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轉世之機
字數:5498 加入書籤
一轉眼,春去秋來。
鄭家煉丹殿,甲字丹房。
方生打入最後一道丹訣,隨後運足掌力,重拍丹爐。
嗡~
粗重的金屬顫音傳出,巨大的玄鐵爐蓋緩緩挪移,露出一道漆黑縫隙。
氤氳如華,從中不斷流露而出。
刹那之間,已是滿室清香,同時稍帶一股暖意,沁人心脾。
“收!”
方生打出一道法訣,手掌一如往常,在丹爐上方輕拂而過。
爐中,丹液裏的精血藥引瞬間消失,漸漸凝結下來,形成十顆渾圓的上品火霄丹。
與此同時,青蓮當中。
一道蓮紋悄然描繪出最後一筆,無聲結出一枚青色的道果。
方生盤坐調息,心神卻進入青蓮之中,操縱魂體摘下道果。
身邊的蓮紋顯現信息
【蠻角犀道果·四重】
【效用天生蠻橫,極致增持肉身,額外加持蠻血異法。】
“道果對肉身的加持,達到極致了……”
“這幾年下來,我的赤玉金剛骨已經煉成,本體的肉身強度相當於玉骨圓滿。”
“算上之前的三重加持,可以達到寶體圓滿。”
如今,蠻角犀道果四重。
肉身強度應該能達到金身初期,在煉氣修士當中,都算是最強的層級。
“跟之前水雲龜道果一樣,四重之後,各種加持就已經達到極限。”
“等到蠻角犀道果達到五重,那一門蠻血異法,應該也會成為神通?”
“如此一來,道果的最高層級就在五重?”
輪回青蓮玄妙非常。
其中蘊含的諸多奧秘,方生到如今仍在摸索之中。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
“青蓮的充能,已經圓滿了!”
蓮台之上,方生目光低垂,審視著自身魂體。
過去,這具魂體總帶著幾分難以言喻的虛幻與縹緲。
但是,就在兩個月前。
青蓮充能圓滿之後,魂體也隨之蛻變,仿佛脫胎換骨,徹底轉化為真實的存在,與方生本人完全一致。
這種狀況,方生上一世經曆過一次。
這意味著轉世已經就緒。
“第二條命,到賬了!”
此時,距離今生破解胎中之謎,已然二十載春秋。
方生心神回歸,將丹爐中的十枚火霄丹攝出,一一裝入玉瓶之中。
縱使心中暢快,他也未在表麵顯露分毫。
而是一如往常,將丹藥交接到庫房的藥老手中。
這是他在鄭家煉的最後一爐丹了。
隨後返回清風林小院。
接下來,不斷有人前來拜訪。
紫煙穀內外都知道,測靈大會馬上就要開始。
屆時,方生也會順勢離開……
雖然未曾入贅,但二十載歲月沉浮。
方生一直待在穀中,自然也與鄭家許多人結識。
一些年輕小輩,甚至從小時候就在聽他的傳說,至今也終於成為了家族修士。
這種時候出於禮數,理應親自道別。
短短幾日間。
紫煙穀內二百餘名修士,超過半數攜禮登門造訪。
雖然都是茶酒點心等家常心意,卻更顯得真心實意。
方生一一收下,實在沒什麽可以報答的,幹脆便與眾人在院中品茗論道。
從丹道到法術,再一路講到功法修行。
方生的經驗可謂多如牛毛,許多言語直指問題本質,叫人豁然開朗。
這番講道晝夜不息。
每逢夜晚,方生身旁便有鄭家修士輪番點起明燈,或是放出法術照明。
小院內外,聞訊而來的修士也愈發增加……
若有人於夜空垂眸,便能窺見清風林小院之中,明明人潮湧動,華光流轉,卻偏偏異常寧靜。
恰似紫夜蒼穹中一顆璀璨明珠,靜靜綻放,不染塵埃。
唯獨聽見一道清朗聲音,居於正中,緩緩講述……
……
十日後。
測靈大會正式開始,方生準備跟著鄭家飛舟,回到越國。
出發之前,鄭金離趕來。
比起之前,他又衰老了幾分,氣息都顯得鬆散
“青陽這一番傳道,解了我鄭家不少修士的心頭之惑,老夫在此特地謝過了。”
“你當日對丹道的闡述,我已讓人做了抄本,可否署上名號,放於藏書樓內供族人日後借閱?”
方生笑道
“無妨,那些隻是青陽的粗淺理解,不要誤人子弟就好。”
“哪裏算得上粗淺,其中許多理解,縱使是老夫都頗受啟發……”
說起這個,鄭金離不由感慨長歎。
方生淡淡微笑,他對此事自然不在意。
事實上,這是他有意為之。
如今,鄭家丹道凋敝。
若是那些感悟,能幫鄭家在日後多培養出幾位丹師,也算是自己的報答了。
雖然鄭家沒有傳授自己上品丹道。
但那是鄭家的安身立命之本。
他並非厚顏無恥之人,怎能要求他人對自己毫無保留地付出?
鄭家對待自己已經夠好了。
方生自然也不吝嗇於這點回報。
……
時隔二十年,再度前往凡俗。
中間路程足足需要大半個月。
十天時間走到紫河地界的邊緣,同時也是各國仙苗中轉等候的地點。
之後,再花十天時間前往越國。
這還是有飛舟的情況下。
換作那些沒有飛舟的煉氣家族,一來一回,需要騎著靈獸走上好幾個月。
這也是測靈大會需要持續半年的原因。
這次,鄭家派到凡俗的接引修士,仍然是水木道人。
當年,他就是方生這一批仙苗的接引人。
如今也算是有始有終。
一路上,方生與水木道人閑談,得知了許多關於測靈大會的事情。
其中還有關於行雲的秘聞。
當年,鄭家老祖測出行雲的上靈根資質之後,當場決定隱瞞下來。
直至返回修仙界,他立即將行雲帶到乾火道宮測驗……
整個過程,其他六大家族完全被蒙在鼓裏。
方生聽完,則是想起自己當年的事情。
“難怪我們當年落地之後,會有修士過來確認資質……”
他搖頭一笑。
沒想到,當年這個幾乎沒有引起注意的細節,竟然是因為自己故友而出現的。
靠著鄭家的精密地圖,一路避開數次風災與雷暴。
二十日後。
鄭家的飛舟終於抵達越國都城。
自高空俯瞰,城中景象蔚為壯觀。
人群如潮,湧動於寬闊的長街之上,男女老少身著斑斕服飾,交織成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綿延至視線盡頭。
權貴的馬車封鎖了登仙台。
旁邊,豪族子弟錦衣華貴,早早鎖定了最先的測試名額……
“仙師!”
“仙人來了!”
當飛舟劃破天際,出現在視野之中。
下方都城的凡人瞬間沸騰,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與驚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