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這才剛剛開始
字數:3780 加入書籤
郭氏的身體猛地一顫,急忙轉身,隻見夏嬤嬤與蘇婉毓不知何時已悄無聲息地站在她身後,兩人的表情震驚而複雜。
夏嬤嬤望著郭氏滿手的鮮血,眼中滿是難以置信:“鄭夫人,您?!”
郭氏平日裏總是以一副溫婉賢淑的形象示人,無人能挑剔半分,而今這一幕,無疑打破了所有人對她的印象。
薑瀅瀅未盡之言,卻在夏嬤嬤心中種下了疑惑的種子,郭氏多年來精心構建的完美形象,在這一刻開始出現了裂痕。
“夏嬤嬤。”郭氏眯起眼,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她從容地用衣袖擦拭著手上的血跡,緩緩走向二人,“讓您見笑了,府中的賤妾因昨日犯錯受罰,今兒個竟意圖報複於我,為了自保,我不得不做出此舉。”
夏嬤嬤在宮中多年,閱人無數,自然不會輕易相信郭氏的一麵之詞,但她深知鄭府之事,外人不便插手太深,於是淡淡說道:“鄭府的賤妾真是狠毒,夫人還需嚴加管教才是。”
三人之間,目光交匯,表麵上看似對薑瀅瀅的生死漠不關心,實則各自心中各有算計。
夏嬤嬤作為長公主的心腹,深知京城夫人圈中的爾虞我詐,今日之事,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她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雖然此刻表麵上風平浪靜,但暗流早已湧動。
郭氏的目光輕輕掃過一向溫婉的蘇婉毓,眼神中多了幾分戒備。
而蘇婉毓則以不變應萬變,回報以一個無懈可擊的溫婉微笑,“母親,您有沒有受傷?我這就為您請大夫。”
郭氏輕輕擺手阻止了她,“不必,你好好招待夏嬤嬤就好。”
蘇婉毓恭敬行禮,“是,母親。”
隨即吩咐身旁的侍女司棋,“去,把薑氏的屍體處理掉。”
“是,小姐。”司棋動作敏捷,迅速而高效地清理了現場。
郭氏見狀,心中的緊張稍有緩解,看向蘇婉毓的眼神也柔和了幾分。
夏嬤嬤不願在此多做停留,行禮告退,“鄭夫人,奴婢此行是為長公主取衣物,就不打擾夫人了。”
“好,去吧,別耽誤了殿下的事情。”郭氏應對自如,仿佛剛才的一切與她無關。
“是,夫人。”
“是,母親。”夏嬤嬤與蘇婉毓齊聲應答,繞過郭氏,向後院行去。
路上,夏嬤嬤壓低聲音對蘇婉毓說:“誰能想到,那位名聲在外的賢惠鄭夫人,心腸竟然如此狠辣,僅僅為了保住一支發簪,就害了自家小妾的性命。”
“以前總聽人誇她對妾室寬厚,看來都是表麵功夫。”夏嬤嬤搖了搖頭,語氣中滿是感慨。
“難怪鄭侯爺非要娶她妹妹進門,或許隻有親姐妹,才能真正了解彼此。”夏嬤嬤的話中帶有一絲諷刺。
蘇婉毓隻是微微一笑,並未接話,她的心思深沉,讓人難以捉摸。
抵達嬌陽院,蘇婉毓將修改好的衣物交給了夏嬤嬤。
夏嬤嬤因受長公主所托,對蘇婉毓頗為客氣,“少夫人,您婆婆如此厲害,日後若在府中受了委屈,盡管告訴長公主。”
“長公主會為您做主的。”夏嬤嬤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誠懇。
蘇婉毓為夏嬤嬤斟上一杯茶,輕聲問道:“那如果我想和離呢?”
夏嬤嬤聞言,手一抖,茶水險些溢出,“少夫人,您與鄭家二少爺的婚事乃皇上親賜,和離恐怕會被視為抗旨不遵。”
蘇婉毓輕輕一笑,似乎並不在意,“夏嬤嬤別緊張,我隻是隨口一提。真要有事,我自然會找長公主商量。”
夏嬤嬤這才鬆了口氣,笑道:“好的,少夫人。”
長公主的衣物不容耽擱,夏嬤嬤不敢久留,坐了一會兒便帶著衣物告辭。
蘇婉毓親自送她至府門口,目送其遠去,心中卻似有千頭萬緒,難以言表。
回到那熟悉的院子,司棋已經妥善料理完畢關於薑瀅瀅的一切事宜,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一絲緊張與不安的氣息。
“結果如何?她是否已斷氣?”蘇婉毓的聲音帶著幾分冷冽,詢問間,眉宇間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
司棋恭敬地回答:“小姐,薑姨娘盡管遭受了夫人的重創,但尚存一息生機。”
她的語氣平靜,仿佛在述說著一件尋常小事。
“好。”蘇婉毓輕輕點頭,步履從容地踱至桌旁,指尖輕輕拈起一枚黑棋,目光深邃。
“活著正好,將她送往蘇家別院,留她一命,我還有份特別的‘禮物’要贈予她。”她的嘴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遵命,小姐。”司棋應聲,聲音中透著堅定。
“若是府中有問起,便說我看她處境堪憐,已給予厚葬。”蘇婉毓的話語中帶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諷刺。
“婢女明白了。”司棋俯身行禮,動作優雅而恭敬。
隨後,蘇婉毓將手中的棋子輕輕拋入跳躍的火焰之中,目光轉向另一枚白棋,緩緩開口:“待此事塵埃落定,助夏嬤嬤一臂之力,讓今日之事流傳開來。”
“是,小姐。”司棋領命,悄然退下。
謠言如同野火,隻需一縷微風便能燎原。
夏嬤嬤歸家不久,不出數日,整個京城的官太太圈子便被關於郭氏的流言蜚語所充斥。
她們竊竊私語,言辭之間充滿了驚異與鄙夷——
她們說,郭氏的賢良淑德不過是一層精心編織的偽裝;
在那深宅大院中,她隨意處置妾室,就連自己兒子的愛人都不放過;
她心狠手辣,連親生的孫子都能成為犧牲品,簡直就是個活生生的母夜叉。
前世,郭氏與鄭老太太聯手,散布蘇婉毓善妒悍婦的謠言。
而今,命運的輪回讓她也品嚐到了回報。
謠言愈演愈烈,甚至蔓延至朝堂之上。
大臣們在朝議間隙,以戲謔的口吻調侃鄭侯爺:“侯爺,聽說家中悍婦當道,這可真是棘手啊。”
“後院不寧,前朝又怎能安定?侯爺需得管好家中那位,否則麻煩將接踵而至。”另一人附和。
更有甚者,出言建議:“若真無計可施,不如找個由頭,休了她算了。”
“否則,恐有家破人亡之虞。”最後一句話,沉重而冰冷,讓人心頭一凜。