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抄他的家
字數:4323 加入書籤
就在兩人說著的時候,有兩個錦衣衛走了過來。
這兩個人,王明山認識。
正是昨夜曾經到王宅通知他兒子死訊的張求明、圖鳴雀二人。
“拜見兩位官人。”
張求明:“王老爺,我們大人有令,如今要審查那何雲山、史仕傑瀆職之罪。”
“這二人對於你兒子王季峰之死的案子,判處上多有漏洞,錦衣衛進行複查審驗。”
“勞煩你王老爺,去我們去錦衣衛衙門一趟,將這件事情來龍去脈重新說一遍。”
古子倫:“我是這王家聘請的訟師,這件案子的事情,我最是清楚不過了。我陪同王老爺去。”
圖鳴雀:“那就再好不過了。走吧,二位。”
王明山囑咐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將棺材帶回家中,然後準備後事。
王仲嶺:“爹,大哥、二哥回去,我跟你和古舉人,一起去錦衣衛。”
王明山想了想,有個兒子照應,也好。
圖鳴雀也同意,王仲嶺如果也去錦衣衛,到時候便多一份證詞。
就這樣,李大誌押著何雲山一行人,帶著王明山幾個,原路返回錦衣衛。
一路上,許多人認出了何雲山,便開始指指點點,議論了起來。
“哎,這不是府尹大人嗎?怎麽成這副德行了?”
“可不是嘛!看樣子,一準是犯事兒了!這是讓上頭給拿下了!”
“狗官!終於被抓了!”
“這王八蛋!是不是要判處個死罪!”
“最好讓這混賬王八蛋人頭落地!”
“昨天還耀武揚威呢,今天就成了階下囚!真是現世報!”
“這群官差是哪個衙門的?看樣子是沒見過的!”
“沒看人家旗子上寫了嗎?錦衣衛!”
“錦衣衛?這倒還真是沒聽說過!不過,能把這倆作威作福的狗官抓了的,八成是個好衙門!”
李大誌聽著路人的議論,都在說著何雲山、史仕傑兩人的罪過,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對錦衣衛的褒獎。
如今錦衣衛聲名不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個衙門。
日後,辦的案子漸漸多了,人們自然也會知道錦衣衛衙門。
名聲起來了之後,便有了震懾力,辦案也方便許多。
李大誌一行人快速回到了錦衣衛衙門,他直接去找徐川,卻被告知,指揮使大人已經進宮去了。
皇宮內。
徐川正在向趙構匯報臨安府尹何雲山、史仕傑二人的罪行。
“官家,臨安府乃是行在府城,這兩個官員卻貪贓枉法,收受著下屬的賄賂,向六部中官員行賄。”
“現在,微臣已經初步查到了一件事情。”
“在臨安城中,有一王姓商戶人家的兒子,被權貴家兒子打死了。這何雲山作為臨安百姓的父母官,在明知真凶的情況下,為那權貴之子開脫。”
“找了一個頂罪的人,判處了那人死罪。真凶卻逍遙法外。”
徐川沒有直接點明,那個權貴,就是刑部尚書馬晨材。
趙構點了點頭,“好,這件事情你去查清楚,一個府尹、一個少尹,先把這兩個人的職務革去,然後由你們錦衣衛審訊、嚴查。”
“微臣遵旨,這件事涉及到那權貴人物,是否也一查到底?請官家明示。”
“那是自然,我大宋律令,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朕既然命你去做這錦衣衛指揮使,就是看中了你這新晉狀元郎的決心。”
“當初,你既然跟朕說要掃除這朝堂之上的貪枉風氣,現在碰到權貴了卻又唯唯諾諾,瞻前顧後起來了?”
徐川連忙道,“微臣一定秉公執法,嚴明審查,不讓任何一個蠹蟲、碩鼠立於朝堂之上。”
趙構聽了,哈哈大笑。
“徐川啊徐川,你還是年輕啊,這朝堂上的事情,你還得再多曆練曆練!”
“朕今天告訴你,這貪官汙吏是抓不完的,是殺不盡的。每日那朝會上,文武百官站在堂下,口中冠冕堂皇地說著為朕分憂。”
“一個個那心裏想著的,都不過是功名利祿罷了!這些人,朕也知道,十個裏麵八個就是貪汙過的。”
“不過,隻要不是什麽殺人放火的大罪,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這件事情,你要明白。”
趙構你在點我?
這朝堂之上的人八成都是秦檜的附庸。
那秦檜的相府裏有多少銀子,不用我徐川說,你這個做皇帝的,一定比我清楚!
你這話裏話外的意思,擺明是是讓我繼續查,但是不要查的太狠。
心中這樣想,徐川嘴上說:“官家聖明,微臣明白,水至清則無魚,同朝為官,要和光同塵的道理,微臣略聞一二。”
“這會,要不是聽聞了有權貴之子草菅人命,臣也不會去管這件事情。”
徐川說完,趙構緩緩飲了一口茶,用絲巾擦了擦嘴,才問道,“你之前說的這個權貴,是誰啊?”
“刑部尚書馬晨材,是他的兒子馬文竹打死了人。”
趙構眉頭緊皺了起來。
“此事涉及朝廷二品大員,你要慎重,要有證據!明白嗎?”
證據?
沒有證據,沒有把握,徐川都不會辦這個案子。
“微臣明白。”
“之前張瑉的那個案子查的怎麽樣了?”
“回官家,都查清楚了。這是奏折。”
徐川從懷裏將準備好的奏折拿了出來。
趙構接過,打開細細看。
上麵不僅有這錦衣衛查出來的那三大罪狀,還有張瑉自己吐露的其他事情。
事無巨細,什麽跟兒媳婦扒灰,包養了歌姬的事情,都一一列了出來。
更不要說,成為工部尚書之後,前前後後貪汙了二十二萬兩銀子的事情了。
在工部尚書這種位置上,能夠三年貪汙這麽多,張瑉的斂財手段,堪稱離譜。
作為六部裏麵最為弱勢的部門,張瑉的位置,都是在其他尚書之後的!
看著上麵的一件件事情,趙構心中的怒火蹭一下起來了。
“混賬!”
“他張瑉居然如此目無法紀、橫斂私財!而且此人道德敗壞,不知廉恥!”
“朕當初真是瞎了眼,居然讓這樣的人做了工部尚書!”
“二十二萬兩?三年能貪這麽多銀子?實在是觸目驚心!”
“傳朕旨意,抄家!抄他的家!所有銀錢,全部充入內庫!”
趙構最後一句話,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