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水軍名將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來護兒笑道:“龍船我怎麽會不記得,那是五年前先帝去江都時下榻的船隻,當時先帝從洛陽乘船去江都,受運河限製,乘坐的船都比較小,後來返回襄陽時換了船,都是江陵的船隻過去,把先帝接到襄陽。”
    “江陵船隻的船況如何?”蕭夏又問道。
    來護兒搖搖頭,“目前不太好,五年來隻有很少一部分船隻得到維護,大部分船隻都沒有得到任何維護修繕,很多船隻甲板開裂,船壁變形,令人觸目驚心,也讓人扼腕痛惜。”
    “那為什麽不進行維護呢?”
    來護兒歎口氣道:“船隻的保養維護開支很大,需要耗用大量人力物力,一千多艘大船,光憑江陵郡的財力怎麽可能承受得了,必須要朝廷撥錢,我年年向朝廷提請船隻維護撥錢,但從來沒有任何結果,後來我托人私下問了戶部,才知道戶部認為現在天下承平,不需要用戰船,加上維護開支巨大,一艘船的徹底維護就要上百貫,那可是有一千多艘船啊!”
    “一艘要上百貫!”蕭夏也嚇一跳。
    來護兒點點頭,“每年的普通維護要不了那麽多,但畢竟五年沒有維護過了,必須要徹底的大維護、大修繕,那就要花錢了,首先船要上岸,桐油裏裏外外要刷上三遍,任何一個角落都不能遺漏,破損的地方要重新換掉,桅杆要拆下來重新上油,繩子和船帆都要全換,當然還要加上人力工匠開支,殿下算算看,一艘船要不要百貫錢?”
    蕭夏明白了為什麽朝廷不批錢,一批錢就要十幾萬貫,朝廷哪裏舍得,何況又不是戰爭急需,朝廷當然舍不得花這麽大一筆錢。
    和來護兒的一番話,蕭夏心中有數了,隻要江南道總管府肯付出十幾萬貫錢的代價,朝廷一定會同意把江陵的船隻轉到江南。
    蕭夏並不急於招攬來護兒,一則他還在丁憂,二則船隊還沒有到江南,船隊到了江南後,他再招攬來護兒,那容易多了。
    蕭夏又閑聊幾句,便告辭走了。
    蕭夏返回江都,來到總管府署衙,署衙是各使司的具體職能機構,比如尚書行台,它下麵就有十幾個職能機構,官吏署、內務署、軍器署、稅署、田畝財產署、地方倉署、礦山林業署等等,再比如觀察使司下麵也有監察署和采訪署,一個對官,一個對民。
    這些署衙原本都在總管府內,現在越來越不方便,總管府便在城內緊靠小城門之處,征用了城隍廟和縣衙倉庫的百畝土地,修建五座很大的建築,作為總管府的外府,各個署衙便遷到這裏辦公。
    五座建築中,占地最大的是尚書行台署衙,其次是觀察使司和轉運使司合用的署衙,再其次是提刑按察使司的署衙,第四座建築是軍署所在,包括晉王衛和團練署,最後一座稍小的建築是幕僚府。
    就在十幾天前,蕭夏又招募了一批幕僚,使他的幕僚總人數重新恢複到三十六人。
    幕僚和官員不一樣,官員外出做事都是由總管府派遣,拿著正規牒文,而幕僚出去做事,是由蕭夏派遣,拿著晉王令,以晉王特使的身份外出。
    就像幕僚鄭榮被蕭夏任命為置辦使,全權處理煤炭事項,幕僚陳華則被任命為西海鹽行總管,代表蕭夏處理鹽業事務。
    另外,幕僚還幫助蕭夏掌控三萬軍隊,各個使司的通判也是由幕僚出任。
    幕僚府其實是蕭夏的私人機構,由他自己掏錢養活,這種情況在曆史上一直就存在,有的時候比較隱蔽,但有的時候又是公開的。
    比如明朝皇帝派出大量宦官去各地辦事,這就屬於公開的情況。
    蕭夏來到幕僚府,這裏也有他的一處官房,蕭夏在官房坐下,吩咐道:“去把李鹿鳴找來!”
    由於張亮出任團練使司通判,他的情報署便交給了李鹿鳴,現在李鹿鳴出任情報署總管。
    情報署就幕僚府下麵的一個機構,不屬於官府。
    不多時,李鹿鳴匆匆趕來,躬身行禮,“參見殿下!”
    蕭夏笑道:“我讓房玄齡把調查鹽業的任務交給總管,他給了嗎?”
    “幾天前就給了,卑職在著手調查地方的鹽業控製情況,大部分都好了,還剩下幾個偏遠郡,消息還沒有過來。”
    蕭夏點點頭,“先把主要的給我吧!偏遠的郡不急,回頭再給我也行。”
    “卑職整理一下就給殿下!”
    蕭夏又道:“另外,招募武士需要盡快著手,但又不能違背原則招人,一定要清楚老底才行。”
    蕭夏雖然有三萬募兵,但軍隊和武士又不一樣,大規模出動,肯定是軍隊強大,但如果是個別人去辦事,那當然是武士得力。
    就像抄沒吳郡的豪強劉昆,那是抓到劉昆的罪證,而且需要殺一儆百,所以才派了五百軍隊,但你不能所有地方豪強都派軍隊過去鎮壓,那會引發地方大亂。
    這時候武士作用就出來了,派武士去暗中警告,既隱蔽,也不會造成什麽壞影響。
    李鹿鳴躬身道:“卑職已經開始著手!”
    蕭夏想想又道:“太子手下有一批武士要轉過來,你派人去接收,另外長公主那邊也有二十餘人要過來,也派人去把他們接收過來,不用來江都,直接放在西海商行內,聽命於陳楚!”
    “卑職遵令!”
    安排好武士之事,蕭夏這才返回了總管府。
    江都鹽監隸屬於少府監,從六品官職,在江都有官衙,在一號碼頭有獨立的鹽倉,掌管江都鹽場,和江都郡以及江南道總管府都沒有關係。
    目前鹽監主官叫魏朝鳳,四十歲左右,長得又高又胖,他的職責就是把鹽場運來的鹽再賣給二級鹽商,同時再兌付鹽戶的鹽引。
    魏朝鳳在江都已經呆了八年,在先帝巡視江都之前,魏朝鳳過得有滋有味,所有鹽商都在拍他的馬屁,千方百計賄賂他。
    但自從先帝南巡江都後,關隴貴族從幕後跳到前台,魏朝鳳的好日子便結束了,在關隴貴族的施壓下,他的官鹽隻能賣給萬家、曹家和於家,不能再賣給其他二級鹽商。
    由於萬家、曹家和於家也同樣做二級鹽商,其他中小鹽商拿不到貨,紛紛改行或者倒閉。
    一百多家鹽商隻剩下寥寥七八家,還是萬曹於三家的親戚,才得到了一點點貨源。
    上午時分,魏朝鳳在官房內打瞌睡,忽然手下慌慌張張跑來道:“魏監君不好了,我們的鹽倉被人搶了。”
    “什麽?”
    魏朝鳳騰地站起身,厲聲問道:“什麽時候的事情?”
    “就是剛才,卑職剛剛接到消息,我們第一倉被人強行打開,有船隻在搶鹽!”
    “這還了得,立刻備馬車,我去鹽倉看看,另外向江都郡報案,讓他們派捕快去抓人!”
    魏朝鳳坐上馬車,心急火燎向長江邊的一號碼頭奔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