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遼東消息
字數:4178 加入書籤
洛陽道化坊有一座占地一畝的小院,這裏是前衛尉寺主簿李德武的住處,李德武和李敏同族,他是李渾的侄子。
李渾因為刺殺李敏被罷官免職,李家子弟被貶的貶,免的免,李德武卻僥幸逃過一劫,沒有被罷官免職,而是改任衛尉寺主薄,還升官了半級。
原因是他有個好嶽父,深得天子寵信的裴矩。
但李德武的幸運還不到半年,仕途便噶然而止,他出任遼東之戰的倉曹參軍事,也就是倉營主管,負責所有糧草物資收納、保管、分發。
疫病爆發後,天子帶著百官乘船倉皇逃走,李德武無力帶走遼東大營的糧草物資,隻得封閉了倉營,跟隨薛世雄率軍撤回涿郡,十六萬大軍撤退,最後隻剩下八萬餘人撤回,其餘大軍先後死在回程之中。
主將薛世雄被革職查辦,其餘官員也全部被革職,包括李德武,他沒有把糧草物資帶回來,哪怕有疫病威脅,他也難逃罪責,被革職為民,也幸虧他的嶽父說情,否則他也要下獄審查。
被革職為民,很多福利都沒有了,馬車沒有了,三畝官宅也被收走,一家四口隻好租住一座小院,家仆也全部解散,平時李德武出門辦事,隻能騎一匹毛驢。
李德武年紀還不到三十歲,找不到事做,失業在家,一家人隻得靠一點積蓄和嶽父周濟度日,每天都在焦慮中度過。
這天下午,李德武和平常一樣坐在書房發呆,這時,外麵傳來敲門聲,“誰呀!”妻子裴氏在院子裏問道。
“請問這裏是王主薄的住處嗎?”
“已經不是主薄了,我夫君是李德武,你是誰?”
來人笑道:“在下江南總管府駐洛陽進奏院管事,我叫喬寬,夫人可以叫我喬管事。”
李德武聽到對方是江南總管府的人,他心中一動,起身走出房門道:“在下李德武,喬管事有何見教!”
“在下奉命而來,有些事情想請教王主薄!”
“哎!已經不是主薄了,請進來坐吧!”
李德武直接把喬寬請到書房,又給妻子使個眼色,讓她上茶。
兩人在書房坐下,喬寬笑道:“朝廷一直沒給王兄說法嗎?”
“能給我什麽說法,總不能讓天子承認是他做錯了吧!”
“那現在王兄在做什麽?”
“沒事可做,一家人隻能坐吃山空。”
喬寬笑了起來,“王兄滿腹才學,怎麽找不到事情做呢?如果王兄不嫌棄,我倒可以給王兄介紹一個俸祿不錯的差事。”
“哦!什麽差事呢?”
“一個差事是西海櫃坊的監察巡視,每月五十貫錢,簡單說就是查賬,還有一個差事是我們進奏院缺一名記錄參軍,這個俸祿稍微低一點,每月二十五貫錢。”
李德武不太想從商,他又問道:“記錄參軍一般是做什麽事?”
“記錄參軍就是把朝廷每天的各種文牒奏報進行摘錄,比如一份牒文千字左右,你就要把它壓縮成百字左右,簡單說就是摘其精華,要求很高,一般人很難勝任,王兄應該問題不大。”
李德武點點頭,這件事他確實可以做,又問道:”這個記錄參軍是什麽性質?“
“屬於晉王殿下的二級幕僚。”
這個職務不錯,嶽父問起來,自己可以說是晉王殿下的幕僚,而且俸祿二十五貫也不低了,完全夠養家了。
“能為晉王殿下效力是我的榮幸,我可以接受記錄參軍之職!”
喬寬寫了個地址,遞給他道:“明天王兄來這裏找我!”
“可以!我明天一定到。”
李德武起身要去催茶,喬寬連忙笑道:“茶喝不喝都沒關係,我還有要緊事呢!”
“喬管事請說!”
喬寬沉吟一下道:“我其實是來問問遼東的情況,坦率地說,是詢問遺留在遼東戰場上的遺留物資。”
李德武眼睛一亮,笑道:“晉王殿下有興趣嗎?”
“當然,總比白白便宜高句麗好吧!”
李德武連忙從身後箱子了翻出一本厚厚的折子,放在桌上推給喬寬道:“這就是我被革職原因,回來後我整理了一份遼東庫存記錄交給了虞世基,結果虞世基在天子麵前說了我的壞話,天子勃然大怒,說我把這麽多糧草物資都丟在遼東了,當時就把我革職了,這是我抄錄的一份副本,喬管事可以交給晉王殿下。”
喬寬大喜,有這份記錄就可以向殿下交差了。
“染病死去的士兵屍體處理了嗎?”
“都處理了,焚燒後深埋,大營內應該沒有屍體。”
說到這,李德武有點擔心道:“我就擔心高句麗人搶先運走了糧草物資。”
“放心吧!高句麗的北部根本沒有人了,他們要去遼東也要開春後了,至於契丹部和靺鞨部,他們都遠遠離開遼東,更不敢去,有這份清單,我們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李德武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差事,妻子也十分高興,二十五貫啊!這下他們家可以換一個好點的住宅了。
李德武想了想,還是要向嶽父匯報,聽聽嶽父的意見。
裴矩聽完女婿的匯報,捋須笑道:“你這個選擇不錯,做商人沒前途,就算給你每月一百貫也不要去,相反,做晉王幕僚,負責朝廷摘報,更能顯示你的才華,晉王每天都能看到,不僅欣賞你的書法,還能認識到你看問題的深度,我相信,用不了幾個月,晉王殿下就會升你為進奏院副總管,你的仕途又重新開始了。”
“嶽父讚成小婿的選擇?”
“當然,我一直就看好晉王那邊,比起齊王的愚蠢和不知進退,晉王的策略才是高明應對,既保持了獨立,又能和朝廷和睦相處,一旦朝廷這邊延續不下去,晉王就是大隋最後的希望了,你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表現自己,一些朝廷的重大決策,我也會幫你參謀。”
李德武大喜,深深行禮道:“感謝嶽父的鼓勵,小婿一定努力做事,不辜負嶽父的期望!”
京口縣,富國酒樓的一間雅室內,兩名商人將一箱白花花的銀子放在軍器司主薄段宏偉麵前。
“這是一千兩白銀,事成之後,我們還奉上五千兩銀子。”
段宏偉是江都縣人,一個做生意的親戚給他介紹了這筆生意。
段宏偉半晌道:“你們要的配方是晉王府最高機密,文書檔案庫雖然歸我管,但檔案庫並沒有你們想要的配方,我隻能另想辦法!”
兩名商人都姓洪,高句麗人,常年在江南一帶做生意,他們在做生意的同時,也在收集情報,這是高句麗的傳統,在商不言商,在做生意的同時,也利用一切機會收集各種情報。
當然,他們收集也是一些公開情報,人口、物價、糧食產量、軍隊人數等等,真正的核心機密他們也接觸不到。
但今天,他們卻奉命搞到江南軍最核心的情報,鐵火雷的配方和技術。
段宏偉想了想又笑道:”我需要一點時間,三天左右,成或者不成,三天後我們都在這裏見麵!“
兩名商人一起站起身行禮道:“一切都拜托段君了!”
段宏偉點點頭,“我會盡力!”
說完,他提起銀箱便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