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嶽飛心腹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A+A-




    此外,徐川準備以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開始暗中對刑部尚書馬晨材調查,從其口中撬出有用的線索。
    總而言之,就是要盡量躲過這個風頭,拖到許仲儒率領的使團在金國被殺,拖到金國挑起爭端,讓趙構不得不應戰!
    回到府中後,嶽飛給自己的幾個心腹送去口信,讓他們來府上一趟,有要事相商。
    目前在臨安城中,嶽飛最信任的莫過於這四個人,左軍統製牛皋?,中軍副統製錢章,右軍統領楊一桐,禁軍統領丘容止五人。
    牛皋,此人跟隨嶽飛征戰多年,在嶽飛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後,隨即也被調回了臨安。
    牛皋脾氣暴躁,對於被調離邊軍這件事情每天都發牢騷,咒罵秦檜和樞密院那些酒囊飯袋。
    樞密院,掌管著大宋的所有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直管大宋所有的軍隊,十萬禁軍和三十萬邊軍。
    在樞密院中,主要官職,樞密使由宰相秦檜兼任,正一品。
    副使則由其他文臣擔任,這些人的官階都是正三品。
    而邊軍統領嶽飛,在樞密院中的官職,隻是通侍大夫,官階正五品。
    即便在三十萬邊軍之中,他是最高都統製,三軍大元帥,大宋第一武將,但在樞密院衙門裏麵,排在他前麵的大有人在。
    在樞密院裏麵,嶽飛連議事之權都沒有,隻有帶兵、用兵之權。
    但因為嶽飛功績卓越,民望極大,深得百姓愛戴,所以可以和三品官員一樣,直接向趙構請奏、上奏折。
    正堂之上,中軍副統製錢章,右軍統領楊一桐,禁軍統領丘容止已經先一步到達。
    嶽雲也已經站在嶽飛身側。
    一個彪形大漢,虎背熊腰的人急匆匆跑上正堂。
    “將軍,發生什麽事了?收到口信,俺老牛馬不停歇就趕來了!”
    來人正是左軍統製牛皋?。
    嶽飛沉吟了片刻,鄭重地說道,“諸位,實不相瞞,如今有一要緊事在嶽某頭上壓著,秦檜要借此將嶽某以謀反的罪名關入大牢。”
    牛皋怒道,“什麽!秦狗膽敢對將軍如此汙蔑,我牛皋就拆了它丞相府!”
    “爹!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離開臨安城!”
    “將軍,此事是否還有轉機?那秦檜雖為宰相、樞密使,也不能平白五穀構陷於將軍!”
    五人一言一句,有的要殺了秦檜,有的要逃離臨安,有的要據理力爭。
    嶽飛抬手,眾人紛紛停下了話頭,看著嶽飛,等著他發話。
    此前,金人使團被殺的真相,這些心腹已盡皆知曉。
    當嶽飛將今日在鳳凰山下和徐川、王淵商議之事說完後。
    幾人都不說話了。
    牛皋憋著口氣走來走去。
    “連將軍都辭了這軍職,我牛皋也辭了罷了!”
    “休得亂來,我辭了都統之位,邊軍還需要你們統帥,繼續為日後北伐做準備。”
    “今日我歸還帥印,日後金國再次南侵,我還可重掌邊軍!”
    “因此,你們不能意氣用事,要繼續留在軍中!這也是防止秦檜啟用王瓏那等投降之輩!”
    “將軍既有此言,末將定然居守軍中,不讓王瓏之流鑽了空子!待將軍重回邊軍,率吾等北伐,收複中原失地!”
    中軍副統製錢章、右軍統領楊一桐跪倒在地,對嶽飛再拜。
    牛皋也跪下,“將軍放心,有我牛皋在,左軍十萬兵馬依然姓嶽!”
    禁軍統領丘容止道,“將軍主意既然已經定好,那還應該留一條後路,我在禁軍之中,正好為將軍提供方便!若是將軍有生命之憂,我隨時可送將軍父子出城。”
    幾人商議之後,便很快散去,嶽飛著常服,帶帥印,進皇宮見趙構,請辭都統之職。
    臨安城外三十裏鋪。
    徐川接到了王謙的妻兒老小,將他們帶到了仁和縣一個村裏人家中。
    這裏,是已經死去的徐川狀元府老管家楊鶴的家。
    楊鶴被艾虎殺後,徐川便來這裏慰問過,給了許多銀兩,並將楊鶴好生安葬了。
    畢竟楊鶴是因為自己而死,徐川便準備將這一家人照顧起來,已經命經曆司把這一家人登記成了陣亡錦衣衛家屬的身份。
    日後每月享有補貼,並且每年的稅賦由錦衣衛幫繳。
    家人對徐川感恩,徐川將王謙一家人安置在這裏也放心。
    遠在臨安一千五百裏開外的開封地界上。
    正月黑夜風高。
    嶽雷、左俠等人已經埋伏在了山上。
    這山乃是一座丘陵,名為二股山。
    山穀中有官道彎曲而過。
    派出去的人已經提前查探得知,使團差不多明天就要從此經過。
    篝火旁,眾人正圍坐交談,忽然望風的人傳來了“麻雀”鳥叫聲。
    這是提醒官道上有異常情況。
    將篝火撲滅,嶽雷爬上山頭,望向遠處官道。
    遠處官道上,一束束火把明亮,有騎兵,有步兵,有馬車。
    將近一百人的隊伍,正緩緩向著二股山而來。
    “好像是使團!”有人低聲驚呼。
    “怎麽會?使團怎麽還走夜路?咱大宋的官吏什麽時候這麽敬業了,居然披星逐月趕路?”左俠驚訝道。
    嶽雷:“不管是不是,埋伏好,都準備著!若真是使團,等會兒一個不放過,全殺了不留活口!”
    許仲儒感覺自己的屁股都快散架了。
    在馬車裏坐了一天,本想著夜晚在驛站休息一晚,結果完顏采石不允許休息,要求連夜趕路,盡快前往平城。
    許仲儒不敢反駁,隻能上路。
    另一邊,完顏采石騎馬走在隊伍的前頭,時刻注意著周圍的動靜。
    金國雖然占領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城池,但是山林、野外的大宋忠義軍不少。
    尤其完顏采石又身兼重任,讓他不得不小心行事。
    要是出了差池,讓今年的議和之事功虧一簣,他即便是丞相之子,也難逃責罰。
    “來人。”
    “在。”
    “你帶十個人,去前麵的官道上看一下。”
    “是。”
    十名騎兵奔向了兩股山。
    遇有山路,必先探查,確認安全,才可以通過。
    野外行軍的規矩。
    少頃,前出探查的十名騎兵回來了。
    “將軍,前麵是官道上暢通無阻。”
    “好,繼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