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前奏
字數:3269 加入書籤
“最好別是又叫我來批折子,眼看就要打仗了,連這麽點休息的時間都不給?我就納了邪悶了,是誰說有了爵位就能混吃等死的?叫他出來我先給他一刀。”
走進衙門後堂的顧懷話裏帶著不少怨氣,正拿著一份軍情臉色凝重的盧何看著自己一向溫良恭儉讓的弟子話裏話外都透著股陰陽怪氣的味道,也不由有些心虛,顧懷這半年來有多辛苦,他是看在眼裏的,當初走進北境的顧懷還是個隻會悶頭打仗提著刀嚇唬地方世家的官場愣頭青,如今北境零零總總的一切都需要他親自過目,忙得連去無棣港口見一見自己的夫人都沒時間...話說回來好像忙得連親事都來不及辦,這麽一想自己跑來打斷人家小兩口離別之前的閑話的確有些不地道。
盧何甚至覺得或許也不該總是擔心自己哪一天就撒手人寰,所以就想盡早地讓顧懷承擔起北境藩王的所有責任對於一個未滿而立之年的年輕人來說,顧懷背負的未免太多了。
但手裏的這封軍情實在有些燙手,所以盧何很快把這些情緒拋到了腦後,隻是將它遞給顧懷:“遼國有動作了。”
顧懷眉頭一皺,剛剛的怨氣也不翼而飛,他快步接過軍情文書,隻是展開略微掃了一眼,嘴角就微微下抿,連眼神都凝重了起來。
“看來我和那位遼帝的確是有一些默契的,”他說,“連動手的時間都選擇的差不多隻是遼國在轉運糧草征召士卒的同時,居然還想收複遼陽,是不是也太看不起魏國了一點?”
“也有可能是遼國意識到了女真不會袖手旁觀這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盧何歎道,“兩線作戰確實是兵家大忌,但如果金國注定要在遼國背後捅上一刀,主動開戰反而能圈定戰場的範圍,給自己留下一些餘地。”
他顯然還沒有說完,欲言又止之下,顧懷替他說完了剩下的話:“而且就算是兩線開戰,也比大魏的情況要好...畢竟大魏是三路出征北伐。”
是的,在當初收複幽燕時,幾乎北境的所有高層都知道接下來的北伐會是怎樣的過程:西線楊盛郭図突進遼國西京道,北線前線大將李易帶兵直抵草原,斷掉遼國上京與根基之地草原的聯係,而東線陳平則是揮軍北上,直插遼國京城。
三條戰線,斷掉遼國在草原外的所有生機,從當初北平初定的第一場閱軍裏,許多人都或多或少猜到了顧懷的打算,也不是沒有人反對過,畢竟三線北伐對於國力還不如接連失利的遼國的魏國來說,實在太過吃力然而顧懷卻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計劃,從收複幽燕後他站在長城上朝北瞥去的那一眼開始,他就決定要一戰斷掉遼國所有翻盤的希望。
天下太大,事情太多,拖個幾十年,就算把遼國逼回草原又有什麽意義?如果不是遼國的存在實實在在威脅到了魏國的存續,如果不是遊牧民族如同虎狼的本質讓魏國不得不抽調大部分兵力、絕大多數精力用來防範,這個天下有太多比一場決定兩國命運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去做。
盧何深深地看了顧懷一眼:“依老夫對你的了解,哪怕遼國已經先有了動作,哪怕遼國明顯做好了準備,你也不會改變當初定下的戰略?”
顧懷沉默下來。
許久之後,他才輕聲說:“為什麽要改變?”
“或許先攻已經力竭的西京道才是更好的選擇,斷掉遼國與西域的聯係,再徐徐圖之,遼國上京道,不是那麽好攻的,更何況你還要進逼草原。”
“局麵確實不樂觀,三線進攻,就意味著原本能全部壓上的兵力需要分成三部分,”顧懷說,“勝算的確會比原來更低,風險隻會比原來更大,但換個思路想一想,幾年之前,有人能想到魏國可以在數年之內就積攢起國力,掀起一場注定留在青史上的北伐麽?”
盧何搖了搖頭:“大概是想不到的。”
“所以也沒人能知道,這場戰爭的結局會是什麽。”
“我隻是覺得你太急了一些。”
“為了達成今天這個局麵,已經死了很多人,有名字的,沒名字的,在宮殿裏咳血的,在前線倒下的,死了那麽多人才把遼國逼到不得不與魏國拚死一戰的地步,我害怕一旦慢下來,會有很多人忘了那些為此死去的人,”顧懷收起那份軍情,“情緒這個東西隻會存在一定的時間,國仇家恨是可以淡忘的,大魏的確是在變得越來越好,北境也越來越好,但我總擔心,再過幾年,府衙裏現在可以為民請命公正廉潔的官員會抱成團屍位素餐,軍旅中可以為了一寸土地拋頭顱灑熱血的漢子們隻想領著軍餉混日子,所有人都認為一切是應得的,而忘了到底是犧牲了什麽才有了這一天。”
他說:“我害怕連我自己都會淡忘這一切,因為人一旦求穩,就很容易徹底慢下來,享受生活的事情難道我不想去做麽?我至今連個正式成親的老婆都沒有,有了王爵卻壓根沒休息過幾天,但凡有機會停下來混吃等死,誰願意冒著回不來的風險去前線呢?”
他這一番話說得很平靜,但裏麵透露的決心卻那麽不可動搖,盧何沉默地聽著,輕輕歎息:
“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我沒有想得仔細,的確如你所說,有些事情一旦慢下來,就很容易快不起來了仔細想想,大魏立國時不也是這樣麽?那位太祖以為北伐隻是時間問題,群臣覺得幾十年水磨工夫總能窺見勝機,可等著等著,百餘年等下來,如果沒有你,大魏的江山還在沒在,真挺不好說的。”
“就是這個道理。”
“或許大魏百年來都沒能走出這一步,便是因為缺少了有你這樣銳氣的當權者吧,”盧何說,“這一戰估計會很不容易,也會死很多人,但局勢已經到了這一步,再多說什麽,也沒有了意義。”
他看向顧懷:“所以,你打算什麽時候走?”
顧懷轉身離開:“現在。”
“不再去和你的夫人多說幾句?”
“能回來,想說什麽都有大把時間,如果回不來,那麽將剛剛那一幕作為最後的一麵,也已經夠合適了。”
顧懷走到門外,抬頭看著夏末明亮的陽光:“那麽,北境就交給你了,老師,我有我的戰場,而老師您也有該立足的地方退休之類的話,還是再等幾年再說吧。”
“再等幾年,我就要九十了。”
“九十麽?”顧懷點了點頭,“那麽老師,我會努力讓您能幹到一百歲的。”
他擺了擺手,在耀眼的陽光裏快步離開,隻剩下盧何坐在椅子上,笑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