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趙府三結義

字數:7235   加入書籤

A+A-




    當趙長盛和李樹懷得知邵曦如今已是七品後期之境,原本對於出使東穆國一事還有些擔心的他們,此時變得安心了許多。
    因為他們知道,能夠修煉至“化氣境”的都絕非常人。
    就連武林中各門各派的掌門也都是以“化氣境”作為一個分水嶺,隻要掌門之人達到了這個武功境界,那麽在武林中便可以擁有一席之地。
    足可見“化氣境”在武林中的地位。
    雖然這天下七品之境的高手也不算少,但是在邵曦這個年紀便能夠達到如此境界的實在是百年難得一見。
    倒不能說沒有人與邵曦擁有同樣的武學天賦,或者說比邵曦更強,但是這樣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也許一輩子都不會見到一個。
    如今趙長盛和李樹懷麵對邵曦竟也有了一種仰視的感覺。
    雖然他們二人在戰場上領兵作戰十分了得,但是如果說到武功境界的話,也就隻能算是一般。
    畢竟領兵作戰的將領並非完全是靠武力,更多的是靠謀略和兵法。
    這就像單挑和打群架的區別一樣。
    單挑純粹就是比拚的武力值,而打群架則講究相互之間的配合。
    領兵作戰也是一樣,若是不能將手下的兵士進行有效的調度,就算武力值再高也是一盤散沙。
    但身為修武之人,對於武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都是一樣的。
    如今自己的麵前出現了一個如此年輕的七品“化氣境”之人,他們如何能不感到驚訝?
    緩了好一陣,趙長盛和李樹懷才將自己的心緒平複下來,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趙文煊和李方榮。
    都是與邵曦的年紀不相上下,可是在各方麵明顯都要遜色一些。
    雖然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自己兒子成為天下頂尖的人物,可是這種對比還是讓他們羨慕不已。
    趙長盛歎了口氣,笑著說道:“難怪文煊說不用切磋了,這麽看來的確是沒有這個必要了。
    “以你的武功完全可以做文煊與方榮的師父了,雖然你們輩分相同,但無論是在武功還是在才智方麵,他們二人皆都遜色許多。
    “若蒙不棄,可否願收他們兩個做你的徒弟?”
    一旁的李樹懷聽到趙長盛的建議,頓時也像開了竅一般,點頭如同搗蒜。
    連忙附和道:“對對對!邵曦既然有如此本事,正是文煊和方榮應該多多請教之人,不如幹脆就讓他收文煊與方榮做他的徒弟。
    “將來無論是在武功修煉方麵,還是在智謀韜略方麵都能得到他的指教,老趙的這個建議我舉雙手讚成!”
    他們兩個在那裏興奮得不得了,可是一旁的三個年輕人卻鬱悶了起來。
    不管是趙文煊還是李芳榮,本就以自己身為將門之後為榮,骨子裏都多多少少有著一種屬於年輕人的傲氣。
    若是讓他們拜一位前輩為師,也許他們沒話可說。
    可邵曦與他們年紀不相上下,平日裏若是以朋友、兄弟相稱他們倒還不介意,若說到拜師的話就實在讓他們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這將來在人前開口閉口地要叫邵曦師父,知道的不說什麽,不知道的人豈不是要笑話他們?
    而邵曦就更鬱悶了,他收烏球兒做徒弟是有著諸般原因的。
    烏球兒原本便是個孤兒,而且有著一顆赤子童心,在自己的麵前就如同一個孩子一樣。
    邵曦也從來沒有將烏球兒當成同齡人的看待,說得再明白一些,邵曦對待烏球兒更多的是如同對待一個孩子般的疼愛和關懷。
    可是趙文煊和李方榮不同,他們都出身不凡,而且頗有見識,如今好歹在朝中也是掛著個官職的。
    不管是閑職還是散官,終究也算是有一號的人物,若是收他們兩個為徒,將來人前人後的他們三人該如何相處?
    別說趙文煊和李方榮願不願意,就算他們願意,自己也覺得太別扭了。
    雖然邵曦並沒有轉頭看向趙文煊和李方榮,但是用眼角的餘光也看得出這個時候兩人的臉色都不是太好看。
    他們倒不是覺得邵曦不配做自己的師父,而是跟邵曦一樣覺得這個關係實在是有些尷尬,日後相處起來實在是太難受了。
    “承蒙兩位將軍瞧得起晚輩,不過這收徒之事我看還是算了。
    “我與文煊和方榮也算是朋友,而且我們又是同輩之人,若是真收他們二人為徒的話,將來恐怕不好相處。
    “若是二位將軍希望我們三人將來能夠互通有無也不一定非要拜師,此次出使東穆國我們三人也算是要共患難。
    “若是兩位將軍真有此意的話,不如我們幹脆就義結金蘭,無論將來麵對什麽人,什麽事,我們都同氣連枝,相互扶持,絕不相棄。
    “他們若是在武功修煉方麵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我也絕不藏私,在兵法韜略、排兵布陣方麵我也可以多向他們請教。
    “如此相處起來也更自然融洽,豈不是更好?”
    邵曦剛開口的時候,趙長盛和李樹懷還以為邵曦要拒絕他們,想不到邵曦隻是希望換一種方式與趙文煊和李方榮相處,他們自然也覺得如此更好。
    以邵曦的本事,若是能與他們的兩個孩子結為異姓兄弟,將來無論在哪些方麵都能得到邵曦的關照。
    而且又不會傷了趙文煊和李方榮的自尊。
    這個時候他們更加佩服邵曦細膩的心思與機靈的反應,若是換做一般人可能一下子會愣在當場,而邵曦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便提出了最佳的解決辦法。
    師徒關係和兄弟關係說起來親近程度都差不多,今後他們自己也成為了與邵曦關係十分親近的長輩。
    無論再有什麽事,相互溝通和處理起來也更加的方便。
    尤其是在當下,他們三人要一同前往東穆國出使。
    成了結拜兄弟之後相互之間便絕無私心雜念,而是會全心全力地相互扶持,彼此保護,變得更加團結。
    若是遇到什麽險境,更是會不離不棄,以三人的本事來說,倒是趙文煊和李方榮更多的要仰仗邵曦。
    想到這裏,趙長盛一拍巴掌,站起身來。
    興奮地說道:“這個主意實在是太好了,我這便命人準備香燭祭品,你們就在我家的院中行結義之禮,我和老李就做個見證人。”
    李樹懷聞言也站起身來,哈哈大笑一聲,開口說道:“想不到啊想不到!今日我到老趙這裏來喝的這頓酒真是太值了!
    “能夠認下邵曦這個子侄,我真是不虛此行!
    “那還等什麽?現在就結拜,回頭你老趙要再上一桌好酒好菜,我們得好好地慶賀一番。”
    趙長盛也是哈哈一笑。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這個就是你老李不提醒我,我也定會如此安排。”
    這件事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整個過程當中趙文煊和李方榮都是毫無存在感的,也沒人問過他們的意見。
    不過他們對邵曦的這個提議倒也的確沒什麽意見。
    拜邵曦為師肯定會讓他們心裏覺得別扭,可若是與邵曦結義金蘭的話,正是他二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此時二人雖未表態,臉上卻已經掛著笑容了,三年前在校場上見識過邵曦的本事之後,他們兩個都對邵曦欽佩不已。
    雖然在上元節的燈會上,李方榮與邵曦曾經有過一次見麵。
    可當時李方榮正在當值,燈會的現場又嘈雜混亂,所以也隻是匆匆幾句便各自離去了,並沒有深入交流的機會,這也讓李方榮一直覺得是個遺憾。
    趙文煊就更不用說了,自打校場一別便再未見過邵曦,關於邵曦的一切他也都隻是從旁人那裏聽到了。
    但每一件事都讓趙文煊對邵曦更加的欽佩,所以今日在街上與邵曦見麵之後他才會顯得那般激動。
    如今二人不但有了與邵曦相處的機會,更是要結成異性手足,他們又如何能不感到欣喜?
    趙長盛和李樹懷都是風風火火的性格,說辦就辦!
    立刻命下人準備香燭祭祀之物,在大將軍府的後花園擺上供案,將一切準備停當。
    喝了一半的酒也不喝了,幾人一同來到後花園,依照著中原的規矩由作為長輩的趙長盛和李樹懷對三人做了各種告誡。
    最後三人並排跪到香案之前報上了各自的生辰八字,毫無疑問邵曦是年紀最長之人,其次是趙文煊,最末是李方榮。
    於是依照長幼有序,邵曦自然是兄長,趙文煊是二弟,李方榮則是三弟。
    不過在結拜之前,邵曦向趙長盛等人言明,自己多年之前曾在草原與人結拜過安達。
    而牧仁比自己要大,所以自己的上麵還有一位兄長。
    趙長盛也不是一個計較之人,大手一揮對三人說道:“不管從前與邵曦結拜之人是誰,隻要是邵曦認了兄長,那麽文煊和方榮就必須也要認下這位兄長。
    “你們三人結拜,暫且以邵曦為長兄,將來若是遇到當年與邵曦結拜安達之人,文煊和方榮也必須要稱呼他為兄長。
    “此事文煊和方榮二人務必要切記,不可失了禮數,折了你們這位兄長的顏麵。”
    趙文煊和李方榮自然都是明事理的人,這些事情就算趙長盛不囑咐,他們也知道該如何去做。
    不過有了趙長盛這位長輩的告誡,此事便會顯得十分的正式與莊重,這便成了長輩對他們的要求,他們必須要無條件地做到。
    一切都沒問題了,邵曦、趙文煊、李方榮三人便分別向天地敬香,行了三拜九叩之禮。
    自古便有“天地君親師”一說,三人拜過天地之後又遙拜當今聖上,再回頭跪在趙長盛和李樹懷的麵前敬茶拜見長輩。
    此時的趙長盛和李樹懷都是喜不自勝,連忙上前將三人扶起。
    趙長盛滿臉興奮地說道:“從今日起你們便是手足兄弟了,無論將來發生任何事情,你們都不可做出背叛和拋棄之事,彼此更是要以命相護。
    “將來若我和老李不在了,你們之間便是比妻兒更親的親人,此生你們當謹記此言。”
    李樹懷也在一旁補充道:“你們三人雖然結拜金蘭,可文煊和方榮二人平日裏不但要敬重邵曦這位兄長,更要以他為師。
    “多多向他討教,不可態度傲慢,言辭頂撞,更不可行背信棄義之事,否則你二人便沒有資格做我和老趙的兒子了。”
    趙文軒和李方榮聞言,連忙躬身行禮表示已經將兩位長輩的話謹記在心,終生不忘。
    趙長盛又拍了拍邵曦的肩膀,有些語重心長地對邵曦說道:“如今你三人已經結拜,今後你這位兄長就要多多辛苦了。
    “多替我和老李照顧好他們,將來我與老李就算在九泉之下也會對你感激不盡。”
    邵曦聞言甚是惶恐,連忙躬身施禮說道:“趙伯父、李叔父,您二位言重了。
    “以文煊和方榮的才智將來絕非平凡之輩,可能今後侄兒還要多多地仰仗他們。
    “不過兩位長輩的囑托侄兒今日記下了,必不負兩位叔伯對邵曦的信任。
    “今日著實有些倉促,其實還有一位長輩未能到場,待他忙完回來,侄兒定會引見他與兩位叔伯見麵。”
    能被邵曦在這種時候還惦記著的,除了老吳還會是誰呢?
    其實邵曦還是感到有些遺憾的,當年自己與牧仁結拜時老吳就沒趕上。
    如今自己與趙文煊和李方榮結拜,這老家夥又沒趕上,實在是覺得有些可惜。
    趙長盛和李樹懷雖然不知道邵曦口中所說的這個長輩是誰,但能被邵曦在此時提起,他們二人也明白此人對邵曦是如何的重要。
    於是一同答應,等將來邵曦的這位長輩回來了,他們將再次設宴在府中款待邵曦與他的這位長輩。
    同時也會讓趙文煊和李方榮將該有的禮數都補上,既然是邵曦的長輩,那便也是他二人的長輩。
    結拜事畢,每個人都感到十分開心,趙長盛更是命府中下人將原本的酒菜撤下去重新開了一桌,放出豪言今日誰都不許站著下桌。
    邵曦一聽,頓時感到有點懵逼。
    心說,喝酒這事我不擅長啊!這要是老吳在就好了。
    也不知道那老家夥這一趟跑到南邊去,如今怎樣了?可別再惹出什麽禍端來!
    就算是真的闖了禍,也希望他能全身而退,像當年一樣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