    “政兒,你去將那一箱子禮物分給眾人,也給東府送上一份。”
    “至於另外一箱子,就聽迎丫頭的,送到榮慶堂,由為娘親自管著,決計不敢讓歹人惦記!”
    說罷,還看向站在一旁的賈赦並用拐杖重重敲了一下地麵。
    賈赦一臉尷尬。
    老祖宗起身要走,“迎丫頭,你先與寶玉他們說會話,將你在宮裏的所見所聞告訴他們。”
    “事了,去尋老身,今夜就隨老身住吧。”
    迎春起身相送,“是,老太太。”
    她本可以私心一些,將那兩大箱子禮物都留下。
    隻是如此一來,難免會讓府裏的姐妹們心生嫉妒。
    更何況,平日裏,大家關係還算不錯。
    故而,拿出一箱給大家平分,如此一來,眾人都會念著自己的好。
    將來若有麻煩她們的事,倒也好張口了。
    黛玉她們皆挑選完中意的禮物之後,便來到迎春身前道謝。
    而迎春則一反常態,侃侃而談道:
    “林妹妹,這耳飾剛好配你,你戴上當真是好看。”
    “薛姐姐挑的這個鐲子也甚是不錯,薛姐姐快戴上,讓妹妹好生瞧瞧。”
    “...”
    站在一旁的賈赦見到被眾人簇擁的迎春,忍不住暗罵道:
    “養不熟的白眼狼,這麽多皇家珍品,卻白白送了人去!”
    說實話,迎春之所以要將另外一箱子交給老太太保管,是因為,那箱子無論是在誰那,哪怕是在自己這裏,也絕不安全。
    但唯獨老太太那裏,她放心。
    畢竟,享了一輩子榮華富貴的老太太,絕不會貪圖那箱子裏的財物,更何況,還是自己小輩的財物。
    至於後來有人說,紅樓夢裏的老太太或是賈璉等人將林黛玉的財產都給貪了,也純屬無稽之談。
    在當世許多紅學人看來,紅樓夢裏曾提到過‘世襲窮官’,林如海祖上襲過列侯,又有堂族,就算是幾世財富累計,平攤到各支脈裏也沒有多少了。
    再說林如海官位,紅樓夢裏從未提過他擔任巡鹽禦史時有貪汙或是如何,而林如海滿打滿算,擔任巡鹽禦史,不過幾年光景,俸祿能有多少?
    還有林黛玉曾親口說過,“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她們姑娘家一樣...”
    倘若林如海有錢,不會告知自己的親閨女?
    再說,世人普遍談論的,是賈璉那句,再發個三二百萬財就好了。
    在一些版本的紅樓夢裏,記載的是三二萬兩財就好了,沒有百。
    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多個版本裏,的確記載了三二百萬財,但許多紅學研究者都一致認為,那是三二百萬錢,並非是銀子。
    錢換算到銀子,也就三二萬兩銀子。
    更何況,林如海不是朝中大佬,他隻是個巡鹽禦史,就算是貪他的錢,他頂天了也就一二萬兩銀子家底,不可能有幾百萬巨財。
    發生在清朝時期,震驚朝野的兩淮鹽引案,涉案金額尚不過百萬兩。
    這還是堂堂兩淮鹽政犯下的案子,區區一個巡鹽禦史,能有多大油水?
    再說紅樓夢裏,無論是管家的鳳姐兒與他人聊天,還是賈赦因為五千兩銀子就將迎春賣了,從這幾個方麵來看,所涉及金額從不超萬兩。
    還有大觀園,幾乎是將寧榮二府積攢幾世的財富都給掏空了,但從建造到竣工,左右不過百萬兩銀子,還要算上皇家賜下的恩典。
    根據以上所述,賈老太太不可能貪圖迎春的那箱子財物。
    至於林如海,不說是不是清官,但也絕不會是貪官,不可能有三二百萬兩銀子的巨額財產。
    兩淮、兩浙鹽稅雖然充滿了油水,可紅樓夢是根據清朝的一些事為根據創作,拿兩淮鹽政案來說,堂堂主管兩淮鹽稅、鹽引的大佬,盤踞地方多年,都沒貪兩三百萬兩銀子。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一兩銀子,足夠一家窮苦人過好一整年了。
    王熙鳳給了劉姥姥二十多兩銀子,劉姥姥都要謝天謝地了。
    在這個時代,一定有人貪汙擁有巨財,比如清朝的和珅,但查抄的和珅金銀庫存,也不過三四百萬兩。
    至於房產田地等,有過半都是乾隆賞賜。
    難道林如海能比過和珅?不說一個和珅,能比過半個和珅?
    綜上所述,林家沒有錢,賈老太太也不會貪人家的錢財。
    再則,賈家與和珅的情況還不同,賈家有爵位,世襲罔替。
    和珅也有爵位,但不是世襲罔替啊。
    賈府又沒有掌控實權的人,犯不著冒著被摘掉世襲罔替的風險,去貪人家錢財。
    鳳妹子為了賺點外快,都放高利貸了,這足以說明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