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光陰如梭(求追讀月票)
字數:5517 加入書籤
根據以往的經驗。
隻要靈根提升,修為上的小瓶頸會自動消失,到時可以自然突破。
所以,方生改變了修行計劃。
平時除去煉丹煉體,時常還會外出遊玩放鬆,無聊時就看一下丹道傳承,當做一點消遣。
長生不是為了吃更多的苦,鬆馳有度才能走得更遠。
除去放鬆。
方生還增加了通信次數,通過各地友人,深入了解修仙界的狀況。
其中,與竹龍通信時。
方生時常在信件中提及赤火朱鳶,一副興趣濃厚,想要鑽研的模樣。
對此,竹龍特地寄了一塊玉簡過來,裏麵全是他對赤火朱鳶的研究和體悟。
麵對這樣的好人……
方生當即決定,再多薅一點羊毛!
他以研究丹藥的名義,向竹龍打聽各種蠻骨妖獸的精血,嚐試購入少量的樣本。
這是為了挑選新的道果能力,給水法修士的身份,配上一道殺手鐧。
竹龍對此也沒有生疑。
很快就答應下來,不時會寄來幾份蠻骨精血。
這些精血,全部來自道宮內豢養的蠻骨妖獸,皆是生性凶猛的種類。
方生在收到之後,也會給他回寄靈石。
若是其他信件。
方生絕對不會在信中夾帶任何高價值物品,但寄到乾火道宮的信件就不同了。
他直接把靈石放進去,都丟不了一塊。
讓人不禁吐槽八方道盟的雙標……
……
直至大半年後。
蠻角犀道果突破三重。
方生才結束悠閑的生活,開啟新的修行計劃
在紫煙穀內找人練手鬥法,增加自身的戰鬥經驗。
一開始,他找的是鄭家內部境界與自己相當的修士。
結果很快發現。
同為煉氣四層,這些鄭家修士根本應付不了自己的火法。
憑借著過人的悟性。
方生這些年來,隻要是過手的法術,都能快速修行到大成。
法術大成之後,施法速度極快,幾乎不消耗自身法力。
而是引動周圍的靈力,充當施法的消耗。
在鬥法當中,儼然就是一尊法術炮台!
在四十歲前,尋常修士能有兩三門法術大成,就算得上悟性過人了。
而方生……
這些年積累的火係法術足足二十多門!
其中,多數還是煉氣中期的火法。
一旦全力施法。
往往幾息間就能甩出好幾道法術,將周圍十餘丈方圓完全覆蓋。
躲過這一輪之後,還有第二輪、第三輪……
仿佛看不到盡頭。
更讓人絕望的是,方生的遁速也不算慢。
他如今的青陽劍是中品法器裏頭,品質相當好的一把。
在第一次鬥法時。
鄭家的幾名四層修士,就在紫煙穀上空,被攆著轟了二十多裏地……
之後,這幾人察覺情況不對,紛紛出現傷病,很快找不到人了。
方生隻能繼續往更高的修為挑戰。
煉氣五層、煉氣六層……
直到此時,方生才發現。
之前有點低估自己了。
不運用朱鳶靈火的情況下,他的確隻能應付煉氣六層修士。
但這不代表,他隻能應付一名煉氣六層。
縱使是兩名煉氣六層夾擊,他照樣能靠法術防住。
隻有人數達到三人時,他才會陷入下風。
如果來了四個人……
那他確實不是對手,除非動用其他底牌。
對付這些人,他甚至沒有展露自己的煉體境界。
……
經此一戰,紫煙穀內外。
所有修士對方生皆是刮目相看。
之前,眾人都隻當他是“丹王”,沒曾想還是個“法王”。
哪怕是水木道人都不曾想到這一幕。
但是,他仔細琢磨之後,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之前你煉氣一層就能將火龍遊練至大成。”
“如今,能把這麽多火法修煉大成,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水木道人說話時,懷裏還抱著一個小嬰兒,臉上難得綻放笑意,眼眸中滿是慈愛之色。
這是他剛出生不久的兒子。
方生來到這裏,也是帶了賀禮過來探望的。
修仙者的子嗣,擁有靈根的可能性極大。
也就是說,鄭家日後應該能增添一名修士了……
自從孩子降生。
水木道人連性格都有所改變,時常抱著孩子哄笑。
不像以往那般嚴肅。
不久之後。
趙淼焱那邊也傳來消息。
他決定納妾了,同樣要舉辦婚典,邀請方生和鄭家前往道盟參加。
聽見自家大哥要過來八方山。
弟弟阿財,也決定和李茵順勢成親……
一時間,到處都是喜慶的消息。
方生在挑選好賀禮之後,直接到八方山住了半個月。
……
轉眼間,光陰如梭。
某日,敖月如從深湖坊市來信。
信中提及坊市中的許多修士,現在都在為十年後做準備。
方生才一時恍然
“十年之後,帝流漿現,妖獸暴動……”
不僅坊市修士在做準備。
各大修仙勢力同樣不敢輕待此事。
半月後。
鳳雲與竹龍從乾火道宮寄來兩封信。
信上寫明,他們兩人各自領了任務,要前往妖獸時常出沒的地方,提前獵殺有潛力的妖獸。
同時控製妖獸種群的數量。
以免十年後,帝流漿催生出大規模的獸災……
方生提筆回信,祝他們一切順利。
隨後來到煉丹殿。
殿中的丹師正在閑聊。
話題同樣與帝流漿相關。
“那些妖獸想要成道,大多隻能依賴這六十年一度的機會,實在艱難……”
“而且,妖獸的血脈還會不斷退化。”
“相傳,數萬年前的紫河東脈,也是存在高階妖獸的,隻是這麽些年來,血脈不斷衰落,已經跌落到極致了……”
“相比起來,我們人族卻是天地之靈秀。”
“生下來之後,便能天生通靈,仙道修行隻依賴靈根,卻是不需要擔憂血脈退化一事。”
丹師們說得起勁。
直到見到方生進來,眾人才漸漸散去。
似乎是擔心靈根之類的話會刺激到他……
對此。
方生隻是微微搖頭,沒有放在心上。
十年之後的帝流漿太過遙遠。
相比起來,他還是更關心另一件事情
“一年以後,又是一次測靈大會。”
“到時候,就要正式離開鄭家,同時也是回去安葬牛旦的時候了……”
另外,自己當初在越國,也還有一些因緣未了。
這次可以回去一並了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